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144章

大宋私生子-第144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逸让大家把所有的水囊装满水后,便在地斤泽的水源中下毒,随着李一忠他们撤向地斤泽,相信一批批的夏军也会随之到来,到时让他们喝一壶吧!

一切料理妥当,杨逸下令连夜出发,望着天上的北斗星,继续向北!

夜风呜咽,马蹄踏在细沙上,无声无息,看看身后剩余的六十骑,杨逸突然想问,六十骑又怎么样?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当年班定远还不是只有三十六骑?

经过两天的调养,康国长公主的病基本好了,现在她对杨逸更加没什么好脸色,原因是无意中从一个士卒嘴里得知,杨逸给她喝的竟然是蛇汤。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蛇汤喝起来很甜、很鲜、很美!

但是作为女人中的女人(呃,至少康国长公主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她对蛇有着天生的恐惧和排斥,得知杨逸给她喝的竟然是蛇汤后,她反胃,想吐,但已经吐不出来,满腔的怨恨只能发泄在杨逸身上。

想咬他几口吧,现在又有些舍不得,那只有冷面相对。

奔腾的骆驼背上,杨逸神态自若,低声哼着一首怪腔怪调的歌儿:白天光,照天涯的两端,在心上,却不在身旁,擦不干,你当时的泪光,路太长,追不回原谅……

康国长公主细细地聆听着,却又不时发出一声似乎很厌恶的冷哼,杨逸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因为那夜的一个长吻,两人间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加怪异,康国长公主没变成小鸟依人的模样,相反,如今是事事与他作对,冷嘲热讽不断;杨逸有些无所谓,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我是坏人,我怕谁?

康国长公主见他没有停止哼唱的意思,便赌气地说道:“我困了!”

杨逸轻轻一叹,习惯性的挺了挺自己的胸膛,康国长公主撅了撅嘴,顺势靠了进去,然后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你不乐意是吗?”

“岂敢,下官只是在感叹,自己怎么就不能变成一张床。”

“你……康国长公主知道他又开始胡说八道了,索性不说话了,脑袋习惯地在他怀里拱了拱,找到了最舒适的位置,然后闭上眼睛,也不知道她是真睡还是假睡,反正她睡了。

皎洁的月光洒在她明净的脸上,长长睫毛让人想起了湖边的兰花草,神态间还有一种少女特有的骄傲,仔细往下看就会发现,她两边嘴角微微的上翘着,得意吧!

离开地斤泽后,杨逸多数是选择昼伏夜行,这样能最大限度的避开夏军,再者随着人数只有几十人了,在茫茫的大漠中跟几粒沙没什么分别,夏军搜寻起来更加困难。

前后花了三天三夜,终于走到黄河岸边,然后找了一处山林隐伏了下来。

隐伏地处在黄河“几”字形的顶端,北岸便是辖属辽国的阴山了,杨逸再度派出十来人北渡黄河,分散寻找,以期联络到应该已经到来的阻卜部人马。

这次布下的局,关键就在阻卜部的这股人马,从西夏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杀入,到时一定会让梁太后很痛、很爽!

第二卷 第189章 天降神兵

夏州。

仁多保忠望着地图上示注着的那片沙漠,皱眉不已,前两天派进沙漠的夏军还时不时能寻到杨逸的踪迹,也歼灭了杨逸上百人。但如今已经失去杨逸的踪迹好几天了。

整个河套地区,有过半的面积是沙漠,浩瀚无垠,想在里面找出几个人来,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分别,而且仁多保忠也不可能真把十万大军全派进沙漠里去,大多军队是游弋在沙漠外围,以期能堵住杨逸有可能逃亡的路线。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来,自己是枉费心机了,杨逸似乎并没有要回宋境的打算,从地斤泽向东,出了沙漠不远就是大宋河东路的鄜州、府州,本以为这是杨逸最有可能走的回国路线,仁多保忠在这边布置了数万人马,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但如今却是一无所获。

仁多保忠望着地图疑惑不解,难道杨逸会继续向北?向北就是阴山,翻过阴山便是漠北了!

“报!”

一声高喊打乱了仁多保忠的思绪,一个信使飞奔进帐,向仁多保忠急声并报着:“仁多将军,宋军大举来犯,熙河军苗授、姚雄率军一万,猛攻罗萨岭,驸马罔罗战败,退守会然山;秦凤路王文振、王道举兵八千,攻破宁安寨,直逼天都山;泾原路折可适、郭成兵出没烟峡,沿葫芦河北上攻打萧山堡,意图汇合秦凤军攻击天都山;泾原军种建中,李忠杰、保安军向少卿两面增援环州,加上庆州援军共计三万,正在环州外围与嵬名将军激战;兰州军也正在集结兵马,王愍和雷秀随时可能进攻河西,太后传旨让仁多将军立即调兵回援。”

一这大通战报听得仁多保忠头昏脑涨,唯一的感觉是,宋军突然全面出动,西夏处处烽烟弥漫,看来南朝为了康国长公主和杨逸,是打算拼命了。

如今嵬名阿吴领率八万大军攻打环州,自己又调集了十万大军来围毛乌素大沙漠,西夏能战之兵已经大半在两地了,其他各处兵力自然捉襟见肘。

仁多保忠不敢怠慢,正要调兵回援,又有信使高喊着冲进来。

“报!仁多将军,大事不好,鄜延军刘安,张诚率军六千来攻米脂城,布沁将军请求立即增援;河东路大将张世永率兵八千越过白土川,大首领嵬名咩布在定夺岭与之交战,损兵五百,退守克东寨,请求仁多将军立即调兵增援。”

听完这些战报,仁多保忠这回是真的要爆了,河东、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兰州,从东到西这千里边境线,凡是与西夏接壤的都出兵了,目前看来,虽然大宋各路出动的兵力都不算很多,也没有过于深入,但这已经够让西夏感觉草木皆兵了。

宋军的目的似乎是在牵制西夏,让西夏不得不全力增兵边境防御,从而无法分出精力围杀杨逸和南朝公主,这一点仁多保忠自认看得很明白,但却没有办法,除非现在能抓到南朝公主与杨逸,宋军所有的攻势自当戛然而止;但杨逸在哪里?仁多保忠望望地图上那片浩瀚的沙漠,想在短时间内在这片沙漠中找出几个人来,难啊!

军情如火,仁多保忠只得下令调兵先增援各处。至于围猎杨逸的任务,便交给贺浪罗,并命令贺浪罗重点搜索东、南两面,防止杨逸逃回宋境。

随着传令兵纷纷奔驰而出,原本拉网围捕杨逸的夏军角号频传,迅速集结,然后奔赴各处战场,整个西北大地风云涌动,战鼓声催。

环州因为一封血书,军心为之大振,杨逸不但没有落在西夏人手中,还因势利导布下一个大局,要斩掉西夏一臂,环州军民振奋异常,现在种朴已不再是被动防守,白天他不断派兵出城对夏军进入逆袭;晚上则派兵偷营,夏军就算不想攻城,也无法安生了。

而外围的种建中、李忠杰、向少卿,同样不断的发动袭击,与夏军在环州外围浴血厮杀,让夏军无法全力攻城;就连庆州的尹策看到大势变化之后,也连忙让庆州守将陆运率军北上,增援环州。

最值得一提的是熙河军,熙河军作为当年王韶的嫡系军团,目前在整个西北战力是最强的,他们有着最多的骑兵,最好的装备、最悍勇的士卒、最好战的将领,之前杨逸在环州大块吃肉,一下子把妹勒几万大军吃掉了,熙河军一群恶狼般的家伙早已心痒难耐。

这次有了救援康国长公主为借口,苗授和姚雄几乎是欢呼着就挥军杀入了夏境,在罗萨岭一个照面就把西夏驸马罔罗杀得丢盔弃甲。

苗授是什么人?

翻开他的个人履历,里面尽是血迹斑斑,王韶熙河开边时以他为先锋将领,克珂诺城、攻兰州、破羌人于露骨山、俘大酋长冷鸡朴,得羌族十万多帐,尽取熙河之地;王韶用兵之精髓:跑得比敌人快,打得比敌人狠,大迂回、大穿插、千里奔袭、直击敌首……

所有王韶用兵的长处,苗授几乎都有所继承,元丰五路伐夏,熙河军团一举攻克天都山,而且是唯一一支完整撤回宋境的军团,而且苗授此人性格极为好战强横,时常会违令出战,十足的赳赳武夫,在元祐年间,可以说他就是提倡“睦邻友好”的旧党的眼中盯、肉中刺,这也是他战功赫赫,官职却一直没有得到高升的原因。

至于姚雄,此人目前在熙河军中可以说并不突出,其它各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这不要紧,你只要记住,他是将来西北赫赫有名的姚家军的缔造者就行了。

苗姚两头猛虎,率领着一群狼,在罗萨岭击溃罔罗之后,突然发挥出熙河军擅长远程奔袭的特点,抛开退守会然山的罔罗,全军突进,一天两夜时间深入近四百里,一个右勾拳重重地击在应理城上,熙河军利用清晨的薄雾杀进应理城时,里面的西夏人还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苗姚二人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应理城,得战马六千、粮草军械无数,至于里面的西夏军民他们如何处理,这个大宋一方没有文字记载;原谅他们吧,苗姚二人都只是知道拿刀,不知道拿笔的人。

西夏一方的记载则说应理城被烧成白地,城中两万军民生还者不足千人。大宋官方认为,这是西夏在夸大其词,就像他们出兵十万通常号称二三十万一样,西夏人总是这么夸张。

应理城已经深入西夏境内,离都城兴庆府都不算很远了,这还得了?西夏人愤怒之余更多的是惊恐,梁太后下旨让仁多保忠调四万人马,日夜增援西线。同时命令嵬名阿吴收兵退守横山,确保天都山不失。

杨逸这次布的这个局,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达到,本来以他一个知州的身份,是不可能让整个西北协同作战的,而这个局之所以能布成,全靠康国长公主作为支点,以救援康国长公主的名义,请求西北各路出兵攻夏。

现在大宋对西夏是持强硬的进攻态度,在这种大背景下,西北各路长官都不得不考虑,若任由康国长公主落入西夏人手中而不救援,任由西夏打大宋一个响亮的耳光,将来朝廷追究下来,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而且之前朝廷给西北制定的对夏政策,本就是不断的浅攻筑寨,蚕食西夏,这次各路一齐行动,虽然还没得到朝廷的统一授命,但并不违背大宋的对夏政策,因此西北各路都或多或少出兵了。

就在宋夏边境处处烽火连天的时候,杨逸却驰马于阴山南麓,这里是辽夏边界,辽夏一向交好,因此这边异常平静,而杨逸要利用的,就是这种不设防一般的平静。

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的牟那山口,杨逸终于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

长辖底率领着阻卜部的六千人马,一人双骑,象洪水一样涌出山口,包毅骑着乌云盖雪当先飞奔过来,这位铁打的汉子翻身下马,扑通一声半跪在地上,眼含热泪吼道:“大人,属下不负重托,把阻卜部人马带来了!”

“好样的包毅,别的我就不多说了,起来,归队!”

“喏!”

很快长辖底也带着副将阿里木驰马过来,远远就哈哈大笑道:“杨学士,咱们又见面了,感谢杨学士的慷慨支持!”

长辖底跳下马来,不等杨逸说话,就给他来了一个熊抱,旁边的康国长公主看得直撅嘴,杨逸也哈哈笑道:“长辖底将军,非常高兴见到你,这次长辖底将军能如约而来,给足了在下面子,在下是陪感荣幸啊!”

“哈哈哈,杨学士说哪里话,杨学士对我阻卜部的大力支持,我们还没来得及表示谢意呢,杨学士但有所招,岂敢不来,这次我阻卜部共来了六千精骑,如何行动,就全听杨学士您吩咐了!”

长辖底说得极为慷慨,事实上若不是杨逸许下诸多好处,来了又有便宜可占,他岂会如此殷勤,杨逸也不揭穿他,这本来就是一场互相利用的把戏。

“长辖底将军说笑了,长辖底将军骁勇善战,在下岂敢胡乱插军您的军队,不过长辖底将军远道而来,若是对西夏的情况不了解,在进军路线上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没问题,便由杨学士说了算!哈哈哈!”

兵贵神速,两人寒暄一翻之后,再次跃上马背,六七精骑如天降神兵,从西夏北面悄然无声地杀入……

第二卷 第190章 西夏;请别为我哭泣!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勒流川两岸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勒流川是黄河“几”字形顶端的一条小支流,在雨季时水深也不过五尺,旱季时则更象沼泽地,却孕育了两岸无比丰茂的水草,和不远处的毛乌素沙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尔成为了细封部的放牧地之一。

西夏的城池都集中在兴庆府及定难五州一带,与辽国接壤的北面一个城池也没有,各部族依然过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

西夏在北面驻兵极少,各部族平时放牧,战时为兵,负责北面边境的防御。

清晨的阳光洒在勒流川上,薄雾还未散尽,草叶上的露珠反射着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