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枭 >

第412章

宋枭-第412章

小说: 宋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是刚打了胜仗一般招摇。

刚回到忻州,才到大营辕门,杨荣就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

守卫辕门的兵士胸脯挺直的站着,军营里传来一阵阵的喊杀声,像是兵士们正在刻苦的操练着。

“主将不在,居然也能如此刻苦?”心内感到有些疑惑,杨荣带着徐保等人进了军营。

新的营房正在建着,这两天建造的速度也是很快,已经有十多间营房上了梁可以入住了。

忻州知州在知道杨荣要扩大军营后,主动将军营外围的一大片空地划拨给了他们,军营的围墙也砌起了不短的一截。

营房是烤熟了的陶土,围墙则是一块块大青石,不得不说,杨荣的军营规模,着实也算的上是奢侈。

更为奢侈的,是每间新营房里,铺着的都不再是地铺,而是杨荣画出了单人床的图纸,找工匠打造出的单人床,每张床上铺着的,都是崭新的被褥。一旦新军营落成,官兵们的住宿条件与过去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进了军营,杨荣吩咐跟他一同回来的兵士们将受伤的士兵送回营房休息,他则领着徐保向校场去了。

校场上那一阵阵喊杀声,着实让他感到有些奇怪。

阎真虽然后勤搞的不错,可她终究没有带兵的经验,要说官兵们是在她的指挥下训练,杨荣打死都不相信。

刚到校场,杨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士兵们的训练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种只是群体操练,而是分成两拨,在互相厮杀。

整个校场都是木制刀剑翻飞的影子,一个身穿将领铠甲的人正双手背在身后,在校场的高台上来回走着。

“打他,对!用剑捅他!”那将军一边走,还一边不时的指导着官兵们的格杀。

“惟吉?”见到那将领,杨荣连忙翻身跳下马背,领着徐保朝校场高台上跑了过去。

“你怎么来了!”跳上校场高台,杨荣迎面朝着潘惟吉的胸口擂了一拳,笑着问道:“莫不是从这里路过,专程来指导我的兵该如何操练!”

胸口挨了杨荣一拳,潘惟吉笑着揉了揉被拳头打的不疼不痒的部位,对杨荣说道:“我若是不来,你这里恐怕是要乱成一锅粥了!”

“是不是从这里路过?”杨荣双手扶着潘惟吉的肩膀,笑着问道:“什么时候走?若是晚走的话,这两天我二人可得好生聚聚!”

“不走了!”潘惟吉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对杨荣说道:“我还真不知道你手下的兵竟是这般模样。一个个像是被霜打过了似的,指望这样的兵打仗,那可不行!”

说着话,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对杨荣说道:“陛下下了旨意,要我来这里做副部署,虽说是升官了,可我还真舍不得山后军的兄弟们!”

“呃!”接过委任令看了看,杨荣顿时抑制不住兴奋的一把将他的肩膀搂住,对他说道:“不走最好,我正好想要建支骑兵,你若不来,我还真不知该如何训练!”

“大宋军队作战,向来以步兵战阵为主,我对训练骑兵也是不甚懂!”潘惟吉摇了摇头,旋即像是想起什么似得向杨荣问道:“建立骑兵,至少需要两万匹战马才行,你从哪里弄那么些战马?”

见他问起战马,杨荣脸上带着一抹坏坏的笑,把嘴凑到他的耳边,小声说了句什么。

听完杨荣的话后,潘惟吉愣了一下,一脸惊愕的说道:“原来你将那些银两全都用在这里了?”

“没有全用!”杨荣摆了摆手,对潘惟吉说道:“你可不知道孙蛟那厮克扣了多少军饷,整个军营翻建,再购置两万匹战马,另外每顿都确保将士们有肉吃,我还是花费不完。我真合计着,剩下的银两给将士们留些做安家费,再大肆收购粮草囤积起来,万一遇见灾年,将士们也不会饿了肚子!”

“可是这些银子都给扣下用在忻州,东京那边不会说什么吧?”潘惟吉拧起了眉头,咂吧了两下嘴,有些为难的说道:“要不我们交些给朝廷,到时候也好说话。”

“那可不成!”杨荣摇了摇头,一脸肉疼的对潘惟吉说道:“这些可都是我弄来的家当,得要给我的兵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杨荣的话音刚落,他身后传来了个声音,这声音慢条斯理的说道:“若是末将把杨将军的所为尽皆报于朝廷知晓,不知朝廷会如何发落?”

听到这声音,杨荣连忙扭过头,当他看到正向他和潘惟吉这边走过来的人时,脸上的表情越发的诧异了。

杨延朗!他居然不在家内丁忧,反倒跑来忻州了!

“对了杨兄!”见杨延朗走了过来,潘惟吉连忙对杨荣说道:“延朗将军是朝廷钦点的监军,以后你我做事,可都得背着他些!”

“呵呵!”杨延朗双手背在身后,笑着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对潘惟吉说道:“你以为我想来这里,若不是陛下有旨,要我来忻州丁忧,我如何会千里迢迢跑到这地方来?”

“朝廷倒是算计的好!”看到杨延朗,杨荣苦笑了一下,对潘惟吉说道:“知道天波府杨家恨你们潘家已是恨入了骨髓,却偏偏从天波府调了位将军过来做监军!你我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喽!”

潘惟吉走到杨延朗身边,伸手搂住他的肩膀,朝杨荣摆了摆手说道:“杨兄多虑啦!此番杨兄私自离开军营,若非延朗做这个监军,恐怕在朝中真是不好交代!朝廷只知天波府杨家恨透了我们潘家,却不知我与延朗兄私交甚好,此番杨兄离开军营的时间便被我二人岔开,只要杨兄再有个合适的理由,这一关定是能轻易度过!”

“呃!”杨荣愣了愣,他过去只是听说潘惟清和杨延玉的关系不错,还从来不知道潘惟吉居然与杨延朗走的亲近。

“惟吉才真是多虑了!”杨延朗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看着杨荣,对潘惟吉说道都部署大人身穿红衣,必定是有喜事,你我二人还是考虑一下该如何迎接夫人回来才是!”

“啊?”经杨延朗这么一说,潘惟吉才注意到杨荣身上被铠甲罩在里面的大红衣服,歪着头向杨荣问道:“杨兄又娶媳妇了?不知是哪家小姐能入得杨兄法眼?”

杨荣郁闷的白了潘惟吉一眼,很是无奈的说道:“别提了,莫名其妙的就给人做了女婿!”

话说到这里,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得,对潘惟吉说道:“对了,惟吉帮我准备一些彩礼,明日一早派人送到代州钟家去,再挑选个黄道吉日,迎娶钟小姐过门!”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76章阴谋

潘惟吉年岁要比杨荣小些,可他办事却是毫不含糊,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一整套下来,就连钟瑶也是感到十分满意。

眼下只差亲迎一步了,潘惟吉和钟瑶为杨荣选的喜期在一个月以后,杨荣还有一个月可以用来准备,迎娶钟倩来到忻州。

钟瑶猜测的没错,杨荣私自跑到辽国去的事,果然被卢燕飞给捅到了宋太宗那里。

卢燕飞没有功名,自然是见不到太宗,可他的父亲卢汉赟却也是恨透了杨荣。

当初杨荣让出功劳,卢汉赟还以为是件好事,满心欢喜的接受了,等到被太宗查出原委,将他削官贬职后,他才回过味来,敢情是被杨荣给摆了一刀。

代州城外那一战,几乎整个大宋都知道,战斗是杨荣和潘惟吉协同张齐贤打的,根本没他卢汉赟什么事。

冒领功劳,最终是落了个削官贬职,还是宋太宗讲了情面,从轻发落了。

对杨荣已是恨到了骨髓里,可卢汉赟又找不到杨荣什么把柄,从卢燕飞那里得来消息,说是杨荣带领二十多名乔装过的官兵私自进入辽国纵深,卢汉赟以为整治杨荣的机会到了。

卢汉赟并不知道,他呈递奏折,要比杨延朗晚了一步。

在他弹劾杨荣之前,杨延朗的奏章已经到了东京,向宋太宗禀明了杨荣去代州迎亲的事。

“卢汉赟,你说杨荣跑到辽国去了!可朕这里还有一封奏折!”看完卢汉赟的奏折,宋太宗把折子往边上一丢,对他说道:“杨延朗在折子里告诉朕,杨荣要迎娶代州名士钟瑶之女,有几日离开军营前往代州,此事朕也向知代州事张齐贤询问过,确是不假!你在此时状告杨荣,莫非是对他怀恨在心,企图借题发挥?”

呈递上折子,卢汉赟满心欢喜的等待着宋太宗龙颜大怒,然后下旨惩治杨荣,没想到却等来了这么一句话,吓的他连忙跪在地上,整个身子几乎平趴在地上,竟是连半声也不敢言语。

“传旨下去!”宋太宗脊背靠在龙椅的靠背上,对身旁的宦官说道:“忻州都部署杨荣新婚,朕特赐东京府宅一套,良田三百亩,锦缎两百匹,白银五千两作为贺礼,望杨爱卿忠心为国,为朕守好忻州!”

“遵旨!”太监应了一声,照着宋太宗的话又念了一遍。

卢汉赟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次弹劾杨荣,最后竟落了个当面听宋太宗宣布奖赏杨荣。

退朝之后,又羞又怒的卢汉赟对杨荣的恨意更深了一层。

私下去了辽国,一直都在担心宋太宗会降旨怪罪的杨荣,并没有等到他一直担心的责罚,反倒得了许多朝廷给的新婚贺礼。

军营扩建,基本上已经接近了尾声,每座营房,杨荣都让兵士们刷上了白灰,远远看去,一排排的很是整齐,确实要比过去的军营有气势了许多。

最难办的要数军马,阎真几乎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还是仅仅只购置到了五千匹。

忻州城内几乎是贴满了购马的布告,阎真也是通过了各种渠道,其中甚至还包括从一些私贩马匹的投机商人那里购买,可供给量远远小于杨荣的需求。

潘惟吉和杨延朗也协助着加强了官兵们的训练,朝廷新拨发的铠甲也运到了忻州,忻州大营的官兵整体面貌与过去相比已是完全换了个模样。

战马不够,杨荣就让官兵们轮流训练骑术,在城内巡逻的禁军一律不许步行,全部都要骑马巡逻。

这在大宋各个城池中,还是从未见过的风景。

与辽军打了几仗,每次战胜都无法将战果扩大,杨荣很清楚,这是宋军装备过重并且没有骑兵致使机动性过差造成的。

若是能建立一支像辽军那样骑在马背上作战的军队,宋军凭借着坚实的铠甲和行之有效的阵型,对辽军发起突击,完全能起到将所遇辽军完全击溃的目的。

想到要建立起一支强盛的骑兵,杨荣就感到一阵阵的自豪,总以为整个大宋除了他,再没其他人敢如此大手笔的建立一支新型军队。

他绝对不会想到,就在他致力于建立忻州骑兵的时候,远在沧州的李继隆也正在着手建立一支骑兵部队。

与杨荣的骑兵不同,李继隆的骑兵全是从沧州一带招募的武林高手,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却是极其的强悍。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战马数量也在渐渐增多,唯独没有增多的,就是忻州兵员的人数。

大宋对兵员官制极其严格,任何地方武官要扩大军队,都必须经过朝廷批准。

杨荣改建骑兵,只是钻了大宋军队建制的空子,增马不增人,因此才没被朝廷特别留意。

忻州收购军马,原本并不会费多大的事,只是杨荣没有想到,在他打算建立一支清一色的骑兵时,大辽国却出台了一个新的法令,任何人不得出售骏马到大宋,尤其是不得运往忻州,一旦发现罚没家产。

虽说还有少数胆子大的人敢于铤而走险,可更多的马贩却是不敢触怒朝廷天颜。

这条法令是辽国萧太后亲自颁布的,她的针对性很明显,为的就是打压杨荣,让他无法发展起会对辽国构成威胁的军事力量。

李继隆一直都是耶律休哥忌惮的对手,最近的两次宋辽战争,耶律休哥一直想要击溃李继隆,却始终没有机会。

如果大宋仅仅只有李继隆一个进攻型的将军,对辽国还算不上是什么威胁,防守反击类型的杨荣崛起则让整个辽国都感到了不安。

由于耶律休菱和杨荣有着夫妻关系,耶律齐云没少被萧太后召见。

辽军南下被宋军击溃后,萧太后并没有即刻返回上京,而是留在南京,继续关注着大宋的动向。

耶律齐云已经记不清他是第几次被召见进行宫了,每次进行宫,他都会被萧太后考问一翻,眼下他已是见到行宫的宫殿,就感到两腿一阵发软。

辽国南京城,耶律齐云又一次接到了太后召见的懿旨,接到懿旨,他的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两腿也不由自主的微微发着颤。

战战兢兢的进了行宫,在内官的引领下,到了萧太后处理政务的大殿。

到了大殿门口,耶律齐云躬着身子等在外面,内官则入内向萧太后通禀,没过多会,内官走了出来,对耶律齐云说道:“林牙大人,太后请大人进去说话!”

耶律齐云向那内官微微躬了躬身子,道了声谢,抬脚走进了大殿。

大殿的最内侧,挂着一幅珠帘,透过珠帘,隐隐约约能看见后面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