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414章

大宋私生子-第414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逸摇摇头答道:“不行,我若不冒一点险,岂能取信于人?”

“大人……

“你们不必再劝,我身边的几百亲卫也都交代下去了,到时有你一将人马顶着,再有这几百人马护着我,不会有差池的。”

杨逸说完,一声令下,沉重的战鼓顿时响起,那鼓声如重棰一般击在每一个人心上,能让人感到血脉阵阵沸腾,头皮发麻,如怒发冲冠,一股激昂之气弥漫在每一个人胸膛。

杨逸于阵前拔出大马士革宝刀,凌空一指,嘴里发出一声老虎般的低吼:“唬!”

三万宋军随之低吼起来:

唬!唬!唬!

唬!唬!唬!

唬!唬!唬!

三万人的低吼如万虎啸林,无形的气浪汹涌而去,令风云为之变色,北面的辽军见了,也为之色变,因为三万宋军的吼声太整齐了,有如一人,这得有多精锐的军队才能做到啊!

“冲!”杨逸再次扬刀一指,乌云盖雪啸啸人立而起,然后疾冲而出,恍如一支离弦之箭。

身后三万铁骑则是决堤的洪流,冲出的声势惊天动地,气吞万里如虎,向对面的七万金军席卷而去。

第五卷 第567章 胜败的艺术

战鼓雷动,旌旗猎猎,杨逸扬刀一指,三万宋军如同决堤的洪流,向金军席卷而去;铁蹄震天动地,煞气直冲层云,那唬唬的低吼,高举如荆林的刀枪,气势磅礴如涛;

耶律明斡站在辽军大阵之中,看得既惊且喜;以前大宋缺马,多以步兵为主,而现在令人惊讶的是,杨逸这三万骑兵冲锋时那惊人的声势,凝重的杀气,一往无前的气慨,丝毫不弱于草原上最精锐的骑兵。

喜的是,现在这支狼虎之师终为自己所用,今后它将成为自己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有此雄师,何愁金贼不灭呐!

萧亦对杨逸一直小心提防着,从未放松过,此刻见三万宋军跃马扬刀,如即将卷入金军大阵的洪流,他一颗心终于松下来了;无论如何,只要杨逸真与金军拼命就好,不管杨逸还有什么心思都不重要了。

见耶律明斡神色欣然,萧亦仍是忍不住劝道:“陛下,杨逸此人,世之枭雄也,即便他真答应供陛下驱驰了,也不可轻信之;此人心计过人,静如山岳,动如脱兔,所作所为无迹可寻,多出人意料之外;他方才单骑前往金军阵前邀战,看似儿戏,其实是别有目的。当时完颜宗翰若是贸然应战,十有九要做杨逸刀下之鬼。”

耶律明斡不禁问道:“越王也认为单骑搏斗杨逸必能赢完颜宗翰?”

“未必,杨逸是状元出身,虽然文武修,但若是凭他一人,想在阵前斩杀完颜宗翰,只怕也力有不第。”

耶律明斡疑惑地问道:“越王这是何意,方才杨逸分明是单骑前去挑战,越王既然说完颜宗翰应战必死,难道杨逸还有别的帮手不成?”

“不错,陛下,这就是杨逸的高明之处,陛下忽略他身边的那头白狼了,那头白狼看上去就像一条驯熟的看家狗,在这十数万大军之间,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把它忽略掉;但是陛下,在臣看来那头白狼绝对不下于一名悍勇之将,若是完颜宗翰接受杨逸挑战,他要面对的将不只是杨逸,还有那头不为人注意的白狼;完颜宗翰注意力被杨逸吸引,那头白狼再从背后猝然发难,臣敢保证完颜宗翰必死无疑,所以说面对杨逸这样一个智计百出的人,非处处小心不可,望陛下谨记,杨逸此人只能利用,绝不可轻信。”

耶律明斡经萧亦这么一说,心中不禁凛然,确实,杨逸的算计真是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他挖好的陷阱,怎么死都不知道。

俩人交流几句的时间,杨逸三万大军已一去两里,眼看就要与迎出的数万金军撞在一起;紧张的战场形势,让几万押阵的辽军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双方的军阵。

远远望着,杨逸的宋军如磅礴的洪流,而人马更多的金军就像汹涌的海浪,在辽阔的草原上滚滚对冲而去,那军前的旌旗受前冲的阻力,如云翻卷不息,那旗竿向后弯曲着,让人看得揪心,生怕它会随时断掉。

“啊……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在几万辽军破口而出的惊叫中,宋军阵前的那面杨字大旗突然断了;这还得了,帅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所有士卒的精神寄托,帅旗在,鏖战得再辛苦,士卒往往都能顶住,帅旗若不在,大军必乱;

因为在数万人的军阵中,大部分士卒是看不到主帅的,那面高高飘扬的帅旗实际上才是指引士卒作战的精神寄托,它甚至比主帅本身更重要。

此时宋金大军对冲,相距已不到一里,杨逸的帅旗突然折断,这无异一场巨大的灾难,宋军不败天理难容。

果然,在几万辽军的惊呼中,宋军的阵形随之大乱,这是必然的,毫无侥幸可言,不管是谁的军队,遇上这等情况也必定大乱。

对面的金军见宋军阵势大乱,顿时欢呼雷动,个个大呼着杨逸已坠马阵亡,那澎湃的声浪如同海啸一般,听得人心头发麻。

无数的金军抽打着战马狂冲而来,他们要趁此天赐良机,将几万宋军辗成碎肉。

而宋军大乱之下,再无阵形可讲,人人掉转马头,一窝蜂的往回逃;但战马从狂奔,到刹住去势,再到掉头加速,这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

数万金军顺势冲来,其速如飞,眼看将要从逃命的宋军后方杀入,这边观战的辽军也不禁被吓得脸色煞白,因为谁都知道,若是被金兵从后面冲入,宋军必定是尸横遍野,血流飘撸,恐怕能够逃生的没几个;许多辽军已经忍不住别过头去,不愿再看那血腥的屠杀。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关头,处于杨逸大阵以南,距离约有半里远的李一忠一将人马,充当起了力扛万军的角色;这两千五百燧发枪兵从一开始,就是与杨逸本阵分开的,实际指引他们作战的,是他们队伍前面的那面李字大旗,而不是杨逸的帅旗;

所以杨逸帅旗折断,本阵大乱,他们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在李一忠的指挥下,一将人马娴熟无比的勒住战马,然后下马列阵,分三排,每排八百人,早就装好弹药的燧发枪平举而起,射击!

呯!呯!呯!

呯!呯!呯!

呯!呯!呯!

密集的枪声仿佛年关上的鞭炮声,一排排火焰喷薄而出,在硝烟弥漫之中,弹子呼啸而去,几乎没有停顿的时候;正冲向杨逸中军的数万金兵就像被收割机辗过的麦浪,一排排了坠倒……

一匹匹战马撞击地面时发出阵阵轰隆的巨响,有些受伤较轻的战马则悲鸣着收蹄人立,结果被后面冲来的战马撞翻,翻滚不止。

人惨嚎,马嘶叫,蹄声如雷,子弹如雨,在金军阵前交织出一幕血肉横飞的惨景。

人尸马尸很快在金军阵前堆积出一道屏障,后面的骑兵即便没有被子弹击中,往往也被前面的尸体绊倒,摔得人仰马翻。

但金军实在太多了,几万人汹涌而来,铺开的横截面足有十里宽,燧发枪能射杀的,也只是杨逸本阵后面里把距离内的金兵,其它的继续汹涌地冲过,杀之不尽。

但有了李一忠这一番阻击,无疑给杨逸的本阵赢得了宝贵的生机;在金军绕过正面的人尸马尸之后,杨逸虽然来不及重新整理阵形,但几万逃兵至少完成的二次加速,这样金军想追上他们就得各凭马力了。

李一忠这边也只是顶得住一时,眼看金军四散而来,他只得下令撤退,一将人马以完整的队形,向南面飞逃而去,燧发枪的威力给金兵的震撼太大,竟没有人敢去追击他这一将人马。

杨逸的两万多溃兵完成加速之后,在各级将军的喝令之下,队形也慢慢没那么乱了,只是此时辽军紧追在后面不足半里,根本没时间让他们掉头,而且没有帅旗指引,两三万大军也没有凝聚力。所以只能不断的逃。

辽军见宋军溃败而回,金军狂追在后,大部分人已经吓得两股打颤了,好在杨逸的二三万溃兵没有去冲击辽军大阵,而且是从辽军南面半里处溃逃而过,使辽军大阵不至于跟着大乱。

只是溃败的恐慌一向比瘟疫还可怕,几万辽军见盟友溃败而回,本身胆气已丧,加上大变来得太突然,辽军在萧亦的指挥下,仓促迎击金军,连战马的加速过程都来不及完成,就被金军顺势撞入阵中。

速度是骑兵的生命,没有速度的骑兵还不如步兵好使,萧亦便是有万般能耐,此刻也是枉然,辽军几乎是一冲即溃,根本不堪一击。

数万金军如巨浪一般席卷而来,烟尘滚滚,呐喊如潮,凛冽的杀气让天地为之变色;当初完颜宗翰与银术可商议之时,就拟好的针对辽军,而对宋军留一线人情的作战方针,此时更不待说,宋军逃就逃吧,先收拾这几万辽军再说。

在完颜宗翰的指挥下,七万金军对溃败的辽军往死里撵,紧追不舍。

无数的辽军逃之不及,降者不计其数,耶律明斡在亲卫的掩护下,向古北口方向拼命的逃去,战马的屁股被他抽打得血迹斑斑;耶律明斡心胆俱裂,面若死灰,一边逃,一边脱衣解带,不脱不行啊,那帝皇服饰太招风了,金兵远远就能看得清楚;

谁不想生擒个皇帝去领功请赏啊,对他自然是狠追不舍,若不是耶律明斡的坐骑是宝马,跑得快些,他早就被俘了。

萧亦作为辽军的实际指挥者,挡在后面,此时已变成了一具尸体,死得不明不白。

这一刻会仙岭南面就像是沸腾的大海,十几万人马在追逐,在猎杀,在哭嚎,黄尘滚滚,如云层翻涌,六七万金军大胜之下,那昂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杨逸的三万人马趁金军剿杀辽军之机,迅速脱离了战场,在杨逸的带领下,先一步“逃”向古北口,那速度没得说,仿佛被追杀的不是辽军,而是他们一样。

第五卷 第568章 剩潘金莲一个人在家

杨逸带着三万“溃兵”一路西逃,眼看古北口在望,刘老虎终于忍不住仰天狂笑起来。

杨逸一鞭子抽了过去,怒斥道:“刘老虎你笑个屁,咱们这是溃败,是溃败你懂吗?”

“哈哈哈,大人,有谁溃败得象咱们这般漂亮呢,我刘老虎算是明白了,跟着大人打仗,没得说,连溃败都这么美妙,这么畅快,这么飘飘欲仙……哈哈……

身边的侍卫也跟着大笑不止,也难怪他们这么爽快,这次谋夺燕云的过程,如果打个比喻的话,就是把武大郎引出去喂狼了,如今只剩下一个潘金莲在家,试问大官人要怎么样……

那些普通士卒不明就里,个个诧异不已,他们确实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几万人,若是个个预先知道真相的话,容易提前泄露天机。就算能保守这个秘密,这戏演起来也必定破绽百出,所以事前大部分士卒确实不知原委,对他们来说刚才的溃败就是真的。

杨逸敢于不预先告诉他们真相,是源于对他们的信赖,相信这支百战精兵能做到溃而不散,事实证明,他们没有辜负杨逸的信赖;三万人马,溃了,却始终能聚在一起逃亡,在金军被辽军吸引去后,在杨逸与各级将领的组织下,其实他们很快就可以重新组阵,回头再战,只不过杨逸刻意带着他们不停的逃而已。

大军进入古北口之后,杨逸立即下令接手关隘,迅速布防,不出所料的话,后面很快就有大批的辽军溃逃回来,金军也很快会追杀而至。

布好关防之后,杨逸大舒了一口气,说来这次是非常冒险的,一个不好,三万人马就撂在会仙岭下了,这种事情偶尔干干就行了,若是经常如此,那是找死,反正杨逸不打算再干这种事了。

刘武他们倒是非常轻松,确实,现在没什么好紧张的了,刚才帅旗突然折断,士卒们以为杨逸出事了,所以大军才崩溃;现在杨逸还在,大家都看到了,便再也没有什么好恐怕的,凭这三万精锐,加上威力巨大的燧发枪,正面硬撼完颜宗翰七万金军,也自信能胜,何况现在是据关而守,完颜宗翰敢挥军来攻,管教他有来无回。

“各位,从这一次溃败,你们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杨逸突然向刘武这些手下将领问道。

谢东升答道:“大人,这样的溃败虽然也很有意思,但属下还是追敌人来的实在。”

刘武嘿嘿地笑道:“无妨,无娘,有大人在,败也是胜,嘿嘿,说真的,跟着大人打胜仗惯了,突然败一回还真有意思……

刘武越说越不像话,这叫总结经验吗?杨逸抬脚便踹,刘武这蛮牛皮厚,拍拍屁股尢自嘿嘿笑个不停,权当没这回事。

李一忠笑道:“大人,末将觉得,此战最重要的经验是今后作战前,要再三检查旗杆是否足够坚韧。”

“哈哈哈,不错,本帅决定:第一,咱们今后的旗杆一律换成铁的。第二,不能只带一面帅旗,得带两面,不,三面,一面断了咱们竖起第二面,第二面断了咱们竖起第三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