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骁骑 >

第46章

骁骑-第46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此,滕氏兄弟手中的大戟大巧不工,堪比神兵利器,打得典韦等三人手中的兵器崩缺,兵刃上卷起一个个小豁口,令三人心疼不已,恨得牙痒痒,极其被动。
    在左右场地上激烈的交锋当中,时间无情地悄然流逝。
    半个时辰过后,典韦与滕霄激战一百个回合。
    虽然滕霄的力量稍逊典韦半筹,怎奈他戟法精妙,如行云流水般攻击不断,一气呵成,致使典韦多次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奋力反击,方才重新进入僵持激战之中。
    半个时辰里,滕羽和樊勇、李征二人同样是大战近百个回合,双方拼得势均力敌,如火如荼。
    一个时辰后,两个场地上的五人先后激战至两百个回合。
    左边,典韦逐渐抢回了进攻优势,而滕霄也不甘示弱,守中带攻,仍旧斗志高昂,恐怕两人再战一百个回合也很难分出胜负。
    右边,滕羽悍勇异常,以一敌二,与樊勇和李征二人激战两百合不分高下,有守有攻,招式丝毫不乱;而樊、李二人也是雄风不减,杀得正起劲。
    照他们五人这么打下去,即使打到明天早晨,也很难分出胜负。
    激战到这个份上,李利也看出来了,滕氏兄弟的武艺是真不赖,名副其实地万人敌。
    李利根据滕氏兄弟所表现的战力估计,此兄弟二人竟然都拥有不弱于典韦的强悍战力。
    滕霄的实力或许稍逊典韦半筹,但这并非是境界的差异,而是自身力量稍逊于典韦。这是体质上很难弥补的硬伤,非武艺不精之过。
    而滕羽的武艺与他哥哥滕霄处于伯仲之间,但是他恰恰弥补了哥哥力量稍差的缺憾,膂力惊人。以一敌二之下,他每每迎面硬撼樊勇和李征二人,丝毫不落下风,大战两百个回合之后,依旧巨力如cháo,连绵不断地汹涌扑向樊、李二人,打得二人热血澎湃,战斗意志一升再升,打红眼了。
    在李利看来,滕羽的综合实力比他哥哥胜出半筹,拥有堪比典韦的超强战力,绝对是能够与典韦比肩的强力战将。
    这一刻,李利突然发现玉面书生李玄的嘴里总算还有一句真话,滕氏兄弟二人堪称万人敌!
    霎时,李利长身而起,朗声对波才命令道:“波才,立即鸣金休战!待金声响起之后,你率领龙骧卫上去分开他们,不得再战了!”
    “叮叮叮!”
    一阵急促的鸣金声骤然响起,划破宁静的夜空,清脆的声音随风飘向远方。

第七十五章 休屠荒原,李玄献策
    一丝朝霞划破天际,驱除黑暗,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清晨,桃花村鸡鸣犬吠兮时相闻,飞禽鸟兽尽情舒展歌喉,诸多走兽游刃于丛林荆棘之中,寻找着可口的食物。
    山川依旧,溪水潺潺而流;稻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满山的花香随风飘散。
    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早晨。
    原野山川,尽显大自然的无穷造化,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乃永恒之真理,与人类共存。
    当第一缕晨曦照进桃花村的时候,村口的李利大军已然拔寨起行,三千余轻骑踏着清晨的朝露缓缓离开这个隐世的小山村。
    村中上百村民眼含热泪前来相送,不是为李利军送行,而是为了送别投奔李利的三十八名村中青壮。
    这三十八名青壮,近乎是村里每户出一人,整个桃花村最健壮的男丁都跟着李利大军走了。其中李家和滕家则是携家眷同行,再过几年,桃花村就不会再有他们两家的印记了。
    滕氏兄弟经过昨夜的一场激战,近乎完美地展现了自身的实力,而李利也满足了他们的期望。
    滕霄被李利任命为龙骧营副统领,暂时与樊勇共掌一支千人轻骑;而滕羽则被任命为龙骧卫副统领,担任典韦的副将。
    桃花村三十八名猎户全部编入龙骧卫,超过一半的人被任命为队率和百夫长;还有一名屯长,名叫蒙崇,现年只有十五岁,身高七尺八寸,相貌俊朗,却拥有一流后期巅峰的实力。
    李利发现此人后,没有考校他的武艺,而是与他交谈了半个时辰,纵谈秦汉时期的经典战役,随即便提拔他做了龙骧卫的屯长。
    如此以来,李利的亲兵龙骧卫之中,有近乎一半的基层将领都出自桃花村。
    由此可见,他对桃花村一干人特别青睐,极为礼遇,全是破格提拔重用,没有遗漏一个人。
    此举对李利而言,不亚于一次豪赌,风险极大。
    不需要多少时间,滕羽手中就能掌握一多半龙骧卫,而滕霄也能逐步掌控一支千人队。
    如果滕氏兄弟二人心怀叵测的话,李利就危险了,此行三千铁骑的半数掌握在滕氏兄弟手里,随时都有倾覆之危。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也是李利对滕氏兄弟的礼遇和厚待,实乃笼络人的手段。
    倘若滕家兄弟二人心怀异志、图谋不轨的话,那他们一定会功败垂成,死无葬身之地。
    龙骧营是什么地方?那是跟随李傕征战多年的老部曲,李利接手后,大费心力改造的铁骑。
    龙骧卫又是怎么来的?这里面大半是李利和李傕叔侄二人的亲兵,还有一部分是他和典韦亲自一个个挑选进来的。
    更何况,李利为什么要把武艺不逊于典韦的滕羽安排在龙骧卫,把老成持重的滕霄安排到樊勇身边,而李征和波才二人军中不安插一个桃花村青壮呢?
    驭人之术就在于时刻掌控一种微妙的平衡,随之让这种平衡稳定下来,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发挥出手下人马的最大潜能和凝聚力。
    李征和波才二人自然没有典韦和樊勇与李利亲近,而李利却把滕氏兄弟安排在典韦和樊勇身边,无形中让李征与波才切身感受到李利对他们的绝对信任,同时又表示出李利对滕氏兄弟的器重和厚待。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妙不可言。
    至于李利对滕氏兄弟的信任问题,毕竟双方接触的时间太短,有所防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信任是靠日积月累建立起来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总体而言,李利桃花村之行一举招纳了李玄和滕氏兄弟三人,一文两武,还顺带捡了三十多个身手不凡的青壮猎户。
    真可谓是出门大吉,意外之喜,大丰收啊!
    李玄的才能如何暂且不说,但是,滕氏兄弟二人只要品行没有问题,李利就算是赚到了,而且是赚大发了!
    一举将两名武艺不逊于典韦的顶级战将收入麾下,哪怕此二人只是个纯粹的武夫,没有领兵打仗之能,冲锋陷阵也是好的。
    志得意满之际,李利不禁想起了飞马盗的大首领桓飞,上次自己手下将领有限,没能生擒他,让他大展神威之后,率部扬长而去。
    如果现在再遇到桓飞,李利就不会任由他来去自如。
    有典韦和滕氏兄弟这三员强力战将,纵然他桓飞真的插上翅膀变成飞虎,凭此三人也能扒掉他的翅膀,将他打落凡尘;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
    休屠小城,地处武威郡最北面,与南匈奴人的领地接壤。
    这个小县,说是小,其实面积很大,无奈人口稀少,因此只能称作小县。
    这里常年遭受外族劫掠,百姓民不聊生,四散逃难,致使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耕作,荒芜已久,百里无人烟。
    李利一行从武威县出发,历经数天,抵达休屠城外的百里荒原。
    此行,李利早就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大军从武威郡中部起行,斜插至最北端的休屠城,然后由休屠荒原直奔姑臧城下。
    这样的行军路线,虽然绕了不少弯路,却减少了与沿途各县的厮杀碰撞,最大程度地保证兵力不受损,直捣程银和李堪二贼的老巢姑臧城。
    与此同时,这样绕远路行军,也能避免惊扰沿途各县的平民百姓,尽可能地保存武威郡现有的人口和实力。
    休屠县原本没有所谓的荒原,可是土地荒废久了,杂草丛生,野树和蒿草长得足有丈余高,毒蛇、硕鼠和野兔等动物盘踞其中,时常还有狼群出没;于是偌大一片耕地就变成了荒原,绵延百里,与周边的大小山川相连。
    举目远眺,李利不禁心生疑惑,后世凉州整天风沙弥漫,沙漠化严重,可是眼下这里却没有丝毫沙漠化的迹象啊!
    山川秀丽,大树遮yīn蔽日,放眼望去,满眼的郁郁葱葱之繁茂景象,哪有一丝黄沙飞扬的征兆。
    稍作思量,李利便想到了东汉末年之后,并凉二州可是战乱不断,先后崛起了数十个小王朝,诸如:西晋、西凉、后汉、后周等诸侯国数不胜数,征战数百年。天天这么穷凶极恶地厮杀,再好的土地和森林植被也有被烧伐耗尽的时候,不变成荒漠,还能变成什么。
    时至傍晚,大军宿营。
    李利原想在山坡上扎下营寨,可是李玄却立即提出了不同意见。
    “主公,属下建议大军在干涸的低洼河道上扎营,从而借助荒原上的树荫遮挡,隐匿大军行迹。还望主公三思!”
    李利眼神一转,平静地问道:“元忠,大军在低洼的河谷中扎营,可是带着很大风险的。一旦夜降大雨或是有心人在上游故意蓄水,那我们全军随时都有覆灭之危。”
    李玄点头说道:“主公所言极是。但属下依旧坚持大军在河谷扎营,原因有三。
    其一,今天开chūn以来天下大旱,至今已有半年没下过大雨,在河谷中扎营,纵然有零星小雨,也无济于事,根本无法形成溪流。而属下这几日夜观天象,发现今后数天都不会有雨水降下,因此可以安心在河谷扎营。
    其二,休屠荒原地处武威郡之北,地势较高,又逢大旱之年,再加上凉州原本雨水就少。因此,我们的上游不可能出现能够一举冲垮大营的大水系。主公只需派出百名斥候沿着河谷向上探查二十里即可,有了这二十里的河谷做缓冲,吸附水源,即使有人蓄水想要水淹我军,那也是痴人说梦。
    其三,如果大军扎营于山坡高地之上,看似高枕无忧,实际上却是凶险之极。一旦有人点燃荒原四周的杂草,大火瞬间就能形成燎原之势,到那时我军危矣。大旱之年呀,这些蒿草是荒原上长势最好的植物,遍地皆是,却也是最易燃烧之物。别看它长得翠绿翠绿的,一旦着火,它就会噼里啪啦地迅速燃烧,既而蔓延到除河谷以外的所有荒原。”
    李利听了李玄的一番话后,不知不觉中惊得一身冷汗,心有余悸。
    三千多大军行军数日,要说至今还没有暴露行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大军夜宿山岗,却被人放火烧营,那结果真是不堪设想。
    随即,李利命令波才亲自带领三百斥候沿着河谷向上打探三十里,并命令大军在干涸的河谷内扎营。

第七十六章 桃花聚贤,先秦遗忠
    河谷大帐中,李利与李玄主从落座。
    之前李玄的一番说辞,确是让李利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李玄投效时间很短,只有几天而已,但李利对他却十分关照。
    每天宿营之时,李利都会把李玄兄妹安排在自己的帅帐周围,并叮嘱后军杂役尽量满足兄妹二人的饮食要求。
    行军之中,李利还专门让人临时做了一辆简易马车,铺上厚厚的兽皮,以便于李玄和李欣二人随军赶路。不过李玄执意骑马行军,与李利一路同行,将马车让给了妹妹李欣一人乘坐。
    这些琐事看似平淡无奇,但李利却把这些事情当成正事来做,命令下达后,还要亲自巡视一遍,以示对李玄兄妹二人的关怀。
    主上与下属之间不一定需要画饼来笼络人心,有时候一点关怀,一点小恩惠,也能换回一个亲信。
    东汉末年,大耳刘备便是深谙此道,食同席,睡同寝,对待关、张、赵和诸葛孔明皆是如此,硬是将这些文臣武将培养成了铁杆亲信,可见其道行何等深不可测。
    后世之中,大家都很聪明,平时与同事、同学之间小恩惠不断,关键时刻却从不甘居人后。
    由此可见,炎黄文明博大精深,以古为鉴,全是聪明人。
    李利前世之中饱受熏陶,现在却是派上了用场。
    只不过他的这般厚待,却很容易让人滋生联想,不知道他是真心关照李玄呢,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粉红美人李欣。
    此番大军之中不止李欣一个女子,还有滕霄的结发妻子王氏、滕羽的未婚妻李真和蒙崇的孤寡母亲滕氏,此外还有滕霄的儿子滕远等人。
    桃花村与世隔绝,成家之时大多都娶得同村女子,几百年传承下来,血缘极近,全是姑表亲。
    因此很多人幼年夭折,可是只要能够健康长大的人,资质都不错,身手不凡,弓马骑shè无一不精,打猎设陷阱更是一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