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226章

穿越之大民国-第226章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打日本的责任本就应该是中国的吗,英国人是这样认为的,于是他们第一个想到了,如果英国不再需要继续对日本用兵,那么中国人的威胁就不攻自破了。同时这么一想,英国人发现自己好像解开了一个死结,一片海阔天空了。

英国人深入分析下去,战争进行打了这个程度,中国人肯定是不会放弃战斗,一定是要把日本打到投降的。而英国人需要日本投降吗,日本投降后,对英国人有什么好处。不仅没有好处,恰恰相反,英国人认为,如果日本投降,亚洲地区将失去制衡一个刚刚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力量,就像几年前的日本一样,亚洲将失衡。

而如果此时留下日本呢,以中日之间解不开的仇恨也渊源,恐怕他们在亚洲会一直争斗下去,他们的争斗关英国人什么事呢,英国只有坐享其成的份儿。想到这里,英国人兴奋了,在他们看来,留下日本,反而成了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了。

英国人私下里联系了日本,日本表示可以放弃很多地方,其中包括整个南中国半岛,但是要求保留1939年前的日本领土。1939年前,日本的领土有什么呢,太平洋上的几个岛屿,朝鲜和台湾这样的殖民地,另外就是贫瘠的日本本土了。太平洋上原来夺取自德国的几个岛屿现在还在日本手里,而台湾和朝鲜也在日本手里,那么盟军就不用做出任何撤退的决定,简直是一本万利啊。

英国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美国人,美国人也觉得文章可以做,他们倒不是真心的想跟日本何谈,在美国人眼里,跟自己战争的敌人,除了投降一条路外,没有其他选择,在历史上他们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妥协过。

但是这却是一张很好的牌,就想当初中国利用日本牌,来跟美国人打外交战一样,现在美国人也可以用这张牌来打中国人。只是这么一来,盟军恐怕就名存实亡了,不单独跟敌军媾和的承诺,不跟法西斯妥协的生命,就成了笑话。

于是美国暂时放弃跟日本正面接触,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英国人,让英国人秘密接触日本,然后他还把消息放出去,让中国人知道。这样一来,美国人知道,不管是英国还是中国,都脱离不了美国的存在了。美国就想一个傀儡师一样,用提线牵着中英这两个大木偶,在世界舞台上表演,美国将占尽优势。

果然事情发生后,中国人有了反应,外交部严正跟美国交涉,要美国人表明态度。美国人一边说尊重华盛顿宣言,联合国决议,但是同时又推诿说事态的发展,也应该尊重。

同时在军事行动上,中国人展开了更加犀利的攻势,显然是在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希望在变局中能占据主动权。这让英美高兴,起码不用催促中国人了,这让他们大出了一口气,以前是被中国人牵着走,让他们发动一个攻势,不是要这就是要那,现在好了,不用催促,他们自己就跟吃了那啥一样,涨红着脖子往上冲。

英美如果跟日本有勾结,这确实对中国是个很大的打击,会让中国在战后很被动。起码赵礼心中的,中国复兴的图谋恐怕就要是黄粱梦一场了。因为一旦英美保下了日本,那么战后亚洲的局势无疑是一个陆军的中国,和一个海军的日本的竞赛,中国陆军在强,也无法迈出海洋。中国要想称霸亚洲,少不得跟日本还要再打一仗,那时候胜负可就不好说了,因为那时候谁也无法断定,英美到底是支持日本还是支持中国。

此时在中国战场上,塞北军已经全面推进打了长江流域,进攻武汉的战斗刚刚打响。

薛岳开始了对南京的试探性攻击。

李宗仁的部队在越南不幸遇到了从缅甸退却过来的日军,遭遇了失败后,又看到了盟军海军已经推进到了越南,只要能掌握了越南到中国的这段海域,那么广东就变的至关重要了,他又开始发动了广东攻势,希望从广东打通国际援助的大门。

薛岳的试探暂时还没有结果。

李宗仁的部队在广东胜负各半,但是情况还算乐观。

塞北军的进攻最前线已经深入了武汉,但是伤亡太大了,日本人的抵抗之顽强,比之其他城市尤甚,看来他们也许已经察觉自己的末路将至,不惜最后一拼了。

收到前线的战报,和对战情的分析,前方指挥官认为,如果要渡江拿下武汉,那么塞北军要做好牺牲三十万人的准备。

赵礼很犹豫,这些人都是好儿郎,国家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可是在这战争就快要结束的时刻丢掉性命就太可惜了。战后他们还有更加美好的生活,还要铸剑为犁,换一种生活来建设祖国的。

赵礼不想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他放下架子,直飞重庆,他要跟蒋价石会晤,两人必须合作起来,才能克服中国面临的国际困难。赵礼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手里也是有牌可打的,不过现在需要蒋价石跟他配合。

四百二十五节 中国也有牌打…

赵书礼跟蒋价石会面后,中国的局势顿变,塞北军没有强攻武汉,而是大量的飞机飞往了长沙机场,人力物力齐聚,最后竟空降过来六个师,组成了一个十万人的兵团,这兵团中没有太多重武器,支援兵器多为机枪、迫击炮、火箭筒和掷弹筒。但是这只部队绝对精锐,他们就是上次大别山区的山地部队。

此后湖南数量庞大的湘军,以这支主力精锐为核心,开始了从南往北对湖北日军的反攻。而塞北军主力,则从北往南攻击,两相夹击,只用了半个多月,就解决掉了湖北日军,攻入了武汉,在过了十天,彻底结束了湖北战役

之后这只部队在武汉做了休整后,迅速北撤,坐平汉铁路一直到北京,接着到了东北。

开始在东北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的任务是来年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武汉战役能如此顺利,离不开中央军和塞北军的合作,可是两军素来有间隙,如何能达成这样的协作。大家一致认为是赵书礼飞往重庆跟蒋价石密谈事件有关,可是赵书礼跟蒋价石说了,没人知道,后世也没有任何的文献记载。只不过从此战过后,塞北军放弃向南推进,把兵锋止于长江很多军迷们有自己的想法。

塞北军的轰炸一直在持续,从天津开始,然后是青岛,两个基地作为轰炸日军的前进基地,每日日夜不息的都有飞机起降。从大型的四发超级轰炸机。再到双发中长程轰炸机,总参加飞机数量现在已经达到了两千架。只是限于两地机场的承载力,还不能开动马力全力轰炸日本,不过倒是锻炼出了大量的飞行员。

轰炸的效果倒是不知道。不过从飞机航拍回来的画面看,除了严密防御的东京外,大阪、长崎等地经常性的是一片火海,通过大火前后的照片能看出来,建筑物少了一大截子。日本的木制建筑,实在是太容易着火了,而塞北军用的却偏偏是燃烧弹。

不能火力全开就意味着,必然有大量的飞行员闲置。只能通过轮换来让大家保持手感。

不过最近有一批飞行员却被任务弄的筋疲力尽,这批飞行员人数只有一百来人,但各个都是老飞行员。其中大多数人都有飞各型飞机的履历,飞过早期的单发轰炸机。飞过双发的,飞过四发超级飞机的,有飞过最早的燕式战斗机、燕式二型飞机、鹰式飞机、野马式飞机等,这些人毫无疑问很多都是从塞北军空军组建初期就接触了空军的人。

现在他们整天飞的却是一种短翼飞机,而且每天都进行饱满训练。这训练还没谱,没有严格的训练大纲,很多要他们自己摸索。起降都要严格的限制,有高度限制。有滑行距离限制,连速度都严格限制。每天他们所做的就是。飞上天玩几圈,然后降落。地上的机场跑道是特殊的,长宽跟真正的机场跑道缩小了很多倍。到最后他们还进行紧急迫降训练,训练的地方竟然还是在海上,进行跳伞逃生训练,可是为什么穿上海军那种救生衣,还真的要跳到近海,然后渔船把他们打捞上来,别提有多狼狈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将是中国第一批航母飞行员,他们接受的训练是军方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搞出来的模拟训练。而他们的航母此时还躺在新加坡基地的船坞里呢,修复航母问题不大,有美国人肯帮忙小意思。但是真正上航母却不容易,美英日等国当年进行航母训练那个国家不死一打人呢,他们现在进行的模拟训练可谓已经很幸运了。

只是真正的航母战斗里,可不仅仅就等于,航母加飞行员,上面的后勤人员等等,复杂了去了,一个航母强国不是那么容易早就的,任重而道远。

此时的欧战战场,局面变化不大,德国人进攻,苏联人防守。

不过此时局限在南方,哈萨克斯坦等国。

德国进入这些中亚国家后,坦克兵团的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这里才是最适合他们作战的地形。在大平原上,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比这只德军更有战斗力的部队。

一旦德国人拿下这些地方,那么就要跟中国接壤了,准确的说是跟塞北军的势力接壤。塞北对此的反应会如何呢,是纠集兵力捍卫领土,还是屈膝妥协,做德国人的仆从呢。

暂时还没有答案,不过很快外界就盛传,塞北方开始跟德国秘密接触。就中亚问题进行秘密磋商,或许欧亚大陆间的一场大战可以避免。

此时德国的势力,西起西班牙,东到苏联的乌拉尔河流域,北到北海、巴伦支海,南到里海,涵盖了几乎整个欧洲地区,只有苏联从喀山到乌拉尔地区,这个狭小的乌拉尔河流域尚幸存。德国几乎聚集了整个欧洲的人力物力,可对手只有英国、美国两国而已。

一旦德国人侵入亚洲,或者跟亚洲达成了协议,那么亚洲这个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将加入德意志阵营,到时候德国的技术和工业实力,加上欧亚大陆的资源,亚洲庞大的人力,恐怕地球人真的是阻止不了希特勒了。

而现在这个苗头正在出现,塞北这个亚洲大陆上现在实力最强的势力,正在跟德国人接触。从历史上大家都知道,塞北跟德国的关系一直保持良好,从技术到学术上的合作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塞北的德国留学生数量最庞大,比中国其他地区加起来还要高几倍,塞北的军事力量是德国人的帮助下缔造的,塞北的商人在德国很多。不管是经济利益,还是其他利益,塞北跟德国人接触都说的过去,也十分有理由。

再次情况下英美急了,照会蒋价石,蒋价石坚决否认了此事,表示中国任何一方政府都不会跟德国人密谈的,中国将坚定的遵守联合国决议,坚决不私自跟法西斯进行单独的媾和。英美知道蒋价石做不了,赵书礼的主,又辗转到赵书礼这里进行询问。

赵书礼也适口否认了,但是却承认塞北不愿意跟德国发生战争,原因很简单,德国人的战争跟中国人没关系,欧洲的法西斯势力摧毁的是基督教文明跟中国完全不搭界,中国人只有全力应付日本就好了,反正在日本问题上,盟军都拿不定一个一致的主意,就不要指望在更强大的德国那里达成一致了。

英美又拿出中央在华盛顿答应的,结束对日战争后三个月内发动对德军的攻势的承诺。赵书礼回答,必须尊重国际形势,而且还提醒英美,战胜日本才是基础。而且赵书礼再次强调,日本一日不投降,就不要指望中国的兵锋会转移方向。连日本都没有解决的时候,就让中国人去欧洲作战,除了去分享欧洲国家失败的耻辱外,没有任何结果。

英美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们以为在日本问题上能拿捏中国,以为跟日本人勾勾搭搭,中国就会怕了。结果呢,他们有日本牌打,中国也可以打德国牌,而且打的更起劲。

同时英美认识到了,日本是中国能否腾出手来对抗德国的前提,他们需要中国。而且需要中国的程度,远大于中国对他们的需要。于是英美认真起来,派人到中国开始交涉关于彻底击败日本的问题。

四百二十六节 对日总攻决议…

英美特使专程来到重庆,跟中国开始磋商关于对日决战一事,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协调各方力量,达到完全击溃亚洲法西斯势力,同时也敦促日本早日投降的问题。当然起因自然是己方各怀鬼胎,打的小算盘让对方不满意的缘故,只是没人愿意说出来。

塞北自然也是要参加的,这次派去的是刘澍,他虽然不懂外交,可是是一个老官僚,他懂蒋价石那里的为官之道,可以起到协调润滑的作用

会议上美英表明态度,要全力以赴先解决掉日本,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不先解决掉一个弱的对手,把力量分散开来,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美英联军三百多万人,在非洲的荒漠上,跟近百万德军带领的三百多万意大利军队你来我往,始终无法彻底取得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