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518章

大宋私生子-第518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天上城挖宝的就多达九万多人,那家伙,城墙上站满了黑压压的人,场面有些失控了,挖宝人个个挥汗如雨,你不让挖他还跟你急;监工的小吏上去大声呵斥、挥舞着鞭子驱赶人群:“你们干嘛呢?谁让你们来挖了,快滚,快滚,不然别怪我等不客气。”

小吏的驱赶丝毫没用,越是这样,人们越是相信脚底下就有宝贝。

他们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不屑地顶撞着赶人的小吏:“我们就挖了,你能怎么着?少拿鸡毛当令箭,杨太傅可发下话来了,谁挖到宝贝就归谁,杨太傅可没说不准我等来挖,让开,让开,小心锄头不长眼……

眼看锄头挥舞而来,吓得小吏连滚带爬的逃开,嘴巴虽然还骂骂咧咧的,但可不敢再上去惹这些红了眼的挖宝者。

杨大提举见这一招效果好得大出乎意料之外,连忙决定加大宝贝的出土量,怎么着也得每天出土一尊宝贝吧,这样才能鼓起大家更大的热情嘛!

十斤金子听起来很多,也确实足够市井小民疯狂了。

但其实它不过价值两千贯左右,和十万免费劳力,以及惊人的工程进度相比,两千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人们就是喜欢这调调,大宋赌风极盛,这挖宝就跟买彩票似的,挖到了就能一夜暴富,而且宝贝接二连三的出土,就像兴奋剂一样,不停在刺激着他们。

苏家小五殷勤地给杨逸端进来一杯茶,嘿嘿地笑道:“姑父大人,高,实在是高,这挖宝的高招一出,斥旧城墙的速度至少能加快三倍……,五倍,至少能节省十万贯工钱……

“少到处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是吗?”杨逸接过茶杯,顺便给他一次严重警告。

“姑父大人多虑了,他们知道又怎么样,每天确实有人挖到宝贝,谁挖到全看各人的运气,至于这宝贝是李勉埋下的,还是姑父大人埋下的,有什么差别呢?”

“差别就在于我是你姑父,我让你闭嘴,你就给我闭嘴。”

“呃……苏家小五噎得一脸酱紫,泄气地说道,“好吧,算我倒霉。”

“倒什么霉?你跑我这儿来耍嘴皮子,没事做了吗?我警告你,在我手下做事,我只看成绩,不看亲戚。”

“哎哟,姑父大人,小五能给您脸上抹黑嘛,我可是刚从城外的砖窑回来,这才歇一口气呢。”

“砖窑的情况怎么样?”杨逸淡然问道。

“姑父大人放心,目前已有的三十三个砖窑我已交待下去,让各窑抓紧烧制城砖,另外又安排人加建了十五个大窑,建成后,保证建城大砖供应当不成问题了。”

“嗯,做事细心点呢,我是你姑父,别人只怕都在看着你呢,没事少往我跟前凑,象刚才这种废话,回家再说不迟,明白了吗?”

听了杨逸的话,苏家小五突然意识到,自己要学的还真多,正如杨逸所说,因为他与杨逸是亲戚关系,别人一定会盯着他看,在衙门里这样没事就往杨逸跟着凑确实不妥。本来没有徇私别人也会怀疑你有徇私的行为。

“多谢姑父大人教诲。”苏家小五长身一揖,便退了出去。

温暖的阳光,洁白的沙滩,高大的椰林,此时在日本已是大雪纷飞的季节,在蒲罗中这里,还是温暖如春。

自日本驶来的五艘大船,离海岸还有三四里,就引来了岸上土著的窥视,这些土著身材矮小,皮肤偏黑,身上穿着粗麻衣,打着赤脚,看上去就像是林间的猴子。

大船之上,田中平七郎梳着冲天辫,穿着黑格子外袍,他已将那把武士刀擦得雪亮,在日本,只有武士可以佩刀,平民是不可以的,这把刀不但是田中平七郎的武器,也是他身份的象征,每个能成为武士的人,都会遵循一个准则:人在刀在,刀毁人亡。

锵的一声,田中平七郎将武士刀收入鞘中,抬头向岸上望去,对那些形同猴子般的土著,他甚为不屑。

这次雇主一次雇来近四百人,田中平七郎觉得这根本就是小题大作,他自认带十来个人上岸,就能那些猴子给灭了。

这时一个穿着汉服的男子走过来,对田中平七郎吩咐道:“田中,等下就由你带队上岸,记住,尽量抓活的,这些猴子我们还有用。”

“嗨!”田中平七郎连忙躬身行礼,对于汉人,田中平七郎有股发自骨子的敬畏,特别是方今之大宋,横扫八荒,威势如日中天,光芒万丈,令人不敢仰视,“感谢蒋先生信赖,田中一定谨遵蒋先生吩咐,多抓活口。”

“但你要记住,有一个人不必留,让他消失得越干净越好。”

“嗨,小人明白,一定不会让麻昌见到明天的太阳。”

“嗯,大船无法靠岸,你们这就乘小船上岸吧,干净利落点,咱们还有很多活要干。”

“嗨!”

大船在离岸两里处停了下来,然后放下二三十条小船,每条小船可乘坐七八个人,远道而来的日本武士,在田中平七郎的带领下,背弓挎刀,纷纷登上小船,向岸边奋力划去。

历史或许不会记住这一天,但这一天却是“倭寇”这个词产生的日子,从一这天起,这个词将让南洋诸岛上的土著闻风丧胆。

占罗部首领麻昌这阵子过得挺惬意,他从宋国商人那里得了不少好处,包括十匹丝绸,十斤茶叶,上百只精美的瓷碗;宋国商人想买下这里建码头,但他们那些巨大的海船让麻昌感到不安,虽然来洽谈的宋国商人显得很友善,但麻昌还是戒心重重。

而且他觉得,这样不断从宋国商人那里敲取好处,对自己更有利。

他的两个女人帮他赶制出一件丝绸料子的外袍,麻昌心花怒心,正在试穿这件丝绸美衣,一个族人便慌慌张张地冲到麻昌住的窝棚边,结结巴巴地说道:“大……王,海上来了几艘大船,放下好多小船……

蒲罗中地处马六甲海峡顶端,无论是宋国的船只,还是印度、波斯的商船往来都会经过这里,占罗族人见过不少大船,只要不靠岸,他们也不会大惊小怪。

见族人这般惊慌,麻昌抄起一根木枪就冲出去,还没等他冲出椰林,就听到一串串“八嘎!”的叫喊声;紧接着就看来占罗部的族人哭爹喊娘的退进来,他们身后紧追一群模样怪异的人,身上背着弓箭,手上拿着锋利的长刀,健步如飞,厉声呼喝着,如同赶鸭子一样追杀着他的族人。

好在这些人似乎并不想杀人,追上后只是将人击倒俘虏。

否则他们手上雪光闪闪的长刀斩下的话,占罗部的人凭着简陋的木枪,只怕已经死伤大半了。

田中平七郎就冲在最前面,眼看这些猴子钻进椰林内,万一跑散了可就抓不到人了,他手上的武士刀终于忍不住挥出,寒光一闪而逝,一个猴子的头颅飞了起来,鲜血暴喷如泉。

“八嘎,再跑通通杀掉……

问题是田中平七郎喊得再大声也没用,双方语言不通,鬼也不知道他喊什么,血腥的杀戮让猴子们更是惊得魂飞魄散,四散而逃。

田中平七郎一边号令手下武士围追奔逃的猴子,一边往麻昌冲来,因为麻昌身上穿着崭新的丝绸衣裳,象是鹤立鸡群,目标太明示了。

麻昌叽叽呱呱地大叫着,木枪咄的一声向田中平七郎刺去,田中哪里管他说什么鬼话,双手握着雪亮的武士刀,暴喝着劈出,一个照面就将麻昌的木枪劈成两段。

“八嘎!”在一声厉嚎声中,田中飞快地扑上去,武士刀再次挥出,寒光如匹,麻昌那翻着白眼的头颅被劈得向旁边歪出,脖子大半被劈断,面部被震得扭曲到了背后,鲜红的血液瞬间把他那件崭新的丝绸美衣染湿了,如桃花盛开。

几百日本武士在椰林中四处追杀着占罗部的猴子,说他们是猴子真不错,有些被追急了,飞快地爬到高高椰树上,那速度快得惊人;遇到这种情况,树下总是“八嘎”声不断,紧接着乱箭身上去,树上的猴子就像熟透的椰子,惨叫着往下掉。

耶林里到处是追逐的身影,到处是喊杀声,偶尔也能听到“花姑娘!”之类的淫笑……

第七卷 第725章 携美出城

短短六天时间,东京内城的旧城墙被十多万挖宝人以一种惊人的速度给扒平了。

尽管如此,还有许多人不甘心,还在废墟上扒着。

因为据“独自家消息报”考证,李勉当初应该是埋下了36尊瑞兽镇城的,但这几天前前后后不过挖出了八尊,还有大半没找着呢。

心情大好的杨大学士,每天偷着乐儿,同时他下令买来了上千头肥猪,给六万劳力大吃一顿。

一千头猪也就万来贯,这次他可是节省了十多万贯开支呢。

而且让工期至少缩短了半个月,拿万把贯庆祝一下这是应该的。

城墙扒下来了,但那些废砖土还得运出城去,这回没什么高招了,几万人吃过大餐之后,用工备好的车马,一车车地往城外拉。

好在也不用拉太远,按司天监的意思,直接拉到城外东北角堆放,将这个方位堆高起来,这样对帝京风水更好。

杨逸起初对这个说法颇为忌惮,因为这让他想起了青云老道当初给他的那首谒语诗,其中第一句就是:艮作清鸣七月舞。

因为这句诗,让杨逸明白了“艮”是八卦之一,代表山。

同时艮也是一个方位名词,指东北方。

司天监说把外城东北角堆高对帝京风水有利,让杨逸想起了这个艮字,也想起了原来的历史上,赵佶笃信道教,被道士蛊惑,把皇宫的东山角堆出一座矮山来,称之为艮岳。

杨逸的第一反应是,赵佶堆出艮岳不久就成了亡国之君,那么这艮岳绝对不如道士说的那样,对帝京风水有利,可能恰恰相反。

他已经出门了,准备去驳斥这种做法。

到了礼部大门却又停住了脚步,因为他想通了,把东北角堆高,就算对帝京风水无益,但应该也无害,天下会卦象的并非只有司天监的人,他们绝不敢拿这事来开玩笑。

原来的北宋亡国不能说与艮岳毫无关系。

但即便真有些关系,也不是把东北角堆高造成的,而赵佶随后的举动导致的;他让蔡京和童贯等人大肆搞什么花石纲,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把天下百姓折腾得民不聊生。

现在只是将扒下的砖土堆到东北角,与赵佶的性质完全是两回事,对天下百姓并无害处。

相反这个决定对施工提供了便利,因为这样旧城废墟就不用运多远了,只要运到城北东京角堆起,距离很近,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施工时间。

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还要去反对呢?

东北角那里自己本来也要留一片空地做公园,供东京百姓休闲之用,正好,把那里堆出些随意的山水来也好。

想通了一点,杨逸不禁洒然一笑,看来自己这阵子也有些神神叨叨的了,为这种没影子的事去担心。

工部这次筹备了近两万辆大车,三万多头驴马,从各段内城墙到新宋门、新曹门、陈桥门、新封丘门的街道上,全是连成了长龙的运泥车。

有沈清直在主持,实际上杨逸并没有太多琐务,通常而言,只有需要和朝廷申请什么东西时,才用得着杨逸,由他出面的话,需要什么朝廷批下来特快。

至于如何去施工,要准备什么建筑物资这些事情,杨逸实在不如沈清直和马伯方这些人内行;他为免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发生,干脆将这些事都交给了沈清直和司马伯方来做主,任由他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左右无事,杨逸带着几个护卫,便打马从御街出发,经东角楼、沿高头街向北,经马行街,准备出城外看看。

经过内城东北角的开宝寺时,突然看到一个娉娉婷婷的身影,梳着一髻两结的同心髻,一袭貂裘小袄,米黄撒花披肩、莲青色万字曲水织金连烟锦裙,卓绝多姿,丽色天成,不是清娘是谁?

她身后跟着丫环小艾,还有家中两个小厮。

清娘正要登车,突然朝见杨逸,不禁欣然向他迎来,俏然笑道:“杨大哥,你这是要往何处去?”

杨逸见她脸上红扑扑的,煞是娇美,呼吸也有些急促,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清娘,瞧你气喘吁吁的,你这是干嘛去了?”

“杨大哥你猜。”清娘甜甜一笑。

“我才懒得猜呢,你若不说,我就直接认为你干坏事去了。”杨逸笑吟吟地答她一句。

尽管这是在大街上,清娘还是忍不住轻顿了一下莲足嗔道:“杨大哥净胡说,哼,不理你了。”

小艾捂着嘴笑了一下,然后帮清娘解释道:“国公爷,娘子她是登铁塔去了。”

杨逸抬头望望开宝寺里那座高耸入云的高塔,难怪清娘气息未定,原来是登塔寻诗去了。

这座铁塔并非真是铁塔,只不过它通体遍砌铁色琉璃釉面砖,看上去象铁铸的一样。

它是开宝寺存放佛舍利子的宝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十三层,高将近六十米,砖面图案有佛像、飞天、乐伎、降龙、麒麟、花卉等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