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古玩商 >

第8章

盛世古玩商-第8章

小说: 盛世古玩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子心情不错,不光是因为爱情已经敲门,还有今天无意中捡到的那个花觚。回到店里以后他仔细瞧过,是清代民窑的东西不假,而且还是精品,价钱吗,应该在两万到三万之间。无意之间爱情财富双收获,一切来的太突然,他甚至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当然伍子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如今这社会,爱情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没有物质做后盾,再唯美的爱情也经不住考验。不是如今的女孩们太现实,而是这个世界太残酷,如今这个社会,就业难、通货膨胀、房价高涨……所有压力都毫无保留的压在刚刚创业的年轻人身上,连生存都成问题,爱情又从何谈起。

如今这个社会,爱情往往会附加上这样那样的条件,尤其是女孩,她们恋爱时更需要一种安全感,安全感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体现在物质上。伍子深深感觉到一种压力,一种生存的压力,连房租都交不起,有资格谈恋爱吗?几次恋爱失败使他如惊弓之鸟,再也不敢太投入,也不敢抱太多幻想,他这个年龄的人,不是不想浪漫,而是不敢浪漫,或者说没有浪漫的资本。童话里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浪漫无比,至少男主人公是位王子,有着数不清的财富,也有浪漫的资本。若是王子换成一个普通的农民呢?他跟灰姑娘的故事还会浪漫吗?连童话都不能免俗,还有什么地方能不俗?

第16章:东窗事发

一个青花花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改变不了举步维艰的现状,两万块钱还顶不了富人一顿饭钱。要是那把“吴王夫差剑”能出手就好了,生活将从根本上改变,伍子并不为未来担心,至少他手里握着一个重重的砝码。

回到店里吃过晚饭,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伍子关好店门躺在床上。满脑袋都是楚珊和花觚的影子,美其实是相通的,同样的词汇几乎可以同时用在青花花觚和楚珊身上:体型端庄、线条流畅、凹凸有致。单论身材,楚珊完全可以用魔鬼般的身材来形容,比国内顶尖的名模也不逊色,只是相貌稍显普通,不过白皙的皮肤和曼妙的身材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综合起来考虑,楚珊的外表绝不比伍子谈过的任何一个女孩差,而且人家还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在这个小城里绝对是好女不愁嫁。伍子跟楚珊交往,骨子里还是有一些自卑和心虚,他目前的状况,无论如何配不上人家,若不是有一把“吴王夫差剑”做后盾,伍子根本没有与楚珊继续交往的底气。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男人来说,谈恋爱时女的一方太强势,是他最不希望见到的。

楚珊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发来信息,伍子有心发过去一条,想想还是算了,对女人过分主动不是他的性格。伍子是一个很相信缘分的人,命里有时终归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真正的爱情,跟主动与否无关,靠的是心灵上的感应与沟通。他这个想法有些消极,或者说是一种自尊心很强的表现,性格内向的人估计都这样。正是由于他这种性格,以后的日子里与几次爱情的火花都擦肩而过。

接下来的几天有些平淡,楚珊没有再跟伍子见面,只是水清水淡地短信往来。跟那天的“烈日寻宝”相比,现在倒如同是高潮后的低谷,或许人家那天只是偶尔的心血来潮。伍子骚动的心重新平定下来,他和她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味追求什么结果,只能徒增烦恼。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伍子老早打开店门,今天是周六,老街的大日子,古玩交易最集中的一天。伍子已经打算好,上午开店营业,下午去街上淘宝,两不耽误。九点来钟,街上买卖的人开始增多,伍子拿着鸡毛掸子在货架上来回擦拭,希望有个好收成。

店门一开,几条人影晃进店里,伍子暗中高兴,这么早就有买卖登门,兆头不错啊。扭头看清楚来人的衣着相貌之后,他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看这几位的打扮,不像是来买东西的。

柜台前站着四个人,三男一女,清一色的浅蓝色制服。女的手里拎着黑色公文包,用不太标准的桃城普通话对伍子说道:“我们是桃城文化局的,有人举报你前一段时间收过一件青铜剑,我们想核实一下情况。请你配合我们工作。”女人说完,从公文包里掏出工作证和一搭红头文件,都是关于文物保护和国家的文物政策方面的。

伍子心里咯噔一下子,坏了,收购吴王夫差剑的消息到底还是走漏出去。谁啊这是,这不是诚心跟爷我过不去吗,满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把这事搞定,到底还是露馅了。回头一想也难怪,那天那么多人看见自己跟卖主出去,后来这事不了了之,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出东西教自己给黑了。早知如此,应该把活儿做的再细点。得,现在还不是后悔的时候,眼前这四位怎么应付吧,招还是不招。

伍子的大脑飞速转动,考虑坦白或是抗拒的得失,人家既然找上门来,肯定是得到线索。这时候硬抗下去不明智,还不如主动坦白。心里七上八下,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一张白净的笑脸始终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好像对方来不是“找茬”的,而是拿着米面现金来慰问的。

穿制服的女人始终板着脸,任伍子百般赔笑依旧不为所动,一副铁面无私的架势。后面三位男的也一脸严肃,四双眼紧紧盯住伍子浑身上下,好像要用眼神把伍子震慑住。伍子被四双眼盯着,心里有点发虚,今儿耍赖是不成了,还是坦白为上。

当然坦白也分很多种,伍子承认宝剑在自己手上的同时,向四位“制服”同志表明一个事实:自己是春秋吴国名将伍子胥的后代,鉴于夫差对伍子胥痛下杀手,作为老伍家的后人,宝剑有充分的理由保留在伍家人手里。至于得到宝剑的细节,伍子没有说明,只含糊说跟一位老者交换的,当时他也不知道是宝剑,只当一件旧东西收来的。

穿制服的女人这次没有答话,后边一位“男制服”走上来冲伍子摆摆手:“得得得,别瞎掰了,那把剑如果真是吴王夫差剑,没别的说的,我们得收走。看你能主动交代问题,你这把剑具体怎么来的,我们暂时不予追究。”男制服说完话一扬手,事宜伍子赶紧去取东西。

“几位同志,不,领导。我把这把剑交给你们,是不是也算捐献了一件国宝?我保存这把宝剑也不容易,政府能不能给一些补偿?当然如果政府财政有困难,给发张奖状也行。”伍子仗着胆子提出要求。按理说人家不追究他的倒卖文物罪已经够可以了,还要求什么政府给补偿,这就有点贪心了。不过伍子也有苦衷,他收这把宝剑可花了两万多块,白拜捐出去,那不是从他身上割肉吗。他现在可是连房租都交不起。

文物局的四位同志相互看看,那女的说道:“补偿的问题嘛,我们得回去跟局领导汇报,至于奖状嘛,肯定会给。现在就看你捐献国宝的诚意了。”

话说到这份上,再不捐就是抗法,伍子极不情愿地从卧室床底下拿出包装盒,双手递给穿制服的女人。女工作人员脸上总算浮出一丝微笑,“谢谢伍先生的配合,东西我们先带走,鉴定之后会给你一个准确答复。如果宝剑是真的,您捐献国宝的事情肯定会在桃城引起轰动,到时候你出名了,你的店火了,两全其美。”

第17章:东窗事发(二)

女工作人员说完,从公文包里取出几张纸,记下伍子的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姓名、籍贯、年龄、工作单位等一项不落。伍子感觉特别别扭,这就是捐献国宝的待遇?咋跟审犯人差不多。最后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给伍子留下一张带走宝剑的存根,然后三男一女告辞离开。眼瞅着白蓝相间的公务车驶出老街,伍子的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失落、惋惜、庆幸、懊恼、无奈……总之挺不爽。

突然发生这么档子事,打乱了伍子今天所有的计划,再也没有心情做生意,更没有心情去街上淘宝。这把宝剑他可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还指望它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呢,这下可好,煮熟的鸭子硬生生从眼皮底下飞走了。而且抢他鸭子的不是某个私人,而是市文物局,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跟政府部门作对,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伍子最痛恨的还是举报他的人,这不吃饱了撑得吗。他敢肯定,举报者就在老街,而且对他不陌生。老街大大小小近百家古玩店,具体是哪一家他也吃不准。这些古玩店的老板,平常一脸笑容和和气气,见面问寒问暖就跟见到亲哥哥似的,实际上背地里没少动暗劲儿,挖墙脚、抢生意的事情屡见不鲜。同行是冤家,老街就这么大,客源有限,竞争自然就激烈。

伍子的小店本来不被那些大老板们放在眼里,他本身年龄也太轻,二十岁多一点就开古玩店当掌柜的,在老街仅此一家。“博古轩”生意清淡自然逃不出那些大老板的法眼,在他们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他们还断定,不出三年,博古轩肯定关门。事实上也是这样,伍子已经好几个月交不起房租,房东把他轰出去只是时间问题。伍子,在老街注定只是个插曲。

事情在前几天发生戏剧性转折,一把“吴王夫差剑”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老街原有的秩序。那些店老板都不是白痴,很多双眼睛在暗地里瞄着这把宝剑。只是碍于国家法律,这些老板才没有明目张胆收购,清朝以前的青铜器不准交易,这在古玩街绝算不上什么秘密。如果没有这条法律约束,那天得到这把剑的绝不是伍子。

伍子把持剑的老人领出老街,美其名曰去文物局捐献,这点小伎俩怎么会瞒得过古玩街这些老油条。他们得不到,也绝不可能让别人得到,举报只是早晚的事。伍子年纪轻轻,自然领会不到其中内幕,他只知道举报之人不仗义,但绝想不到举报之人还十分阴险。最不理想的一种结果:举报之人恐怕不止一个,而是几个甚至更多。

伍子的心情郁闷无比,老早关上店门,躺在床上生闷气。美好的前程就这么没了,他围绕着成功转了几个圈,重新回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上帝就这么残酷,刚把他抛上天堂,又马上从天堂把他扔下来。这把剑如果运作的好,值几百万不是问题,如今文物局的同志只给打了一张白条,就理直气壮把东西拿走,这事儿放谁身上都难以接受。足以改变他生活的一条捷径被堵死,他不得不重新开始。

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个结局已经不错,政府没把他当成非法买卖文物的贩子抓起来,已经够照顾他了。人家文物局不是答应给他发奖状了吗,那可是金字招牌,以后店里的生意肯定会好转。伍子不断安慰自己,生怕自己想不开,找根绳子把自己累死。

这一夜,伍子一夜未眠,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那把盖世宝剑。也难怪,两万多块钱换一张奖状,这代价是不是忒大了点儿。

第二天是星期天,楚珊发来信息,今天她不上班,想去伍子这边的古玩街转转。伍子无精打采地答应,他的心思还在那把宝剑上面,那可是他通向成功的捷径啊。

伍子吃过早饭,在店里等着楚珊,电话铃声又响,是文物局打来的,要他马上过去一趟。伍子心里一阵激动,这是要给自己发奖状啊。如今全国都在搞和谐社会,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就是快,星期天都在加班加点。给自己的奖状会是多大的呢?三十二开,小点;十六开,还凑活。伍子盘算着发给自己的大红奖状该是什么样子,最好是烫金字的那种,看着醒目。这东西要贴在墙上,管用不管用放一边,最起码看着吓人。

伍子刚要出门,楚珊也赶到,正好,两人一起去文物局。

桃城这地方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它不是历朝历代的都城,也不是古代的大州郡,属于古往今来的穷乡僻壤。虽然也出过像董仲舒、窦太后、高适等等政治文化名人,可那只属于个案。这地方没有大型的古墓,也没有大规模的地上古建筑,秦始皇没在这里歇过马,唐太宗没在这里杀过敌,李太白没在这里赋过诗,乾隆爷下江南也没路过这里。这里的历史文化积淀并不是很厚重。因而文物局在桃城算不上大单位,办公楼不大,人员也不多,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估计也就是看看报纸喝个茶水什么的。

今天是星期天,办公楼里更显冷清,除了传达室的老大爷,一个办公人员没有。楚珊感觉有点不对劲,问伍子:“哎,你不说给你发奖状吗,人呢?该不会是看门的老大爷给你发吧?”

伍子也纳闷,打电话时还说在这里等着呢,怎么没人了。哎呦,该不会被人给骗了吧,那三男一女根本不是文物局的!伍子一颗骚动的心突突直跳,赶紧询问传达室的老大爷。

问过之后才知道,今天还真有人加班,就在三楼的大会议室。老大爷还说,星期天加班在本局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