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宝路天行 >

第20章

宝路天行-第20章

小说: 宝路天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师!这个漏是大是小,还得请田老您给看看呢。”

田老听孔四将“桂林”二字,理解为广西那个风景甲天下的地方,不禁呵呵笑了一下,问了问吴晨知道出处不?

吴晨也是摇了摇头,孔四所问的正是他想问的,倒是省了他自己废口水。田老见他们都不知道,就说道:“此桂林非彼桂林,是指民国制壶名家冯桂林。”

“冯桂林?”吴晨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没什么印象!看看孔四,也是一脸茫然,田老就不客气的教训他们道:“要想玩这一行!很多知识还是要死记硬背的,切不可仗着自己聪明,就不肯下苦工夫,到头来可是要闹笑话的!”

一番话说得两人都有些脸红耳赤,特别是吴晨,平常虽有爱好,却经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对于一些献史料,能跳过就跳过,倒不是他不肯下死力气去背,主要是没有时间,工作忙,兴趣广么。

田老见他们神情羞愧,也不为己甚,点到为止,给他们讲了讲冯桂林其人。冯桂林是民国时期宜兴的紫砂名家,以技术全面著称,擅长制作各款砂壶,花货、光货都能拿得出手。

而且为人勤奋,号称“年无一日息,日无一可闲”,经常与跂陶合作制器,由桂林造壶,跂陶镌铭,署款通常用“桂林”篆方印,多钤于壶盖,也偶有钤于壶底的“冯桂林制”款。

“这把金鼎六角山水花卉纹紫砂壶,从各方面看,都是冯桂林的作品。而且能看出原来的主人长期使用的痕迹,能保存到现在更是难能可贵。”田老笑呵呵的说道。

“那这个大概能值多少钱?”孔四一听,咧嘴笑了一下,这冯桂林好歹也是个大师级人物,价格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我……”田老正讲得兴起,见孔四一出口就问价格,顿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就知道你要问价格!你就不能有点收藏?这么好的东西,可不是常有的,以后再想收,怕是难找了!”

“是、是、是。”孔四也不反驳,一叠声的称是,心里却是腹诽不已,您老人家大宅子住着,大奔开着,二郎腿翘着,没事就听听小曲,喝喝小酒,泡泡小妞……呃,这个好像不大行了吧——你当然能有点收藏了!

像自己这样的,几百块钱每个月的农民屋住着,都快没钱交租金,房东信誓旦旦喊着要赶人,真收藏在房里,不定哪天回家就现,连那床破被子一起,被房东扔大街上了哩!

“唉,真是孺子不可教也!”田老见孔四虽然频频点头,脸上却都是关切,还是关心价格问题啊,他暗叹了一声,有心自己收着,就把价格稍微估高了点,他也知道孔四的处境,权当是帮衬点,“这把壶估价,大概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吧。”

“这么值钱?!嘿嘿,这冯老头还挺有名气的么!”孔四一听,顿时满脸红光,这漏可算捡到了,他收这个的时候,对方开价十万,砍到最后,用了六万块收了进来,这里面还有一点是他跟人借的,本想着能翻一番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这么值钱!

“呵呵,紫砂壶也是两极分化很严重,价格差别悬殊。现在的大师就不说了,老几辈大师的作品价格可不其他古玩低!冯桂林的壶虽然不如朱、顾的那么贵,却也是难得的老物件。”田老缓缓的说道,对于孔四能见到这么一个老壶,心里也是挺高兴的。

孔四一听更高兴了,忙不迭的吹嘘起自己是如何收到这个壶的,吴晨间插几句跟紫砂壶有关的问题,田老都一一解答,老少三人聊得兴起,不知不觉一壶茶都喝淡了。

“对了,你不是也带了一把壶过来么?拿出来给老爷子瞧瞧呗!”等到孔四兴头过去,才想起来还要帮吴晨看东西呢!

“嗯。”吴晨点了点头,从兜里掏出那把古壶来,恭恭敬敬的放在桌子上。

“呵呵,有古怪啊!我那把还重!”孔四先上手试了一试,就感觉到了异样来。

是有点怪!田老仔细看了看那把壶,又来回摩挲了许久,这的确是紫砂泥做的,不过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重!虽然壶壁重了点,但是密度不对!难道里面夹杂了什么别(的?

“怎么得来的?”田老里里外外又看了一遍,沉吟了片刻,问道。

吴晨就把怎么得到这把壶的经过说了,当然隐藏了他所知道的这把壶的异常部分,有些东西还是不大好跟人说。

“嗯,这把壶内外都是紫砂泥没错,款式也符合明清时期的工艺。”田老说完,没等他们开口,摇了摇头,“但是密度不对,而且这个刻款也从来没见过,不大好判定。”

吴晨不禁有些郁闷,如果连田老都看不出这把壶的来历,只怕只一带就没有人能知道的了。

“嘿,这有什么!怎么说都是一把古壶是吧?再说,越是莫名其妙稀古怪的物件,越是有价值!”孔四大大咧咧的说道。

吴晨闻言,不由得自失的一笑,看来自己是迷在其了,的确,这总归是一把古壶,至于其来历跟微妙之处,回头慢慢研究就是了吧,反正他有没打算要出手。

“呵呵。”田老见吴晨一点就放下了,心里暗暗称赞,这小子,不简单!他本来也有意想瘦下来,回头仔细研究的,不过见吴晨没这意思,也就不再提了。

第27章田家往事

正事弄完,一老二少,重新沏了一泡茶,聊起大天来。

这不说还好,田老一说两人才知道原来田家曾经那么显赫,除了经商成为一方豪强之外,自明代起,历代先祖都有在朝为官之人,更妙的是,几代人出的都是海军将领,虽然明清两代长期禁海,但是水师还是一直都有的。

虽然在民国早期,因为作为广府本地商团领袖之一,组织了反抗孙大炮的商团,一度遭到国*民*党的迫害,不过凭着其强大的本土势力,后来又有家族成员成为国*民*党海军的重要将领。到了天朝建立,田老作为家族嫡系子孙,并没有随其它长辈一起,逃到米国或者台岛,而是留了下来守祖业。

出于总所周知的原因,后来很是吃了不少苦,居然能够挺下来,也算他命大。平反后归还了部分资产,却没有工作。他倒也逍遥,靠着海外亲戚的资助,走街串巷的收些旧东西,积累到一定数量后,留下精华,再把不太喜欢、有些缺陷的转手。

那段时间平民百姓买卖古玩可是很危险的,他就像个地下工作者一样秘密进行,就这样倒买倒卖,居然让他做的规模不小。又在其叔公的帮助下,到美国待了一段时间,开了间“古意轩”,他开始从古玩街、古董店淘宝,做古玩商贸,那个时候的华人街、古董店什么的,还是有不少旧东西,跟现在完全不是一回事。

因为有基础、兴趣和学识,经营很快上正轨,在当地华人名声颇高,成为美国华人古玩协会的副会长,十多年前落叶归根,回到广府开了个“古意轩”,却不是店铺,而是供研究、鉴赏和业内交流所用的私人博物馆。

这十多年来,他陆续将在美国收购的古玩物带了回来,除了捐献一部分给国家外,都放在古意轩里,交给儿子田俊在打理。自己则回到祖屋养老,每日深居简出的,除了当年落难结识的几个老朋友,就偶尔跟孔四这样的市井之徒打交道。

说起祖业,田老也有些小激动,要不都说这人老了就跟小孩似的,他念头刚动,人已经回屋抱出一个方形箱子,看模样应该是老紫檀做的,线条硬朗,雕工简约,气息古朴。

吴晨跟孔四正在怪,这老头怎么突然抱个箱子出来,莫非是有什么宝物要两人开眼?却见田老将箱子放在桌子上,按开嵌套的铜锁,掀起盖子,一股书香气扑面而来。

田老从里面拿出一叠书信来,这才对两人说:“这可是历代保存下来的书信,里面有我们田家历代先祖往来的信件,也有这些年我跟叔公们的通信和电报。”

说完很是感慨,这些东西要保存完好还真不容易,自己在那些年也为此吃了大苦头。后来平反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回这些书信,幸好最担心的事没有生,在那个年代被随手破坏的国宝不知多少,这些小信件能保存下来,真得感谢祖宗保佑!

当然更多的是被长辈带到国外,自己去了美国后才陆续从美国、台岛跟东南亚的长辈手里收集起来,统一存放。他是长房嫡传,家族的东西放他这里也是顺理成章,在老人心里,这些东西才是真的传家宝,凝聚了历代先人的智慧跟情怀。

孔四可没有田老那般情怀,一堆破书信而已,又不是什么名家手稿,倒是这个箱子看着就是个老物件!不过他也体谅老人的心血,安慰起田老道:“老爷子真不容易啊,定是费了很多心血!不过能保存完好,就是幸事了!”

这一句话戳田老的泪点,老头顿时有些眼睛湿润,唠叨起来这些年自己收集这些书信的经历。偶尔说些书信里记载的往事,渐渐的回忆代替了伤感。

吴晨边听他们说话,边拿起这些书信来翻看,现居然从咸丰年间到近些年的都有,特别是那些前清民国的信函,字体虽不尽相同,但那些毛笔字却让他汗颜不已,习惯了电脑敲打,别说毛笔字了,就是硬笔字也都歪歪斜斜的,还常常提笔忘字。

因为那些信札实在太多了,也难以细看,吴晨翻了一下,感叹一番,看到箱子里面叠着几张厚厚的图样,又不好自己拿出来看,就问田老那是什么东西。

田老正跟孔四吹得兴起,见吴晨问,笑呵呵的说道:“那是历代流传的航海图,底下就是我们的家谱了。”说完拿出几张厚实的图纸来,其还有一张是绢布质地的。

田老摊开一张,只见上面画的果然是古代的航海图,那些标志跟今天不大一样,连方位都有点不同,两人也是在田老的指点下,才大致弄明白,上面画着的是现在南海一带的海岛分布,跟各种路线图。

田老其实也不是很明白,只是听老人讲解过,所以三人也没有说太多,反正现在的科技那么呆,各种卫星地图跟定位系统这个精细太多了,权当历史见证吧。

图纸下面搁了一串朝珠,还有几片不知道是什么的甲片,地下就是厚厚的基本线装本族谱,田老给两人介绍了一番家族的历史,两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自然是各种应承。

孔四对那朝珠更感兴趣,等到田老唠叨了一番,歇气喝茶的时候,装作不在意的问起那串朝珠来,却是一位田家祖先的,当年做过水师将领,配合过刘永福在台海一带抗倭,后来战死在台岛。

提起小日本,三个人都没有好感,大骂了一通,连田老也跟个小孩子似的,大骂粗话。要说这小日本,对天朝北方造成的祸害应该大过南方,实际上最恨小日本的却是南方人,这是个很怪的现象,也可能是北方遭受到更多外族的祸害,远的不说,就是近代,也是东边有“棒子”,西边有“老大哥”,都不是什么好鸟。

而南方长期以来只有岛国倭子真正造成祸害,其它的都是跳梁小丑,就算时不时的出来搅个是非,真正威胁到家里的却从来没有。细数田家历代先祖,可以说每一代人都有跟倭子血战而死的,难怪田老吹胡子瞪眼,全然没有一点老人家德高望重的自觉。

又聊了一通,看着日头西斜,吴晨跟孔四才告辞出来。

孔四因为捡了个漏,心里高兴,大呼请吴晨吃饭,西关这一带街坊小吃很多,两个人顺着街道边走边吃,顺带聊了聊各自一些往事。

吴晨这才知道孔四原来是京大考古系毕业的,吓了一跳,这京大考古系跟广府街边小贩对太过强烈,实在很难联系在一起。

孔四却淡淡说卖猪肉的都有,自己卖点古玩,勉强也算专业对口吧。再问起其来历,却不肯再说。

吴晨本来就不是八卦之人,见孔四似乎有些避讳,也不再探究,人跟人交往性情相投就行了,何必在乎过往呢,再说谁没有点伤心往事?

……

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吴晨躺在沙上回了下神。闭上眼睛后,脑海里全是孔四那个壶的影子,姥姥的,这漏捡的!

一想到自己这个古壶居然连天老爷子都看不出来,吴晨一骨碌爬起来,拿出那个老壶,又仔细把玩了起来!

密度不对?他左瞧右瞧都没看出破绽来,这种问题其实如果能够透视进去时最好的,但是偏偏折腾了一晚上,楞是没折腾出什么来,真是见鬼了!看不过去!这是什么材料做的?肯定不止紫砂这么简单!

正在他双手靠在膝上,胡思乱想的当口,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吓了他一跳,手一抖,那把壶就摔在前面的茶几上!

天可怜见,那茶几可不是木头做的,而是大理石板案面!吴晨的心瞬时间抽紧,下意识的就上身往下一沉,右手去捞!

“啪”的一声,那把壶已经摔在石案,吴晨只觉得眼冒金花,几点碎片像慢动作一样往上蹦了起来,正打在他额头眉眼处!

能不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