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196章

穿越之大民国-第196章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合适吗?如果传了出去,国际舆论上岂不是要留下一个中国人破坏同盟的名声,恐怕我也会被人骂做汉奸了。”

“你不承认就好了,又不会见报。”

李宗吾很不在乎的说道。做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好像丝毫没有负担。

“可是怎么cāo作啊?”赵礼有些动心了,他也不是迂腐之人,面子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不要。

沈瑞麟回答了:“昨天。德国公使跟我交流过,表示希望能协调中日间的冲突。他们说日本对中国的领土没有野心,表示可以考虑把东北归还给中国。”

几个高级军官面面相觑,顿时明白了,这是日本人的缓兵之计。显然他们真的打算南下了。用东北的幻景来哄骗塞北,甚至他们可能做的更真实点,那就是派出代表秘密跟塞北谈判,而德国人是来递话的。

最后赵礼答应陪日本人玩玩这个局。

在沈瑞麟的cāo作下。经过德国公使的协调,双方的代表。在德国公使馆私下见面了。小心谨慎的试探,隐晦的表达各自的立场和利益诉求等事情就用掉了大半个月。显然日本人不着急在拖延时间,而塞北也不着急,在等待日本人的下一步出手。

终于在一个月后日本人行动了,他们的目的竟然不是印度,而是放在了澳大利亚。

攻占了中南半岛后,日本军队已经到了印度缅甸边境,进入印度对陆军而言没有什么难度,可是他们竟然放弃了近在咫尺的印度,而选择澳大利亚就让人有些琢磨不透了。

其实塞北不了解的是,印度还是澳洲在日本军部中已经争吵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最终之所以选择澳大利亚,他们看中的是澳大利亚丰富的铁矿资源。因为为塞北供应了多年的铁矿石,澳大利亚充分的发展了他们的铁矿业和钢铁业,这看在日军眼里不眼红才怪。

要是没有铁矿的诱惑,和日本此时比之历史上更加缺乏铁资源的因素,澳大利亚恐怕不会进入日本人的攻击范围。真实的历史上,日本海陆军的争议结果是,没有攻击澳大利亚,也没有攻击印度,而是在太平洋的那些小岛上跟美国人一直耗到了战争结束。因为原本的历史上,日本海军看着陆军的一步步胜利后,他们急于发挥自己的作用,然后去跟美国人的海军进行了第二次决战,结果兵败中途岛,此后就一步步陷入了美国人的战术中,在一个个小岛上跟美国人反复争夺。

而此时虽然日本海军依然想要继续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可是资源的脖子越发的紧了,军部已经jǐng告过海军,如果不先占领澳大利亚,那么海军连修理船只的钢铁都将告罄,更别说他们建造新舰的要求了。而陆军则更希望进攻印度,可是军部也jǐng告他们,如果不占领澳洲,他们进攻印度的装备补给都将困难。最终在军部的协调下,海陆军达成了协议,联合作战占领澳大利亚,陆军自然负责在陆上作战,而海军负责维护战斗期间的运输线安全,负责给陆军运输足够数量的物资补给。

同时日本海陆军还达成了一个协议,那就是占领澳洲后瓜分澳洲的资源,按照四六的比例,陆海军来进行分配。看起来陆军分的资源要少,但是这就是日本一贯的作风,海军地位比较高,更何况海军确实比陆军要消耗资源多了。

日本的军队内部达成了一致后,澳大利亚就倒霉了。

94年,月中旬,日军海陆军从西海岸攻入澳大利亚。三十万日军精锐部队进入澳大利亚,而美国紧急动员了二十万陆军进入澳大利亚布防,澳大利亚也进行了动员组建了二十多万的部队,美澳联军加起来五十万人,但是战争一开始却连战连败,不停的退却。

而在此时另一个大事件也爆发了。

三百九十一节 苏德战争…

自从珍珠港事变后,美国人就发现了,日本人的飞机比他们的要先进,完全压制了他们的空军。之后美军在全世界寻找能克制零战的飞机,可是结果并不乐观,最后只有几款飞机勉强能跟零战交手。第一种是英国的喷火式飞机,第二种是塞北军刚刚开始装备的鹰式、雕式飞机以及改进型。英国人的飞机自然不用说了,面对德国发动的英吉利大空战,他们的飞机自己都不够用,还需要美国支援。而塞北军也不会卖,因为此时这几款新式飞机还没有能装备满塞北军的空军呢。就在这时候,美**方收到了一封推介信函,他们国内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宣称可以生产几款对抗日本零战的飞机。

这个道格拉斯公司自然是赵礼和梅放以及美国人道格拉斯三人共同持有的那家飞机,话说这家公司这几年的生存情况慢慢好转了,但是还没到发财的时候,他们赖以存货的方式是通过技术输出来获取利益,比如从美国购入技术,然后转让到塞北。但是这个公司却一直没停止过自己飞机生产线的建设,赵礼作为大股东做的决定,在战争前就建立了好几条生产线,储备了相当的人才,但是一直空着,现在总算有用了。

美军接到了达格拉斯公司的公务函后,认真的做了一次考察,大为满意,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这家公司都很完善。并且他们竟然在日本发动珍珠港战争前,就做了大量针对零战的研发设计,现在已经有几款开始进入试验阶段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产线可以立刻生产塞北军装备的鹰式、雕式飞机。美军当即就下了第一批一千架的订单,他们不知道的是,这还只是个开始,最终在战争中,准备充足的道格拉斯赚了大钱,他总共生产了超过美军三分之一的飞机数量。

话说珍珠港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道格拉斯公司的订单刚刚交割,美军又给他们下达了更大的订单,这次是陆战飞机。因为美军发现。零战的陆战型也可以完败他们的霍克飞机,不得已美军正在动员组建的庞大陆军也要更新设备了。而他们又发现,道格拉斯竟然也做好了陆战型飞机的设计,仿佛就在等待他们似的。值得一说的是。道格拉斯利用美国充足的智力资源,在零战出现后,一股脑展开了四五款新式飞机的针对研发,比塞北的研发实力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他们的研究成果跟塞北共享。也正是塞北能最快速的拿出针对飞机的原因之一。而且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战后。

美国陆军在这个时代实在是不值得一提,没人相信美军陆军是一只强力的部队,战前他们的正规军数量仅有十万,而其他国家无不在数十万之间,但是美军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的军费非常够。人数少,军费多,这意味着美军单兵的军事支出很高。士兵素养很高。结果是一发生战争,这些士兵转身就成了军官,军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扩张着。

开战半年来,美国人高效的组建起了两百多万部队,可是还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战斗经验。很快他们最先组建的部队就在澳大利亚接受了检验。遇到精锐死板装备先进武器,有空军优势的日军。美军不堪一击。开始还能从东海岸往西海岸增援,慢慢就变成了被日军赶着走了。刚刚拿起枪成为士兵的美军。一转身走进了日军的战俘营。

日本人发挥了自己的战斗极限,经过两个月,沿着澳大利亚海岸线,奔袭数千里,打到了悉尼。整个澳大利亚几乎沦入日军之手,而澳大利亚军队和美军则被挤压在东北澳的几个偏远海港,靠着海军以及新几内亚岛的屏障在苟延残喘。日军在继续进一步的作战计划的同时,已经开始针对澳大利亚的掠夺政策。

而这时候赵礼心情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狂喜了,不是以为你日本在南洋获得胜利,他还不至于为了美英的失败而幸灾乐祸,而是因为欧洲战场,他期待的另一件事终于发生了,德国人进攻苏联了。

就在日本人在南洋疯狂攻城掠地的时候,94年月初,德国也不甘寂寞了,筹划已久的巴巴罗萨计划终于展开了,比历史上晚了两个月。这大概是受到了日本突然对美国的攻击影响,希特勒为了防范美国有可能对德国的宣战而做的观望,但是美国人始终没有对他宣战让他放松了下来,专心致志的去实现占领东方的梦想了。历史到这里已经变化的面目全非了,首先是日本提前进攻美国,而德国推迟进攻苏联,同时也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德国为了拉拢日本对美国宣战,而美国无法通过国会对德国宣战,因此世界上两大军事集团虽然形成了,但是却很不明确。在欧洲,英国苏联对抗德国,而在亚洲是美军英军对抗日军,德军跟美军没有交集,苏军跟日军也没有交集。

巴巴罗萨,对苏联人来说这是一件令人遗憾和痛苦的事情,尽管事前通过各种渠道斯大林受到了各种消息,表明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甚至德军中有不少士兵甚至军官冒险越过边境,向苏联人通告这一情况,而德军在往西线增援的部队调动也是无法隐藏的,而德国对此的解释是在东线有大量老兵需要复员进入生产领域,这些调动是为了替补那些士兵的。尽管德国人的借口显得幼稚且没有任何可信度,没有一个苏军高级军官相信,可是斯大林就是信了。对斯大林来说,从任何数据上都无法证明德军对苏军有任何优势,人数、武器装备上苏联人并不差。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来攻打苏联,除非是希特勒疯了,而希特勒在后来就是被认为是个疯子。在加上自从德国发动对其他国家的入侵以来,斯大林每天都能收到好几份德国要进攻苏联的情报,甚至有人确凿的告诉他,德国要在6月份进攻苏联,而事实是当时只有日本在那个时期发动了对美国的战争,因此他对于这些情报早都麻木了。于是一个疯子,跟一个极度盲目自信的强人,导演了一番好戏。

德军势如破竹。开战一个星期内就消灭了大部分苏联空军和机场,向前推进数百公里。

而对于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人同情。反而高兴者多了去了。除了赵礼外,美国人高兴了,英国人高兴了。对美国人来讲,苏联人的参战将有力地改善同盟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对英国来说。德国进攻苏联,意味着在欧洲英国将不再被迫承担起独自抵抗纳粹的责任。而日本人也高兴了,德国进攻苏联,这让他们送了一口气,这意味着苏联人再也腾不出手对他们在东亚大陆进行的战争进行干预了。唯一遗憾的大概是蒋价石了。苏联跟不跟德国打仗他是无所谓的,反倒是德国攻打了苏联让苏联人撤走了援助给他的那些飞行员和飞机,这让空中本来就极度劣势的他的部队将更加困难。

德军携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芬兰等国友军,共5多个师总兵力达万,卡车6万辆,还有多辆塔克,7多门大炮,多架飞机。庞大的军队分三个方向。中央集团军群以围歼白俄罗斯的苏军为目标。兵源达5个师另2个旅,挺近方向为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是29个师,以及挪威和芬兰两个集团军,以歼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为目标,并进攻列宁格勒。南方集团军群,则已任务则以整个乌克兰为目的。最终要攻入斯大林格勒,兵源达57个师另个旅。

开战后的二十四小时。德国击毁了苏联飞机5多架,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地面被击毁的,原因跟当年张学良的飞机北日本人缴获情形类似,那就是人机分离,苏联上层不相信他们的士兵。而地面部队,当德军的坦克群突进的时候,他们的边防军的枪支弹药还锁在仓库中。掌握了空中优势的德军,开始狂飙突击,闪电战再次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开战十八天后,苏联损失2列火车的军火,门大炮,2架飞机,5辆坦克,以及万被俘的军人。

25天后,德军挺近到距离莫斯科三百多公里的地方,而且前面一马平川再也没有任何关隘阻挡他们的脚步,全世界所有人都对苏联失望透顶,认为苏联将步波兰法国的后尘,丢掉首都然后向德国屈服,世界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下。但赵礼却坚定的认为,苏联会最终获得胜利,他对苏联人盲目的信心,就像他当初认为法国必败一样坚定。

塞北的军官质疑认为德军必然要攻占莫斯科,赵礼没有否认,但是他问了一个问题,南京丢失了,中国灭亡了吗。他告诉自己的手下,苏联别说损失一个莫斯科了,就是损失掉整个西部,那也能在西伯利亚打游击。

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苏联军队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的时候,德军收到了新的命令,暂时停止向莫斯科挺近,调集中央集团军群部分兵力,南下攻击基辅,他要先攻占乌克兰然后再占领莫斯科。

这个命令直接来自希特勒,没人能解释他为什么下达这个命令,因为这不是此前德军的风格,此前的德军总是拧成了一股绳,而在苏联他们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不说,现在又出现了这个奇怪的命令。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