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枭 >

第399章

宋枭-第399章

小说: 宋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万辽军?听了李继隆的话后,杨荣愣了一下,不过旋即他便想明白了,这是大宋朝廷为了神话宋军而刻意夸大的描述。

“此乃军士们与潘将军之功,杨荣仅仅只是从旁策应而已!”杨荣也不道破雁门关上与他们战斗的辽军其实只有两万多人,只是很谦卑的躬着身子,对李继隆说道:“虽是在下,却不敢贸然居功!”

“哎呀!”一听说是杨荣,李继隆翻身跳下马背,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将他仔细端详了一遍,才满脸笑容的对他说道:“杨将军若是不敢居功,恐怕也无人敢于认功了!走,将军随我一同入城,你我边走边说!”

进城的时候,杨荣还不敢翻身跳上马背,李继隆却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汴梁分为内外两城,在外城骑马无妨,只是莫要纵马飞驰,到了内城,进了宣德门再下马不迟!”

听他这么一说,杨荣才翻身上了马。

进城之后,二人沿着靠城墙边上的街道并骑缓缓走着,一边走,李继隆一边对杨荣说道:“早先知代州事张齐贤曾将功劳让于卢汉赟,那卢汉赟倒是脸皮厚实,居然认了功劳,当今圣上贤明,查清他并未出战,已将他取消军功削官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就连铃辖刘宇也一同被贬。此番陛下召见你,恐是有要务安置,杨将军或会一路高升啊!”

听了李继隆的话后,杨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卑职乃是平民出身,并未参与过科考,恐怕这前途……”

“当今陛下贤明,任人唯才,就连北汉降将杨业都曾受到重用,何况杨将军身家干净!假以时日,自会成为陛下股肱!”李继隆说着话,悄悄的向杨荣靠近了一些,压低声音对他说道:“不过有句话本将还是要提醒杨将军,莫要与那班老臣走的太近,恐会耽搁了将军前程!”

在李继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杨荣心头一紧,看来这次进京,也意味着他的人生将不再是简单的与辽国人厮杀,而是要陷入到纷繁复杂的宫廷斗争去了。

不过杨荣却占了个先机,他虽然对历史了解的不多,却知道宋真宗的名字叫做赵德昌,这也让他将来在真宗即位的问题上没有像李继隆那样站错队,始终在朝纲上立于不倒的境地。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杨荣面临的,将是在觐见了宋太宗后,如何应对朝中那些老臣。

与李继隆并骑走到了靠近内城的地方,杨荣和李继隆都翻身跳下了马背,李继隆朝他拱了拱手说道:“杨将军且去面圣,本将还有些许事务处置,暂且告辞!”

给李继隆回了一礼,目送着这位北宋战神领着一群兵士离去的背影,杨荣心内多少有些翻腾。

他曾在潘惟吉那里听过李继隆的名字,从潘惟吉的描述中,他能感觉的到,李继隆在大宋是有着相当高人脉的。

原本他还以为这位百战不败的将军必然是天性骄傲,却没想到,李继隆给人的感觉并非只是刚猛,反倒还有几分儒雅之气。

告别了李继隆,杨荣先让徐保去外城找处客栈,将阎真安置了,他自己则带着两名兵士,沿着御街步行向宣德门走去。

到了宣德门门外,杨荣再一次被守门军官拦住。

只不过他这次并没有与那军官吵闹,而是很顺从的解下了佩剑交给军官,将两名兵士留在宣德门外,独自一人走进了宣德门。

他原本以为进了宣德门,离皇宫也就不远了,可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大片汉白玉铺就的平整广场,在这片广场的尽头,有着一排不知多少阶,也是纯由汉白玉铺起的阶梯。

在阶梯两侧,排列着两队手持长枪、目不斜视,纵然是精锐禁军与他们相比也要逊色好几分的兵士。

还没走到阶梯前,杨荣就看到从阶梯最上面跑下来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身与文官不太相同的官府,跑下阶梯的时候,也让杨荣感到他的步伐好像与寻常人有些不一样。

看到有人跑了下来,杨荣也就没敢抬脚朝阶梯上走,只是仰头看着正向他这边跑过来的那个人。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57章加官进爵

“可是杨荣杨将军?”下了阶梯,那人朝杨荣微微躬了躬身子,问了一句。

“正是在下!”见来人向他发问,杨荣连忙躬身抱拳应了一声。

“陛下这几日盼将军可是盼的辛苦!”一听说正是杨荣,来人脸上挂着笑对他说道:“陛下正在文德殿等候将军,请将军随杂家来!”

说着话,来人转过身,先朝楼梯上去了。

杨荣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看这个人怎么都觉得有些不对劲,敢情是个阉人,难怪说话嗓音尖细,走路时总让人感觉没个男人气势。

跟在宦官身后,杨荣登上台阶,当他走上最后一层台阶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宏伟的宫殿。

后面的宫殿自然是只能远望,而几步开外高大的门楼却是实实在在就在他的眼前。

门楼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芒。飞檐上的两条游龙,金鳞金甲,爪指微微上扬,两颗龙首仰视苍穹,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在湛蓝的天空下,皇宫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格外辉煌。

到了门楼外面,宦官回过头对杨荣说了声让他少待,随后推开朱红的镂空大门,小跑着进了殿内。

来到皇宫,杨荣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哪里都觉得新奇,看哪里都能感受到一股宏伟的气势。

没过多会,宦官跑了出来,躬身对杨荣说道:“陛下召见将军,请将军觐见!”

向宦官谢了一声,杨荣抬脚走进殿内。

进殿的时候,他心里还一阵阵的疑惑,皇帝召见臣子,竟然半点威仪都没有,反倒像是个大户人家在等待宾客上门一般。

进了殿内,杨荣抬起头,看到宫殿的龙椅上正坐着一个身穿黄袍的人,这人大约有六十来岁年纪,头发斑白、就连下颚上的胡须,也现出了几缕银白,杨荣进殿的时候,他正用朱笔在批复着奏折。

听到杨荣进殿时发出的脚步声,穿着黄袍的人抬起头,他先是看了看杨荣,随后用一种虽不是很大,却威仪十足的语气问道:“你就是杨荣?”

其实没等对方发问,杨荣心内已是早如明镜一般,坐在殿内正批复奏折的,一定就是宋太宗。

“微臣参见陛下!”虽说是从后世过来的人,可杨荣却很清楚,在他如今置身的这个时代,见到皇帝不跪,那是一种怎样的后果。

他山呼了一声,单腿跪下,就在另一条腿也要跪下的时候,宋太宗朝他虚抬了一下手说道:“杨爱卿平身吧,今日乃是你我君臣私下会面,无须如此多的繁礼缛节!”

杨荣谢了一声,站了起来,低着头面朝宋太宗站着。

“爱卿眼下只得差遣并无实职?”杨荣站起来后,宋太宗放下手中的奏折和毛笔,慢条斯理的向他问了一句。

“回陛下,臣眼下仍是一介草民!”杨荣躬着身子,双手抱拳说道:“军都虞侯之职乃是战场临时委派,并未受到朝廷册封,实不敢以朝廷命官自居!”

“很好!”宋太宗赞许的点了点头,对杨荣说道:“以往你并无实职,眼下朕论功行赏,却是要给你个实职!”

听了宋太宗的话后,杨荣双手抱着拳,身体保持深躬的姿势,并没敢当即谢恩。

“侍卫马军都虞侯,忻州都部署如何?”宋太宗一只手托在下巴上,做出沉吟了一会的模样才说道:“若论战功,这个职务恰好合适!”

“臣谢陛下恩典!”从宋太宗嘴里说出这个官名,杨荣心内顿时咯噔了一下,这个官可不小,轮官职,与眼下的李继隆却是不相上下了,可要比他先前那个草根军都虞侯高上了不知多少,于是连忙跪下领旨谢恩。

让杨荣起身后,宋太宗又慢条斯理的向他问道:“杨爱卿,早先曾听说你与辽国林牙耶律齐云之间还有着亲眷关系?可有此事?”

在宋太宗面前,杨荣是绝对不敢耍小聪明编瞎话的。

虽说这位宋太宗在军事上吃过辽国不少的亏,可他无论怎样说,都是一位明君。

明君自然是有着一双常人没有的法眼,只要稍微编一点瞎话,恐怕立刻都会惹得龙颜大怒,尔后就是人头落地。

可宋太宗这个问题问的又是十分尖锐,若是有半点答的不好,恐怕也是要人头落地。

后脊梁上冒着冷汗,杨荣身子躬的更低,对宋太宗说道:“回禀陛下,臣早先与耶律齐云并不相识,只是凑巧曾经在死人堆里将他救了,才为他所亲近,后又在辽国娶了他的妹妹耶律休菱,因此才攀上了亲戚!”

“好的很啊!”宋太宗点着头,一语双关的说道:“若是将来委派杨爱卿去辽国出使,或许会促使宋辽两国早日罢兵!”

“回陛下!”从宋太宗的话里,杨荣隐隐的听出了一些不太是滋味的意思,他连忙说道:“臣虽娶了耶律休菱,此事却是与辽国无关。辽国乃是契丹人掌权,妄图侵犯我大宋!大宋无限江山,乃是陛下之土!万千子民,乃是陛下之民!华夏疆土,乃大宋万民之根基,如何能让辽国人得去半分?是以,臣才与潘惟吉将军在长城之上誓死抵抗辽军,为的就是保大宋不世基业!臣胸有一志,乃是为大宋鞠躬尽瘁,夺回幽云十六州,将契丹胡虏驱会塞外荒地!”

“好!”听了他这番话后,宋太宗微微点了点头,对他说道:“屡立战功,朕已看清杨爱卿的忠贞,只望爱卿多建功勋,造福大宋万民!”

“臣不敢!”让宋太宗感到意外的是,他这句话刚说出口,杨荣就躬着身子应道:“臣与辽人决战沙场,保护百姓,乃是谨遵陛下旨意,造福万民乃是陛下恩德,与臣着实无干!”

在杨荣说出这番话后,宋太宗脸上的表情越发复杂了,他沉吟了一会,才对杨荣摆了摆手说道:“杨爱卿且在这京城中玩赏几日,尽快赶去忻州赴任吧!”

杨荣又谢了个恩,倒退着离开了大殿。

离开大殿之后,他站在大殿门口抬起胳膊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长长的吁了口气。

曾经看过的许多闲书里,穿越的人最后都能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称王称霸,到处都充斥着“王八之气”。杨荣却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尤其是见到宋太宗之后,他发现如果有那样的想法,那该是多么可笑。

在宋太宗这样的天生霸主面前,显露“王八之气”,恐怕用不了两天,就会落个满门抄斩的命运。

眼下的大宋,根基是扎的牢靠了,宋太宗采取的科举制度更是将民间人才发掘了出来为朝廷所用。

就连他这种根本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仅仅只是帮着宋军打过几仗的人,都被破格提拔为高官,可见大宋初年的官吏考核还是相对明朗和公平的,大宋的江山就眼下来看,还是如铁桶一般结实。

离开皇宫,杨荣并没有去朝廷指派的会馆居住,把阎真丢在客栈里,他去住会馆,终究是有些不放心。

而且眼下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得去办,办完了这件事,对杨业和对潘美都是个交代。

大丈夫立世,应当一诺千金,如果答应了别人的事,最后又连连摆手,信誉将会彻底扫地,到最后连一个愿意相信他的人都没有。

天波府!离开皇宫后,杨荣要去的第一站。

杨家天波府,位于汴梁城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自从杨业殉国以后,宋太宗便下旨凡经过此处的文官须下轿、武官须下马。

杨荣骑着马,领着两个兵士在快到天波府大门的时候,翻身跳下了马背。

让两个兵士原地守着战马,他则独自一人,径直向天波府走了过去。

在天波府门外,站着两个身穿银色铠甲,笔直站立的卫兵。

见杨荣靠近府门,其中一个卫兵上前两步,拦在他的面前对他说道:“请将军留步!”

停下脚步后,杨荣对那兵士笑了笑说道:“劳烦大哥向杨家主母通告一声,就说侍卫马军都虞侯、忻州都部署杨荣求见!”

听了杨荣的自我介绍,拦在他面前的兵士眉头紧锁,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才对他说道:“请将军少待,我这便去向祖母禀报!”

兵士转身走进府内,杨荣则两手垂在身旁,一脸恭谨的看着天波府门头上的牌匾。

没过多会,那兵士又跑了出来,给杨荣行了一礼后对他说道:“主母请将军入府内叙话!”

得了杨家主母折氏的邀请,杨荣这才抬脚走进府内。

他刚一进府,迎面就有两个年轻人向他走了过来,到了杨荣面前,这两个年轻人齐齐抱拳朝他拱了拱,年岁稍长些的对杨荣说道:“在下杨延朗,身旁乃是三弟延浦,奉家母之命,前来迎接将军!”

“两位小将军!”杨荣给杨延朗和杨延浦分别行了一礼,对他们说道:“在下乃是陛下今日新晋的忻州都部署杨荣,因早先曾受杨业元帅委托,特地将遗物送回天波府,还望二位向老夫人引荐在下!”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58章听风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