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121章

穿越之大民国-第121章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让他们注意安全吧!”

梁镜斋没有去见这些百姓,他觉得见了他们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说煽情的话他还没学会,可是现在这场面确实很适合煽情下,搞下军民鱼水情之类的东东,这些他不是不懂,日军就很会搞这些东西。但是他没有这个习惯,在中国军队中从来还没有做过这些活动。而且现在战况并不好,万一百姓问起来该如何解释,残酷的现实还是让军人来承担好了。

突然东方传来了枪声,正要离开的梁镜斋还没有反应过来,旁边的班长已经条件反射般的把梁镜斋扑倒了。然后还抬眼望了望救护队那边,发现女学生们也被战士们扑倒在地保护起来,他这才放心下来。这些天为了保护这些百姓,他们可都学会了很多方法,发现还是直接扑到最有效果,也最受战士们欢迎。

“哪里打枪?”

梁镜斋隐蔽了一下,平静的问班长道。

“不知道!”

班长一脸茫然。

枪声还在响,并且非常密集,显得战斗很激烈,静下心来一听,梁镜斋就判断出来了,这枪声来自东边,而且不是打向自己这边的,那么只有一个原因了,那就是自己这边的援军到了,从哈尔滨而来。

心中一喜,不疑有诈,当即命令自己仅剩的五个警卫员,向各旅传令,让立刻准备向东突围,告诉有援军在东方接应他们。在梁镜斋看来,已经置之死地的士兵们的生的希望来了,生的希望在东北方的哈尔滨,因为哈尔滨能通向塞北。

一百七十四节 哈尔滨防御战(15)

下周裸奔了,上传来第一次裸奔,第一次都是值得纪念的哈哈,加更一章好了。

开个玩笑,其实是休假完了,没想到休假比上班还忙,今后时间应该比较多了,争取每天两更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啊。吐槽下,不大开金手指真的不好写啊···

——————————————————————————————————————

士兵们疲惫的身体就如同干枯的木头一样,榨取不出一点点体力了,最近这些天他们的食物都开始配给了。但是一听到救援的枪声无不振奋,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是在死亡的压力下来战斗,现在则是给了一个生的拉力。事实证明消极的压力给予的动力,赶不上积极的拉力给予的动力大,从那疲惫的身躯中爆发出了难以让人想象的动力。

命令下达后,上刺刀,冲锋,一套动作完成的比他们任何一次训练都来的标准。

之后是愤怒的呐喊,接着就是冲锋,气势一时间将日军的士气压制到了零。

几乎是沸水扬雪一般,东面负责阻击他们退路的日军在两面夹击下,溃不成军四散溃逃。

两军会师!

来救援的部队并不是新从塞北调来的部队,而是在大庆驻扎的赵登禹部,人数倒是不多,但是都是精锐,此时面对的又是久战的日军疲师,就算是没有两面夹攻,战胜日军也没有难度。

梁镜斋也是爆发了最后的激情,他跟随着自己的士兵冲锋着,会师后终于见到了赵登禹。

“梁师长,你们辛苦了!”

千言万语,赵登禹就挤出了这么几句话,他实在是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而梁镜斋紧紧握着赵登禹的手连话也没说,就是皱眉沉重的点点头。

两个指挥官在这里会师,但是部队却没有停下来,赵登禹的军队在打散了东部几百日军后,一部分追击溃兵,一部分继续向双城攻击而去。

日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几下,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他们遇到的这只生力军不管是技战术还是战斗能力都是非常强悍,根本无力阻挡他们进入双城,不仅如此连好不容易占领的南门阵地也被攻陷。负责的大队长直接没有回去,在半路上切腹了。

这边赵登禹部重新夺回双城,而梁镜斋剩余的三千残军则在风卷残云的消灭着赵登禹军带来的补给。

可当梁镜斋跟赵登禹一起去检阅自己的手下的时候,突然有人提出他们还要返回双城,这让他实在是没有料想到,但是这提议引起了军中一片的响应。

此情此景,让赵登禹这个鼻孔朝天,自诩为兵王,又自付是最强空降师的头的他,不由为之动容,在军前郑重其事的敬了个军礼。

“赵师长你认为怎么样,现在我们守双城有没有问题,补给上有没有压力。”

梁镜斋突然豪情大发,他也想回双城继续防守了,继续跟日军过招。但是他得征询赵登禹的意见,虽然赵登禹手下只有一千人,但是跟他平级也是师长,而军衔还比他高,人家是少将,自己只是一个上校而已。

“补给压力倒是不大,我部出发前,补给的物资已经到了齐齐哈尔,大概现在已经到了哈尔滨了吧。”

这个时代的火车实在是太慢了,早在脱欢的部队掌控了铁路线后,塞北就开始调集物资了。可直到双城战役的第五天,这才运到,其中难度自然有,但是经验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塞北地区的铁路因为建设时间比较晚,加上赵书礼追求新技术的思想,基本上从一开始这里跑着的大多就是内燃机车,而铁路也是按照最新标准设计建造,在塞北地区如果任由火车火力全开的跑的话,跑个百公里时速是没问题的。但是东北的铁路不一样,那是沙俄时代建造的,跑的是蒸汽机车,建造标准也低,由闯娃铁路公司来负责的这次运输中,他们的技术人员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火车从归绥车站出发后,一路上放开了跑,除了停留加油外,基本上不停歇,在塞北境内倒是没出什么问题,可一到东北就出了事故,满载的重型内燃机车把老旧的中东铁路压断了。

修复铁路花了一些时间,接着又在车站上卸下了一部分货物,火车才得以继续前行。

除了技术上的竟然不足外,调度上也出了问题。塞北的火车运输调度技术来源于德国,对于军事运输也进行过几次演习,但都是在塞北境内做的短途演练,最远也就是从归绥到库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火车进行军事行动的德国,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所以说技术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德国的技术放到中国就未必适用了,德国才多大,光是一个外蒙就比德国大多了。

因此距离一长,经验欠缺的塞北铁路工作者也出了问题,有的枪支运走了,但是配属这批枪支的弹药却落下了,火炮在前面,但是炮架子却间隔了几个批次的车皮。因为我这些问题,半路上又进行了调整调度,又浪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最后才拖到了双城战役快终结的时候,否则双城战役不该如此艰难。

现在最困难的时候终于过去了,跟赵登禹接着商议了下,觉得唯一的问题就是军力上还有差距。可就在这个时候,另一只援军到了,这只援军出乎了赵登禹和梁镜斋两人的预料,这是一只东北军旅,旅长叫做赵毅,是从长春时候撤退到哈尔滨的,跟梁镜斋在双城的时候有一面之缘。

早在双城的时候,赵毅就请战留在这里防守,可是被张学良申斥,要他立刻去哈尔滨待援,究其原因不外乎保存实力。但是后来马占山就任了黑龙江代主席后,整理了下黑龙江的东北军资源后,他很快就同意了赵毅先期奔赴双城与塞北军共同抗敌,这是违反张学良给他的保存实力的指示的,但是马占山顶住压力私自主张,表示一切责任由他负。他不但命令熟悉双城的赵毅部第一批前往支援,同时还在积极调派整训整编军队,准备继续往双城调派黑龙江的东北军。

跟赵毅到来的还有几车皮的军事物资,包括大炮枪支和弹药,所有的一切都不缺了。

赵毅、赵登禹和梁镜斋三人同时决定,继续防守双城,确保哈尔滨的绝对安全。

于是几经困苦的梁镜斋新兵师再次折返双城。

好在日军第一时间被赵登禹部打懵了,还没有回过神来进行反击,各个要害阵地再次落入了塞北军手里,并且在新的武器到来后有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加固。

······

看似双城的防御不成问题了,但是此举却引来了赵书礼的恼火。

手下自作主张的行动打乱了他的部署,他是命令过梁镜斋坚守五天的,这五天他当初是保守估计,认为至少需要五天,塞北才能往东北运送足够的物资,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而他也按照这个进行了部署,各个军队都调动了起来,打算以五天为期限,对在东北的日军进行一场歼灭战。

游弋在哈大线东部的骑兵开始集结,哈大线东的高凤举部队开始进行包围,而对于长春的日军则是要引诱到哈尔滨进行歼灭,因为只有在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消灭一只成规模的日军,才能达到最大的影响力。

而且将长春日军调动到更远的哈尔滨,歼灭起来不但更容易,而且对于后续的长春作战更有利。可现在不仅是梁镜斋没有在五日后撤退到哈尔滨,而且就连赵登禹都没有按照他的指示,解救了双城军队后,共同到哈尔滨进行备战。

好在没用完全打乱整个布局,赵书礼只能将就了,不能追求完美了,只能选择在双城歼灭敌军了。

另外他还收到了一个消息,也让他烦扰,苏联答应出兵东北。

一百七十六节 收官战(1)

今天第一天上班,领导检查,更新晚了点抱歉,还好没过十二点。也不好意思求什么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吧。

——————————————————————————————

当初派出外交官出去出卖东北利益的时候,赵书礼叮嘱过有两个国家一定不能卖,一个是日本,一个就是苏联。不能把东北让给日本,是因为日后日本注定要侵略中国,东北在他手上他们的实力就增加一分,不能给苏联是因为,万一战后苏联不归还奈何,到时候少不了一场官司。

但是寄予希望的英法两国倒是对向东北派出维和部队一事很感兴趣,但是动作太慢了,要么是顾忌到日军的实力,要么就是他们之间利益分配难以调和,总之是不停的开会,就是没个结果。

反倒是苏联这样的专制体制国家速度过快,他们得知了东北国联维和一事后,在沉默几日然后立即照会中国整府,表示愿意派出军队。照会中央整府的同时,也派人来通知了塞北整府,甚至希望塞北整府帮忙斡旋,让蒋价石答应苏联出兵的请求。蒋价石这个人是相当反苏的,因此他没有第一时间答复,继续拖字诀。

这让赵书礼为难了,老实说他现在最希望得到的是英法两国的答复,两国如果做出决定,并以国联的名义向东北派出维和部队,那么日本只能接受,要么撤兵,要么跟国联打一仗,三国干涉还辽的例子在前,相信日本人没有勇气跟全世界打一仗,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妥协。到时候东北的局势将无比复杂,日本要独霸这里的目的自然无法达成,而没有东北做前进基地,还会不会出现七七事变就是未知之事了。

因此在赵书礼看来,东北的局势越复杂越好,但是英法迟迟没有回音,在苏联人的照会到来后,赵书礼第一时间还向英法再次询问,但是他们的公使依旧不能给与满意的答复。此时苏联人的建议就被赵书礼列入考虑的范围了。

这也是不得已之举,此时东北的局势太过微妙了,日本人还没有发表关于增兵的确定信息,但是他们国内的舆论已经一边倒的支持继续扩大事端了。因为他们的军队在这里受挫了,各种虚假的宣传充斥日本国内,什么塞北军士兵残杀俘虏了,什么塞北军士兵侮辱天皇了,把日军旗帜浸泡在粪坑中,把缴获的武器上的皇室菊花标志添加侮辱性图案了,一个个还证据确凿的样子,有图有真相。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弄不好是军部,或者一小撮军国份子在造势,但是他们国内民众却被鼓动的亢奋异常,主动参军的热潮很高,游行天天都有。这种压力传递到了赵书礼这里,他知道日本整府此时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甚至他们的军部也不是很支持现在就发动战争,可是战争这种事太难以掌控了,历史上因为擦枪走火引发战争的例子太多了。

因此他有必要担心在东北的胶着发展下去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尤其是现在国联根本无作为。焦虑了一天一夜,赵书礼终于做出了决定,同意苏联人进入东北,但是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将来跟苏联人也打一仗的准备,在他心里,富饶的东北绝不能落入其他国家手里。但是下这个决心的时候,赵书礼还想不到,自己将来把苏联阴的有多么惨。

同意苏联人进入东北的同时,赵书礼给各个部队发去了最后一战的指示,务必歼灭完全在东北的所有日军,现在不怕把事情搞大了,相信日本人得考虑同时跟苏联和中国军阀开战的后果。

1931年,10月1日,塞北军在东北的最后一战打响。

哈大线以东,脱欢的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