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60章

穿越之大民国-第60章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书礼还是笑。

“你有话你就说吗,你这样不好,真的不好。”

啪!赵书礼突然一拍桌子,吓了陈驰一跳,他反而安心下来。

“说说,总参谋部给你的命令是什么。”

“命令就是进攻了···”

“到底是什么?”

“嗯,骚扰敌军后路,直到敌军从张家口外撤退。”

“这份命令是我亲自签字的,总参谋部也是担心你不老实执行命令,所以是以我的名义发的,可是你是怎么做的呢?”

“这,我不觉得我有什么错。参谋部的命令,无非就是要敌军撤退,然后拉长战线好给张家口的第二军制造反攻的机会吗。都是杀敌,谁杀不是一样的。”

“你还犟嘴,这就是你对参谋部命令的领会吗?看了是该派你去好好学习学习了。”

“什么,派我去学习?别啊,我正在打仗啊,我还有作战任务呢。”

“我已经调高凤举回来了,他将接替你,同时他也将暂时指挥第一军,继续后续的作战任务。”

一说到高凤举,陈驰感到有点压力了,他十分不喜欢这个人,此人高大帅气,而他则是黑瘦,所以从来都不愿意跟这个人站在一起。当然最重要的是,第一军自从郑金声去办军校后,这个军长位置能对他构成威胁的也就是这个高凤举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说陈驰对这个军长位置没有想法那是骗人,因此他听不得高凤举这三个字。

“我有什么错,请司令明示!”但是陈驰毕竟不服气,他杀敌难道错了。

“看看,这是总参谋部给你的下一个命令。”赵书礼不多说,直接给了他一份写着命令的文件。

“着令第三师,相机包围英荷联军,不许放一个敌人逃走,也不许彻底消灭敌人,维持包围态势!”陈驰把命令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

“看明白了吗?”赵书礼然后问道。

“明白,明白了。原来参谋部是想玩个大的啊——”陈驰几乎是喃喃的说着,然后陷入沉思。

赵书礼突然质问道:“因为你们未经上报,私自对敌军进行的袭击,把他打疼了。本来一直部署在张家口外的敌军炮兵已经撤退了,而李三江已经做好了攻击这只炮兵的准备,现在只能取消。你能告诉我,他们撤退炮兵的目的吗,是放弃对张家口的攻击,然后整体撤退呢,还是准备休整后再接再厉呢。”

“司令我错了!我请求给我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我想对方未必会撤退的。我不知道参谋部打算下一盘大棋,如果我早知道,他们并不是要消灭这股英荷军,而是要包围他们然后诱惑英国人派更多人过来的话,我打死也不会偷袭了。

司令,这种棋局可是百年难得一遇啊,我中国军人自有清以来什么时候有过这种魄力,我现在不能走。我一定要留下来,我情愿去冲锋陷阵,至于什么军校,您还是枪毙我好了。我打了这么些仗,然后还要跟个毛孩子一样去上学,这说出去不是给人耻笑吗。”

“不去上学,就你这水平,要是以后我国跟日本人大规模开战,你能胜任师长吗?”

陈驰有些急了,语气中条理性开始紊乱:“司令,我也不是说,不能去学习。只是,眼前不能,也不是不能,我不想,您让我留下吧,求您了!”

“呵呵呵呵···”

赵书礼笑了。

陈驰突然明白了:“司令您是在跟我开玩笑对吧?”

“好了,回去吧,记住了收拢队伍,在铁路线附近隐藏好,我已经跟阎锡山打好招呼了,晋军会配合你们的,必要的时候可以躲入他们的军营。”

“是!”陈驰兴高采烈的走了。

······

“司令,我早说过这个人不可靠。”

陈驰一走,拟定作战计划的参谋长李忘川从另一边走了进来,对赵书礼道。

“我知道,你不是也反对宋远再次回到军中吗。”

“没错,陈驰桀骜不驯,这种人极容易生出野心。而且不服管教,这不是当兵的性格。而宋副司令,他是前辈,我不好评判。但是既然您曾经对他生过疑心,无论如何就不能再用此人了。”

李忘川突然跟赵书礼谈起了用人之道,赵书礼笑了一下问道:“你懂音乐吗?”

李忘川摇摇头。

赵书礼道:“每当你按下一个琴键发出一个声音,无论你是怎么纯属的高手,也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无法第二次按出相同的音调来。御人之道也是一样,你永远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个人的心,但是你却能让他们沿着大致的轨迹行事,最终就如同每个音调都不一样的琴音,组成一曲曲相差无几让人完全能听出来的乐曲。我喜欢听别人弹琴,然后分别出那种细微的差别,同样也喜欢这种御人的感觉。”

“我听司令的意思是,你不求牢牢控制每一个人,把他如同牵线木偶一样掌控住。而是希望他们如同自由的风筝一样在天空中跳舞,而您只需要牵着那根不怎么牢靠的细线吗。”

赵书礼笑道:“你算是上道了。”

“我不敢苟同,我理解您这样的用人就想是在刀剑上跳舞,虽然华丽可太过惊险,您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刀刃割伤。”

赵书礼没有反驳手下的想法,其实他想说的每个人的人心都是难以预测的,试图抓住他们的身心注定只能是徒劳的。

因为在赵书礼心中,每一个人都可能背叛,还是李嘉诚那句话,“每个人都有心理价位”,只要出价合适,每个人随时都准备出卖自己。这个价格也许不是简单的金钱,它或许是权力,地位,又或者是荣誉,信仰等精神上的满足。而且你如果连一个人的内心都想控制的话,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耶稣吗?人人都该有独立的思想,连别人的思维都要干涉,这太可怕了,这才是真正的独裁者。

他更愿意尊重所有跟他共事的人,要让他们永远跟随你,你只能是通过合适的给予,共同的理想目标,还有共同前进的预期,而不是限制和控制。只有跟你利益和思想一致的人,才能永远跟你同舟共济,否则即使你如何给他们洗脑都是不能成功的。

赵书礼原来管理公司就是如此,放权和遥控是他的两把刷子,制定目标然后让下属完成,至于他们如何完成只要不违法他都不干涉。他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因此此时又把这种模式引入了整府管理中来。

但是李忘川完全不认同他的管理方式,从赵书礼处离开后,他心中不由得叹息:“你在这里自然没有问题,完全可以在刀锋上,甚至针尖上跳舞,可是万一有一天你不在了呢,绥西必然大乱啊。”

但是李忘川随即又一想,赵书礼才二十三岁,他想的未免太远了,起码赵书礼离开那天他李忘川是看不到了,那还有什么担心的呢。但是他仍然对这种不紧密控制的用人方式隐隐担忧,他不知道这种担心的缘由,直到那一天···

八十五节 英国人的反应

英荷两国整府看到查理爵士的电报,非常重视的开了几次军事会议,可是毫无结果,民主国家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有反对派,似乎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当政者提出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在中国的联军司令查理爵士焦急的等待着国内的命令,可是战局不会等待他们,塞北军已经开始行动了。

第二军军长李三江亲率三个师五万人兵出张家口,过居庸关等关口,一路上驻扎的晋军就像他们不阻拦英荷联军一样,也没有阻拦塞北军。李三江顺利抵达南口,这个地方的地形不会变,易守难攻是个防守的好地方,于是把这里作为一个前进基地,大军建立大营驻扎,补给物资往这里不停的运送。冯玉祥当年的二十多万大军曾经在这里驻扎过,那些设施都还没有被附近居民完全损坏,收拾收拾很容易放下区区五万人。

稳下阵脚后,才开始派遣侦察兵侦查敌情,派出散兵骚扰等。

而陈驰回到军中后,隐藏了一阵,又开始接到命令巡游在津芦铁路上,切断英军一切补给。从这条铁路上开过的列车,凡是为英军运送补给的,一律抢了再说,至于是分给附近村民,还是送给附近的中国驻军,那就是看物资是什么了。

陈驰这一招弄的查理是有苦难言,派出军队护路吧,派的少了是送死,派的多了丰台大营恐怕都不保,要知道北方十里距离可就驻扎着别人的五万军队呢。于是只能反复催促国内,并且请求他们退兵到天津去,根据辛丑条约他们这些洋人有权在天津驻兵。不得不说说慈禧这个老妖婆坏事啊,好好的国家让他闹得十几个国家都来打,最后不得不连北京和天津的驻兵权都给了人家,这是何苦呢,平白给后来的整府添了麻烦。

查理没有得到国内具体的恢复,不过允许他先退守天津,于是他留下了大量火炮,和两千守军在丰台大营驻防,防止敌人追击,大部沿着铁路线前进,目标天津。

查理大部队一撤,李三江立即发动了对丰台的进攻,这次他没有留手,火力全开,军中三千门各型火炮启发,瞬间就淹没了丰台的英军大营,不到一日英军投降。这时候查理才知道原来对方的武器原来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落后,那么在张家口外,为什么没有跟他们来一场炮战,肯定有阴谋。但是查理一时也想不出对手的阴谋是什么,只能催促加快行军,尽快到达天津,到时候有海军支援进退有据。只恨对方一直在铁路线附近活动,他们的大军不敢乘坐火车。

陈驰却不能容他就这么撤走了,当即把打散的第三师集合起来,在廊坊一线布防,阻挡住沿铁路后撤的英军,同时占领对方毕竟之路廊坊车站。这时候才是查理头大的时候,原来对方骚扰的兵力就有三万,却一直不肯正面战斗,可是他除了骂对方一句‘没风度’外还能干什么呢。

试探性的攻击了一次廊坊车站,结果上去的一个营连水花都没溅起,就在对方步兵阻拦骑兵包抄下连后撤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灭了。但是骑虎难下,弹药就不说了,连吃的都是问题。几次想从附近村民那里弄到粮食,结果村民不卖,想强行抢劫吧,附近的山西驻军却逼近他们,明摆着是威胁。查理一副憋屈,这打的是什么仗啊,对方国内这么多势力,他们之间还能和平相处,而自己偏偏只能打这个,不能跟那个起冲突,缩手缩脚,他查理纵横殖民地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真恨不得连晋军一块收拾了,可是却不敢,无他,晋军人数更多,十几万都在京津附近。

最后查理只能选择强攻廊坊车站,经过一番激战,出乎意料的对方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车站被英荷联军控制了。这时候他才发现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车站上能被利用的都被对方破坏了,连住房都爆破掉了,而侦查兵终于传来在前方的武清对方已经修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并且在架设火炮。南方的西青地区也是如此,西南的永青也是,而他们身后占领了丰台后的李三江骑兵一部已经逼了上来,这时候查理才知道,自己被对方包围在廊坊车站了。

当夜,查理做了最后一次努力,让驻守天津的一部不到一千的英国留守军,在仅有的两列装甲列车掩护下,沿着津芦铁路往廊坊攻击前进,而自己这边一万来人则是强力突围。可结果呢,装甲列车开除天津不到两个小时,被连同铁路一起炸飞了,随行的步兵被突袭,全军覆没。

查理绝望了,而英国国内还在争吵不休,看着一干神色绝望,疲惫不堪的联军士兵,查理做了一个决定,派人打着白旗跟对面的中国军队接洽投降事宜。可对方竟然拒绝受降,说是没用多余的粮食养活白种人,这是要,要赶尽杀绝,真是野蛮。

查理最后给国内发了一条电报,说明了自己的处境,然后请求那些政客们,救救英国士兵吧,接着他举枪自杀了。

两万英荷联军,经过月余战斗,只剩一半,被对方团团包围,而且对方不接受投降。这些信息随着查理的自杀消息,瞬间以电波的方式传遍了全世界,世界震惊了,英国更震惊了,国内各派终于达成了一致,很快英国整府宣布,出兵五万,并增派两艘航空母舰到中国作战,同时开始给蒋瑞元整府施压,要求把京津地区划为战区,暂时撤出此地的中国整府军队——他们不承认塞北军为中国整府正规军队。

但是这条消息让蒋瑞元苦逼了,他能做的了北方阎锡山的主吗,此时他是感觉到这么的无力,他名义上是国府的领袖,但是政令不出他自己控制的四五个省。尤其是北方的各路势力正是在他要消灭的时候,英国人却横插一杠子,让这局势更加纷扰,真是多事之秋啊。

八十六节 蒋瑞元的反应

无可否认蒋瑞元是个牛人,当精卫之流一心玩弄整治,李宗仁冯焕章之辈全力控制军队的时候,蒋瑞元却是整治军事两手抓,而且两手都很硬,自北伐开始,他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