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骁骑 >

第515章

骁骑-第515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个诱人的想法也只能自己想想,真正实施起来却是艰难无比,几乎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若想冲进帅帐挟持袁绍索要粮饷,抛开帅帐周围的一千名亲兵不说,首先必须闯过把守帐门的张郃高览二将,然后再击败时刻不离袁绍左右的颜良文丑二人,如此方能得手。而这四名守卫盟主大帐的将领都不是庸手,每个人都有不逊于曹仁的身手和武艺;如果两人联手对敌的话,曹仁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必败无疑。
    “哼!堂堂诸侯大军盟主竟然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实乃无信小人。走着瞧,有朝一日曹某誓报此仇,我呸!”怒不可遏地丢下一句狠话,曹仁随手收起佩剑,转而疾步追上曹操,一步三回头地返回己方营帐。
    “砰哗哗哗!”
    一路怒气冲冲地走进自己的大帐,曹操直接走向上阶主位,落座的一瞬间一巴掌重重地拍在案几上,震得案头上的一摞竹简哗然落地。
    “岂有此理,袁绍庶子欺我太甚,可恶之极!袁、本、初,庶子不足与谋!”
    咬牙切齿地怒吼一番后,曹操满脸颓废地瘫软下来,有气无力地躺在软垫上,双眸黯淡无神,神情无比落寞,喘息声粗重如牛。
    显然,他此刻是义愤填膺,内心十分痛苦,倍受煎熬,折磨得他心力交瘁,生不如死。
    看到曹操盛怒至此,立于阶下的曹仁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可此时却愣是一句话也不说不出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多问。
    作为长期跟在曹操身边的心腹大将,曹仁对他的心性脾气知之甚详,深知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如果曹操心情极差或是大发雷霆之时,即使是十万火急的事情,也要慎重考虑要不要立即禀报;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诚然,一直以来曹操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睿智深沉,令人难以捉摸。但是,越是城府极深之人,就愈发难以忖度,其心性和脾气也诡异多变,或因一时高兴而重赏手下,也会因一时恼怒而动辄杀人。这样性情多变的事情在曹操身上已经发生过多次,先后有十余名长期侍奉他的仆从、亲兵和侍婢被他亲手杀死,甚至曾经有一名颇受宠爱的侍妾侍寝之时,被他无缘无故地半夜刺死,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直到天亮后才发现爱妾已经身死多时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可谓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
    只不过曹仁等一众亲信将领对这些事情历来讳莫如深,知道后就烂在肚子里,从不对人提起,哪怕是自己同床共枕的妻妾也曾未泄露只言片语。然而,有些事情越是藏得深、藏得隐秘,就愈发记忆深刻,永远也无法忘记。
    曹仁就是如此。一直以来他对曹操都很敬畏,尽心尽力,忠心耿耿,从来不敢质疑曹操的任何决策,敬重如神明。可是此次飞云渡之惨败却让曹仁无法坦然处之,最近几天他夙夜难寐,寝食难安,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曹洪、曹真、曹休和曹安民等人悉数被李利贼子生擒的事实,还有素有贤名、文武双全的大公子曹昂居然惨死在蛮将胡车儿手里,数万曹军将士战死沙场。
    故而,飞云渡一役对于曹仁来说,就是一个难以挣脱的梦魇;多少朝夕相处的曹氏嫡系族人哪,竟然全都葬送在区区十七里山涧的飞云渡之中,实在是太不思议了!
    此前曹仁提起李利的名字时总会忍不住咬牙切齿地称之为“李贼”,现在他依然还这么叫,但心里却有种莫名的畏惧。每次提到“李贼”,他就感觉一股难以名状的寒气从脚底涌上脑门,心虚至极。
    就在曹仁伫立失神之际,上阶主位上的曹操缓缓坐直身体,脸上的颓废之色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忧郁而低落。
    “子孝,最近几日有多少幸存将士回到军营,我军现下还有多少兵马啊?”
    “呃!”曹仁闻声惊醒,抬眼留意着曹操的神色,犹犹豫豫地轻声回话:“禀主公,我军渡河至今仅有三日,末将连日来一直守在大营门口,截止今天傍晚,一共收拢三三千四百八十二名将士。先前攻打安邑城时,末将率部两次攻城,先后折损三四千名将士,故而,现如今我军堪堪两万人马。”
    曹操闻言脸色微变,却没有因此发怒,神情依旧忧郁深沉:“堪堪两万人马?也就说,实际不到两万之数了。”
    语气稍顿之中,曹操惨然一笑:“呵呵呵!我等参加会盟时手中拥有整整八万大军,在所有会盟诸侯中实力仅次于袁绍,虽然我等已经失去了兖州根基,但各路诸侯却不敢小觑我们,处处礼让三分。然而,飞云渡一役,我六万多百战精兵几乎全军覆没,上百名将领战死沙场,子廉、真儿和休儿他们悉数被李贼生擒。短短十日之间,我军在盟军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只剩下区区两万人马,仅比江东孙策稍强一点,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气煞我??”
    眼见曹操竟然对盟军最近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曹仁忍不住插话道:“主公或许还不知道,最近盟军中又有新变化,形势与之前不一样了。”
    “嗯?”曹操闻言眉头一皱,眼神瞬间变得犀利起来:“究竟发生何事?子孝速速道来。”
    曹仁应声禀报道:“十天前,袁绍不顾张燕、吕布二人反对,执意任命河内太守张扬兼领河东太守,留守河东后方,负责护送盟军所需的一应粮草辎重。”
    

第676章 瀚海阑干百丈冰(续)
    “与此同时,袁绍擅自将白波军残余人马三千余人交给孙策接管,并私下资助孙策数万石粮草和足够组建五千人马的兵器。而孙策也不是鄯善之辈,在他养伤的二十多天里强行招募四千余青壮,加上之前抓捕的数千俘虏;一月之间,孙策所部足足扩充一万余新兵,如今兵马已达三万之众。”
    一边小心翼翼地留意着曹操的神情变化,曹仁一边据实禀报,好在曹操并没有因此而大发雷霆,只是他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双眸愈发阴沉而犀利。
    “这么说来,眼下我曹操竟然成了七路诸侯之中实力垫底的一小股势力。对于数十万诸侯大军而言,多我们这一股区区万余人马不多,少了我们也无关紧要,难怪袁绍庶子根本没把我放在眼,原来我等竟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听到曹操这番话后,曹仁心中懔然,惟恐曹操被愤怒冲昏头脑,做出义愤之举。此外,他此刻与曹操的心情一样,十分失落,莫名生出英雄末路的凄凉之感。但狼驱使他不能就此沉默,非但不能自暴自弃,反而应该及时劝谏曹操奋发图强,以图东山再起。
    “主公息怒。有道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之成败决定不了一切,更决定不了未来的天下走向。现如今我等确实是仅有两万人马,可我们在东阿城还有四万将士,两处兵马加起来仍有六万之众,完全可以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子孝将军说得好!”
    曹仁话音未落,大帐门口便立即传来叫好声,随即参军程昱快步走进大帐。
    躬身向曹操施礼后。程昱扭头向曹仁赞赏地点点头,既而神情郑重地向曹操拱手施礼:“子孝将军所言极是,属下完全赞同。恕属下斗胆直言,飞云渡一役之后,我军在盟军之中的地位急转直下,沦为实力最弱的一路诸侯,也是各路诸侯眼中可有可无的存在。正因如此。主公平安返回大营已有半日时间,却没有一路诸侯前来探望;而袁盟主更是趁火打劫,擅自废弃之前的承诺不说。还大肆克扣我军粮饷。
    诸如此类之事说起来令人气愤,但心平气和地细细想来,却也在情喇中。所谓联盟,就是实力弱小的诸侯依附强者。藉此谋求生存。谋取利益,继而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昔日战国争霸,六国联手与强秦相争,各国之间的利益联盟和明争暗斗,与今日我等所面临的局势何其相似,简直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方今天下局势比之战国争霸更加复杂,天下间除了我等盟军和西凉李贼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六路诸侯存在,整个天下共有十四路诸侯。”
    说到这里。程昱忽然停下来,向曹操屈膝跪拜:“眼下西凉李贼实力最强,占据着先秦之地,易守难攻,并且战骑众多,实力之盛、战力之强,独步天下,没有哪路诸侯能够单独与李贼对抗。之前主公誓与李贼决一死战,既有家仇又事关自身利益;如此两者兼顾之下,主公设身处地的为盟军谋划,甚至不惜孤军深入亲率大军袭取函谷关。然则,飞云渡一战后,我军兵力锐减,实力折损大半,处境愈发艰难且危险。故而属下建议主公从现在开始保存实力,我军两万人马再不能折损一兵一卒,非但如此,还要想方设法壮大实力。此乃属下的肺腑之言,还望主公慎重考虑!”
    “嗯?”曹操闻言色变,双眸流露出一抹迟疑之色,但更多的却是十分不甘心。
    沉吟之中,曹操轻轻起身走到程昱身前,“仲德快快起身。正所谓忠言逆耳,仲德这番话确实确实是不太中听,不过倒也是实话实说。我曹操虽无雄才伟略,却还分得清好坏,因此仲德不必拘谨,更不用担心言语有失,我会迁怒于你。”
    说话间,曹操摆手示意曹仁坐下,既而拉着程昱在堂下并排落座,阴沉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不瞒仲德所说,此番我虽然侥幸逃脱李贼的围剿搜捕,但我们现在仍旧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可是,若依仲德方才之言,莫非我等现在就离开盟军,独自返回返回兖州么?
    果真如此的话,只怕此举不妥,且不说吕布不容我等率先返回兖州,就连袁绍也不会放我等从容离去。须知联盟至今,各路诸侯之间矛盾丛生,只要有一人领头离开盟军,其他几路诸侯就会纷纷效仿,那么整个盟军立即就会像陈留会盟一样,分崩离析,就此解散。
    如此无疾而终的会盟,袁绍岂能罢休?要知道,他为了此次河内会盟可是付出了巨大代价,截止现在,他至少在盟军身上耗费近百万石粮草和数十万辎重军械,还有不小二十万金。如此庞大的开支,相当于冀州一年半的所有府库收入,足够他组建一支十万大军。如果因我等离开盟军而导致盟军解散,那袁绍必将视我等为头号大敌,恼羞成怒之下极有可能与吕布联手彻底覆灭我军。届时,我等必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必败无疑,最终我等不但自身战败而死,还会祸及妻儿家小,必被抄家灭门!
    不知仲德可曾想过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可曾想过我等此后与袁绍将如何相处?”
    “主公所言甚是。”程昱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可随即又摇摇头:“主公所担心的事情乃是高瞻远瞩之举,思虑周全,目光长远。然则,属下方才所言并不是请求主公现在就离开盟军返回兖州,恰恰相反,主公非但不能离开,反而还要继续留下,直至此战彻底结束为止,并且还应一如既往地替袁绍出谋划策,始终支持他。惟有如此,才是上上之策,才能为我军争取一定的利益,继而趁机壮大实力。”
    “仲德此言何意?”
    曹操闻言愕然,一把抓住程昱的手臂,显得很急切。然而,谁也没发现他在转身扭头的一瞬间,眼底闪过一抹精光,眼神中流露出一闪即逝的明悟。
    “仲德呀,仅凭我军区区两万人马,如何能做到既不离开盟军又能壮大实力?没有实力,袁绍怎会继续相信我,又岂能资助我军粮饷兵器让我扩充兵马呢?”
    眼看曹操如此迫切地询问,程昱不敢怠慢:“主公莫急,且听属下细细道来。眼下我军绝对不能盟军,其原因有二。其一,袁绍不会允许我等离开,更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诸侯联盟的大好形势;而我等目前也得罪不起袁绍,没有他的支持,我等非但不能夺回兖州根基,反而会与他为敌,继而加速灭亡。其二,主公为了此次诸侯会盟呕心沥血,不惜亲身犯险,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可谓是倾尽全力;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我等岂能空手而回,接下来的两军决战就是我等从盟军身上收取成果的大好时机。
    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办法很简单。主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暂时放下对李贼的仇恨,忘掉所谓的诸侯联盟,一门心思谋划如何壮大我军实力即可!”
    “仲德的意思是背弃盟军,利用盟军与李贼决战的机会,从兵马损失最大的诸侯手里获取粮草辎重,私自招募兵士以及伺机收编他们的败军?”曹操眯着眼睛疑声问道。
    程昱微微摇头,淡然笑道:“大体如此,却谈不上背弃盟军。大战至今,主公能为盟军做的全都做了;接下来的战事,主公纵然有心出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而,主公不需要再做什么,只要始终支持袁绍的决策就行,却不再接受任何出击任务。
    至于某些诸侯战败后留下的粮饷和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