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裂土美利坚 >

第381章

裂土美利坚-第381章

小说: 裂土美利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籍引水员的背叛也实实在在地狠狠打了清廷一巴掌。

这完全就是一群白眼狼啊!

可是,明明不忿外籍引水人这种助敌行为,清政府却依旧毫无办法。

所以,在跟郭金章商量如何借助此次战胜日本的机会取回一定国家主权,又不太过刺激列强的时候,李鸿间就想到了这项权力。

引水权不像关税自主权那样敏感,也不像法外治权那么难弄,而北洋水师目前又已经取得了在东亚地区的绝对优势,只要强硬一些,列强应该不会太过坚持。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借机将赫德驱逐。

这家伙,在30多年的总税务司任期内,活动涉及到了多个方面。不仅制订了一套由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财政收入,而且干涉中国内政、军事、外交以及包揽港务、海务、邮政等。同治四年(1865年),赫德与总理衙门订明,在关税船钞收入项下酌提6成作为在各通商口岸附近探勘测绘,建立助航和港务设备的基金。然后,就以总税务司名义发表通令,命令各关设立海务科,攫取有关中国主权和国防机密的港口、航运、航标、测量、潮汐、气象、水文资料。

另外,赫德掌握着中国的海关,对中国的财务情况有着极深的了解。列强每每向中国发动战争,索要赔款的时候,都不会忘了向赫德进行咨询。比如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1月,赫德经手以关税偿清全部英法赔款1600万两。虽然此举得到了清政府的赞赏,可在许多人看来,英法要求的赔偿金额肯定有赫德的一份力。甚至于,如果不是这家伙向英法政府提供清廷的财政情报,英法两国说不定就不会索要那么多的赔款,毕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索要的赔款不过2100银元,折合白银才1500万两左右。可那时候中国还是大一统的状态,并没有太平天国闹腾……如果不是赫德,借口南方正在闹长毛,清廷应该完全可以将这笔赔款的数目大幅压低。

所以,虽然有恭亲王奕?这样的人认为“赫德虽系外国人,察其性情,尚属驯顺,语言亦多近礼…”,也有不少人认为赫德乃是“英夷奸细,不可不防。”

而李鸿章虽然也与赫德交往甚密,甚至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时候受到过赫德所主持的海关的大力支持,而赫德也亲自参加过他所主持的常州攻克战役,安抚过因为他违背诺言屠杀降军而暴跳如雷的戈登,可是,李鸿章依旧想把对方撤下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引水权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主权,但是根据《中国引水总章》,我们的所作所为似乎并不能算作侵犯吧?”窦纳乐小心地问道。中国人要开始收回他们的主权了。虽然这还只是一小步,但是,这也应该只是开始。虽然他从心底里想以极其强硬的姿态打掉李鸿章的这个想法,可是,再想到刚刚所提到过的那些什么发展、铁路之矿的东西,窦纳乐实在是提不起太多的底气。

“朝廷当然知道各国的所作所为都只是根据《中国引水总章》中的规定而来,所以,我们并没有就二十多年来我大清引水权被无数次侵犯的事实而表示什么,我们只是将这一罪责归咎于《引水总章》的制订者,罗伯特。赫德先生。身为我大清朝廷的雇员,他的所作所为,即便不为阴谋,亦为失职。所以,朝廷认为,他应当就此去职。只是念在赫德先生也确实曾为我大清效力多年,立功颇多,这才想与贵公使商议一下,看看怎么才能让他走得体面一些。”李鸿章正色道。

“体面?赫德先生为中国的海关竭尽心力三十多年,你们就这样把他赶走,又还能有什么样的体面?”窦纳乐面色阴沉,心里却暗暗发焦。老家伙不像郭金章那样咄咄逼人和胡搅蛮缠,动起手来不温不火,却比郭金章还要难以抵挡……赫德是我大清的雇员,赶不赶他走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谁说都没用。你们想从引水权那些有关主权的大事儿上做文章,老子偏偏就不理,就是非要把事情往小里弄。赫德很能耐,可他失职……你能咋办?再强来,再强来就不只是失职了,那就是有阴谋!到时候还是收拾赫德一个人,而你们英国不仅没有办法,还要为此承担道义上的责难。

“老夫与赫德先生乃是故交,还曾一起在常州城外亲眼看着戈登将军率领‘常胜军’攻入城内。又怎么会赶他走?而朝廷的意思也与老夫相差仿佛……我们的意思是,由公使先生出面,让赫德先生主动‘退休’,毕竟,也是六十多岁,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嘛。”李鸿章说道。

“我们对此很难表示同意。”窦纳乐咬牙道。

“是吗?那就太可惜了。”李鸿章捋了捋胡须,“这可能会让朝廷不满,进而影响到我们未来与大英帝国的合作啊。”

“是啊,爵士先生,后果严重,您可要考虑清楚。”郭金章也在一边笑道。

“可恶。”窦纳乐暗暗咬牙。曾几何时,还是他们这些列强的代表逼迫清政府同意他们的条件或者要求,现在倒好,轮到李鸿章反过来压迫他们了。没错,就是压迫……这个老家伙,仗着有几项工程马上就要开工,在且逐步开放的政策也要马上施行,居然也变得有恃无恐起来了。可是就算明知这样他也没有办法。他总不能放弃这么大的一个机会。可同样的,赫德掌控着整个中国海关,这样重要的职位,如果就这么还给了清国,他在国内同样也会失分不少。

“赫德先生所领导的海关非常廉洁高效,表现的远比任何一个清国政府下辖的部门都要优秀,对各国跟清国的贸易往来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你们把赫德先生赶走,那么,谁能接任?他能保证未来的海关还像现在这样吗?”田夏礼突然问道。

“中堂大人只是说撤换赫德,至于海关的其他人员,那是都不会动的。所以,这对各国与大清的贸易往来应当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如果因为赫德的去职而让海关事务陷入混乱,这问题就大了。因为那只会证明清国政府撤换赫德的正确性!”郭金章笑道。

“……这个我需要跟赫德先生好好谈谈,并向伦敦方面进行汇报。”窦纳乐看得出李鸿章已经是铁了心。不过身为目前西太平洋上最强海上力量的掌控者,李鸿章也确实有这个资格。既然如此,他也不愿意再多费口舌。赫德自己不是跟清廷关系不错吗?让他自己先去活动活动看看,说不定三两下后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呢。

“既然爵士先生这么说,那就这样吧,我们……就到此为止吧。”

“呼……”

没有从郭李两人的口中听到“下一个问题”之类的话语,三国公使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儿。今天谈论的大事儿太多了,几乎都有点儿让人应接不暇了,看来之后的时间有的忙了,至于原本的目的……这样的关头,谁还管得了日本的死活?

……

“未来二十年内欧洲真的会有大战?”

三国公使终于走了,李鸿章和郭金章却依旧稳座在客厅之内。

“肯定的。欧洲的矛盾正在积聚,十几二十年内必然会有一场大战。而只要这场战斗一开始,以列强的本性,必然会各自寻找盟友参战,到时候,欧洲有八成以上的可能会乱成一团。甚至陷入整体的倒退……而这么一来,为了支持战争投入,又或者在战后重建家园,他们在中国的各项投资都必定要收回。可怎么收回?只有贱价出售!那时候,中国可就占了大便宜啦!”

“如果你骗了老夫,老夫就是做鬼也不会饶你。”

“如果我的预测不准,无意间骗了你,我自己都没理由继续活下去了……不过你不用担心,就算欧洲不打,咱不还有唐州吗?以唐州现在的实力,再与国内互通有无,哼哼,一百年后,我要让北美大陆到处都是华人!”

第377章让日军在朝鲜自立

“客厅会谈”后来被搬上了历史课本。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正是这场会谈奠定了后来中国崛起的基调,当然也有人说是更早的北洋水师完胜联合舰队的那一场海战,不过想到北洋水师在唐州舰队来援之前同样打得很苦,如果没有援兵很有可能跟联合舰队两败俱伤,所以,“客厅会谈”得到的认同度更高。

这一场会谈之后,原本反对清政府和唐州对日本穷追死打的英法两国虽然没有立即就改弦更张去支持清政府和唐州,但也对郭金章和李鸿章二人所提出的极度苛刻的和谈条件表示了默认。这样一来,原本还对未来抱有一点儿希望的日本政府立即就陷入了近乎歇斯底里的状态。伊藤博文虽然较为理智,却也无法对抗国内那种近乎悲愤的民族情绪,不得不黯然下台。然后,主张强硬,声称宁可全体玉碎也绝不向中国低头的山县有朋出任首相,开始调派基本完整的日本陆军守卫本土各个要害城市。可是,不管怎么说,谈判总还是要进行的。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清政府和唐州政府却仍然要伊藤博文出面进行谈判。对此,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还有山县有朋都感到难以理解,可郭金章坚持,他们也没有办法。别人的话他们可以不理,这小子的话却是不能不听的。尤其是伊藤博文,虽然下了台,在国内的境遇却越来越糟,不时有愤怒的人群冲到家门口扔石头、酒瓶子什么的,甚至还有浪人拿着刀要杀他,这个时候能出国避一避根本就是求之不得。

而郭金章既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伊藤博文出面,在众人想来,这家伙应该是想跟这位比较清醒的政治家来一场正式的谈判。可再一次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天津新建的“春帆楼”上,郭金章在跟伊藤博文打完招呼之后,就把已经拟好的条约草案往这位前首相面前一递:

“签吧。”

“将军这是什么意思?”虽然早就已经做好了受辱的准备,可看到郭金章这样的表现,伊藤博文依旧忍不住怒发冲冠,只是强忍着没有暴发出来。

“签字啊。”郭金章漫不在乎,“战争仍在继续。这对双方都极为不利,对两国人民也很不好。所以,我不想空耗时间用来辩论……签字吧。反正日本败局己定,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将军,这不合规矩。”伊藤博文原本对郭金章还有丝好感。因为当年郭金章曾经邀请下台的他前往唐州任职。而相比起唐州的气象,日本除了人口多了n倍之外,几乎一无是处。所以,郭金章在某种程度上对他有知遇之恩。甚至在接到郭金章一定要他出面代表日本参加谈判的要求的时候,他还有过一丝幻想,觉得是郭金章想给他一个机会,替日本求得体面的机会……可没相到,体面没有,迎接他的竟然是郭金章**裸的蔑视和……侮辱。

“一上来就让人签字,连谈都不谈,这小子在美国的时候难道被日本人揍过?”李鸿章同样列席了谈判。坐在一边目睹郭金章近乎蛮横的行为,老头心里也是暗暗咋舌。对日本,他和清政府虽然不悦对方的不知天高地厚,却没想过真的要赶尽杀绝。甚至一度他们也曾经想过放日本一马,得回琉球,再弄个千八百万两的赔偿就够了。可就是郭金章,非要把这人小国往死里整。整个条约,款款致命,就差没让日本天皇亲自到紫禁城叩头赔罪了。小小一个日本,至于这样吗?可就算心有疑问,李鸿章也不会傻到直接去询问郭金章。这小子在对待日本的问题肯一种近乎执拗的态度,谁反对就跟谁急。

“规矩都是人定的。如果有朝一日你能跟我和李中堂一样,那么,你也有权力像我这样做。”伊藤博文的悲愤没能让郭金章的态度松软一分。他又把条约草案往伊藤博文的面前推了推:“伊藤阁下,这份条约,只有允或不允两句话而己。”

“难道就一点儿也不许分辩吗?”伊藤博文深吸一口气,问道。

“只管辩论,但是条约不能改。”李鸿章插嘴道。

“要你多嘴!”郭金章虽然没说话,却极其不悦地瞪了老头儿一眼。

“你把老子当摆设?”李鸿章眉毛轻扬,他也是理由充分。

“不识好人心的老东西。”郭金章暗骂。只有允或不允两句话!这可是原本伊藤博文要跟你李老头儿说的,哥们儿这么辛苦的忙活了这么久,甚至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还不是为了你这老家伙?现在倒好,你居然反过来帮敌人说话……那你是不是打算再找人打这伊藤博文两枪,好让赔款金额降一降?

“……此条约有无日文?”不能生气,不能愤怒,否则后果更加难料。伊藤博文深吸一口气,勉强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又沉声问道。

“只赔款、让地,与占守地方三节译有日文。”李鸿章道。

“那我们就此此三节开议吧。”伊藤博文闭上眼睛缓了一会儿,“赔款一万万两为数太大,我国不能担当。”

“大日本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