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第52章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52章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赵尔丰一见这情形,就知道前任王人文是对的,眼前这桩事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有党人要趁机闹事,闹大事……要想避免事情闹大,只有逮捕倒霉的盛宣怀,以汉奸罪论处,让大家找不到由头闹事,然后再说……

当下赵尔丰将保路会弹劾盛宣怀的呈文报送朝廷,并拍了一封电报,警告朝廷:

此时如纯用压力,反抗必藉此而起。

先让朝廷这边缓一缓,缓一缓。赵尔丰心想,革命党人混进了保路会,事情只怕非常的麻烦……这事得提醒蒲殿俊一下,告诉他可别让革命党人利用了……

12。被你玩惨了

发表了讲话之后,赵尔丰把蒲殿俊请到了督抚衙门,带到书房关起门,悄悄地让蒲殿俊看朝廷刚刚发过来的四川铁路处理意见:

蒲殿俊将那份内参展开,就见上面写道:

自铁路国有命下,反抗者尽少年喜事之人。公正绅董,多不谓然。询之蜀人,众口佥同。请饬川署严重对待,以遏乱萌,而靖地方。

给蒲殿俊看朝廷密件,赵尔丰的意思是说:保路会中,确有革命党人混入,四川保路之事,局势是相当的复杂,他希望蒲殿俊好自为之,千万不要被革命党人所利用……

蒲殿俊唯唯而退。

回到保路会,蒲殿俊立即召开股东扩大会议,大股东要到会,小股东也要到会,举凡四川百姓,哪怕是恰好出门打酱油者,都一律请来参加会议。

等人到得黑压压一片之后,蒲殿俊把他刚刚在赵尔丰处看到的朝廷密件告诉了大家,只听众人轰的一声,骚乱起来。

报告完毕,会场一片哭声,喊声,骂声,捶胸跌足声,演说声,纠察整饬秩序声,会长静众声……轰动会场。

时有拍案大哭,致推翻几案者数起,又茶碗破裂声,几案倒声,满场热焰欲焚。于是会场有喊须罢市者,有喊须停课者……

激情之下,众声鼎沸,纷纷摆好桌子,拿来笔墨,开始书写传单。不过一时三刻,传单如雪片,已经飞遍了成都城:

自明日起,全川一律罢市罢课,一切厘税杂捐,概行不纳,邀求收回成命。

四川七千万人同白。

这张传单很快也飞进了赵尔丰的衙署,当时他正悠然品着香茗,等着蒲殿俊来向他报告好消息,突然见到这传单,赵尔丰的眼珠暴凸而出,大叫一声:

老蒲,你哥子玩我!

为什么赵尔丰会认为这是蒲殿俊在玩他呢?

这是因为,赵尔丰专门把蒲殿俊叫来密谈,就是想将蒲殿俊拉入到自己这一边。从道理上来说,蒲殿俊是四川立宪派的头子,与地方官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四川乱了,清政府怪罪下来,赵尔丰落不了个好,蒲殿俊当然也没好果子吃。

可是赵尔丰万万没有想到,这蒲殿俊竟然是唯恐天下不乱,那他还是立宪派吗?这么个搞法,岂不成了革命党吗?

革命党容易对付,可是拿比革命党更能闹事的立宪派怎么办?

赵尔丰傻眼了。

13。为啥跟我过不去

成都全市大罢工,大罢课。

赵尔丰贴出告示,苦苦相劝:

谕尔商民,莫听浮言。

如有误犯,拿办可怜。

妥议路事,必须文明。

何若妄举,自害安宁。

苦言相劝,大众敬听。

贸易照常,各谋营生。

蒲殿俊一瞧,赵尔丰你这笔字拽得很嘛,龟儿子格老子先人板板,再给你玩个绝的。

保路会举行万人集会,到场的何止万人。不明缘由的,万余人放声号啕,哭得赵尔丰心惊肉跳,坐卧不宁。心想这四川人莫不是疯了不成?就算是铁路不收归国有,难道你们就能占到便宜了?至于哭成这样吗……

这哭声的效果,远比赵尔丰的告示更有效果,成都已有半数的商家关门,另半数硬着头皮做生意的,免不了要吃几块突然飞来的冷砖,店老板被砸个头破血流,在所难免。

保路会派出会首罗纶、邓孝可二人来见赵尔丰,蒲殿俊老兄躲了不露面。

赵尔丰问二人:你们为什么要罢市?

二人答:是因为邮传部……

赵尔丰:邮传部又不在四川,又不负责管理四川政务,你说是因为邮传部罢市,那就应该进京去找邮传部闹,在四川你闹个什么劲?

二人答:罢市是民意所要求……

赵尔丰骂道:扯什么民意?我现在负责四川方面的工作,你们罢市,无非不过是让我难堪,我赵尔丰哪点对不起你们四川人了?你们这么跟我过不去?

二人答:我们没有跟你老赵过不去……

赵尔丰急道:日你先人板板,你龟儿子偏偏挑在老子的任上罢市,你们说这事应该由谁来解决?还不是让老子替你们擦屁股?

二人答:老赵差矣,民意如此,我们也没有办法,再说现在只是罢市,又不是暴动……

赵尔丰火了:你们还敢暴动?信不信老子弄死你个龟儿子的!

二人问:那大帅的意思是……

赵尔丰:你们要想这事好好解决,趁早给我停止罢课罢市,别以为我老赵就好欺负,惹火了我老赵,让你龟儿子好看。

二人:……

赵尔丰:你们给我回去,给我通知你们每一位大股东,今天晚上十一点半,我要参加你们的股东大会。

二人:十一点半还要开会?太晚了,这是明显违背劳动法……

赵尔丰:滚!

到了夜间十一点半,赵尔丰来到了保路会,他此行还请来了一个熟人——已经被撤职但尚未离开四川的前任王人文。

王人文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有一千多人听了他的讲演……听完了之后,大家认为,赵尔丰和王人文,这两个领导讲话很有水平,值得大家认真学习……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嘛,是继续罢市罢课。

14。怪事层出乱蜀川

赵尔丰磨破嘴皮子,跟大家讲道理,大家全当他是放屁。

除了杂货饮食店铺之外,全城已经进入了彻底的大罢市,保路会不知何故,竟然请出了光绪皇帝——这位皇帝可是当年被义和团指认为中国第一大汉奸的,现在却成了保路会的救命稻草。

成都城中,家家户户都供起了光绪皇帝的牌位,有些是用红纸写的,有些是保路会秘密印刷之后,免费分给劳苦大众的。劳动人民辛苦了,捐了那么多的银子也没见到一根铁轨,分给你一张光绪皇帝的红纸,就当分红了吧。

牌子的正中书写道:光绪德宗景皇帝之神位。

右边六个小字:庶政公诸舆论。

左边也是六个小字:川路准归商办。

赵尔丰盯着这牌位看了好半晌,才看出个门道来:你们又在瞎胡闹,这两句话,竟然是从光绪皇帝的诏书里抄下来的……

保路会的罗纶解释道:是啊是啊,这川路准归商办,可是圣上的旨意啊……

赵尔丰白了他一眼:少来,你们牌位上正中的那几个字,写得不对,什么叫光绪德宗景皇帝?应该是大清德宗景皇帝才对。

罗纶道:大帅果然明鉴,只不过如果写成大清德宗景皇帝的话,老百姓压根就不晓得你写的是谁,只有写上光绪的年号,大家才晓得的……

赵尔丰冷笑:看来你们为了难为我老赵,可真是煞费了苦心。

蒲殿俊嘿嘿笑道:民意难违,民意难违……我们是真的没得法子……

赵尔丰冷笑一声,一行人继续往督署衙门方向走,就见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每个人头上都顶着光绪皇帝的神位,怪模怪样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赵尔丰就问:这些人为什么要把神位顶在头上?

邓孝可答:民意,民意,这就是民意……

赵尔丰沉下脸不再说话,再往前,却见前面当街的路口中心,搭了顶席棚亭子,里边供奉着光绪皇帝的牌位,沿途过往的官员百姓,骑马的要下马,坐轿的要落轿,说不尽的麻烦,所以大家只好尽量绕着远路走……

赵尔丰指着绕远路的行人问道:这也是民意吗?

蒲殿俊鼻尖冒汗,讪笑道:这个……大概也算是吧。

赵尔丰不再说话,带着保路会的诸首领进了他的督抚衙门。

一同带进衙门里的,有九名保路会的领袖,分别是蒲殿俊、罗纶、邓孝可、颜楷、张澜、胡嵘、江三乘、叶秉诚、王铭新,此外还有三名疑似保路会业务骨干人员:彭芬、蒙裁成、阎一士。

把这些人带进一间大屋子里,赵尔丰指着桌子上的一堆电报文稿,说道:我老赵对你们保路会的态度,对你们四川人的态度,都在这里了,今天请你们这些人来,就是要让你们看个清楚,你们看一看,看清楚了再说话……

众人走过去,拿起电报稿来一看,原来都是赵尔丰自上任以来发往北京的电文:

初三日电:似此本应惩治,然人民皆未滋扰暴动,碍难拿究。

初四日电:故此次罢市,罢课,人心坚固,谓国家如体恤民情,川路暂归商办,并请将借款修路一事,交资政院议决,院议通过,不敢再有异辞,否则举凡一切赋税杂捐,概不完纳,政府若不转圜,人民亦将坚持以待,官吏保持治安,人民亦不暴动。如用强迫手段,即以全省之力对待之云云……尔丰受事之初,已窥其隐患,故思潜移默运,收拾人心……唯有仰恳王父(内阁总理老庆)、中堂(内阁协理那桐)密为代奏转圜,拯救危局,倘能准交院议,既可转危为安,若始终坚持,则祸乱不知所届。

初七日电:尤恳中堂(内阁协理那桐)顾念全川,维持大局,倘蒙谕交(资政)院(咨议)局分议,拯救眉急,可事从容布置,不胜感祷。昨日英领来函,议及路事,拟将宜归已用之款,暨现存之款,仍还公司,令川自修川境之路,名为枝路,一以符先朝商办谕旨,一以符干路国有,枝路准民办之旨,亦不相背,如与公司议妥后,伊即电达驻京各国领袖公使及英使云云,所言是否可行及能否办到,尚不可知。

初十日电:总之,此事非和平即激烈,如朝廷准归商办,大局或不致十分破坏,如不准所请,则变生顷刻,势不得不用兵力剿办,成败利钝,实不可臆计。

等大家一言不发看完电文之后,赵尔丰吼叫了起来:看清楚了没有?你们都看清楚了没有?我老赵可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吗?你们心里也清楚,几天前革命党人王天杰趁机造反,捣毁了荣县和彭县两地的征稽局,这事我老赵如果报上去,是一个什么结果,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

众人静默,半晌,袍哥大哥罗纶问了句:那老赵,你让我们看这些电文,又是什么意思呢?

赵尔丰反问:你说呢?

蒲殿俊道:老赵,你不是要扣留我们吧?

赵尔丰还是那句话:你说呢?

正说着,突然一个士兵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贴在赵尔丰的耳边上说了几句话。

赵尔丰脸色勃然大变。

他匆匆地出了门,走到了督抚衙门口,定睛一看,不禁愕然。

只见衙门口前,络绎不绝,数千名百姓手捧光绪牌位,来到门前有组织地一排排跪下,再看远处,更多的百姓在身份不明的人士带领之下,正在继续向衙门口集中。

眨眼工夫,督抚衙门前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人。

赵尔丰倒吸了一口冷气中计了!

他刚刚将保路会的人带进督抚衙门,混进保路会的革命党人,就急切地抓住这个机会行动起来了。

15。伪劣诗人幕后操纵

四川的立宪党人为了把持铁路,继续捞钱,公然与革命党人眉来眼去,强迫清廷做出让步,否则不惜鱼死网破。

然则朝廷何以也要一条道走到黑,不肯退让一步,堪堪逼得个赵尔丰寻死觅活,欲哭无泪呢?

这件事的根子,还在袁世凯的身上。

或者说,四川的乱局,正是袁世凯这厮一手策划的。

然则,天天躲在彰德洹上村冒充诗人的袁世凯,又是如何成功地策划了这起商业运作的呢?

事实上,袁世凯虽然遭到了废黜,但威信仍在,尤其是在北洋军中,他更是无可争议的大帅。虽然他隐居于彰德洹上村,却在村头架了部电台,每日里电台滴滴答答从早响到晚,北洋军中但凡有个打架斗殴,穿红鞋偷睡了别人的美貌老婆,又或是争权夺利,彼此不服,都要来袁世凯这里告状。

张勋官升江南提督,上任前先到袁世凯这里汇报工作,听取袁世凯的指导。

段老师段芝贵又去东北上任了,临行前向老领导请示汇报。

陆建章倒霉,别人都升官就没他的事,就打电报给袁世凯哭诉,袁世凯就拍电报哄孩子:十九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你别急,他日你一定会“再拥旌旄”。

两名旧部吴凤岭、陈光远打起来了,袁世凯就打电报:要和衷共济,要补救时艰,别唧唧歪歪的打群架……于是吴凤岭和陈光远就立即消停了。

协统雷震春跟龙将军王士珍打起来了,袁世凯急忙打电报给雷震春:黄花老圃,已过重阳,野趣秋光,萧闲爽朗……云山雾罩东拉西扯说了一大堆,雷震春和王士珍就忘了打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