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宝路天行 >

第223章

宝路天行-第223章

小说: 宝路天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那林老板带着一众人马,径直走到间位置,供着双手又是团团恭喜了一遍,这当口,自有手下之人,拎上来一个方形的保险箱来,横置在桌面上。

好东西!看来也得去买一个!吴晨跟孔四一见那个箱子,都是一般心思,只见那个箱子方方正正的,硕大一个,外表看起来硬实得很,只怕子弹都打不穿。的确是出门带货的必备良品。像他们这样总是两手空空的就出门,买个巨画,还得两人扛着风吹雨淋,的确不大像话。

林老板打完招呼,亲自动手,按了几下密码之后,大箱子里拿出一个小锦盒来,却没有立即打开,而是戴上白色手套,对着四周得意的笑了一下,这才缓缓打开那个锦盒,从里面捧出一件瓷器,小心翼翼的放置在射灯下面。

“请上眼吧,各位!不过请不要上手。”

林老板交代了一声,便退到边上去。

刚才由于他们挡着,众人也看不分明,此刻位置一让出来,便见到台上射灯之下,一股子绿意焕了出来!

“嘶!”周围响起了一片吸气声。

“妈的,看起来有点道道啊。”孔四微微撞了一下吴晨,低声说道。

“嗯,有一眼!”吴晨也是呆呆的看着台上的物件,这是一个弦纹樽,孤零零的立在灯光下,周身着幽幽的光晕,远远望去,彷如一个娴静端庄的****。

不过他们也只是看了一眼,已经让上前去的人群给遮挡住了!

今天这个场子,就是为它而举,之前都是铺垫,此刻真主现了身,看起来还有些看头,不似市面上那些号称“汝窑”那么一眼假。众人便也收起了轻视之心,上前围观了起来。

说是围观,是因为台子是圆的,四周用一条链子隔开了约有一米的距离,只留了一个开口处,可以走到边上观看,这是防止有人上手,人多手杂的,万一给萃了,那就欲哭无泪了。

好在这个距离,已经足够看清楚了,吴晨跟孔四也是挤出了一个身位来,仔细打量了起来。

直口,平底,口底的径度差不多。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部凸起弦纹一道,下方承以三足,这是仿汉代铜樽的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雨过天晴云****!不亏为瓷为冠!”吴晨这一番近看,更是忍不住啧啧的赞叹,这尊弦纹樽正是传说的天青釉色,在射灯的照射下,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

“我怎么看着有点黄?”孔四没有见过实物,感觉跟电视里的画面有些不一样。

“这就对了。”吴晨嘿嘿一笑,在他耳边咬着耳朵,这才是真正的天青釉,在不同的光线跟角度下,人眼的感观是不一样的,现在是在强光直射下,青泛黄,如果是在正常光照下,颜色则是青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

汝窑之所以能以复制,就在于其身有太多神秘未解之处,釉色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公然的是因为汝瓷采用玛瑙入釉,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但是历朝历代的仿制者,再也无法烧制出这种效果来,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另有因果。

不单是他们,身边的人也在低声的,按老规矩,这种窜货场是不能够高声议论,个人全凭自己的眼光,检漏跟打眼,全都自己咽。但是也不妨碍三两好友自行交流,只要不坏了大家的局便好。

因为大家挤在一起,离得近了,却也能听到嗡嗡的议论声。

“怎么看着有点眼熟?”边上一个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气很不足的样子。

“汝窑总共就那么几个器型,能不眼熟么?”在他的身边,一个略带苍老的声音充满了不屑,教训了起来,“我说小王啊,别没日没夜尽往那烟火之地里钻,多花点时间在你的店铺上,也好对得起你那个死鬼老爹!”

“……是、是是,董叔……”先前那个声音也不敢争辩,弱弱的应承了一声。

吴晨跟孔四听得好笑,这估计是个什么富二代,接了祖业,这种事情多得是,他们也不在意,不过那个老者说的却是没错,汝窑是宋徽宗这个老青弄的,选的就是房用品,所以汝窑以笔洗等最为尊贵,其次便是礼器,基本都是仿制先汉青铜器的制式,最后才是一些盘、瓶子等内廷所用的实用器。

因为本身烧造量就不多,能留存到现在的,几乎没有实用器,左右就那么几种器型,难怪要眼熟,要是换一个天球瓶或者将军罐什么的,那就真的有点像青铜器刻有“西汉”二字铭,当场就可以给淬了。

说起瓷樽这种器型,属于陈设用品,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都有烧造,之所以眼熟,那是因为在故宫里就收藏有那么一件,当然,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而已。

传世的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就只有这么两件,而这里居然出现了一件!

第392章汝窑天青

吴晨是看过图册的,要说起来,这一件跟故宫里的那一件,形制虽然类同,但是高度却不一样,这一件大致只有故宫那间标准器的一半多高,差别就在腹部凸起的弦纹,眼前这尊只有一道,而故宫的标准件则有三道。

难道是这种器型,有两个品种?要知道,标准器型往往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当然,到了清三代,因为烧制工艺的极度繁荣,出现了非常多的创制,这就导致有些器型的规格不太一样,如赏瓶,乾隆朝的跟雍正朝的就大不一样,当然这是后话,对于严格仿造青铜礼器的汝窑来说,似乎不大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点意思。吴晨忍不住心好,还是眯着眼睛扫了一眼,匆匆一瞥之下,差点惊掉了下巴!

仿的!

妈的,这汝窑居然会是仿的?!

只见一道若有若无的白色光芒,淡淡的笼罩在润滑如脂,似玉非玉的釉层之上,竟然是新仿!

见鬼了!刚刚还在无限赞美的吴晨,一下子就惊呆了,这他妈的谁这么牛逼!要说当代仿汝窑他见得多了!之前还闷在机关的时候,用的茶杯便是东道所产,而其它大品牌虽然因为价格过高,没有入手,却也是见过不少,现在想来,不管是晓芳、还是衡连,都不可能做得这么像。

实在是太像了,不单形似,而且神似!连一些完全不可控的因素都,也就是后人鉴定的特征都表现得太完美了。

汝瓷之所以独冠瓷林,公认的以釉取胜,釉色青泛蓝、纯净、温润,釉面隐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光泽,既不同钧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窑的脂光,而是一种类似古玉般内蕴的光泽,就是这种光泽极难仿制,不管是永宣年间,还是雍正乾隆年间,都有过不少的尝试,却愣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就连瓷神唐英,也是束手无策,引为终生大憾!

但是,眼前的这一尊,却是连这种略微有点暗哑的光泽也给模仿了出来,这是在历代来从未见过的。

这他妈的到底是谁?竟然突破了这道天花板!要不是自己拥有异能,单纯从肉眼来看,只怕任谁也难免要打眼。

吴晨心里隐隐有一丝恐惧!再看过去,仿佛就见到这诱人的瓷樽之后,隐约有那么一张充满了不屑跟玩弄的笑脸。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征得林老板的同意,从链子缺口处站着的两个保安身边走进去,上手把玩了,不过人多时间紧,每一波人只限定了五分钟。

从四周压抑的声响,可以感觉到大家内心的跳动。

“要不咱们也上去看看?”孔四见已经上下了几拨人,心里也有些按捺不住,说完之后见吴晨瞪大着眼睛,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典型的目瞪口呆状,一副****见到大美女的样子,这也太不淡定了吧?

“嗯嗯。”吴晨脑袋还在嗡嗡作响,机械的点了点头。

孔四便不再理他,走到一边,跟林老板申请了开来,对方见他们面生,细细的盘问了一番,知道他们是南方来的客商,又刚刚收了宋老板的大盘,这才勉强同意他们上去。

又等了两拨人,才轮到他们,前面走下来的老头,边走边摇头晃脑的,一脸的可惜模样,不过孔四却见他眼神之掩饰不住的亢奋,太阳穴上的血管也在急速的跳动着。

都在装呢!

果然,那老头下去之后,便往林老板那儿去了,两人拉着手“亲热”了好大一会。

吴晨跟孔四也没空理会他们,这看的人还没看完呢,估计林老板一时半会不大会出手,他自己先摸摸大家的底,最后再择优,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暗标吧。

两人先在台子边上戴上手套,这才轮着拿起来,仔细观摩起来。

吴晨是有心想找出破绽来,却是越看越心凉,只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呈现半乳浊状,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

孔四却是一味的顾着欣赏,这樽器型古朴典雅得当,光润有度,手感润滑如脂,市面难见,管它能不能买下来,先开开眼,总是没错的。

“不愧是蟹爪纹,够正宗!”孔四轻轻的抚摸着表层的釉面,上面开片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犹如鱼鳞,可能是使用不多,在自然风化的过程,裂纹处形成的的花纹,变换交错,却是色泽淡雅,不近看几乎是看不出来。

吴晨苦笑着摇了摇头,可不是嘛!

所谓的“蟹爪纹”,是指在瓷器开片的一条主纹上,另生出一条次纹,形成一个“y“型,有点像是蟹爪,然后在次纹的一边又生出一条次次纹,形成又一个小一点的“y“型,。。就像一棵树,主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枝,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样。

其实这是国画技法,创始于宋初的枯树画法的一种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来解释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最简单不过了。

吴晨跟刘老探讨之时,却认为用蟹爪纹来形容汝窑的釉面开片,只能形容了开片的主次及走向,却无法形容其斜开片,因此叫做“蝉翼纹“更为准确,这也是目前很多新仿的汝窑器没法完全达到的工艺之一。

不过此时他也没有跟孔四分辨这些的心思,让他感到恐惧的是,这樽上那种自然的浅褐色纹路,竟然是天衣无缝,丝毫看不出是做旧出来的。

虽然老话说“有铜骨无纹者”,也就是说,开片纹并不是汝瓷的典型特征。但是仿制这个樽的人,却是连细节都不放过。

不单如此,在他的异能透视之下,别人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棕眼也是分为三层且不规律!釉有少量气泡,这也是古人所谓的“寥若晨星”,而在釉层釉层内的气泡,也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此外,隐藏在釉层的最底下还有的另一部分大小不宜的气泡。

这些所谓的隐形属性都能做到如此,更别提那些外显的特征,如铜口、芝麻支钉、釉满足等等。

第393章汝窑天青(下)

吴晨跟孔四两人心思各异,却都有些陷入了进去,对眼前这个汝窑天青釉弦纹樽,看的极其认真。

时间过得飞快,五分钟很快就到了,下面已经有人在催促,虽然有些恋恋不舍,两人还是不得不走了下来。

“今天总算是开眼了!”孔四虽然可以压低了声音,却透着一股意犹未尽的兴奋,他见吴晨一脸的沉思状,心里暗暗好笑,哥们装过头了,还是太年轻啊,演技很浮夸,就算要装,也没必要装到这种程度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得便秘了多少天呢!

吴晨心里惊疑不定,知道这里不是说话处,拉着孔四走到无人的僻静处,一时却是无从说起,这才是他最痛苦的地方,明明知道这玩意是个新仿,但是实在是太完美了,愣是挑不出半点的毛病来!

没办法,他只能挑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给讲了,如釉面光泽还是稍微显亮,不如标准件那么沉静如水等等。

好在孔四对他还是较盲目信任的,却也是不质疑,只是如此一来,吴晨自然也便无法跟他说清楚这个弦纹樽真正的可怕之处,这个世间已然有人能够做出以假乱真的汝窑来了,这不亚于数学界有人解出了哥德巴赫猜想!

汝窑之尊贵,自不待言,从南宋开始便是被争相竞购之物,虽然民间问世之少,但无一不是天价,放在今日,更是以亿为单位,如此珍贵,可一便可二,打死吴晨,他也不会相信那人会就此收手,到了那时,将是何等的灾难!

“你怎么了?”孔四望着他一头的冷汗,该不是生病了吧?

“没事,回头再说!”吴晨摇了摇头,他还脑残到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证据,就能忽悠着别人相信自己,也不可能就这么大义凛然的冲上去把这个弦纹樽给砸了,更不可能自己掏那么多钱买下来,自己听个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