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134章

大宋私生子-第134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逸回到后衙家中,院里的凉亭水滴如珠,溅起如雾,十三娘几人坐在停中享受着盛夏的清凉,石桌上摆放着一些冰镇的新鲜瓜果,杨逸进亭时,十三娘纤纤玉指正捏着一颗酸梅放入口中。

“呀!娘子爱吃酸,看来怀的准是男孩。”

十三娘抿嘴一笑道:“官人,万一是女孩呢?你会不会不高兴?”

杨逸走到她身后,搂着她的纤腰,十三娘顺势将头靠在她胸膛上,含笑等着他的回答。

“大概每个女人怀孕时都会这么问他的夫君,这样的问题对我而言,太俗,真不想回答。”

清娘在一边嘻嘻地笑道:“就是,晴儿姐姐,杨大哥顶天立地,岂会因你生男生女而嫌弃于你,晴儿姐姐你就放心吧!”

十三娘满带深意的瞟了个郎一眼,搂过清娘的小脑袋笑道:“清娘,你就这么相信他?要是他以后嫌弃你怎么办?”

“我……清娘整张小脸都红了,十三娘这话分明是将她当作了杨逸的妻妾,她羞涩地望了一眼杨逸,低下头去细若蚊呓地说道,“清娘爹娘不幸双亡,当初全靠杨大哥照顾我,开解我……

“清娘,别说了!”杨逸一听不好,生怕提起父母后清娘伤心,连忙岔开道:“对了,今天我去慈幼局看了一下,里面的孤儿大多是女孩子,清娘你若是喜欢,以后可以抽点时间去教她们识些字,不求个个能像你一样变成大才女,只需教她们能识文断字便行。”

“让我去做先生?”

“不喜欢吗?”

“喜欢!喜欢!嘻嘻……

“那是对自己的学识没信心?”

“有点……

“得,她们能成为易安居士的学生,不知是她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你呀,就别担心了,随着你的心教就是,反正她们将来也不去考进士,你也不用担心误人子弟。”

“嘻嘻!那人家什么时候可以去?”清娘一双眸子变得很亮,闪烁之间带着清澈的光芒,婉丽的风姿无不给人一种异常洁净的感觉。

十三娘忍不住捏捏她的脸蛋说道:“你呀!你杨大哥把你宠得没边了,净由着你胡闹!官人,你也真是的,清娘一个小姑娘家,你让她去做先生,也不怕人家说三道四。”

“怕什么?只要清娘高兴就好!娘子管他呢!在环州这一亩三分地上,谁敢乱说,看我不灭了他全家!”

“官人你……眼看个郎狂得没边了,十三娘真个是无言以对。

清娘双眼扑闪扑闪地望着她说道:“晴儿姐姐别生气,你若是不同意,人家就不去好了。”

“姐姐没说不同意,今天是端午节,要去也不是今天去,瞧你这副迫不及待的样子!真是个小丫头片子!”

“嘻嘻,晴儿姐姐你是同意了,谢谢晴儿姐姐!”

清娘嘴巴那叫一个甜!十三娘又伸手扭了扭她的脸蛋笑道:“姐姐现在喜欢吃酸食,你嘴巴甜成这样子,姐姐我可受不了!”

“嘻嘻……

第二卷 第176章 桃李不言

山间林木葱郁,草长叶茂,复有清溪潺潺流过,那份清凉之意让人不禁想停下来歇歇脚,鲁四麻利地卸下车,到溪边去饮马;康国长公主坐在树下歇息,这位天家贵女,打小就没受过这样的鞍马劳顿之苦,如画的眉目间此刻写满了疲倦。

她微蹙双眉,抿起小嘴时,香腮上便会出现两个浅浅的梨窝,别有一翻动人的美态,身上穿着的虽然是普通的衣裙,但那婀娜的身体,和那自小养成的气质风仪怎么也掩饰不住。

陶二看在眼里,一颗心猫抓似的,在京城里他也见过不少美人,比如王侍郎家的第六房小妾,比如京中四大行首,比如三生楼那位妖娆的女东家,但这些人对于陶二来说,都非常遥远,可望不可及。

而此刻,在这崇山幽林之中,一个相貌和仪态都是人间极品的绝色美人,离他却是如此的近,几乎唾手可得,怎不教他心痒难耐?

感觉时机已经成熟,陶二殷勤上前说道:“小娘子,这儿离晋州还有一天路程,您也累了吧,先喝口水吧!”

康国长公主接过水壶,放到嘴边时却忽然停了下来,仔细地看了看水壶,又冷漠地扫了陶二一眼,那眼神跟看自家的奴仆似的;陶二的心一下子绷紧起来,生怕她发现了什么不妥之处。

“你没有先喝过吧?”康国长公主盯着他问道。

“没有,没有,这水壶是专为小娘子准备的,在下岂敢乱来,在下要喝水,自会到溪边去喝,小娘子放心吧。”

陶二轻轻舒了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心里又不禁暗骂道,且让你嫌弃,等下把你剥个精光之后,还不是任老子爱怎么骑就怎么骑?

康国长公主喝下了水,没多久就开始迷糊起来,陶二把握时机,为了让溪边的鲁四听到,他故意提高了音量说道:“会!在下从十岁就会驾车了……么?把车子买下来,打发鲁四回京……吧,在下全凭小娘子吩咐……

这番话就像是陶二在和康国长公主交谈,大概只是由于女人声音比较小,溪边的鲁四没法听到而已。

演完戏的陶二赶在鲁四回来之前,把康国长公主扶回了车上,并从她的包袱中掏出了一部分金银,等鲁四回来,他便理直气壮地说道:“鲁四兄弟,小娘子说她去向不定,因此要我跟你打个商量,我们把你这车子买下,价钱方面可以多给你一些无妨,这样就不用麻烦你再跟着奔波了,你尽管拿着银子回京,车就由我来赶好了。”

鲁四看了看低垂的车帘子,由于听到了刚才那番话,憨厚的他也不疑有他,只询问了几句,都被陶二一一应付过去,最后陶二出了双倍的价钱,他计量了一下,便乐呵呵地接下,独自回京去了。

看着鲁四的背影消失在来路的转弯处,陶二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唱着荤曲儿,一挥鞭子赶着马车轻快而去。

他不时掀开帘子看看里边沉睡的美人儿,实在难耐的他坚持将车子赶出了十多里,便驶进一处树林之中,将马拴好后,他无比兴奋地钻进车里,因为药物的原因,康国长公主昏睡未醒,那如花娇美的模样,弹指欲破的肌肤,曲线玲珑的娇躯,最是那贲起的酥胸随着呼吸轻轻起伏时,让陶二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陶二伸出手时激动得微微颤抖起来,心里呯呯直跳,他手指滑过那滑腻的粉面、圆润的下巴,最终停在小美人脖子的第一颗扣子上。

无声无息间,第一颗扣子被解开,康国长公主那优美的粉颈便露了出来,看得陶二一颗心都快跳出来了,手指微颤着滑向第二颗扣子,突然,他停住了。

想起之前美人儿将自己视同奴仆一般的目光,陶二心里升起了一个狂虐的念头:让你瞧不起我陶二,老子就让你看看,仔细看看,老子是怎么把你骑在身下的。

陶二拿过水壶,将水轻轻淋在康国长公主的面上,康国长公主被冷水一激,秀眉细细地蹙了一下,然后悠悠地张开双眼,朦胧之间,看到陶二那满带猥琐的脸就近在眼前,她愣了一下,接着发出一声清亮的尖叫:啊!

“叫吧!叫吧!这荒山野岭,你怎么叫也只有我能听到,叫吧!你就算不想叫,老子也会让你叫个够……陶二笑吟吟地说完,双手猛然抓向康国长公主的上衣,用力一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鸭子巷的慈幼局里,清娘似模似样的站在台前,教下面的上百名孤女读书,她神情投入,声音清脆地解释道:“这句话出自史记的李将军列传,意思是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来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来,蹊就是小路的意思;这句话用来比喻一个人品格高洁、或是做了好事,不用张扬,或自我夸耀,别人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诚,就会深得别人的爱戴。”

室内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地听着,这个时代,能读书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别说她们是被遗弃的孤儿,生为女儿身,即便父母俱在,有机会读书的人也少之又少,因此她们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听得异常入心,学舍之内除了清娘的声音,底下连声咳嗽都听不到。

杨逸处理完公务,特意跑到慈幼局来看看,他对小小的易安居士是如何传道授课,还真有些好奇;这一听之下,不禁有些好笑,清娘的讲解虽然深入浅出,但所教授的内容未免有些不妥,这些孩子能认全的字恐怕还不到一百个,现在就教这些知识,她们未必能接受得了。

但杨逸不打算说,一切任由清娘随意,这世间之事,从来没有一程不变的,象自己小时候从“上中下人口手”开始,未必就是最正确的,或许清娘这样传授,效果会更好也不一定。

没有尝试过谁能确定这样教就不行呢?

清娘教的这些,只要孩子们用心去听,用心去记,还是能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的。

等清娘授完课出来,见到杨逸就站在檐下,她兴奋地跑过来拉着杨逸的衣袖问道:“杨大哥,你怎么来了?怎么也不告诉人家一声?”

“咳咳!清娘啊!别忘了你现在是先生哦,你后面一大群学生都看着你呢!”

“啊……清娘连忙放开他的袖子。

看着清娘窘迫的模样,再看看学舍里她那些探头探脑的学生,其实有些学生的年龄跟清娘差不多大,呃,这样的师生扎堆儿,杨逸看着就想笑。

“杨大哥,咱们快走吧!”

清娘有些呆不下去了,杨逸不忍让她受窘,随即带着她出门乘车离去。

“杨大哥,你听到人家授课了吗?人家教得怎么样?”清娘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认真地问着。

或许是跟着杨逸经常往外跑的原因,清娘面色显得更加健康红润了,那精巧的五官尤以一双明亮的眸子最为动人,如秋波横卧,扑闪之间仿佛会说话一般。

杨逸干脆将少女抱到自己的膝上,认真地说道:“我决定,今后要尽量抽时间来听易安居士的课,你教的这些啊,可比那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类的实际多了。那些学说听起来虽然令人热血澎湃,但事实上千年之世,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倒是清娘你教的这些,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就净化了别人的心灵……

“呀!杨大哥,你又来哄人家,人家教的哪有你说的这么好!还拿人家去和横渠先生比,羞死人了!”

清娘一下子扑到他怀里,连头也不好意思抬,唯有那缕少女的幽香弥漫在空气中。杨逸搂着她,任由她依恋着。

“横渠先生是很了不起,但我相信我家清娘也不差,我家清娘豆蔻年华便能做别人的先生,张横渠在这年纪恐怕还差远了呢!”

张载号横渠,是关学的创始人,辈份比程颢等人还高,早年曾投笔从戎,组织乡兵,立志要收回河西关陇之地,或许由于他这段从戎的经历,张载的学说非常大气,哲学理念也趋于唯物论,反对空谈,在时下的学术界有着崇高的地位,倍受人推崇,杨逸拿张载来和清娘比,也难怪她羞涩难安。

俩人说话间,突然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杨逸掀开车帘一看,只见几十匹战马在街上奔腾,那吓人的气势使得街边的百姓纷纷走避,一时间鸡飞狗跳,惊叫不断,杨逸眉头随即皱了起来。

老子作为知州,在自己这环州城里都不敢如此横行,哪个家伙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到环州来撒野?

杨逸让车夫把车停到路边,自己跳下车来,打算收拾这些不长眼的家伙,结果等看清来人,他不禁脱口喊道:“李一忠!”

没错,来的正是一众皇宫班直,带头的就是李一忠。

第二卷 第177章 挖地三尺

杨逸刚刚把李一忠带进州衙,李一忠就扑通一声跪下道:“大人,你救救末将吧!”

“你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在京城犯了什么事?”

李一忠小心翼翼地看了看他的脸色,缩缩闪闪地说道:“大人,您就可怜可怜末将吧,看在末将鞍前马后、一路追随大人北去辽国的份上,赶紧让康国长公主出来,随末将回京,这回陛下大发雷霆,末将若是不能把康国长公主带回去,这脑袋特定是保不住了!大人……

呯!

杨逸气得不行,一拍桌子骂道:“大人个屁!你倒讹上我来了,康国长公主什么时候在我这了……是说康国长公主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

“大人!康国长公主真不在你这?大人,这可是杀头之罪……

“罪个屁!还不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大人!康国长公主真……不在……

“真不在,我连她根毛都没看见,这下你该相信了吧!说……

谁知李一忠突然呼天抢地的嚎起来:“完了,完了!京畿各处我们都找过了,都没找着,还以为康国长公主跑大人您这来了,这下可怎么办?可怎么办?找不着人,小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