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宝路天行 >

第73章

宝路天行-第73章

小说: 宝路天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晨谈论之后,知道他连半个烧友都算不上,如果连他都能看出问题来,那自己的面子可就掉大了。

说实话,这个青花大腕,他买的时候,还没有吴晨现在看的仔细,凭着多年的感觉,这东西应该是对的,就买了下来。

年代不对啊!吴晨正满脑子的疑惑,听到徐东询问,便放下大腕来,抬头见大家都在看着他,微微一窘,赶忙摇头道:“没什么问题,我觉得像是真的,永宣青花很难得,没想到你运气这么好!”

“噗哧!”孔四忍不住笑了出来,谁不知道永宣青花难得!

要知道,永宣青花瓷代表了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这可是业内公认的!它既不同于元青花瓷的热烈奔放,又有别于晚明青花的典雅稚拙,更不同于清前期青花的明艳华美,它所体现的审美层次,崇高而神圣,具有深邃无边的艺术底蕴。

众人本来还以为吴晨看出什么不对来,现在见他一脸呆头鹅的样子,也都忍俊不禁。

“你小子,被你吓死了!”徐少东走近前去,捶了吴晨一拳,钱,徐二少不在乎,但是面子可不能落。

田老微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对李老说道:“你怎么看呢?老炮!”

李老人长得敦实,精神十足,话如洪钟,性格豪爽,外号就叫老炮,不过也只有几个老友才敢这么叫他,其他人都得规规矩矩的叫一声李老。

“你个土豪!自己看出来了,还非要问我!”李老呵呵一笑,虽然除了他,其它人都不是专攻瓷器的,但是这个青花大碗,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都不算难题。

“胎体细腻、釉面洁白、胎釉结合紧密,碗底足修胎精细、足沿光滑,是个不错的物件!”

李老先就大碗整体说了一下,别看这几句话,说的貌似空泛,却是从几个方面给下了定论,他见众人没有意见,就继续说道:“从画面的花卉、草虫等纹饰来看,表现夏天自然场景的同时,也展现出人的书卷气息。表面光滑,以漏透为特征的太湖石常为园林装饰用石,而丁香、兰草、绣球等为人雅士偏爱之物。这也算是符合当时的特征。”

徐少东松了口气,不禁脸有得色,李老说出来的话,跟吴晨那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个大碗如何都算是捡了个漏。

王佑荣一听,也是满脸堆笑,说道:“我刚才看这个青花碗,终于知道什么叫一眼真啊!这器型,这色料,这胎质!没的说,恭喜徐少了,回头有意转让给小弟……”

“嗯?”没等王佑荣说完,李老已经瞥见吴晨脸上,似乎有疑惑之色,微微一笑,问道:“吴小哥,你有什么看法?”

田老跟刘老等人,虽然不信吴晨能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不过他们这个聚会,名字虽然叫做斗宝会,却一直只是几个老哥们在闹着玩,难得有几个新鲜血液加入进来,就想多培养他们,因此也是鼓励吴晨大胆直言。

王佑荣被李老打断,心里不快,却不敢对这一群老头子作,他就算平时跋扈,也不是傻子,虽然不知道刘老的来头,隐约还是听说过的,别说自己,就是自己老头子,也招惹不了!

他见吴晨仍在低头沉思,就不耐烦的说道:“有什么就说,耗大家时间干嘛呢,这么开门的大碗,还有什么好想呢!”

吴晨正在想着怎么说,被王佑荣一催,见他一脸阴沉沉的样子,心里也是有些不忿,王佑荣虽然不认识吴晨,吴晨却是知道他的,调戏林榛,又扬言要追杀杨军的就是此人。

本来吴晨现在实力不够,不想跟他交恶,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他沉吟了一下,缓缓的说道:“永宣年间的青花,花色似乎不是这种感觉?”

此话一出,王少跟白荷的眼都是嘲弄之色,徐少东跟孔四却是低头不语,他们也不知道几位老爷子,为什么非要“为难”吴晨,只觉得这是吴晨没办法之下的托词。

几个老爷子却是眼睛一亮,特别是李老,脸上露出错愕之情,大声说道:“不错,小兄弟一针见血啊!你再说说,这件能断到什么代?”

吴晨摇了摇头道:“这就为难小子了,这大碗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纹饰优美。而且釉面肥润,在灯光的照射下,隐隐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应该也是个老物件,如果非要我说,感觉有点像清早期的。”

他这也不算瞎编,毕竟看过那么多博物馆藏品,他虽没法判别,但也有心得,一般瓷器藏品,都是根据历史时期摆放,一条线下来,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元、明、清几代青花釉色的不同。

当然,这也是大面上的,如果非要揪细处,他就说不上来了,所以说完之后,心里有些忐忑,就怕这些老家伙们揪着不放。

“吴小哥小小年纪,有这等眼力,不错不错!”不料李老听完,拍着大腿,连声赞叹。

刘老跟田老也是满脸欢欣,古玩行有时候靠的就是感觉,而这种感觉,却是无数的岁月跟经验积累所致,没想到吴晨小小年纪,竟然也有这种感觉。

几个小的,见他们这样,心里也很是惊讶,徐少东跟孔四自认是知道吴晨底细的,心里就都以为这小子,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运气而已。

“老炮,你就别憋着了!”田老见再说下去,吴晨只怕也没法说出什么来,就对李老说道。

这个老伙计的脾气,他是知道的,最是性急如火,现在想让他憋着也憋不住!

第103章火石红

“嘿嘿,别激我!”李老缓缓说道:“在我看来,青花算是瓷器历史上最重要的品种,现在市场较追捧的青花,主要有元青花、永宣青花,从这个时期开始有款,再往后就是清三代的官窑精品。”

李老依旧先说了一通“废话”,然后话锋一转,道:“就说这个大碗,唇口口沿施加含粉的白釉,饱满圆润,有凸起出边之感,并有棕眼、针孔,这些都是康熙晚期瓷器之特征。”

此言一出,徐少东等人都是惊讶异常,难道吴晨连着都看得出来?孔四在侧面偷偷捅了下吴晨,咬着耳朵问道,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吴晨给了他一个腼腆的笑脸,李老说的这个时期,跟他的判断大致就近了,看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要让他自己通过这些特征,去断代,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当下就越虚心的听了起来。

刘老见李老歇了口气,就接过话题,缓缓说道:“不错,康熙青花料有浙江料也有云南珠明料,此碗画面层次丰富,用皴、擦、染等技法表现,纹路清晰立体感强。绘画的布局、设色、勾线等无不精到技艺娴熟高超,布局饱满占满画面,不留空白,是康熙晚期青花瓷器绘画的特点。综合来看,这个大碗应该是康熙晚期青花瓷器的佳作。”

“您老说的是,这是康熙晚期仿宣德款?”徐少东小心翼翼的问道,其实两位老人家,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他这样问,是为了进一步确认,这里面,估计也只有他有这个胆子,而且大碗是他的,这么问也说得过去。

“呵呵,知道你小子有意见。别的不说,就是这个外青花双圈款,本身都很说明问题了。”刘老呵呵笑着道。

“你们看,此碗底足的线形‘火石红’!”李老喝了几口茶,接过话题来说道。

他说的这个“火石红”,吴晨也是知道的,火石红俗称窑红、火烧红,是因为胎体用料淘洗不精所致,成型的胎含有较高的铁元素在高温烧制时,露胎所含的铁元素析出,吸附在胎体的底或底足形成一层深浅不同、分布不一的“窑红”。

这种红斑,一般多是赭红色或黑红色的斑点,高于胎体的表面,有的赭红色成片状也被称为火烧红。

只是这个貌似很多瓷器都有,怎么用来作为断代的标准?吴晨快速的回忆了一下所学的知识,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李老继续说道,难得他今天兴致很高,“元青花瓷器底部,除了有火石红之外,还有糊米底。这种糊米底与火石红不同,是因为在烧制时,将器物放在含有砂粒的窑床上,因为窑床上铺垫有砂粒这些含铁质较多的砂粒,在高温下氧化的同时,均匀地粘附于器底,因此形成的。所以糊米底是由于制作工艺和外在因素所致,非胎体本身的原因,与火石红有着质的区别。”

“悠着点,别太激动!”田老给他续了一杯茶水,笑呵呵的安抚他道,这个老李,脾气最是火爆,越说越激动。

“哈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不吐不快啊!”李老喝了一口茶,继续高声说道:“明代瓷器底足沿露胎处、圈足内胎釉结合处等多见火石红,是因为胎含铁量高,加温氧化而生成,这种火石红是由胎里“长出来的”,突出胎面与胎体结合,紧密、自然。”

“到了清顺治、康熙时虽也还有火石红,但已不多见,特别是康熙晚期,由于选料精细、胎体洁白细润、胎质纯净,瓷器的露胎处已没有了火石红。可见火石红的出现与胎料的含铁量有关,清三代的瓷器胎料精细,少有火石红。到了清末、民国时,瓷器胎料淘洗不精,反而也会有火石红。”

“那不对啊,这碗不是明明有火石红么?怎么反而是康熙期的?”孔四一脸疑惑的问道,相同的的疑问存在他们几个小年轻的眼神。

“呵呵,别急,这就是重点了。”李老呵呵一笑,说道:“为了仿明代瓷器,康熙以及康熙以后的作品多用“土包浆”或人工刷泥浆等方式制作类似的火石红,这种“火石红”不自然。人工处理后的底足再入窑,高温烧制后往往只留下线形印痕,多为轮廓状。

现仿作品也有这种较成功的线形“火石红”,迷惑性较强。此碗底足印迹非窑红也非糊米底,底足“火石红”为线形轮廓状,颜色黄也不突出,胎面不自然,较假。

这个青花大碗有“大明宣德年制”的伪托款,仿明代瓷器的意图明显。再结合刚才种种特征以及绘画风格可以确定为康熙晚期精品品,品相完好,不错不错。”

李老这就算是给这个大腕下了定论了,其它几个老爷子也没有疑问,虽然李老是瓷器权威,不过田老、刘老在这方面的造诣也是极高的,只是田老是主人,刘老在一众人威望最隆,自然而然的成为主持人,所以轻易不大说话。

徐少东一听放下心来,对于这个大腕,他本来是很有信心的。被吴晨这么一搞,心情七上八下的,现在终于有个定论,康熙仿永宣的青花精品,价格也是不菲,这个漏算下来,还是不小的,只不过他心里不免暗叹,自己道行还是浅啊。

“木头,行啊!”孔四则对吴晨刮目相看,挑了挑大拇指,毫不吝啬的夸奖道,这个棒槌,似乎对这一类物件有着天然的直觉,上次那个将军罐也是如此。

吴晨脸一红,若论真实本事,他是不上孔四跟徐少东他们的,至少今天这火石红一说,便是大长了见识!

他有些心虚的傻笑了一下,打定主意,还是要拜个名师好好学一学。

“不知道吴兄弟师从何处?小小年纪,造诣不浅啊!交个朋友呗。”白荷笑盈盈的对吴晨伸出手去。

吴晨只觉得一缕难以言喻的幽香扑面而来,刚才初到,也没仔细看她,现在一看,现白荷长得很美,精致的脸庞戴着黑框眼镜,显得很是知性,身材曼妙,踩着纤细的高跟脚,如柳枝拂动,摇曳生姿。

第104章象耳瓶

“咳!木头,嘛呢,别看到美女,就光顾着呆好不啦?握手呢!”孔四就站在吴晨身边,见他直愣愣的看着人家一姑娘家,光天化日的,成何体统,赶紧咳嗽了一声。

不料孔四这嗓门本来就大,他自认为小声的提醒,厅里大家可都听见了,众人都是哈哈一笑,搞得吴晨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白荷的脸上也是红扑扑的,凶巴巴的瞪了孔四一眼。

吴晨赶紧伸出手,轻轻的跟白荷握了一下就松开了,嘴里不停的谦虚着。

这酸劲,看得孔四直翻白眼,男子汉大丈夫,该得意处就该得意,搞那么虚伪干啥!就在他一转头之时,正看到王佑荣很不爽的表情,心里就暗自警惕上了。

这小子怕不是个善茬,刚才介绍的时候,并没有细说各自的来历,不过看其做派,怎么也不是普通人。

“嘿嘿,晚辈也是最喜欢瓷器的,巧了,刚好今天也带来一件永宣的青花云龙瓶!请大家给掌掌眼。”王佑荣见白荷跟吴晨亲热,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跟白荷也不认识,只是他极为好色,见到美女都以为必须归为自己,现在见没人搭理自己,就趁着空档站起来大声说道。

这王佑荣整日里沉迷酒色,偶尔也谈些房地产开之类的项目,哪里懂得古玩这一行当,只是要来这么一个场合,就从他老爸书房那里拿了一个大罐过来。

他虽然不懂什么是好的,却有自己的招数,看他老爸平日里宝贝那个,就拿那个,这个大罐也是他父亲所喜欢的。

“呵呵,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