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452章

宦海无涯-第452章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赵长风还有意把财政工作放了一放,先从其他工作开始入手。所谓欲速则不达,赵长风深谙其中的道理。

这天早上,赵长风在办公室处理完文件后,告诉鲍晓飞,跟他出去转一转。鲍晓飞跟在赵长风身边一年多了,对老板在做事风格早已经理解,这个时候老板说出去转一转,显然是不想惊动下边人,有点微服私访的意思。

“我这就去通知老张把车开过来。”鲍晓飞说道。

老张是政府办给赵长风配的专职司机。鲍晓飞其实已经考过了驾照,在方忠海的教练下,驾驶技术已经不次于那些老司机。只是鲍晓飞对海州市的道路还不是很熟悉,不然,这次鲍晓飞就可以一个人充当秘书和司机两个角色了。

鲍晓飞要走出门的时候,赵长风忽然间像想起什么似的抬起头叮嘱了一句:“交代老张换一辆车吧。”

鲍晓飞微笑了一下,又是老套路了。下去微服私访,老板那辆最新版的奥迪A6是有点打眼,不说别的,单单是那个牌就足以暴露老板的身份。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鲍晓飞打了电话给老张,交代了赵老板的意思。放下电话没有一分钟,机关车队队长大李就把电话打过来了,他用十分抱歉地口吻对鲍晓飞说道:“鲍科长,本来还有一辆皇冠呢,刚被王书记要过去了,现在只剩下一辆桑塔纳看……”

机关车队当然不会只有两辆车,这是一个隶属于机关事务管理处的科级单位,市委市政府的用车都归机关车队管理,其中市委市政府二十多名领导每人配一辆专车,这就二十多台,另外还有十多台通勤车、值班车,再加上十多台接待用的豪华大巴、中巴和面包车,机关车队一共有近六十辆车呢!车队队长大李说的皇冠和桑塔纳就是指的是值班车。

值班车一般都是领导配备了新车之后打下来的旧车,安排在车队里值班,以备临时调用或况下的应急用车。这些旧车就如同于过季的服装一样,被压在衣柜底,一般情况下,市领导很少会坐值班车,因为乘坐值班车出去,就如同穿着过季的服装上街一样,会被人笑话的。只有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比如专车送去大修了;又或专车被领导夫人征用了等等,市领导们才会乘坐值班车出去。像赵长风这种打算借值班车掩饰身份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因为市领导们即使想掩饰自己的身份,也不用乘坐值班车,只要从分管的下属部门调一辆车过来,既能达到掩饰身份的目的,又比这些过了时的老旧值班车气派。

当老张向大李要值班车的时候,正好是车队的值班车都派出去,只剩下一辆桑塔纳时候。

如果是一般副市长要车。大李根本不会紧张。值班车是吗?剩下什么车就派什么车去。你爱用不用。但是赵长风却不是普通地副市长。而是常务副市长。是市政府地第二把手。况且在海州市谁不知道。小赵市长背后站着省委杜红军书记啊?当初在粤海县把一帮粤海县本地实力派收拾地服服帖帖。现在省委杜书记亲自点名让赵长风到海州担任副市长。谁还敢不长眼。去触赵市长地霉头?

没有官场经历地人可能会感到奇怪。这种事情。大李一个车队队长也能够知道?当然。这没有什么稀奇地。在官场上。司机、尤其是领导司机。那消息甚至比领导还要灵通呢!平时没事地时候在车队值班车。领导司机们互相闲扯着。什么信息都能够知道。作为市委市政府所有司机地最高长官。机关车队队长大李自然是对其中地内幕一清二楚。尤其是小赵市长刚来。大家都不摸脾气。这时候只剩下一辆老旧地桑塔纳李又怎么敢给小赵市长派过去呢?

“桑塔纳行。你让老张开过来吧。”鲍晓飞听着大李诚惶:恐地语气就有点心中暗笑。

“鲍科长市长地身份。这车有点掉价啊?如果让老张开过去。赵市长会不会……”大李期期艾艾地说道。

“没问题。让老张看过来就行。”鲍晓飞微笑着说道:“赵市长不会介意这些东西地。”

大李这才放下心来。让老张开着这辆桑塔纳

****************************************************************

从海州市政府前面的海州大道出,一直向东走,出了海州市区,全部都是标准的二级公路。道路上铺着厚厚的柏油,两旁是美丽的绿化隔离带,桑塔纳在上面非常平稳、非常舒适,车轮和柏油路面接触轻微的沙沙声,完全没有奔驰在水泥路面上那么刺耳地噪声。

向东走了二十公里之后,就进入东江县。和粤海县一样,东江县也是海州市下属的一个县。不过比起海县来,东江县的经济就差一些,在海州市两区三县中排名最末,属于海州市的经济洼地。这经济洼地的特征先就从公路上体现出来了,一进入东江现,二级公路上的绿化隔离带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成了铁护栏——

第二更送到。

【第3章 海东新线】

很多书友留言,说赵长风提拔重用不合惯例,这里老T一下,因为老夏中间特意忽略过一段时间是中华大地上**肆虐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老夏在这里忽略掉这段时间,顺便也把赵长风提拔重用一下的副厅级干部,也不算什么新闻了——

;数堆泥土出现在公路正中,把四车道的二级公路堵得严严实实。

“赵市长,到了。这条路就到这里,再往前就不通了。”老张扭头说道。

赵长风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停这里吧,我下去看看。”

老张把车靠路边停好,鲍晓飞照例抢先下车,打开后门,用手护着车门上方,请老板下车。等赵长风下车之后,鲍晓飞又轻轻地关上车门,然后示意老张从后备箱里拿出一只手提袋,自己则左手夹着手包,右手端上老板的水杯,快步跟上赵市长的步伐。

土堆有一米多高,横亘在整个马路上,像是一堵红土墙。赵长风从土堆的边缘绕过去,前面只剩下十多米长的柏油路面,宽阔四车道二级公路到此噶然而止。再往前,就是宽达两百多米的荒草地,荒草地那一端,就是东江的母亲河,蟒河。在蟒河之上,是一座初具雏形的大桥。

赵长风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公路,再看了看前方那座未竣工的大桥,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小鲍,我们到桥边看看。”说着迈下公路。

“等一下。”鲍晓飞拦下了赵长风,伸手从老张手里拿过了手提袋,从里面拿出一双雨靴,轻声说道:“老板,换上去吧。”

刚下过一场小雨,道路上虽然没有积水,但是前面的荒草地却是有些泥泞,野草上也挂着水滴,如果穿着皮鞋从草地了过去,恐怕没几步裤腿就会被打湿,皮鞋上也会沾满污泥。赵市长脑海里装着国计民生的大事,自然不会考虑到这些细节。鲍晓飞身为秘书,就要替老板考虑到这些细节,照顾好老板,不能让老板弄得一身泥泞,狼狈不堪。

外行人总以为,秘书秘书,不就是替老板写写稿子嘛,秘书不是还有个说法,叫做文秘吗?

其实不然,身为秘书,你的能力和机智不仅仅体现在要能为老板写一篇精彩绝伦、光芒四射讲话稿(当然这个也很重要,就好比鲍晓飞替赵长风写的那篇《粤海县推行财政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正是这篇文章引起了省委书记杜红军的注意,把赵长风推到了杜红军面前。),还要体现在平时对某些细节的把握和火候的处理上。一个不会在细节上下功夫,不能够处理好看似平凡的细节的秘书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秘书。

赵长风满意地看了鲍晓飞一眼。伸手接过雨靴。鲍晓飞又连忙过去。欠着身子。让赵长风扶着自己地胳膊换雨靴。

等赵长风换好雨鞋后。鲍晓飞又从手提袋中拿出一只塑胶袋。小心地把老板换下地皮鞋装好。交给老张看管。然后自己也换上雨靴。跟着赵长风下到荒草地里。向前面地大桥走去。

远看这座大桥不怎么起眼。走近之后。觉大桥虽然还是颇具气势。虽然尚未完工。但是大桥地桥面部分都已经建成。主要是大桥地附属设施没有建成安装。桥体、桥面、过梁等衔接处。粗大地钢筋裸露在外面。从上面地斑斑锈迹来看。想必是经过不短时间地雨淋日晒风吹才会成这样。

“果然是这样。败家。败家啊!”赵长风有些痛心疾。用手不停地抚摸着眼前这座闲置地桥梁。

这座未竣工地大桥叫做蟒河一号大桥。是二级公路海东新线上四座大桥中地第一座。海东新线。就是刚才赵长风他们从海州市往东江县来时走地那条公路。

原来海州市和东江县之间有一条海东老线。虽然也是二级公路。但是设计标准低。通行能力差。不仅限制了海州市和东江县地经济往来。也严重制约了东江县地经济是海州市就搞了这个海东新线项目。按照项目上所说。海东新线不但是连接东江与海州地纽带。更可以通过这条海东新线把海州市和东边地江州市连接起来。使两市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按照设计,海东新线全长为八十七点四六公里,路基宽度为二十四米点五米

资为十亿三千万元,计划于二零零一年底建成通车。|况呢,却是海东新线的海城段和西湖段都在二零零一年底顺利竣工,而按照计划,同样要在二零零一年底竣工的东江段四十五点五公里长的路段却到了现在还没有能通车,东江段的部分道路甚至还没有开工。

现在已经是二零零三年五月份,距离海东新线建成通车的计划日期已经过了一年零五个月。

眼前这座蟒河一号大桥,在二零零一年三月桥面部分建成后就陷入了停工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关于这个海东新线的情况,赵长风在粤海县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已经听说过,但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深入了解过,现在既然到了海州市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分管着海州市的交通,那么这条半途而废的海东新线能否建成通车就成了赵长风心头的一块心病,赵长风甚至把这条海东新线当成他在海州施政的第一个目标。

看着眼前这座投资近千万的大桥废弃在这里,遭受着风吹日晒,赵长风心中是又疼又气,他手抚摸着这尚未竣工的桥体,不停地摇着头。却不曾想,手掌碰上了桥体上的一根倒刺,一下把手掌划开一个口子,殷红的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桥体上也留下一道血痕。

赵长风刚觉得手掌一痛,那边鲍晓飞已经现了情况,他叫了一声:“老板,您手掌破了,别动。”

说着鲍晓飞就飞快地打开了公文包,先从里面拿出一根消毒棉签,小心翼翼地替赵长风把手掌上的鲜血抹去,这才看清楚了伤口。还好,只是一个浅浅的伤口,约半厘米长,因为手掌毛细血管丰富,出血较多,看着有些吓人。

清理过伤口之后,鲍晓飞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瓶云南白药粉剂,倒了一些在伤口上,用棉签抹匀,然后取出一个创可贴,小心地替赵长风把伤口包扎好,其动作之熟练,不亚于医院的护士。

“老板,等下再到医院处理一下吧。”鲍晓飞处理完之后,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对赵长风说道。

赵长风活动了一下手掌,说道:“小鲍,你不是已经处理好了吗?这点小伤,还用得着大张旗鼓地去医院?”

他转身又看了看大桥,对鲍晓飞说道:“走吧,我们到对岸去看看。”

鲍晓飞就把他的一套东西收好放进手包,跟着赵长风往回走。鲍晓飞这个手包一般是不离身的,他手包里不仅仅有棉签、创可贴、云南白药。还有体温计、感冒药、润喉药、止泻药、消炎药甚至包括绷带等等一些常备药品药具。老板出门在外,难免有个头疼脑热扭伤蹭伤,鲍晓飞手包里装了这些东西,就可以在老板最需要的时候解一下燃眉之急。

可以说,鲍晓飞的手包是一个百宝箱,除了这些常备药品外,鲍晓飞的手包里还有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交通图、面巾纸、指甲刀、掏耳勺、牙签、小剪子等等,这些东西都是老板随时都可能需要的,有了这些随身法宝,秘书就可以随时满足老板的需要。

这些也是秘书跟随领导必须注意的细节之一。

回到公路上,换下了雨靴,鲍晓飞又取来后备箱的水壶把雨靴冲洗干净,这才让老张把雨靴收好。老张在一旁看着暗自点头,他也跟过其他领导,见过其他秘书,但是那些秘书和鲍晓飞一比,在细心方面就有不小差距。

等赵长风上车之后,老张就开车调头往回走,走了三公里左右,就往右一转进入一条岔道,沿着岔道往前走两公里,就柺到海东老线上。

比起冷清的海东新线,海东老线非常繁忙,车流密度很大,由于老线只是二车道的标准,所以走起来就很不顺畅,半个多小时后,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