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58章

穿越之大民国-第58章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乔映霞表态后,其他晋商也纷纷表态支持,赵书礼才算放下心来,虽然他们的银行规模和发行量都不大,但是其他方面尤其是商业方面的优势太大了,控制着相当数量的商品流通,他们是塞北地区毫无疑问的商业霸主,赵书礼不得不顾虑。

将货币发行权收回整府后,赵书礼建议,徐新六负责实施,很快货币管理局诞生,并出台相关规定。这个部门是专门负责兑换塞北货币和外币以及黄金白银等硬通货的机构,她的权力很大,规定所有进入塞北投资的机构和个人,必须先把持有的外币或者金银通过这里兑换成塞北货币,要抽资金离境也要向这个机构申请兑换成其他货币或者金银。通过这个组织,塞北整府可以把民间持有的外币收归整府,成为储备。

目前管理局只承担,日元,美元和帝国马克的兑换业务,而其他的比如英镑和法郎等则不被承认,此举也是限制英法的投资影响塞北经济。要知道这个时代,中国工矿业资本多数都在英法等列强手里,这是赵书礼不愿意看到的,他的地盘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开发时间还短,这些列强还没有渗透进来,他也不愿意让他们渗透进来。

八十一节 特殊留学生

绥远火车站聚集了一大批青年,他们是根据四年建设大纲的教育条款,选送的第一批留德学生,人数一千人,全部公费。

德国人时运不济,一战后受到法国大力盘剥,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崩溃地步,马克兑换美元是几十亿比一的悬殊数字。后来美国人道威斯抛出了一个道威斯计划,把英法对美国的债务跟德国的赔款挂钩,德国赔款给英法,然后英法又还钱给美国,美国又借钱和投资给德国帮助德国发展经济。这个计划实行的很好,不到一年时间德国马克就稳定了下来,新发行的帝国马克跟美元的比价稳定在三到四比一左右。在大批美国贷款和投资的刺激下,到1929年,德国经济已经再次超过了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和工业强国。

可惜的是,这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德国是第一个被波及的国家。原因跟他们渡过一战后的苦日子是一样的,还是因为他们的经济过于依赖美国资本,而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第一时间从德国抽回资金,终于导致了德国经济再次陷入了资金饥饿状态,庞大的工业能力似乎一时间就要被资金短缺饿死。

德国人的倒霉没人关心,但是由于马克再次拨动导致了德国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再次大跌,这到让赵书礼整府得到了一个实惠,因为往这里派遣留学生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这批学生中,有的是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有的是小学毕业但是在工厂中表现不错是技术尖子,是被选送去德国进一步深造然后回国担任工程师的,还有的是大学生,留学同样是为了学习更新的科技的。

但其中有一小群人却十分特殊,他们学习成绩虽然也不错,但是他们入选的原因却不仅仅是学生。这几个人家庭背景多样,有农民家庭出身的,也有小商人家庭的,还有刚参加完新兵训练本来打算进入军队的。他们的身份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背景十分可靠[·],绝大多数人已经在绥远定居超过三代了。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去德国是学习警务的,但这有什么可特殊的呢?

警察制度自从赵秉钧引入中国后,到如今已经几十年了,尽管可能中国的警察作用还不那么大,但那是执行不力,各种制度都是参照各先进国家制定的,制度是没用问题的,而这个系统的人才也不缺,完全不用去德国学习。况且塞北的法律界的梅汝璈等人都是行家,警务在他们手里还是比较完善的。

这些人奇怪就奇怪在他们要学习的警务是中国比较薄弱的,那就是秘密警察制度,说白了就是特务,间谍等职业。可为什么要打着警务的幌子呢,这是因为德国自己也是把这些黑暗职业隐藏在警察中的,这就是战败国的悲哀了,什么都不敢光明正大。

为了这个赵书礼曾数次指示高星桥跟德国人密谈,但是德国人都拒绝了,这次金融危机后,他们终于松口了。赵书礼立即指示选派人手,混杂在大量留学生中前往德国。

此时这群人还不知道他们要去学习的是这些东西,一个个兴高采烈的。

只有一个人比较深沉,他的人生悲剧色彩很浓,这个人就是亓一年,他跟赵书礼回国后,回到家中,发现在战争中原本小康的家庭已经家破人亡,据邻居说唯一剩下了一个妹妹也被人贩子拐卖了。于是他又找到了赵书礼想谋个差使,就被选派去学习了。

“哎,那位兄弟你怎么称呼?”他们一群人中最活跃的一个突然问亓一年道。

“亓一年。”

“哦,原来是亓兄啊,我叫李忘山,看山不是水的李忘山。我哥哥是第五集团军,也就是整个塞北军的参谋长。”这家伙正是李忘川的幼弟,典型的富家子弟。

“李兄你好。”

“你家里是干什么的?”

亓一年苦笑道:“我,我没有家。”

李忘山还傻傻的继续问道:“啊,怎么会没有家呢。”

这时候他旁边一个年龄比他稍大的轻轻拉了他一下,提醒道:“多言多失!”

李忘山郁闷了一下,闭嘴不说了,气氛一下子又僵了起来。

“这位兄台怎么称呼?”反倒是亓一年打破了僵局,在南洋的那如同地狱般的三年,让他把什么都看淡了,包括死亡,他自己的和家人的。

那个拉了李忘山一把的青年回道:“幸会,我叫向南风。”

说着向南风伸出手跟亓一年握了一下。

向南风跟李忘山比较熟识,因为他们家是做生意的,跟李家有些来往,李家是大地主售粮大户。

“不知道我们此去德国是要学什么的?”亓一年问道。

向南风摇摇头说,这要问李忘山了。

李忘山得意的说道,问他就问对人了,他可是秘密打听到,他们是要去学警察制度的。

亓一年心中奇怪,警察还用去学吗,以他的敏锐的心态,他第一次觉察到了一股不一样的意味。

火车呼啸着开动了,一群群送孩子的家长依依不舍的看着火车离去,有的慈母不由得落下泪来,却被旁边一直躲着的父亲出来呵斥嫌丢人。

留学生们随着火车,一路上走过蒙古草原,西伯利亚的高大密林,宽阔的西伯利亚河流,宽广的东欧平原,然后进入了修理的波德平原,最后到达目的地德国柏林。

早有塞北驻德国商务代表处的工作人员在车站上接车,然后是安排他们到各自该去的学校,最后只剩下了亓一年这群人。然后他们又被安排上了一列火车,这列火车穿越柏林南方的萨克森州,最后在德累斯顿停了下来,他到了一所宫殿摸样的地方,这就是他们的学校。

但是很快他们就又离开了这里,改作汽车往南走了一天,到了一片山区,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片山区此时是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这山脉成马蹄状把捷克包裹着,山脉那边是苏台德区。

山区中有一个颇具规模的训练营,在这里这群年轻的学子,接受了非常严苛的训练,包括各种武器的使用,野外生存的训练,另外还有许多教官临时想起来的十分奇怪的任务,比如去偷取附近护林员的一把斧头,或者去偷看河流中洗澡的女工。这让这群还在接受德语训练的学员们非常新奇,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中。

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一到两年的技能训练,等他们语言文字关卡过了后,然后会回到德累斯顿接受进一步更严苛的训练。

八十二节 死士

英荷联军自从回撤沿铁路扫荡后,才发现他们做了一件多么错的错事。

他们压根就发现不了敌人的影子,可自己就像是明灯下的秃子一样明显,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到各种出于意料之外的袭击。有时候会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发现,一个不知道哪里飞来的手榴弹,可是等他们搜寻后却发现袭击者早跑了。或者当他们夜晚到一个村民逃散一空的村子中过夜的时候,会发现第二天一早醒来有士兵不知去向。或者当他们遇到水源想要喝水的时候发现,水里有一具死亡的牲口尸体,于是不知道水是否被污染的他们不敢在喝。又或者当他们以为自己终于抓到了一小股袭击者,追击上去打算抓住他们出口恶气的时候,却发现是自己被诱惑埋伏了。

如此三番四次的,弄的英荷联军苦不堪言!

终于他们决定结束这次错误的行军,这次行军一无所获,当然要是不包括他们损失的数百搜素兵的话。查理爵士终于命令部队集合,集合地点正是他们刚刚夺回来的丰台大营,说是夺回来也不是很妥当,因为当他们回到这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发现敌人,只有一地的英军尸体,而原本堆积如山的物资早已不知去向,他们不知道的是,大部分都被分散给周围的百姓了,包括武器弹药。

终于到了固定的休息地后,查理还是不敢大意,他先是让疲惫的士兵们咬牙又一次修复了被破坏一气的大营设施,在安排了值守的士兵后,他才允许士兵们休息。

······

夜,静悄悄的,天上也没有月亮,这是一个多云的阴天。

“师长,查看清楚了,我们留下的几个口子都被堵上了,怎么办?”

距离丰台大营不远的农田中,几个人鬼鬼祟祟的躲着。

“堵上了?看来这些洋鬼子很谨慎很仔细吗。可惜了,不然今夜一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叫他们知道中国的土地上不是什么人都能放肆的。”

说话的正是第五集团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陈驰,这段时间他们可搞得英荷联军疲于奔命,今天在这里遇袭,明天在那里被黑,不到十天他们就放弃了沿路扫荡的行动,回到了原本被敌军夺占的丰台大营。

丰台在庚子之变后被英国人占领了十几年,直到冯玉祥的手下张自忠把他们赶走为止,这次他们来再次扎营到了这里,可是又被陈驰率领的中国军队夺走。沿着铁路再次回到这里后,英国人又占据了这里,但是被别人占领过的大营,他们可不会就这么安心住下。查理派人仔细搜索了大营的每个角落,他是担心对方安放地雷等物,没想到却意外的发现了几个暗道,明显是新挖掘的。查理很快就想到了,这是对方留着偷袭自己用的,于是毫无犹豫的让手下堵起来,本来他是有其他打算的,比如留下一两个,等对方来偷袭的时候伏击他们。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他占据绝对优势,不屑于用这种手法来打击对手,他查理可是一个贵族。

不明真相的陈驰还在暗自叹息,丝毫没有想到他逃过一劫。

此时的陈驰心里充满了对英国人的鄙视,他想不明白的是,英国人凭着这样的货色,是如何称霸世界的。

陈驰那里想得到,英国军队还是很精锐的,海军自不必说,即使是陆军,英国军队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由于英国人又强大的海军,又是一个岛国,他们的陆军跟其他强国不同,一般只维持一个小规模的军队,被人戏称为袖珍军队。但正是因为人数少,他们不想法德等陆军强国那样采用义务兵役制,而是采用募兵制,他们的军人是一种职业,领着丰厚的薪水。人数即少且薪金丰厚,所以英国人对陆军的训练是十分严格的,不然对不起那些投入不是,可以说他们的陆军绝对是一只非常职业化的军队,他们的兵员素质在一战中就连德国人都很服气。

只不过他们此时一到中国就遇到了非正规的攻击,加上不熟悉地形,所以才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摆开阵势,锣对锣鼓对鼓的打一场,鹿死谁手还不知道的。

所以说陈驰的骄傲是早了点,他之所以占了点便宜,也不是说他手下的士兵有多么了不起,相反若论素质,以绝大多数是新兵的第三师还真不是这些英国职业军人的对手。只不过双方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百姓。要说对北京附近地形最熟悉的,不是曾经在这里战斗过并赖此成名的陈驰,也不是手握精确军用地图的英军,而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百姓。

陈驰正是靠着老百姓的掩护和向导,才一次次在偷袭后惊险的躲过了英国人的追击,不是从隐秘的小道逃跑,就是躲进了即使是军用卫星也侦测不到的老百姓挖掘来躲避乱兵或者灾乱的地窨子。

“师长,难道没有地道我们就进不了英国人的军营了吗?”陈驰刚刚感叹完毕,他身边一个壮汉就不屑的说道。

“赵登禹,你难道有什么办法,你刚才也看过了,英国人的布置还是很专业的,各种明暗火力点配置合理,强攻恐怕有困难。记住了咱第三师,占便宜的事儿不能少,可是吃亏的事情绝对不能做。”

“谁说要强攻了,给我半个小时,我给你把对方营门打开,让你放心的进去。”

“恩?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