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28章

调教大明-第28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被他打急眼时,一群少年还组织过反抗,不过七八人一起上被他抽飞了满地找牙,到那时众少年才明白过来两边的差距有多大!

第040章 管束

“咱们分成三个小队,我和晋材各带一队十五人,王勇和国峰带一队,周思进带着人在冷铺看家。”

闲话说毕,张用诚就向惟功汇报起现在的情形来。

“这几日我们在山上不得下去,打得野猪六只,兔子皮三十五张,狐狸皮五张,野鸡五十七只……惟功大哥,这比上次可少多了。”

“已经不错了,我还以为会更少一些。”

当时的北京,香山还不像清季那样被完全开发,成为京城贵戚和百姓踏青或是秋游的纯粹的旅游景点,在大明时,西城一带城外人家不多,到香山山脉一带时,人家就更少了。

后世赫赫有名的圆明园,现在才刚开始修建它的雏形,园子的主人就是当今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一直到清季时,圆明园附近几十里的地方所居住的人家也是不多,抗击英法联军有名的女英雄冯婉贞,武功高绝,就是因为整个村庄的人都是猎户,就在圆明园附近打猎为生,所以练就一身高明的本领,杀敌很多,后世只要上过小学的人,便都知道她的事迹。

京城西南到东南这方圆百里的地方,在大明时人烟更加稀疏,人一少,野物就多,当然,也就是獐子兔子狐狸野鸡一类的动物,老虎一类的猛兽是早就被打绝或撵跑了。

张用诚白净的脸上满是笑意:“是啊,这一次端了一窝子野猪,够咱们吃一阵子的,想想吃野猪肉便是开心呢。”

“皮子仍然是剥了卖给私店,不过要小心官店和皇店的人……一切情形,你们自己照旧就行。”一边在山路上前行,惟功一边随口吩咐着。

“是,这不消大哥操心。”

众少年也是纷纷答应着,大家的神态都很放松,步履也都很从容。

三个月前,在苦思了很多种法子都感觉不成之后,终于也是叫张惟功想到了现在最唯一的办法:打猎。

这东西也是他的旧营生,在山村里时,他才四五岁就跟着大孩子进山了,边塞居民,会骑马,会骑射,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然,种地也是必须的,但是和内地那些纯粹的自耕农比起来,边塞这里毕竟是有射猎的条件,有自然条件的话,百姓们自然全利用起来。

在进入英国公府之前,惟功已经是个合格的猎手,困境之下,重拾旧行当是无奈之举,好在无心栽柳却成荫,京西南一带虽有一些猎户,但地势广袤,惟功一伙人多,又被他调教的身手不凡,打猎收益,已经足够养活他们这一伙小孩了。

看到这一群叫自己大哥的少年们在茁壮成长,惟功的心中也充满欣慰之感。

到半山时,终是和王勇和王国峰等人会合,四十多名少年聚集在一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疲惫之色,野猪是用藤条捆了,用扛子抬着,兔子和狐狸则是各人扛着,野鸡是三五只绑在一起,有一些猎物不是弓箭射得的,而是陷阱套住了,现在还是活物,还在不停地扑腾着。

众人见到惟功过来,都是纷纷问好行礼,露出十分孺慕和亲近的笑容。

没有惟功,他们不知道怎么强身健体和习武,更不懂怎么打猎,京郊的猎物再多,也是同他们没有关系。

每个人的感激都是发自内心,这几个月,他们的命运已经发生了转折。

“留五个人继续下套,其余四十人回转,继续在冷铺苦练,不能松懈。”

人已经汇集齐了,惟功每隔几日就抽出时间来查看西山这边的情形,还曾经派出小队往圆明园那边去查看,结果那边猎物虽多,但猎户也多,看到有外来人打猎就全村出动撵人,代价太高,只能放弃。

此次他已经发觉西山猎物渐渐稀少,毕竟多了几十个猎手不停地下套挖陷阱捕猎,再多的猎物也不够捕,看来是到了再想法子的时候了。

好在现在比几个月前强得多了,当时是真的一穷二白,除了几十个等吃的嘴巴外一无所有,现在好歹是打下点根基了。

他们是从半山峰处汇合到一处,沿途查看了几个设套的点,发觉一切都是正常,接着继续前行,三个小队全部汇合之后,将猎物也集中在一起,大家兴高采烈的从另外一条山道下山。

“咦?这里也被人毁了!”在下山途中,周晋材检查了几个陷阱,发觉已经被人破坏了。

“陶希忠,你怎么看的陷阱?”

周晋材性子十分暴躁,这里是他负责的地方,一看几个陷阱全部被人破坏了,当即就是暴跳起来。

他一边叫骂,一边就是一拳重重打出去。

“你做什么?”惟功脸一沉,上前一步,右手一拿,正锁住周晋材的手腕,然后一翻一拧,将这黑脸少年整个人拿翻在地上。

这群少年跟着张惟功练拳已经超过三月,练的好的也是有点功底了,这一拳直冲陶希忠的胸口,若是打实了,陶希忠非受伤不可。

周晋材被惟功一拿倒地,起身之后,惟功沉着脸对他道:“陶希忠没有看好陷阱有过错,该怎么罚?”

“替大伙儿打饭,饭后洗碗,看毁了几个坑,少一个就是一天,多一个加倍……”

“记得就好,你适才的行为罚你扫十天茅房,用诚,替他记下日子。”

“是,惟功大哥。”

周晋材已经苦了脸,整个人都跨了下来。他这暴脾气,不知道被惟功修理过多少次。他们这伙五十五个人,内务纪律最轻的是帮助同伴叠被子,然后是打饭,洗碗,清理院落,或是值勤等等。

最重的处罚就是打扫茅房,再重的便是单人禁闭了。

周晋材受过五天的单人禁闭,开始时他还同人说笑,只说可以好好歇息了,关到第三天时就惨叫连连,第五天出来的时候,几乎变了个人一样。

虽然受过惨重的教训,仍然在惟功面前犯错,算是江山易改而本性难移了。

惟功的这一切规矩,其实就是把这些少年打造成一个拥有铁一般纪律,令行禁止上有令下必从的军队一样的团体。

这个团体中,只有他在训练时会对所有人不分等的进行体罚,在练武时的体罚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

除此之外,任何人不准体罚别人。

这自然是为了增加向心力和彼此团结,巩固他们之间的友谊。在此之前,这群少年好几十人,如同大的野猫群落一般,平时虽然守望相助,可互相动手打成群架的时候也不少。没有父母管束,也没有人爱护管教他们,这些少年如野草般的成长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已经算是十分不容易了。

罚了周晋材,张惟功便打量着四周的情形。

很快,在百步开外的一处山脊之上,有几个猎人打扮的青年正在指向这边,大声的嘲笑喝骂着。

隔着较远,听不大真切,但很清楚不是好话。

“大哥,叫我带人去撵他们吧?”

看到这样的情形,周晋材大怒,顾不得自己还被处罚,立刻请求追赶这些青年猎户。

那几个陷阱,肯定就是他们毁坏的。

他们在这附近打猎,肯定影响了猎户们的收益,彼此间有争斗也是常有的事。只是这里地广人稀,争斗并不激烈,今天的事情还是少有,估计是这几个猎户是喜欢无事生非的主。

张用诚摇头道:“等咱们赶过去,人家又翻了一座山了。直线是相隔百步左右,但咱们要下坡再上坡,撵不上的。”

“那也不能白白叫他们占了便宜。”

“大哥说过,遇事忍让,待人和气,但该动手时不能犹豫,胆气要壮,绝不受辱。”

最后这话倒确实是惟功教导他们的信条,他除了督促少年们练武锻炼身体之外,在品格上,也是多有教导。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惟功已经取下束在自己后背的弓箭,同时戴上扳指。

看到他的动作,少年们很快闭上了嘴巴,专心看着。

惟功用的是漆成黑色的牛角步弓,二十五个力,一般的军中强者也就是用这样强度的步弓了,一般人练习是七八个力,上阵用二十个力,受过训练的弓手,二十个力在六十到八十步内射中目标为优秀,但一般临阵时,能连续发箭在范围之内,就算合格了。

在众人的目光之中,惟功慢慢拉开弓箭,箭弦绷的紧紧的,羽箭依附在箭弦之上,犹如振翅待飞的小鸟。

这张弓,是军中标配的步弓,吴惟贤这个半师十分的混蛋,并没有送惟功什么好东西,连这张弓都是惟功自己赚到钱之后,在京营的三千营里自己设法买来的,每张弓都是武库所藏,精心所制,制成从削成弓身到暴晒而成的弓弦,最少要一年到两年时间才成型,每张弓花了他三两银子,正好是一头牛的价格。

看到惟功拉开弓箭,对面的几个村中猎户不仅不怕,反而发出了一阵怪笑声,也难怪他们不怕,相隔百步,一般的猎手不要说射中,能把箭矢射到地方就算高手了。

第041章 官店

听到怪笑声,众少年都是大怒,但张惟功不为所动,仍然十分冷静。在对面笑的前仰后合之时,他指触箭尖,轻抚雕翎,瞄准的右眼微微闭合……在感觉到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目标之后,猛然松开手指,箭矢如闪电般的飞出!

虽然相隔近百步,但所有人都听到了“咔”的一声!

对面那几个猎户身后不到三步,有一颗野枣树,箭矢正射中树干,发出巨响之后,入木极深,箭矢还在不停地摇晃着。

几个猎户相顾愕然,怪笑声也是戛然而止。

百步距离,能射中树干,劲力还似乎留有余力,这是何等的射术和神力!

众少年则是十分兴奋,周晋材黝黑的脸孔涨的通红,使劲挥了一下拳头。

惟功不理会别人的反应,漫声吟道:“满开弓,紧放箭……”

吟哦声中,他的第二支箭已经应声而出。

仍然是一声巨响,第二支箭,仍然是落点极准,就在第一支箭的半指之外。

“持弓欲固,开弓欲满,视的欲审,发矢欲分……”

第三支箭,应声而出,应声而中!

“弓用轻,箭用长,搭箭得弦意怒强;开弓势,前后分阴阳,箭出门时一点功,平准狠去何用忙……”

第四支箭,正中前三箭的正中!

“平时多练力,勤开弓,多用矢,力足手欺弓,力弱弓欺手……”

箭决声中,第五箭亦是正中目标!

惟功露出满足的笑容,他练弓箭已经有近三年,但此前用的就只是五个力的小弓,后来到英国公府,慢慢开硬弓,强弓,再得吴惟贤的指点,练力存气,开的弓在这三个月里涨了许多,准头更是比以前强了数倍。

最少,在半年前,惟功可不敢想能射中百步之外的大树!

此时一群猎户已经被吓得呆了,突然有人发一声喊,竟是趴在地上,手足并用,就这么爬着跑了。

其余各人都是有样学样,情不自禁的弯腰,趴在地上,手脚并用,连滚带爬的跑了。

这样的情形被少年们看在眼中,各人都是笑的打跌,连向来稳重的张用诚都是毫无保留的捧腹大笑起来。

“不要笑他们,这是正常人的反应而已。”

张惟功收起弓箭,很爱惜的取下弦,重新束好,对着众少年正色道:“突然被弓箭袭击,不经历战阵的人都是这样,情不自禁的下蹲,仿佛下蹲之后能安全一些。你们笑他们,其实若是弓箭袭击你们,你们也是一样的表现。”

众少年俱是沉默下来,很多人面露沉思之色,似乎在消化着惟功的话。

“走吧。”惟功呵呵一笑,对众人道:“这些话也是军中的大将同我说的,恐怕连我自己也是这样……有机会,我会安排和大家一起训练。”

众少年不大明白,大家在北京城里讨生活,练身体好打群架,练弓箭是打猎,但为什么要训练战阵之事?虽然不明白,但大家已经视惟功为神,当下只是都一起点头,无人反对。

从山上下来,四十伙人渐渐走开,走成几里长的队伍,渐渐融合到从西南西北两边过来,一起往城中涌入的人流之中。

所有的少年都是步履轻快,神态快活。

这一次打到的野猪和兔子、野鸡就肯定当成肉食补充了,腌腊了挂在房梁下,看到那些肉便会叫所有人都露出笑容。

饱食的人是无法想象,从出生到成长一直是在缺衣少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对食物的珍视和渴望,不管收获如何多,这些半大的小子们都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全部储存起来!

打从宣武门一路进城,正好途经宣武门附近的市场,张用诚带着一队人将剥好的皮子和野鸡翎毛汇集在一起,寻得相熟的私店店家,预备一并发卖。

“站住!”

众人正行间,四五个挺胸凸肚的大汉,歪戴方巾,额角上斜插孔雀翎毛,身上着青色比甲,腰间系大红腰带,打扮就是县衙里的衙役模样,手中也是提着铁尺等物,喝止住张用诚一伙后,方是大摇大摆的走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