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青年村支书 >

第34章

青年村支书-第34章

小说: 青年村支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父亲听到这些时,笑的嘴都何不拢了。

的确现在授粉之后就没别的事情了,只需要等果实成熟上市就可以了。

不用想上市的价格肯定很昂贵,或许这次真的能赚到钱吧。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起来到大棚里面。

此刻大棚里的杏花已经全部绽放,大棚内到处是粉红色的花朵,而且大棚内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

这可都是希望啊!

ps:推荐一个朋友的书《北冥神功》,作者名:火绪,《北冥神功》修炼到最高境界,还只是吸人内力吗?让我们跟随主角的步伐,一步一步解秘《北冥神功》真正的奥秘吧!

第五十三章 林业局长

 (家里来大官了,大家能不能投几张票好好招待人家一下啊!)

时近中午,母亲已经回家开始做午饭。

现在在大棚内也无其它事可做,我就想着回家帮着母亲做饭,毕竟闲着也是闲着。

回到家母亲正在用开水泡粉皮,看样子今天下午又有好菜吃了。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土豆粉皮炖鸡。

嗯嗯。

过了年之后我还没怎么吃鸡呢。

家里有客人就是好,起码有好吃的。

果真不假,只见母亲手里拿着一只老公鸡,然后残忍的把刀抹向鸡脖子。

用力一划,只见那只老公鸡痛苦的挣扎了两下,随后母亲把正在滴血的鸡脖子对准了一个提前准备的碗内,当鸡血流的差不多时,母亲随手一扔,把那只老公鸡丢到一旁让它临死挣扎一会。农村杀机就是这样,把鸡脖子划开,之后把鸡血空出来留着炒菜吃。

不对啊!我家没有喂鸡,那里来的老公鸡呢?“妈,咱家那只鸡哪来的?”我不解的像母亲问道。

母亲把那碗热腾腾的鸡血端到菜厨子里面,说道:“这是你奶奶逮来的,我本打算花十几块钱去买一只,正好你奶奶送来了。”

我们村有一个养鸡场,是我本家一个大爷家办的,至于养鸡场效益如何我就不了了之了。反正村里一般有人来客杀鸡都会去他家买。

我随口说道:“妈,我记得我三奶家的狗快要下崽了,我想着等到时候我养一只,你看行不?”

“养狗?用什么养?猪圈里那两只獾看样也快生崽了,我看到时候人都养不活了。”母亲有些不情愿我这个提议。

的确如此,家里种的庄稼少,几乎没有,唯一的也就是指望着大棚内的杏树,以及快要结果的桃树与葡萄。

我家种了好像有十多亩地,不过庄稼确是一点也没有,只有果树。如今大规模种植得有,桃树,还有葡萄,虽然今年也能结果,但却不是结果的高峰期,众所周知,果树的结果时间不一样。桃三杏四梨五年,桃树今年好像是第二年结果,种植了一百多颗,今年应该也能结出上千斤的果实吧。葡萄一般是两年结果,这都是普通的葡萄,不过据说我爸种植的葡萄价格都很昂贵,而且都是买的葡萄苗,回家之后繁育,随后就是自己嫁接,这样省了很多钱,不过却很费时间。

我嘿嘿一笑:“没事,你看前面大棚不是很快就见效益了吗?”

母亲听我这么一说笑了笑,随后说道:“孩来,你知道咱家弄的这个大棚花了多少钱?要是赚了还行,要是赔了可就全完了,就算咱家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啊!”

其实母亲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担心。

父亲一向是一个看事小心的人,他难道会冒着风险花上几万块钱盖大棚?在说这可不是父亲的性格,而且父亲盖这个大棚可谓是花了很多时间查阅资料。

所以我相信父亲。

母亲正在用开水烫那只已经死去的公鸡,而我则是在旁边帮着倒水。

只听屋后传来一阵说话声:“卜(bu)局长,就是这家了。”

声音有些耳熟,仔细一听好像是许镇长。

这时六人也相继走到我家院内。只见许镇长身在其中,随后又五个人,其中一个中年人,大约五十多岁,后面四个三十多岁的壮年,其中一个手中还带着摄像机,像是要采访什么人似的。

许镇长呵呵一笑,问道:“小彭啊!你爸呢。”

母亲把鸡放到盆里,洗了把手,:“许镇长来了,来来来赶紧进屋。”说着急忙走到屋里把桌子上不用的东西收拾了一下。

许镇长笑着说道:“没事,你忙你的就行了。我来找彭达有事要谈。”

母亲点点头,说道:“你等会,他现在还在大棚里面。我马上叫他回来。你们先屋里坐吧。”说着母亲给我使了个眼神,适宜叫我爸回家。

我刚迈开脚步,只听许镇长说的:“小彭你就带路吧,我们跟着你一起去。”

这有些不太好吧,就算母亲不说我也知道,哪能让客人跟着去下地呢?于是我赶紧说道:“镇长您还是等会吧,很快我爸就回来了。”

许镇长摇摇头,:“我不是来看你爸的,应该说我是来看你家种植的杏树。”

“哦!”看许镇长这么坚持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反正人家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观看杏树。

父亲还在和南屯庄的老汉聊天,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来了。

“彭达,这是忙什么呢?”许镇长一进大棚就喊道。

父亲转过头,看到镇长来了有些吃惊,随后笑着说道:“镇长啊,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只见镇长后面的那个五十多岁的长者四处看了看,随后满意的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别人看不见的笑容。

许镇长看着满棚的花朵,满意的说道:“果然我和想的一样,你管理果树绝对是有一套,看看,你这些可都是钱啊!”随后一愣,道:“你看光想着和你说话了,都没干正事。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说着看着五十多岁的长者,道:“这是咱市里林业局卜局长,今天就是专门考察你这个大棚的。”

父亲有些吃惊,我感觉换成震惊比较确切一点,他万万没有想到市局长会来考察自己建的大棚,同样我也没有想到。一个局长怎么会跑到我们这个偏远的村落?

父亲愣了片刻,随后清醒了一点:“卜局长您好。”说着伸出手进行一个简单的认识仪式。

卜局长伸出后,和父亲紧紧相握,佩服着说道:“彭达,早就听过你的名字。你可是把东厢水果种植提高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啊!”

父亲微微一笑,谦虚着说道:“卜局长过誉了,这都是没事瞎琢磨的。”

卜局长微笑着摇摇头,说道:“不要这么谦虚,你所做的一切我心里都有数。对了,今天我带人过来就是专门采访一下你对于果树种植的经验,虽然咱们东厢地区种植果树的也不少,但是真正精通果树种植以及管理的寥寥无几。我想着把你的经验全部发放给广大的果树种植朋友,希望他们也多多借鉴你的经验,不要走弯路。毕竟赚钱致富才是咱们农民朋友所想的嘛。”

父亲:“卜局长不要这么说,其实我这点本事都是在树上找到的,如果说经验嘛我倒没有,因为我现在正在实践中。毕竟我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在书籍上看到的。”

卜局长见父亲这般也没多强求,毕竟父亲说的有道理。只要人人多看一些书籍并不会比父亲差多少。

卜局长笑着说道:“那么我找人把你这里现在杏花盛开的情景录下来总行了吧?”

父亲连连点头,:“行,只要我能做到的都可以。”

卜局长身后几人听到卜局长的吩咐开始了紧张的录制。而卜局长则是和父亲单独聊着:“彭达,你现在可以说是已经成功了。想过以后的打算没有?”

父亲很现实的说道:“现在成功不成功还不一定,还有关键性的一个阶段。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我唯一的打算就是带领村民们致富。”

卜局长微微一笑:“难道你现在没有成功吗?等授粉过后这些杏树就该结果了,我想以今年的行情来说杏的价格绝对会在两块左右一斤,而你的不同,你的可以提前上市。我刚才大体估摸了一下,你这个大棚里面种了应该有三四百棵杏树吧?”说着看向父亲。

父亲点点头,说:“种了整整四百棵。”

卜局长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四百颗按照每棵平均四十斤算下来那就是一万六千斤。如果按照正常价格两块则是三万二,不过我想如果提前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的时间价格应该更贵一些吧?”

父亲点头说道:“不错,如果能提前一个月价格起码能贵一块钱左右,如果提前两个月价格我就估摸不准了。”

卜局长微微一笑感叹道:“就按照平均价格三块算这就是四万多,这可比种地强的多啊!”随后卜局长向父亲抛出了橄榄枝,“等以后有没有兴趣帮着我在东厢搞果树啊?到时整个东厢的果树管理我全部交给你。”

这时我想到了镇长前段时间说过的话,难道许镇长所指的就是这个?

许镇长只管理一个城前镇,而东厢却有十几二十个乡镇,想想的确不一般。

Ps:大家猜猜父亲会做何种选择。

第五十四章 买鱼

 (俺这里下暴雪了,呼呼,好冷啊!大家能不能收藏一下温暖俺冰冷的心啊?)

父亲摇头一笑,道:“卜局长是不是在开玩笑?我哪能有此能力啊!”

其实父亲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他只不过希望村里人能过的稍微好一点,在说就算父亲想管理东厢的果树也怕是有心无力。

卜局长也没在多说什么,随后在大棚内转悠了一圈就回去了。临走时告诉父亲等到杏成熟时他在来瞧瞧。

父亲本打算把他留下吃顿便饭,结果人家说是没空。

他妈的说没空是老假,纯粹是瞧不起农村人。

一天的时间四箱蜜蜂就已经把大棚内的杏树授完了粉,下午老周在我家吃了一顿饭就回去了。回去当然我们也要把他送回去,这才不一样,老周居然在我家喝多了,喝的晕晕乎乎,害得我在车上还要扶着他。

父亲给了老周一百块钱授粉的钱,结果老周硬是不要,无奈只能等他喝多之后悄悄放进他口袋。

送完老周,回到家都已经快要五点了。

回到家父亲还在大棚里面,说是要浇地,毕竟现在开花所以水分一定要充足,否则杏树不会有好收成的。

幸好家里有那种电泵倒也不是很麻烦,记得以前浇地只能是人工灌溉,用人工挑着水桶慢慢浇。现在好了,用电泵就省了很多事,以前一天能浇两亩地,现在用电泵一天能浇二十亩也有余。

把电泵放到我叔家鱼塘里,之后就要扯水管了,幸好水管足够长,否则就算有电泵也是徒劳,水管和电泵永远是一个整体。

每根水管大约有二十米长,鱼塘距离我家的大棚大约在两百米左右,不过我家大棚却是在鱼塘上方,地形很陡,所以就算是电泵功率在高也休想把水送进大棚内。无奈我只能挨个村子跑,毕竟村里子有水泵的还是少数,我只能去借村民们家的管子,因为我家水泵管子只有一百多米的长度,所以要借别人的,然后绕远路,争取让水不走上坡。虽然比较麻烦,但相比人工浇地还是省事的多。

在村里借完水管,之后就忙着把水管接到一起,然后把管子缕到大棚内。

父亲早已经在每趟杏树两旁用铁锹弄好了水堰,看到管子早已经缕好,所以就开始电泵通电。

一通电,就见原本扁扁的管子有些气体相继排出,由于距离比较远,而且地市不是很好,所以通水的等待还是很漫长的。等了起码有五分钟才见水流慢慢流出。

通水了父亲忙着把水管放到之前弄好的水堰内,然后慢慢守护在一旁,生怕水堰内的水溢出。

浇地并不需要很多人,一个人就可以忙的过来。

父亲看着水流慢慢渗入到土壤,然后转头看着我说道:“现在都二月了,你也该去买点鱼苗了。”

我点点头,说道:“是啊!不过哪里鱼苗好呢?”

鱼苗是养鱼的关键,哪怕你养鱼技术在高,就算鱼苗品种差也是白搭,所以我一直在想,要么不干,要干就认认真真的干。

父亲点点头,用铁锹铲了一铁锹土,把已经快要溢出的水挡在水堰内,然后说道:“你去问问你老爷,反正以前养鱼买的鱼苗都是他买的。”

“嗯,你这里还要帮忙吗?如果没事我去找我老爷。”我问道。

父亲摇摇头,说道:“不用了,你现在就去找你老爷吧。顺便给你叔说句,明天让他跟你一起出,省的他明天又下地干活,我这里反正是抽不开身。”

走到我老爷家,我老爷正在把镐头头向木棍上安。(这句话我无论如何也翻译不过来,貌似这句话是本书中乡土音最浓的。)

老爷见我来了,说道:“你怎么不在大棚里帮你爸浇地?”

我拿过老爷手中的镐头和木棍,然后在把木棍放到镐头头上的空隙里面,然后说道:“我爸让我来问问你哪里的鱼苗好,明天我打算去买点鱼苗,现在这个天气也能放养了。”说着我拿了一个木塞,把木塞塞到镐头与木棍的中间,然后使劲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