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308章

调教大明-第308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也是……”

众人嘿嘿笑起来,笑声之中,是对最近生活完全的满意,这种开朗之极的笑声,可以说很多人一辈子也没发出过几回,以前就算是老人过寿,娶亲,小孩儿过满月,一想到嚼谷吃食,开支花销,心里就自然而然的盘算起来,开心的事情便也是变的不开心了,为人在世,除了那些生下来就享福的二世祖,谁不是这样过来的?穷军户的娃子,就算是少年时也没有几天开心的日子,早早便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了,象这种没心没肺的笑声,还真是难得一听。

“杜三爷家的老大老二,还有四爷家的老三都回来了,听说带回来不少东西。”

“老爷子高兴的很,求人请了李佑一家回来,两家和杜百户家,聚在一起喝酒呢。”

“怪不得刚路过的时候一阵酒菜香气,把我馋的哟。”

“呵呵,要说李佑家也真是好运道,现在人家怕是不在意这么一顿酒席了。”

李佑家确实是众人羡慕的焦点。

李佑本人是在府里当管事的,月钱不少,老婆带着儿子和李佑住前院,底下几十号人归他两口子管,活也轻省,惟功这主人也是好说话的,加上大丫在后院领着一群丫鬟伺候,情面也大,那些辽阳镇的二三品的大官儿有时候还向李佑点点头,问个好,这些个事,李佑得闲回了胡同,自然是吹的唾沫横飞,胡同里的人们,虽然现在日子过的好了,但李佑这种际遇,还是颇为叫人眼红的。

“没法,人家生的闺女好看啊。”

“嗯,咱们军户人家有大丫这样的长相,这么俊法,也真稀奇。”

“对了,怪不得这些杜家请李家吃饭,俺想起来了,是杜四爷家的老三杜礼,这小子一直喜欢大丫,他两哥哥这一次从边墙外回来,估摸着是带回来不少好东西,给这小子当彩礼,寻李家提亲来着。”

“人家李家现在可不同以往,能同意么?”

“再不同以往,这杜礼可是秀才,咱们整个千户所有几个秀才?李家再好过也是给人当奴才是不是?大丫跟着杜礼,以前可能会受穷,现在杜家托福也好过了,加上从边墙带回来的东西,好歹倒腾着能换不少银子,这一下就是秀才娘子,将来杜礼再中个举人,日子自然就不消说了。”

辽东的举人其实不能和内地比,辽东是军镇最大,武将当家,好的土地和军户都被将领掌握着,民户太少,地也不多,不象内地,中了举人就是老爷,能以优免荫庇人丁,还能将田产免税,所以中举之后,投效的人多,良田千亩,招手可致。

这里便不同了,一个举人虽然比起内地来更加尊贵,但日子也很平常,除非能大挑知县,出去当官,当然更好的就是能中进士,那就真的飞上枝头当凤凰,辽东的武将势力再大也是不会随意得罪文官和其家族,官绅世家,到底还是不同的。

惟功初时听着这些人说话,脸上还是笑意吟吟……能改变一群人的生活,改变他们的精神,将他们整个命运的轨迹扳向另外一个方向,这是何等的成就,也是足以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听着别人夸赞自己的话,总会是叫人身心愉快的事情。

但听到杜家向大丫提亲时,他的心里隐隐有一些不自在。

这些天的相处,大丫的温婉知礼给他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已经将她当自己身边人一般看待。听到别人向她提亲,惟功心里自是生出一种自己的东西被人惦记的感觉。

不过他知道自己在此事上不能多说什么,大丫一家只是订的帮工的契约,不是家生子奴才,自己当不得家,做不得主的。

就算是他的家生子奴才,这等事上,他也不会勉强别人。

原是想回去,不料不远处杜家门庭有人出来,一眼看到他,那人便是一愣。

惟功也注意到此人,圆头圆脑,头上包着青色的折上巾,但并不是寻常包法,而是将整个脑袋都给包住了,巾布下方边缘也是光溜溜的,不象寻常男子,富贵人家是每早梳理,头发才能纹丝不乱,寻常的百姓哪有这功夫,每日都是乱糟糟的,眼前这里当然没有什么富贵人家,这男子的头发边缘如此光滑,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便是他剃了发。

这人原本就是圆头圆脑,再剃了发,如果不是眼里有凶光,怕是出门叫人见了,便会若来无数的笑声。

惟功也是想笑,又忍了,感觉不大礼貌,而且他觉得这人似乎认得自己。

“叩见总爷。”

果然,那个人愣怔了一下,接着便是趴在地上,就在门口污水横流的地方,手按在地,两膝下拜。

这般大礼参见,立刻惊动了小院里的人,不一会杜老太爷和杜百户都赶了出来,另有一个壮汉,也是布巾包头,见了惟功,二话不说也是跪了下来。

“是总爷来了。”

杜忠和杜老太爷也要跪下,惟功赶紧拉住,笑道:“一把年纪的人了,你跪下我瞧着可也不舒服。”

“总爷给俺们诸多大恩……”杜老太爷竟是出死力挣扎,一心要下拜,惟功怕伤着他,只能松了手,这老爷子须眉皆白,却是毕恭毕敬的跪了下来,给惟功叩头见礼。

“总爷有所不知,我家这两位兄弟到建奴那边贩卖些土物,不合叫抚顺参将拿了,差点问斩,如果不是总爷一意救了下来,现在已经是被丢在乱坟岗里头,连尸身返乡都办不到。”

女真人的葬俗是火葬为主,那日若真是被杀了,女真人有亲友将骨殖带回,这两人可就真是要被丢弃了,毕竟不是汉人,义庄不要,女真人亦无人识得,在当时来说,死亡固然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后不得入葬,似乎是更加的可怕,所以这两个汉子,到现在来说,还是叩头不止。

“两位起来罢。”

惟功坦然受了他们的礼,这是这个时代人们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的最高礼节,拒绝反而不好,待他们叩了几十个头后,才伸手一手拉一个,将这两人给拉了起来。

“他乡谋生,实在不易,你们剃发也是迫不得已,日后辽阳日子好过了,也就不必再去冒那个险,将头发留起来吧。”

杜氏兄弟确实是迫不得已去冒险,虽然他们的堂兄是承袭百户,他们俩还有小旗官的身份,可是这种武职身份在辽东是最不值钱,要想过的好,就只能自己去冒险。

惟功也是仔细看了这两兄弟一眼,两人都是圆头豹眼,炯炯有神,三十不到的年纪,有一种十分精干的气质,他点了点头,勉励道:“两位有这种胆魄,不妨投我辽阳镇试试看。”

杜氏兄弟有些犹豫,普通百姓对当兵都有抵触,他们这些军户也不例外。

惟功心中亦是有些悲凉,这个国家和朝廷混成这鸟样,后来弄的末代君王在歪脖树上吊死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时众人觉得在门前说话不好,四周已经颇多瞧热闹的,当下杜老太爷和杜忠便邀惟功进去说话。

到了不大的院子里头,惟功立刻瞧出不对来。

院里头摆了一张八仙桌,上头还有残余的酒菜,不过除了一个十七八岁的戴着儒巾的青年坐在桌上外,其余的人都起来了,屋子里头,李佑在和大丫说话,父女俩似乎有争执,隐隐约约的也听不大真切。

第442章 心思

惟功也不理别人,大步向前,直入里间。

那个穿着儒衫的青年一脸倨傲,见惟功大步过来,下意识的就想站起来阻挡他。

罗二虎上前,轻轻一按,这个生员便是被按了回去。

他有一些吃惊,嘴巴微张,想说什么,却见自家三叔和杜忠等人都在后头,而且并没有反对刚刚那人进屋,这生员才有些醒悟,不再反抗,却是扭头向屋里看过去。

“大丫,你莫糊涂。”李佑还在屋里头说话,外头的事情他没有管,“总爷是好人,咱们在他府里也舒服,可你不能一辈子当丫鬟吧?你年纪也不小了,别人家象你这么大的闺女早许了人家,咱家是因为你生的太俊,不想把你随便许了,现在杜礼已经是秀才相公,年轻有为,家里也不缺银子了,你嫁了他,生儿育女,一生就有了着落,我和你娘也就放了心,不象以前那样总为你担心受怕的。”

这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也确实是为了大丫考虑,大丫背对着院门,但肩膀抽动着,似乎是在哭泣。

其实杜家当面提亲,还把大丫都叫过来,这不合当时的礼法,一般先用媒人,试过基本的态度,再合八字,最后才过礼,定喜期,一整套流程很复杂,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得遵守规矩,富贵人家和贵族就更麻烦了。

不过杜家和李家是一个百户,大丫和杜礼从小也算一起长大的,两家都觉得这是大喜事,不妨趁着一起吃酒的机会,饭桌上就说定了,然后再走媒人的过场,谁知道好好的打算似乎要落空,大丫竟然不愿意。

“爹,你说道理我都懂。”大丫委委屈屈的,声音却是更加的清丽动人:“大人身边不是缺人手么……总得再过一阵子,我把福儿几个调教好了,这才放心!”

“你得了吧,咱们贫家小户的,你比谁能干,你还调教福儿……人家是从林家出来的,论干活我看在眼里,比你强啊。”

“爹,哪有人这样说自己家闺女的?”

“这不是实话么……得,你到底是怎么个意思,这又把我绕远了。”

李佑看来真不是大丫的对手,三言几语,从提亲又扯到别处,看来已经绕了有一会儿,反正大丫就是不肯点头。

“我就是,就是……”

大丫想说不想离开他,但这话女孩儿家在后世也不大容易说出口,在这个年头,礼教大防渐入人心,普通百姓也是一样,所以这话颇难说出口来。

只能为难,想到那惟功是不是明白自己心思,是不是值当,女孩儿心里又是害怕,又有些凄苦,对未来也是一阵迷茫……她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无法当正妻,可是当妾侍的话,他会对自己始终如一?给人当妾,是没出息人家希图拿女儿卖个好价,得一场富贵的做法,自家爹娘不会这么做,毕竟妾就是附属品,可打可骂,正妻想怎么作贱就是怎么作贱,想到这样的事,大丫身子有些颤抖起来。

在这个时候,一双坚实有力的臂膀突然袭来,大丫下意识想躲,可是没躲开。

再闻到一股男子身上才有的味道,大丫急了,抬起脚来就想踹。

“好家伙,你这么泼辣?”

熟悉的声音也在耳边响起,大丫一征,抬头一看,却是看见惟功笑嘻嘻的脸庞。

没来由的,她又哭了,任珍珠一样的泪水肆意横流。

“我不会亏待你的,我也知道你的心思。”惟功轻笑着说,却并没有更进一步说下去。在后世不妨表一下真心,比如娶你之类的话,在这时却不能说的。

不过他揽下大丫,在场的人都懂了,李佑神色变幻不定,他不会卖女儿,可是女儿如果真进了一个国公的府邸,他一家的命运就真的迥然不同,如果是女儿愿意,那是两码子事情。

可是想到女儿将来可能受苦,他心里也是有些舍不得。

如果他是那种舍得女儿的人,大丫也留不到今天,早就在哪个官绅或巨商的家里头当姨太太去了。

杜家的人也瞧见了,杜老太子微微摇头,心里颇为后悔今日的事。

早知道大丫和总兵官互相已经有了情意,何苦做今天这样的事情?以为是两全其美,其实是犯了总爷的忌讳了,若是惹翻了总爷,这辽阳还有杜家的容身之地么?

杜忠等人也是一样的想法,他们倒不觉得是惟功有什么不对,大丫的神情明显是很乐意,加上惟功的身份,估计大丫早就芳心暗许了,他们后悔,自己没有想到这一种可能,做事太孟浪了一些。

事情就是这样的简单,大丫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惟功少年英雄,身上却有一种成熟上位男子的气质,加上生的也不坏,相处时间久了,不产生情愫才是怪事。

只有刚刚端坐不动,一脸傲气的杜礼脸上满是震惊,他和大丫算是一起长大,只是杜礼的父母一直想叫他读书,他也确实是难得的聪明小孩,十岁之前大家都一起开蒙,他就是背书溜一些,十岁之后就看出差距来了,等他的八股能破题成文的时候,那些小伙伴们早就去种地扛活了,十七岁时,他中了秀才,这在江南不算什么,江南二十以下的秀才一抓一大把,掉块瓦下来能砸中十个八个秀才,辽阳这里就难能可贵了,太宗皇帝开恩,军户可以参加科举,可是这二百年下来,军户中能中进士的寥寥无几,举人秀才也是十分稀少,所以杜礼的傲气其实不算过份,任何一个十七八岁的年纪的青年做出了一些常人难及的成就时,没有傲气才是奇怪的事情。

但他的震惊之色很快就变成怨毒,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惟功此时已经死无全尸。

杜礼到目前为止的生活都是十分顺利,读书中举是他的人生目标,父母为他付出很多后相继离世,但宗族照顾着他,中了秀才后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