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202章

穿越之大民国-第202章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生产,运到印度然后空运到重庆的那些精致瓷器。

“冯总啊,你这瓷碗倒是别致啊,莫非是什么前朝股东?”

赵书礼故意道,他知道他这样一说,冯玉祥这个二愣子非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清廉。

果然冯玉祥没什么好脸,冷哼一声道:“咱比不上有些人啊,一顿不吃好的就不舒服,咱就习惯用这山东大碗,你们那上等人用的绣花碗啊,咱用着吃不下饭。”

赵书礼笑道:“哦原来是山东大碗啊,山东已经被人占领,要把这玩意倒腾过来,恐怕不会那么容易的吧,费钱几何且不说,恐怕牺牲几条人命也正常。冯总,我怎么看,你这腕上都粘着血啊,你的心真硬,胃口也够硬,换做是我打死也是吃不下的。”

冯玉祥脸色顿时一变,他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困难,可是就是为了跟蒋价石这些精致人以示区别,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可是赵书礼夸张的说法,他偏偏没法驳斥,冷哼一声离席而去,临走还不忘带走他的碗。

冯玉祥吃瘪,让平常那些总吃冯玉祥瘪的人心里大乐,可是赵书礼的矛头很快就指向了他们。不但指责了这些什么龙虾,山竹太过扯淡,眼下前线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枪里没子弹,炮里没炮弹,可是紧张的运输力却用来运这些奢侈品。就更不用说老百姓卖儿卖女了,而他们本可以移民到生产条件更好的塞北去,可因为要人力来抓壮丁,国府竟然禁止了,在各个关卡派驻重兵。

这些指责让蒋价石也是颇为没面子,老实说他本人是不太奢侈的,要知道自从娶了宋美龄,他就改信了基督,行为规范做到了一个标准的清教徒程度,而他的生活习惯还保留着当初在日本养成的习惯,他吃饭往往是不吃饱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丫总是身材那么好的原因,他认为吃不饱有助于保持精神力。其实他不知道忽悠他的日本老师们,日本武士有个修行,即使是穷的吃不起饭,那么在见到其他人的时候,也要装作吃的很饱,打着饱嗝。可以想见,蒋价石这种所谓的吃不饱有助于保持精神的说法,一定是来自当年日本武士最困难的时候的借口。这完全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吗。

蒋价石自己不奢侈,也从来不刻意去搂钱,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手下在搂钱,像这一餐其实并不是蒋价石掏钱的,而是戴笠置办的,但是蒋价石却没有阻止,明知戴笠不干净,却要用其才,容忍其贪。蒋价石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式统治者,他儿子从苏联回来后,他第一时间让儿子读书,读中国古典经典,好让他从苏联人的洗脑中解脱出来。他很信奉很多中国传统的统治哲学,宋太祖有句话,一百个文官贪污赶不上一个武将造反,显然他信奉这一条。他不但不管手下贪污,甚至有时候对手下贪污采取鼓励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只有他这里才能给这些人贪污的机会,那么这些人必然效忠于他。

赵书礼却不认同这些太过古老的统治哲学,他信奉自由法制,能做到的话,尽可能保证民主。在训斥过了所有人后,赵书礼借助酒劲,眯缝着双眼对蒋价石说开了。

“委员长,你可知道,乱世用人才,盛世才用奴才的道理。眼下正是乱世当道,可是你看看你养的都是什么人,媚上无止境,欺下若饿狼,活脱一副奴才样。引以为戒啊。”

赵书礼说道这里,蒋价石已经很不高兴,拂袖而去了。

其实赵书礼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他想说,你丫要在这么搞下去,那么你这天下我就要取了。    ………………………

三百九十九节 援助被人拿走了

穿越之大民国三百九十九节 援助被人拿走了…     ………………………。。

跟英美的援助谈判很激烈,但是可以回旋的余地却不大,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必须的,换做蒋价石或许不在乎那些机器设备,他只需要枪支弹药,可是赵书礼是一定要得到青霉素的批量生产技术,先进的雷达技术,高级燃油技术的。甚至为此,那一百亿的美元援助倒是可以不要。

尽管是蒋价石派去的人,但是在赵书礼以外交部长的身份告诉他们,如果达不到自己顶下的底线,那么这些人全都要离任,同时还要被怀疑为通敌,吃回扣,要受到军事制裁。这跟当年宋朝皇帝跟辽人议和的时候,告诉自己谈判使者,只要辽人愿意和平,给多少钱都无所谓,结果宰相寇准找到议和大使,告诉了一个底线,说超过了就用他人头来顶的故事一样。

英国人倒是答应的很干脆,跟他们此前的刻薄判若两人,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境最为不妙吧,德国的轰炸在继续,非洲战场一败涂地,美国人无法参战的情况下,他们在非洲完全不是隆美尔这头狮子,带领的一群意大利羔羊的对手,而日本也已经兵临印度,似乎随时能实现,他们所谓的君临印度的幻想一样。澳大利亚已经失陷,日本人的军舰出现在印度洋,潜艇则已经驰骋在了大西洋,南非也不是安全的了。而英国人所要做的牺牲也较少,主要的就是雷达技术,这些技术反正也已经在美国的压力下,转移给了他们。那么即便是在多给一家也无所谓了,至于其他的比如水冷发动机技术之类的,那都无所谓了。

而美国人也妥协了,虽然从私人手里拿到技术很复杂。但是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更何况这些私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他们此时也依靠着政府,没有政府采购他们的产品,他们发横财的渴望恐怕就不能达成,此时是美国这些巨头最依仗政府的时候,政府的声音他们不能忽视。

于是乎两国同意了援助金额和内容,但同时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中国必须在短期内发动对日本的反攻。显然这对于蒋价石是有困难的,但是对于塞北军还是有可能实现的。而赵书礼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意味着援助协议达成了。

————————

黄山,蒋价石官邸。

电报发的如同聊QQ。发电的双方是蒋价石和他的夫人。

蒋夫人道:“达令,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援助协议达成了,我已经代表中国跟美国政府签订了协议。”

蒋价石大喜:“辛苦夫人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蒋夫人道:“可是达令还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美国人要求援助必须由塞北方背书,要求由塞北来分配这些援助物资。”

蒋价石有些不悦:“为什么?”

蒋夫人道:“这些援助将以机器设备的形势来支付,至于军火弹药不超过比分之一。”

蒋价石彻底不高兴了:“这是什么意思。”

蒋夫人道:“意思就是,援助被塞北军拿走了。”

蒋价石很气恼。他下定决心不让塞北军得逞。他毕竟是中国最高领袖,而且赵书礼曾答应这些援助全部交由中央来分配。他决定扣押这批机器设备。尽管可能这些设备留在重庆的作用要远小于在塞北,可是给了塞北他能得到什么。只能得到一个更加强大的未来的竞争者而已。

蒋价石决定扣押这批物资的幻想注定失败了。

在他看来,英美的援助现在只能走驼峰航线,翻越一系列山脉最后到达重庆,那么这些物资就掌握在他手里。可事实是这样吗,反正赵书礼是想使用正确的途径解决此事的,他要求跟蒋价石会见。可蒋价石却高傲的拒绝了,说是工作太忙,没时间。

赵书礼很无奈,这丫怎么想的。

直到按约定,第一批物资秘密通过苏联的领土,驶入了霍尔果斯口岸,大量的设备在新疆新建工业区就地安装,赵书礼的计划是,数十项新技术,就新建近百架大型新工厂来实现产品化。苏联当初拒绝了援助物资从他们的国土上通过,时间甚至是在德国进攻他们之前,等苏德战争爆发,因为担心日本的进攻,苏联更是不同意了。他们对自己国土十分看重,或许是因为自己也知道自己霸占的领地太多了,时刻有一种危机感,担心失去她。所以苏联人对领土问题很敏感,当年跟德国还在蜜月期,德国大批专家在苏联援助,大量贷款支持着他们的建设的时候,他们也拒绝德国的飞机飞越他们的领土,导致了德国政府跟蒋价石和塞北分别成立的中欧航空公司,最后只能飞行在中国领土上。而当初由于大量的物资积压在印度的卡拉奇港口无法运输到中国,紧靠一条驼峰航线实在难以满足要求的时候,蒋价石命人去开辟一条新路。中国人也真是能克服困难,在国家危亡的鼓励下,几个交通部的年轻专家竟然开辟了一条穿过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到达新疆的新路,用骆驼来运输物资。可是当赵书礼得知他们开辟的这条路太过困难,将来也不可能修建公路,因为人在上面呼吸困难,而专家分析的结果是,汽车发动机在那样的条件下也无法启动时,赵书礼叫停了这条路线,因为太过危险,而运输的物资重量却不能大,只能给蒋价石为数不多的汽车运点轮胎,对掌握了粗制的人造橡胶的塞北来说完全没有意义。

因此中国外援不得不继续依靠着驼峰来运输,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在赵书礼跟英美达成的援助协议的时候,要求英美负责运输,英美同意了。此时让中国人运输也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说机器设备跟产品是鸡跟蛋的关系,鸡的数量自然是远多于它生出的蛋的,所以一百亿的军火是巨量不可能通过空运走危险的驼峰航线,可是一百亿的机器设备也不是那么容易从驼峰走的。当然也是因为塞北的要求,他们开始给苏联人施压。不但施压也诱惑,诱惑苏联,如果这批物资通过他们的领土支援到中国,那么中国就会发动反攻日本的行动,到时候英美就有更多的力量支援苏联,同时也承诺给了苏联人巨额的援助,才让苏联人许可了物资从阿富汗进入他们领土的要求。但是苏联人很谨慎。计划很秘密,各种交通工具,甚至到了苏联境内连列车都是昼伏夜出。苏联这种国家往往秘密工作做的很好,结果就是几个月后。消息才走漏,而蒋价石知道情况还是赵书礼派人通知他的。

等蒋价石得知苏联人竟然允许这些物资通过的消息的时候,援助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一,不得不感慨在压力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效率也是很高的。这时候轮到蒋价石着急了。而此时他接到了赵书礼的辞职报告。

赵书礼要辞职了,不是要离开重庆,在辞职报告中他声称,他已经完成了在外交部中的工作。此时他留在外交部的作用已经不大了。蒋价石一时间还真有些不舍,说实话赵书礼在外交部的工作他是认可的。第一是弄走了那些让他都头痛的各种白吃户,第二是让他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了。英美大使对他的态度简直太爽了,第三他想到了赵书礼那句话,乱世用人才,盛世用奴才。他觉得赵书礼就是一个人才,放在外交部尽管有些不听话,可是真心是为国做事的,不像其他那些人,完全的混吃等死,根本不在乎国家兴亡。

出人意料的是,外交部这样的重要部门,蒋价石没有趁机拿走,反而是挽留了一下赵书礼。赵书礼打蛇顺竿上,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表示这个要求答应,他就留任,否则他就不伺候了。他提的要求,能把蒋价石气死,他要求组建一个新的高级部门,全权指挥领导全**队,而这个部门的领袖不能是蒋价石,而只对蒋价石负责而已,蒋价石不能干预这个部门的运作。这让蒋价石认为是夺权,愤然拒绝了,表示他愿意辞职就辞职,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

结果赵书礼竟然真的辞职了,赋闲在家中,天天不是游玩,就是享乐,似乎放弃了工作。

但是他的戏份显然没完呢,蒋价石可以跟他僵着,但是英美不能啊,赵书礼不发话,塞北军就不会动。塞北军不动,蒋价石更是指望不上的,那么中国的反攻要拖到什么时候,而日本也在观望,如果一旦认定中国人不会在背后攻击他们,他们就要大胆的去进攻印度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思,中国人一旦发动对日反攻,那么意味着,中国跟日本间可能的妥协将破产,只能不死不休下去,英美就可以安心了。可现在蒋价石跟赵书礼别气,一个辞职在家不管政事,一个虽然还继续积极努力,可是力量太小掌握的资源不够分量。

于是英美开始给蒋价石施压了,虽然那一百亿美援蒋价石能分到的不到一亿,可是过去跟他达成的援助协议还在,驼峰航线依然在日夜忙碌着,两两相加其实蒋价石获得的援助还是不少的,要知道原本的历史上,他总共也就得到了四五亿,而且大多数还是战争进行到最后一年,美国生产力过剩时候给他的。哪像现在这样,战争中间就给与了这么多援助。

可跟塞北得到的一百亿机器设备一对比,他就来气,眼里就觉得这批物资实在是不足为奇。可是另一件事就让他有压力了,不但是英美以断绝援助相威胁,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