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古玩商 >

第17章

盛世古玩商-第17章

小说: 盛世古玩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一路竞争,从185万一直争到295万,这个价位是那个女的报出的。张文平不再跟价,这个价位比市场价高出不少,即便考虑到价格上涨的因素,几年以后也不一定能高出这个价位。所以张文平不再跟价,他是会长,同时更是商人,商人决不做没有利润的事情。

295万一次,295万两次,295万三次,成交……拍卖师的语气也有些激动,显然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又会多一笔额外的提成。

大厅一片骚动,会长张文平竟然竞拍失败,这绝对是爆炸性的新闻,而这个神秘女人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能把收藏界的大佬张文平击败,也算是收藏界的巾帼英雄了。这是拍卖会到现在第一次高潮。

伍子也随着拍卖会的高潮变得越来越激动,这件青花瓷罐拍出了将近300万,自己那件瓷罐不知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马上要轮到自己的拍品了,伍子心里稍微有些紧张,毕竟自己和百万富翁已经一步之遥。韩笑雨拍拍伍子的肩膀,“喂,你发什么抖啊?是不是担心自己的瓷罐流拍。”

伍子点点头:“有点紧张,钱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没有钱哪有资本捡漏。我还是希望东西能拍出去。”

“我看没问题,看今天这场面,很多大腕都在,还有几匹黑马。你这个瓷罐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应该有人看上眼。”韩笑雨给伍子吃了颗定心丸。

接下来一件是邢窑的白瓷盘,白瓷相比青花瓷受人追捧的程度要差一些,这件瓷盘的竞拍不温不火,以65万成交。第六件就是伍子的青花瓷罐。伍子和韩笑雨都坐直了身体,其它都是看热闹,这件才是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以伍子现在的经济状况,多拍一万都是天大的好事,他太缺钱了,也太需要钱了。

拍卖师声情并茂介绍着瓷罐的优点,似乎不买这件瓷罐就错过了天下最好的商品似的。伍子从来没感觉到拍卖师原来这么可爱,这哪是在介绍商品,分明就是在讲解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好像你不买这件东西就是不爱国、就是人民的敌人似的。伍子也有耳闻,拍卖师的薪水比他们这些鉴定师还要高,有时候一件古董能不能拍出、拍出多少价格,跟拍卖师的运作能力有很大关系。

拍卖师讲解完毕开始竞价,张文平首先举牌,出价78万;许龙光、李刚、柳元、万家成见张文平第一个举牌,都没有跟进。刚才张文平已经栽了一次,这次可能要找回面子,所以几个巨头都选择了放弃。刚才那个中年女人再次跟进,出价88万,一次涨上去11万,看这意思有点跟张文平对着干。张文平脸色有些难看,北京收藏界还没有人敢跟他这么干,当着这么多同行的面,无论如何要找回脸面。他马上开出了98万的报价,超出前一位10万,收藏大亨的霸气开始显现。

伍子和韩笑雨相互对视,分别从对方眼里看出一丝兴奋,两个拍家相互较劲,很容易把价格拍上去。这正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张文平刚报完价,戴墨镜的那个年轻人突然杀出,开价102万。自从和李刚竞拍玉壶春瓶失利以后,年轻人一直沉默,这会突然杀出,一下子将拍价突进百万以上。伍子更加兴奋,原来是二虎相争,现在是三足鼎立,竞拍形式越来越好。

张文平见又有人竞价,马上将拍价提高到112万,再涨10万,势在必得之势尽显无疑。戴墨镜的年轻人再次出价118万,压住张文平一头。张文平马上反击,128万……

竞拍价格一路上涨,不过并未出现伍子期待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年妇女第一次报价后便不再跟价,显然已经退出了竞争。伍子很快明白了中年妇女的用意,人家是在还给张文平面子,通过加价竞拍,败给张文平,回报上次的得罪之处。这就是商人,任何时候不把事情做绝、做死,做事情尽量留有余地。伍子能看出来的事情,张文平自然心知肚明,只是突然杀出的这个戴墨镜的年轻人打乱了原有的默契。

张文平最后以148万拍得这件瓷罐,比起拍价高了将近一倍。不过为了收藏大亨的面子,赔赚已经是次要的了。拿下这件瓷罐,刚才失利的颜面总算找回来一些。

148万……伍子不断重复着一个陌生而熟悉的数字,这组数字是他自己的,他已经是百万富翁了!一百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有一辆好车,或者在五环以外有一套好房,或者可以在一个三线城市买一套别墅。伍子大脑一片空白,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实实在在把他砸蒙了……

后面几件都是明官窑的东西,其中一只明洪武青花笔洗拍出840万,一只明成化斗彩花纹杯更是拍出990万的天价,相比之下,宋代定窑的白瓷枕拍出88万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由此可见瓷器也不是越老越值钱。

虽然拍品都没有过千万,但是已经令伍子大开眼界,成化斗彩杯990万的价格,已经无限接近千万了,这也是本次专场唯一一个斗彩瓷器。

第32章:晚餐

伍子发现本次拍卖专场成交额最大、竞争最激烈的都是明清瓷器,宋代及以前的单色瓷相比之下要温和不少。这跟国人的收藏兴趣和国际的流行趋势有很大关系。中国瓷器的最高拍卖纪录,排在前十位的,除了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外,其余九件都是明清瓷器。以2008年中国瓷器的最高拍卖记录为例,排在前十位的有4件清代瓷器,3件明代瓷器,1件元青花,2件南宋官窑瓷器。明清瓷器站到7件。

普遍意义上,人们把元代以前的瓷器称为高古瓷。高古瓷器除了宋代的五大名窑产品之外,其余价格普遍不高。这跟国人的收藏爱好,尤其是有钱人阶层的喜好有很大关系,目前来讲,港澳台富商以及国内的收藏大腕们,都倾向于青花瓷和釉上彩的彩瓷。单色的高古瓷一直受到冷落,这成了高古瓷器价格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以及人们对高古瓷的逐步认知和了解,这种瓷器的升值潜力相当巨大。无疑是投资瓷器收藏的一个好项目。这些个问题伍子都懂,也不是不想投资高古瓷,只可惜手上没钱,想也是瞎想。这就是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有钱人可以投资任何感兴趣的项目,没钱人有好项目也没有资本往里投。虽然老天爷突然砸在他头上一百万,不过对于投资高古瓷这个行业,显然太少太少了,有时候甚至还收不到一件。伍子暗暗感叹,人就是这样,欲望永无止境,有了一百万想着一千万,有了一千万还想着一个亿……

韩笑雨见伍子表情郁闷,伸手捅捅他肩膀,“你怎么啦,不至于被一百万给吓住了吧?”

伍子郁闷的表情马上换成一脸的不屑,“我再没见过世面,也不至于被区区百万现金吓住吧。我郁闷的是这个社会,有钱人玩古董,没钱人玩电脑。”

“走我请你吃饭,把不愉快的东西嚼烂,咽到肚里。”韩笑雨说着,拉起伍子往外走。

伍子抬头看看,整个大厅里人已经走的七七八八,只剩下工作人员在清理现场。刚才只顾郁闷了,连那些收藏大腕们离场都没看到,伍子有些失落,韩笑雨介绍的那些人,他看到的都是背影,以后再见到人家估计还认不出来,错过了一次了解北京收藏界风云人物的机会。

韩笑雨见伍子还愣在那里,狠狠掐了他胳膊一下,莺语道:“还不快走,拍卖部的经理快来了,你不想被他当做免费的劳动力使唤吧。”

伍子马上明白过来,公司里很多员工都在大厅里清理现场,同为公司的一员,他们在这闲着有点说不过去。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一起帮忙清理,要么赶紧撤,不然等部门经理来了,想撤都没有机会。

跟韩笑雨往外走的工夫,伍子突然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已经是拥有百万家财的“成功人士”了,世事变化太快,他自己还适应不过来。“今天这饭我请,对了,这瓷器是我们两个人发现的,拍金有你的一半。”伍子对韩笑雨补充道。

韩笑雨拉着伍子一路小跑离开拍卖公司,外面大街上已经是车灯闪烁、华光灿灿。伍子来北京已经有一段时间,不过对这个大都市还是十分陌生,除了去过公司总部和潘家园、北京古玩城、琉璃厂文化街等少数几个地方,其它地方对他来说都是未经发现的新大陆。

韩笑雨在街上拦下一辆出租车,跟司机说出一个挺绕嘴的名字,司机点点头开始一路狂奔。伍子和韩笑雨是同一天来艾丽斯拍卖公司面试的,又是同时被录取,这让他感觉跟韩笑雨之间有一种莫名的缘分。两个人在公司里也合作过几次,还算谈得来。尤其是一顿板面捡来这么一个天大的漏,这得需要多大的机缘。

韩笑雨这人青春靓丽、活泼开朗,伍子跟她在一起感觉自己挺老土,同时心里还挺舒服。韩笑雨主动邀请他吃饭,伍子心里很激动,能跟一位活泼开朗的美女共进晚餐,同时还能谈一些古玩方面的话题,自然是求之不得。他早想好了,等拍金兑现以后,一定分给韩笑雨一半,不管从哪方面讲,人家都有理由得到。只是从情形上看,人家对这笔“不义之财”并不感兴趣,只是真心替伍子高兴而已,这更令伍子心存好感,并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不长,停在一个餐馆门前。两个人先后下车,伍子抬头一瞧,这是一家专门做饺子的餐馆,名字他特别熟悉:梨园饺子城。梨园饺子城在桃城可是鼎鼎有名,想不到北京也有分店,身在异乡,看到熟悉的家乡餐馆的名字,伍子心里一阵清爽,似乎找到了久违的主人翁感觉。

“别愣着了,进去吧。”韩笑雨带路,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餐馆。他们在大厅的角落挑了一个僻静的位置,面对面做下。

“想吃什么馅儿的?随便点。”韩笑雨笑吟吟的对伍子说。

“我随便,只要有肉,什么馅儿都行。”伍子答道。

韩笑雨捂着嘴一乐,叫过服务员开始点菜。她要了西红柿鸡蛋、白萝卜羊肉、茄子猪肉三种。前一种是为自己点的,后两种是为伍子点的。伍子觉得这人还挺心细,猪肉羊肉各一种,充分照顾到自己的口味。

两人边吃边聊,伍子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两个疑问:“你对北京这么熟悉,应该是本地人吧。还有上次面试时那些老专家你都认识,你们家应该是古董世家。我的判断准不准?”

韩笑雨听到伍子对自己的判断,一口饭差点喷出来:“你是这么看我的?告诉你吧,你的推断不仅大错特错,而且错的离谱。”在伍子莫名其妙的眼神里,韩笑雨讲了自己在北京的经历——

韩笑雨老家也是河北,紧邻着渤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滨海小村。她在西北大学攻读考古专业,毕业以后孤身来到北京,当了一名普通的北漂。一个女孩人生地不熟,来北京混谈何容易,她做过古玩店的营业员,在玉石珠宝公司做过模特,在拍卖公司做过保管员,总算跟她学的专业搭上点边。她老家的县城也有桃园饺子城的分店,所以当她在北京看到这家分店以后,不自觉当成了家乡的一部分。每当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她都会来这里吃一顿饺子,享受一下家乡的感觉。然后心情就会舒畅不少,而且这家餐馆价钱公道,特别适合工薪阶层。

“想不到我们竟然是老乡,你请我到这里来,就是让我感受一下家乡的气氛?”伍子插话道。

“是的,北京虽然离我们家乡不远,但它毕竟是国际大都市,没有一点家乡的影子。有时候一个人处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陌生和无助的感觉特别强烈。”韩笑雨回答道,说完这些,她接着讲述自己的经历——

不断跳槽的同时,她抓住一切机会恶补古玩知识,经过几年打拼,在古董的认识和鉴赏方面小有所成,一般的东西不会看走眼,尤其在玉器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天赋,一些浸淫几十年的专家也不见得眼里比她好。几年时间里她不断跳槽,不断变换工作,每换一次工作薪水涨一截,因而她也乐终于跳槽。

第33章:坚强的女孩

不断改换公司,改变工作圈子,使她接触到不少古玩界的专家,其中不乏收藏界的大佬。所以韩笑雨认识那些面试的专家也就见怪不怪了。那天去艾丽斯面试的那些老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古玩店或是古玩产业,他们去面试其实就是兼职,在拍卖公司兼职对他们有好处,可以同时打开卖方和买方两个市场。对这些老人来说,薪水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开阔自己的市场。相比之下,那天面试成功的宋跃进和李凯生二位,还算私心比较少的,他们没有自己的古玩产业,只是受聘于一些大款,做私人的鉴定专家。所以公司才决定雇佣这二位,艾丽斯公司的董事会也不是傻子,事先已调查了每一个面试人的背景,私心太重、背景深厚的自然不能聘用。

伍子止不住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