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263章

调教大明-第263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大片青蓝色的官服之中,惟功和麾下诸将,还有都指挥卫指挥佥事以上,也就是四品以上官员的红袍,堪称万绿丛中一点红了,尤其显眼。

而更叫人心意难平的就是这一群穿红袍的武官,惟功还不到二十,他的部下,也就都是二十来岁年纪,没有一个超过三十。

这么一群青年武将,都有四品以上的职司,甚至是三品,二品。

惟功本人,未来国公,将军,总兵,都督,太子少保,国家的勋阶散官,几乎全部都是位至极品。

年不满二十,就已经是人臣之极,这不能不叫人心生感慨,当然,更多的嫉妒!

林绍勇等人的笑容和话语,就是十分的尴尬和言不由衷。

辽阳镇的一群,实在太年轻,功名来的太容易了……最少,在林绍勇等人眼中,惟功等人的官位,一定与英国公府相关,说来说去,还是少年勋贵,功劳易得。

他们对惟功曾经创造过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同时也忘了自己的功名富贵又是如何来的。

人群之中,只有宋尧愈和侍从室的一群参随,一袭青袍,头顶儒巾,飘然然潇洒出尘,看起来十分超脱。

当时的镇帅,已经拥有雇佣书启钱粮和赞画等师爷的习惯,人们也以为宋老夫子等人就是惟功的师爷,是以也并不奇怪。

各人从副总兵府邸出发,骑马前往高上帝庙,沿途都是通衢大道,平时脏污不堪,今日看着倒还整洁,想来这是都司与各卫衙门的户工两科,督促那些军户们打扫所成。

沿途当然也有不少军户和商民围观,看到最前头的戴纱帽,穿红色祭祀官服的惟功一群人,都是忍不住啧啧赞叹。

这一群青年武官,实在是太耀眼,太夺目,特别是人群正中的新上任的辽阳总兵,实在是叫人印象太过于深刻。

人群发出的声响越大,林绍勇等人脸上的笑容就越发的牵强。

他们原本就不喜欢外来者,不论是李成梁,或是傅廷勋,或是曹簠,这些都是他们辽镇的自己人,都是辽镇将门出身的将领。而张惟功这一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外来者,是一群来压他们的强龙,他们这样的地头蛇,心里当然绝不会服气。

而惟功一行,在广宁已经与辽镇结怨,辽阳都司其实也是辽镇的一部份,当然会有同仇敌忾之感。

可以说,从新辽阳镇初来之始,未来的道路就已经决定了,一定是以争斗为主。

只是现在双方都在布署之中,翻脸还不到时候。

在林绍勇等人的揖让之下,惟功在庙宇之前捻香,行礼,悠扬的钟声响了起来。

所有人都是肃容在一边看着,上帝庙在辽镇是比关帝庙还流行的庙宇,任何军堡之中都有,在惟功行礼的时候,哪怕是穷苦的军户也深深躬下身去,对高皇上帝默祝,希望新的总兵官能给辽阳地方带来平安。

礼成之后,惟功与都司衙门和各卫的武官寒暄致意,定辽前卫指挥林绍廷问道:“听说大人要清理各卫被占的营房,收归镇兵所用?”

一句话出来,现场立刻寂寂无声。

城中营房有四千间,现在只有三成使用,已经被辽阳镇利用起来,原本曹簠的营兵人数不多,家丁们都有自己的住宅,很少住在军营之内,辽阳镇一来,便利用了大量营房,这已经叫很多人心怀不满,如果真要的清理干净,恐怕动静真的不小。

惟功微微一笑,答道:“林指挥消息不错,本将是有此打算。城中各处营房都距离城守很近,调动方便,而且城南大营还有大小校场,可以容士卒训练。”

林绍廷笑道:“原本曹帅在时,倒也不曾这么大费周张,辽镇兵马,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本事。”

虽是笑说,但词语中的不服之意,昭然若揭。

而他的话,却是有很多卫所武官和官吏,士绅们的赞同。

这就是辽镇的风气,家丁虽然也练,但更多的是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精中选精,他们都会自己锻炼杀人的技巧,同时再练骑战配合就可以了,城中的校场,利用率真的不高。

骑兵做战,讲胆气,骑射,如辽阳镇那样讲配合的骑兵战法,在这个时代的大明,真是闻所未闻。

“正因如此,曹帅才落入北虏之手……”

惟功没有出声,他和一个指挥争辩,太失自己的身份了。说话的是周晋材,实授参将,加衔副将,二品武职。

林绍廷涨红了脸,想了想,冷笑道:“周将军说话太叫人寒心……曹帅为了辽阳全城安危,不惜自身毅然出击,将军难免失手,拿曹帅说这样的话,叫人难以服气啊。”

他是卫指挥,正三品,纯粹以品阶来说,是比参将差不多少,但此时除了辽镇之外,各地的卫所武职根本不值钱,在西北,卫指挥当一个把总或千总的,或是一堡守备的,大有人在,也就是在辽镇这样的地方,一个卫所指挥,敢与实职参将,当面争论。

周晋材呵呵一笑,笑容极尽张狂,一副没有将林绍廷看在眼中的模样,真是狂态尽显。

上一次辽阳镇与人争斗,是王乐亭扮猪吃老虎,弄的蓟镇大将张臣灰头土脸。

这一次,周晋材却是尽显狂态,他才不屑装扮成不属于自己个性的人物,他看不起眼前这个卫所的指挥,就是那种睥睨之态,没有丝毫掩饰。

“周将军,我说的不对么?”

林绍廷大怒,他在定辽前卫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林家在整个辽东不算什么大将门,甚至默默无闻……李家,祖家,查家,杨家,还有张家,金、周,这些将门才是大世家,都有实职参、副将或总兵一级的实权人物,林家相差甚远。

但林家在辽阳这里,拥有五六万亩土地,数千军户,林氏兄弟数人,掌握五百人左右的亲兵家丁队伍,实力也不可轻侮!

向周晋材问话时,林绍廷的手,情不自禁的便是按在了自己的佩剑剑柄之上。

“哦,我没说你说的不对。”周晋材一脸轻蔑,看看林绍廷的手,仰着脸道:“我就是想让林指挥知道,曹某人我们大帅已经派骑兵深入河套千里,将他和其部将全部救了回来,戴朝弁,史儒等千总俱在其中。现在估计已经到长安堡,两三日内,就会回到辽阳城中了。”

这绝对是一个轰动性的消息,在场的人们都是被惊的呆了。

大明的骑兵曾经追亡逐北,深入草原,甚至到捕鱼儿海,但那都是大将军蓝玉还活着的时候的事了,打从洪武之后,大明的骑兵就不曾深入草原。

现在居然有一支骑兵,深入草原千里……这实在是难得的武勋,尽管看起来象是一场小规模的突袭战,但也是难能可贵了。

曹簠既然被救回,等待他的当然就是军法审判,肯定会被提到京师审问,林绍廷刚刚悲天悯人的姿态就用不上了,而指责也无从谈起,一时间只能用尴尬这两个字来形容。

“上帝庙这附近,似乎人家不多?”

惟功适时转移了话题,向林绍勇询问南城这里的情况。

林绍勇道:“人是不多,因为地方太荒僻了,十分赃乱。有一些好的地方,都改成了菜地园地,也算不无小补。”

辽阳城方圆近三十里,在当时是大城,但城中人口不如内地那么密集,就算内地的大城,城中也有一些灌溉种植的地方,不是完全的居民区。

在大唐,长安是拥有过百万人口的巨大都市,但城中一样有种植区,甚至还不小。在辽阳,城南这里一路过来,确实是有大量的菜园子地,此时正是暮春时节,生机勃发,到处都是一片青绿景像。

还有几条小河,环绕在城南这一带,哪里如林绍勇说的脏乱不堪?

惟功心中冷笑,城南上帝庙到儒学这一块地方,足有数千亩地方,全部被开辟成菜园果园一类的地方,这类作物,任何时代都比纯粹的粮食要贵……当然,人食人的荒年除外。

辽东地方苦寒,人们对蔬菜的需要比内地还强烈的多,每到秋季,人们要大量买菜,用各式方法保存下来,一缸子酸菜,可能是一家子一个冬天的菜肴,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将大量土地和地方占下来,改成菜地,这当然是要城中的权力人物才做的到了。

“这么说,”惟功又道:“这些地是无主的地?”

“也不算完全无主。”林绍勇勉强道:“原本应是定辽中卫和定辽右卫的军户居所,渐渐的都迁走了,留下地来,不种亦是浪费了。”

“原来如此。”

惟功肃容道:“菜地虽然对城中居民要紧,但城池防备似乎更加重要。本将打算在城外开辟一些农庄,城中这些地,还是将军户迁回,严加整顿的好啊。”

林绍勇被自己刚刚的话噎住了,刚刚说是无主的卫所营地,此时想驳回,又不知道拿什么话去驳,真是憋的十分难受。

这里的地,有五六千亩之多,林家就占了近一半,其余的各卫指挥,甚至本城文官和士绅都占着一些,地方虽不甚大,出产颇丰,一年总有好几千两的进项,一下子抹平了,实在难以接受。

第377章 打斗

但当面反驳惟功这样身份的大员,林绍勇自忖是无法办到的事,而且在惟功的盯视之下,连迂回也不可以,只能躬一下身,答道:“这是正办,都司衙门明日出榜办理此事。”

“如此甚好。”惟功笑吟吟的,环顾左右:“林都司与林指挥听说是同胞兄弟,果然都是深明大义,通晓事理,本将坐镇辽阳,需仰赖辽阳都司与定辽六卫的地方很多,诸位,还望同心协力,助我为朝廷,镇此一方。”

“请总兵大人放心。”

在场众人,俱是齐涮涮躬下身去。

……

……

林家两兄弟被惟功夸赞的时候,林绍忠这个老三也在路边,眼看就要追出三十里地之远了。

他没有想到,李家决心如此之大,自己刚提亲不久,这家人便举家出逃,而且看来是城门一开便走了,现在是午时左近,已经走出三十里开外,纯粹步行的话,简直是在拼命。

林绍忠虽然残暴粗鲁,浑身散发着凶残的气息,但他并不蠢笨,李家不可能走往复州之外的第二条道,也不会想到,自己心里放不下,隔不久就来查看,又断然带着骑兵来追。

一般的逃户,不会有这样的待遇,除非是沿途被盘查,不然的话,多半还是能逃掉的。

李家逃的坚决,林绍忠追的也是不遗余力。哪怕是骑在马上,一想起李家那大丫的长相,还有凹凸有致的身姿,林绍忠心头便是一团火热,小腹下也变的坚硬如铁。

若能将那小妮子抢回府中,予取予求,为所欲为,想想亦是难忍。

是以不论如何,他要将李家一家人追回!

“千户大人,前头有一家子人,似乎很象。”

“什么?”林绍忠大喜,振臂喝道:“加把劲,追上了老子今晚给你们好酒好肉造个够!”

“何必今晚?”那个开口的骑兵小头目谄笑道:“前头就是樊楼,大人要赏饭,就在这里好了。”

樊楼附近是一个小小集镇,地方不大,酒楼有好几家,还有一些茶铺子和普通的商行,这里是往耀州的分界线,往甜水站堡和宽甸地方,往前头的鞍山驿,这里都是分道的地方,而且风景秀丽,城中有一些官绅家族在这里建了几处别业,公子哥儿们喜欢到这里来寻欢作乐,打猎游戏,所以发展出了这么一个小镇子出来。

“果然在这儿。”远远看到独轮车和李家一家人,林绍忠小腹间一阵躁动,感觉浑身都热气上涌。当下哈哈大笑,挥鞭打马,急驰而去。

李佑一家子确实是乏透了,清早出城,推着车带着四岁的小娃儿,还有这么多行李,奔出近三十里地,实在是累的不成。一家人在这里看到有茶棚子,两文钱一碗粗茶,好歹能解渴,就便儿在阴凉地方歇息一番,喘口气,待一家人听到马蹄声响,看着大狗熊般骑在马上飞奔而来的林千户时,李佑手中的茶碗“当啷”一声,摔在地上,跌了个粉碎。

“这可怎好……”李佑媳妇手也是抖起来,整个人在原地转着圈,不知道如何是好的。

“爹,娘,养育之恩,女儿来世再报吧。”

李大丫也看到了林绍忠的身影,她的俏脸变得苍白无比,这一瞬间,她的眼中显露出决绝之意,看了看茶棚的柱子,这个少女就打算去以头碰柱,哪怕是死,也绝不能屈从。

“何必着急呢,这位姑娘。”

“那群人来追你们的?”

“嘿嘿,没事,有我们。”

“老子要看看,有老子在,谁敢为非作歹?”

李家一家子吃茶的时候,茶馆一边有四个骑马的军人,似乎是在西边林子里打猎刚出来的模样,马屁股上吊着一头傻狍子,还有几只黄兔子,几只山鸡,收获似乎不错,几个青年军人也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

他们在茶棚另一角拴了马,四个人大声说着笑话,然后叫老板上茶,上点心。

一看到是正经的边军,茶棚的老板就苦了脸,但又不敢不伺候,辽镇不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