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牛天赐传 >

第19章

牛天赐传-第19章

小说: 牛天赐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蜜蜂”也失去魔力,既不“记”蜜蜂了,她由想象中的价值落下来许多;她的美一大半是由他创造的。赵老师走了,没人再陪着他白天作梦玩了,她还是她。过去是一片没有多少意义的恐怖;将来怎样他还不甚关心,可是也不光明,自己到底去作什么呢?他不明白这个世界,云城是这样,十六里铺是那样,怎回来呢?只有赵老师能给他一些空虚的快乐,虽然是空虚的。他似乎看明白了他没法对实际的问题发生兴趣。只有在瞎琢磨的时候,他心中仿佛能活动,能自由。到了真事情上,他不期然而然的要抓住妈妈那些规矩,云城那些意见,爸的马虎。他“自己”想不出高明主意来。他不会着急,蒙头大睡是最大的反抗。

对着镜子,他好象不认识自己了。眉毛多了些,嘴上有一半圈小毛,薄嘴唇有了些力量,鼻子可是不似先前卷得那么有劲了。脸上找不出一些可靠的神气,眼珠黄了些。“自己”是丢失了些,也没地方去找。有时候他坐在书房里,一坐便是半天,想起王老师,米老师,学校那些位老师,和赵老师。他们到底都是干什么的呢?不明白。米老师的嘎唧嘴法使他发笑而又害怕。有时候他想写一点什么,费了许多的纸,什么也写不成。往往一个字使他想一天,结果是蒙头去睡,那一个字断送了一大篇文章,说不定那是多么美的一篇呢!一个字!

这个时候——天赐十八岁——云城起了绝大的一个变动。男女可以同学,而女子可以上衙门告爸爸或丈夫去!自然男女兼收的地方是男的女的都不去,而衙门里也还没有女子告爸爸的纪录,可是有了这么股子“气儿”了。云城在新事情上是比别处晚得许多的。这股子气儿使老年人的胡子多掉了许多根;带着怒气抹胡子是不保险的。妈妈们的心整天在嗓子眼里,惟恐儿女作出不体面的事来。有好多人家的子女就退了学,而学校教员改行教私学的也不少。云城的规矩是神圣的老人们尽了抓钱的责任,所希望于儿女的就是按着规矩男大当娶,女大当聘,而后生儿养女,乖乖的很热闹。年轻的人们,大多数是随着父亲作买卖的,对于这个新事也反对,可是乐意看看:街上有一对男女同行,使他们的眼睛都看流了泪,酸酸的很痛快。干这路新玩艺的只是些学生。学生们开会,学生们走街,学生们演说,学生们男女混杂。连被强迫退了学的学生也偷偷的出来参加。不久就由人们造出个名词来——“闹学生”;和闹义和团,闹鬼子,闹大兵的闹是一个字。学生们也确是很喜欢这些事,他们跟爸要了钱出来,而后在爸的门前贴上“打倒资本主义”,很有趣。老人们越瞪眼,他们越起劲。

天赐的心跳起来,他看着他们,居然有了穿洋服的!他咽了唾沫。这才是生命!不受家庭的束管,敢反抗,所谈的是世界,国家,社会;云城算得了什么?他忙去理发,理成“革命头”,又穿上了皮鞋,在街上听着看着。他敢看女人了,女人也看他,都是女学生!在打扮上他是可以赶得上他们的,只可惜他不在学校里,不能参加他们的集会与工作。

可是,不久有人来约他了。他不是在天津的报纸上发表过一篇小文么?有人看,他们看过他是文学家。他们得办报,作扩大的宣传,他是人材!天赐驾了云。他有了朋友,男的女的。有个女的被妈妈扯了嘴巴还跑出来,脸上还肿着。这激起他的热情,他得写诗了,诗直在心里冒泡儿。千金的嘴巴,

桃腮上烧起桃云;

烧吧,烧尽了云城,

红半个天!

天赐作的。挂在大家的口上。有人批评“千金”用的不妥,他为自己辩护,说这是双关语,既暗示出这个嘴巴的价值,又肯定的指出女性;这是诗!他辩论,自傲,想象他的伟大。连赵老师也没他强了,他是革命的,赵老师不过会受穷。他爱国,爱社会,可怜穷人。这在云城是极新颖的事。云城的人没有国,没有社会,穷人该死。他的眼光很远,他是哲人,他不知道自己是怎回事。

“闹学生”正在热闹中间,北方起了内乱。云城人最怕战事,因为一打仗不但买卖受损失,他们还得凑军饷,上临时捐,分认军用票。虽然在战前战后他们可以拾高物价,勒死穷人,但究竟得不偿失,而且不十分象买卖规矩。云城是崇拜子贡的,“孔门弟子亦生涯”,如果能保存点圣贤之道,也不便完全舍弃;假如不能,也就无法,不是他们的错儿。他们永远辨不清这些内战是谁跟谁打,也不关心谁胜谁败,他们只求军队不过云城;如若过来,早早过去。他们没有意见,只求幸免。如有可能,顶好挂挂日本旗子。

听说军队已到了黄家镇,一催马便是云城。使天赐大失所望。学生们不闹了。他还在想象中,正在计划一些宣传的文章。不知怎的大家都散了。他在想象中,对于真事的觉到就比别人迟得多。他在真事中,他比别人的主意少得多。大家散了以后,有人说已听见了炮声,他才醒过来,一点主意没有。

爸忙起来。他不怕炮声,听惯了。他怕炮打了他的铺子。爸忙叫天赐去帮忙,天赐插不上手,也插不上嘴。他在这时节既不能作诗,又不能作事,只会给人家添乱,一着急会平地绊个跟头。他饿的比别人早,还得别人伺候着。在忙乱中他不自觉的讲款式;他忘不了妈妈的排场与规矩,除非在想象着当野人或诗人的时候。伙计们尊敬他,伺候他,他是少爷。他觉得这也倒还有趣,闹学生他是人材,闹大兵他是少爷,左右逢源。

自要战事在云城一带,谁都想先占了云城;这个城阔而且好说话:要什么给什么,要完了再抢一回,双料的肥肉。兵到了!多数的铺子白天已关上,只忙了卖饼的,县里派烙,往军营里送。饼正烙得热闹,远处向城内开了炮。城内的军队一手拿着大饼,一手拿着枪,往城墙上跑。有的双手都拿着饼,因为三个人抱一杆枪。城外的炮火可是很密。打了一天,拿大饼的军队势已不支,开始抢劫;正在半夜,城的各处起了火。牛老者在家中打转,听着枪声,不住的咳嗽。远处有了火光,他猜测着起了的地方,心里祷告着老天爷别烧他的铺子。天赐很困,但也睡不着,他看着爸,心里十分难过,可是想不出怎样安慰爸来。纪妈,虎爷夫妇,也全到前院来,彼此都不愿示弱,可是脸上都煞白。

“福隆完了!”爸欠着脚向南看:“一定是!”爸哆嗦起来。“不能……不能是福隆!”大家争着说。

“我的买卖,我还不知道在哪块?是福隆,三十多年的买卖!虎子,你扶我上墙看一眼!”爸哆嗦的很厉害,出入气很粗,可是他要上墙去看。

“爸,我去!”天赐不能不冒险了,枪子还直飞呢。“你去看吗?你那两只眼!”爸不信认任何人的眼。

天赐没法,他只知道福隆在南街上,真测不出距离来。

爸非上墙不可,福隆烧起来,他只能对枪子马虎了,他必须亲眼看看去,他准知道福隆是在哪角。

天赐拿着灯;虎爷扶着牛老者,登了一条长板凳。爸上不去,他哆嗦,张着嘴,头上出着冷汗。扶着虎爷的手,他喘;憋足了气,借着虎爷的力量,上去一只腿。就那么一脚在上,一脚在下的歇着,闭上了眼。他积储量呢。猛的,他那哆嗦着的手握紧爷的,想再上那一只脚。拍拍拍拍一阵机关枪!虎爷也出了汗:“下来吧,鸡冠子枪!”老头不语,一手扶墙,一手握住虎爷,还往上去。到底他上去了,咳嗽了一阵,手在墙头上抓着,死死的抓着,他看见了。南街的道东,红了一片,大股的黑烟裹着黑团与火星往高处去;黑团与火花起在半空,从烟中往下落;烟还往上升,直着的,斜着的,弯弯着的,深黑的,浅灰的,各种烟条挤着,变化着,合并着,分离着,忽然一亮,烟中多了火花火团,烟色变浅。紧跟着火光低下去,烟又稠起来,黑嘟嘟的往上乱冒,起得很高,把半天的星斗掩住。空中已有了糊味。那是福隆和它左右的买卖。没有人救火,自由的烧着。他象木在那里,连哆嗦也似乎不会了,只有两只眼是活着,看着三十多年的福隆化成一大股黑烟,弯弯着,回绕着,凶勇而又依依不舍的往北来,走着走着还回回头。

虎爷虽然是双手扶着他,架不住他的上半身猛的往下一倒,他摔了下来。天赐叫了一声,灯落在地上。全是黑的,只是天上隐隐的有些浮光,飞着纸灰。

二十一 人面桃花

战事完了。云城果然红了半个天,应了天赐的诗句。爸的福隆只剩下点焦炭与瓦块。重要的账簿与东西,在事前已拿了出来;货物可全烧在里面。爸从前的马虎是因为他有把握,那是太平年月,眼看着福隆完了,他觉得无须再活下去了。这几年他不敢马虎,而结果反倒是这样,对于买卖与他自己完全不敢信任了。火是无情的,枪子是没眼睛的,他的老年是在火与枪弹中活着,没想到过!他病了一大场。

天赐多少日子也没到书房去,他不能再作诗。他对不起爸,不应当作那“红半个天”的句子。他对不起云城,南街北街烧了两大片,最热闹的地方成了土堆。在作诗的时候他小看云城;当云城真受了伤,他反倒爱它了。不该诅咒这个城,他觉得。他不敢多上街去。营商是他所不喜欢的,但是随便把别人的房子烧了,他简直没想到过;他后悔作过那样的诗。他到底是爸的爱子,感情使他怜惜着爸。他很细心伺候爸,唯恐爸就这么死了。妈妈是为替他争气而死的;不能再把爸咒死。他觉出他的矛盾来,可是没法调和;爸的病是真的,不能因为爸的志愿不高尚而不管,他没有那样的狠心。听着爸在床上哼哼,他不能再逃往诗境;生死是比柳风明月更重大的,虽然他不甚明白关于生死的那些问题。

学生们耻笑他,说他开倒车去尽孝道。赵老师来信,说他不同来上海是他的不伟大;干什么就干什么;脚踏两只船是不可能的。天赐不理他们,由他们说去,先看爸的病要紧,这是种责任。

爸的病慢慢的好上来。没人在他面前敢提“福隆”。他自己反倒笑了:“你们都不提福隆,好!其实,算什么呢?在病里我琢磨出来了:我没本事,一向马马虎虎,运气叫我赚了俩钱。后来我打算不马虎了不是,福隆倒连根烂了。我不明白,我也不想明白。还是马虎好,老了老了,何必呢?!”

他虽是这么说,大家谁也不信。及至他能出去活动活动了,总绕着走,不由福隆的火场经过。他拄上了拐杖,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说,白胡子一起一落象个白蝴蝶。他念道“福隆”呢!'。电子书:。电子书'

爸能出去活动,天赐也又有了事作。他加入了云社。这是云城几家自古时就以读书作官为业的所组织的诗社。社里的重要人物的门前差不多都悬着“孝廉”,“文元”等字样的匾。他们走在县衙门前咳嗽的更响亮,走在商会事务所外鼻子哼出凉气。他们的头发虽剪去,可是留得很长,预备一旦恢复科举好再续上辫子。他们的钱都由外省挣来;幼年老年是在云城,中年总在外边;见过皇上与总统的颇有人在。他们和云城这把儿土豆子没来往。天赐本没资格加入云社,可是经小学的一个同学的介绍,说他是孝子,并且能诗,虽然是商家的子弟,可是喜欢读书,没有一点买卖气。所以他们愿意提拔他。这个同学——狄文善——虽也才二十上下岁,可已经弯了腰,有痰不啐,留着嗽着玩。云社是提倡忠孝与诗文的,所以降格相从许天赐加入。云社每逢初一十五集会,他们不晓得有阳历。集会是轮流着在几家人家里,也许作诗钟,也许猜灯谜,也许作诗,有时候老人们还作篇八股玩玩。天赐这又发现了个新世界,很有趣。这里的人们都饱食暖衣的而一天发愁——他们作诗最喜欢押“愁”,“忧”,“哀”,“悲”等字眼。他们吸着烟卷,眼向屋顶眨巴,一作便作半天,真“作”。什么都愁,什么都作。天赐第一次去,正赶上是作诗,题是“桃花”。他学着他们的样子,眼向上眨巴,“作”。他眼前并没有桃花,也不爱桃花,可是他得“作”。大家都眨巴眼,摇头,作不出。他觉得这很好玩,这正合他的胃口,他专会假装。他也愁起来。愁了半天,他愁出来四句:“春雨多情愁渐愁,百花桥下水轻流,谁家人面红如许,一片桃云护小楼。”他自己知道这里什么意思也没有,纯粹是摇头摇出来的。假如再摇得工夫大一些,也许摇出更多的愁来。他不能再摇,因为头已有点发晕。及至一交卷,他知道他有了身分,这些老人——原本没大注意他——全用一种提拔后进的眼神看他了。他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