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妾大不如妻 >

第332章

妾大不如妻-第332章

小说: 妾大不如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哪有什么意思?太太方才也没有说让大娘们取了银子就走吧?太太只是提醒大娘们忘了一件事情罢了,而大娘们来我们府上,可是为我们太姨娘接生的,怎么能只领银子不做事呢?天下难道有这等道理,还请大娘们给我解释解释了。”侍书不急不慢的驳了稳婆的话。

红裳没有进得去,因为产房是有血光的,她刚生下孩子不久,怎么可能会让她进产房?丫头婆子们是拼死力劝,红裳不想打扰了许妈妈和稳婆们救人,只得回来又坐下。

稳婆们没有想到一个丫头居然也如此厉害,经她这么一说,好象赵府一直想用她们的意思,但是稳婆们心知肚明,那产房她们今天是绝进不去的。

红裳坐下后,扫了一眼稳婆们,心下恼意更甚,这种时候害人的人,怎么能够放过?!

“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听姑娘的话,好似婆子们在无理取闹一般!贵府的太姨娘已经有了稳婆接生,婆子们已经是无用了,想走难道还不许?”稳婆们紧紧扣着不许走三个字——官家都是极爱名声儿的,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仕途升迁!

“大娘们又误会了吧?我们有两个人要监盆,产房却只有两个稳婆,这哪里够?就是因为我们同大娘们不认识,所以才为了府中人的安危多问了几句,为此我们也先把赏银给了大娘们,大娘们难道还在生气,就是不愿意留下来了?”红裳悄悄的吸了一口气,不紧不慢的开了口。

稳婆们一愣,要让她们进产房?想想那千两银子,几个人一阵心热,不过到底是小命要紧,她们不敢留下来的。

为首的稳婆还要开口强辩时,却被外面一个男声打断了。

稳婆们不知道门外求见的人是谁,可是红裳等人却知道的,赵安到了。

红裳听到赵安的求见,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大娘们稍安勿燥,麻烦你们再等几句话的功夫可好?”然后也不等稳婆们答话,红裳直接道:“有请赵总管。”

赵安进来给红裳请了安,扫了一眼稳婆们,刚刚他走到门外时,已经听到了稳婆们的话,他欠了欠身子直接道:“太太,官府中已经核实了,只有这两位在官府是有报备的。”

赵安所指的姓名正是为首的稳婆和最末一个稳婆,他一上来便把稳婆们的底子揭破了。

稳婆们脸色都是大变,互相看了一眼,眼底都有了几分惧怕,都低下了头,有人又捏起了衣角揉搓起来。

红裳只是对赵安点了点头,又扫了一眼四个稳婆,却没有开口说话,屋里一时间静得没有了一丝声响。

为首的稳婆额头上见了汗珠,她不甘心如此束手,起身行礼依然辩解道:“刚刚婆子们为了这桩生意,贪财的性子犯了,所以欺骗太太,的确是婆子们不对,婆子们知错,也不敢再受贵府的赏。”说完四个稳婆把银子取出来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婆子们给太太赔罪了!”

稳婆们齐齐行了一礼:“婆子们就此告辞了。”

红裳不等稳婆们转身,便淡淡的说了一句:“大娘们就想这样走嘛?”

为首的婆子一下顿住了身形,想了想还是欠下了身子:“太太,婆子们虽然有人没有官府的认可,但婆子们自在家中接生意,能到贵府来也是贵府请婆子们来的,刚刚告罪之处已经给太太赔过了礼,太太您就高抬贵手,放过婆子们吧。”

稳婆先是言明她们来赵府并不是她们愿意的,是赵府的人请她们来的,就算一会儿又牵扯出其它来,这里的猫腻她们虽然知道的不多,却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到时也罪不及她们,然后又以软话相求,如果红裳现在以此来发作她们,便是赵府在以官欺民了。

红裳看向为首的稳婆,盯着她的双眼轻轻一笑:“我有说过要怪罪大娘们的话嘛?大娘们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红裳笑得很轻,话说得很温和。

但稳婆们眼中的红裳,在这个时候忽然间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在稳婆们看来,红裳好似变成了一座山,压得她们有些喘不气来,那双眼睛好似看透了她们,她们隐藏的所有心思被太太看得一清二楚。

被红裳的气势吓了一跳的为首稳婆,只是下意识的点头应着“是”,多余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了,完全没有了刚刚伶牙俐齿的样子。

红裳不再逼视稳婆,不过她却没有再以惯常的温和样子作伪掩饰她的“霸气”,还是以淡然的口气道:“不过,我却有一件小事儿要让大娘们帮忙,相信大娘们不会推辞的是不是?”

稳婆们只知道点头称是:她们现在有一种见了官老爷的感觉,哪还有胆子敢说个不字;在这个时候,她们才真真正正的知道了,什么叫做诰命夫人。

只是,稳婆们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诰命夫人都有如此的威势:掌权日久、又见过世面的人,才会生出这样的气质来。

红裳不再理会稳婆们,她看向了赵安:“已经都查清楚了?”她相信以赵安的能力,是谁到二门传的话、是谁去找来了这四个稳婆,他应该已经查清楚并捉到了人才对。

赵安躬身道:“太太,已经知道是谁去寻来的稳婆,就连去二门处传话的丫头也知道是谁了;只是,寻稳婆的小子赵二和那个传话的丫头已经上了去南边庄子上的车,奴才已经使了人去追,现在还没有追回来。”

“去南边的庄子?”红裳喃喃的、低低的重复了一遍:自太姨娘腹痛到现在没有多少时间,这两个人居然已经上了去南边庄子上的车!这应该是很早就安排好的了吧?

只是去南边庄子车不是还有三四日才走嘛?定好的人员里绝对没有赵二和太姨娘院子里的丫头——是谁安排的?为什么能瞒过了自己?

红裳的怒气生了出来,她反而更冷静了下来。

“出城了?”红裳又问了一句。

“应该没有。”赵安答道:“奴才已经让人快马拿着老爷的贴子到四门去了,应该可以拦下来的。

稳婆们听到这里脸色都有些发白了,她们明白赵府的太太留下她们帮什么忙了:如果她们帮下去,怕是连自己的小命也会帮进去的;可是不帮,她们也脱不了身啊!

红裳看了赵安一眼:“是谁安排的,为什么我不知道?”

赵安伏身:“奴才不知道,眼下只知道好似是今天上午老太爷出府前,才变动的人。”

今天上午?老太爷的意思?

红裳的眼睛眯了眯:魏太姨娘?

这次所为也太过明显了,不太像暗中之人惯常的小心谨慎;红裳心下计较着,口里却吩咐:“稳婆的事情可又安排好了?”

“已经安排了最好的车夫,最快的马车出去,而且不是一辆,每辆车接到稳婆就会立时赶回来。”赵安欠了欠身子。

红裳赞赏的看了一眼赵安:“好,很好。”赵安闻言又低了低身子:他明白红裳的话,有错在身没有乱了心神,有大事发生却能镇定自若的安排事情。

宵儿又自里间奔了出来。

红裳看了过去:“怎么样?”

“晕、晕过去了!太姨娘晕过去了。”宵儿的脸色有些发白,说完也没有同红裳见礼,便奔出去唤她的祖父方老先生;祖孙二人又一次奔进了产房。

红裳反而没有再感觉到害怕或是惊慌:事已至此,已经不是她应该害怕或是惊慌的时候了。她沉稳的吩咐着丫头婆子们做事,并让里间的人每隔一刻便向自己回禀一次莲太姨娘的情形;而琴太姨娘那边,红裳又安排了几个婆子过去好好看护。

红裳安排完了这一切,回身对赵安道:“立时再使妥当的人去许府请老太爷和老太太回来,如果老太爷和老太太不在许府,去了哪里问清楚,让一人去寻另一人回报。”

赵安行礼下去:“奴才在过来时已经使了人去许府,并且大小路都使了人沿路寻过去了。”

红裳点了点头:“魏太姨娘呢?请她过来吧。这里有个年纪大些的坐镇,能让人心里妥当些。”红裳自然不会是因为心慌才请魏太姨娘的。

一旁的有丫头回话:“太太,魏太姨奶奶今天同老太爷和老太太一同出府了。”

这倒真是奇了!老太太出门一向不带魏太姨娘的,今儿怎么会破了例呢?而且到现在老太爷和老太太没有回来,就连赵一鸣也不见回来。

红裳刚想到赵一鸣,便听外面有人唤“裳儿”,赵一鸣终于赶了回来。

红裳没有松一口气,现在人命中关天,不是赵一鸣回来就能解决的;她在稳婆们诧异的目光中理了理衣衫迎了上去:“夫君。”

红裳把情形简单一说,赵一鸣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他也在心中思量:父母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呢?

宵儿又自产房中奔了出来,看到赵一鸣和红裳跪了下去,声音颤颤的:“稳婆让婢子问,我们是要大人,还是要孩子?孩子是个、是个男孩儿。”

一时间屋里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看向了赵一鸣和红裳;而红裳夫妇的手不自觉的牵到了一直,手心里都是汗。

七十三章

都留不下嘛

宵儿跪在地上也不敢抬头看向红裳,她并不是怕红裳,她是不忍看红裳的神情,这种事情,要让太太如何选?太太怎么做才对?

红裳有些呆呆的看着地上跪着的宵儿,要大人还是要孩子,她心下重复中这句话,有些僵硬的转头看向了赵一鸣,喃喃的道:要大人?还是——要孩子?每一个字都重逾千金一般,红裳说的异常吃力。红裳不愿意选,如果有第三种可能最好——她要选太姨娘母子平安。

但是没有第三种可能,她只能二选其一:她要亲自扼杀掉一个人的性命,才能让另外一个人活下来,要让她如何选?按本心来说,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当然是要留大人!可是,她却不是那个真能做主的人呀。

男孩子。对赵府意味着什么,红裳比谁都清楚,要孩子,那她日后良心难安,要大人,不说老太爷和老太太是什么反应,就是莲太姨娘那里,红裳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她现在就是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心来说,那是宁死一百次也要换孩子的一次生机。

红裳感觉从来没有如此为难过,她思索的时间并不长,也只是几个眨眼的功夫,她便咬的嘴唇见了血,

救人如救火,红裳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可以细细考虑,她急得眼睛几乎都要红了:选谁,放弃谁 ,红裳下意识的寻求赵一鸣的答案。

赵一鸣迎向了红裳的目光,要大人还是要孩子,他一样没有答案。

原本他听到宵儿的话,第一个反应他认为他会要孩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在他的嘴边翻滚着,却就是说不出口。

妾,不过是等同于货物一般,只是私产而已,可是赵一鸣在眼下,却可以活生生的感觉到,莲太姨娘不是货物,那也是一个人,让他如此狠心断了那女子的生机,那和他亲手杀了她有什么区别?

赵一鸣熟读圣贤书,他实在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几百个念头飞快的在他心中转过,赵一鸣心下已经有了决定,只是他一时间还开不了口,他同红裳一样,良心上是要大人,要孩子,只要大人在就还有得是机会,可是理智告诉他,应该要孩子。

孩子,那可是赵家的血脉,就这样舍弃他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赵一鸣闭了闭眼睛,他要如何做才能对得起天地良心,又能对得起赵氏的列祖列宗,就没有两全之法嘛?

此时,红裳夫妇在心底同时响起一个声音,老太爷为什么还没有回来,为什么洞天福地没有回来,如果老太爷在,此事便不会由他们来做主,也不应该由他们来做主。但是时间紧迫,红裳和赵一鸣根本不可能再等下去,或是再好好想一想了。

红裳和赵一鸣几乎同时艰涩的说道,要大人!听到对方的话,两个人的手都紧了一紧,此事的后果,我来承担。

如果莲太姨娘不能母子平安,赵府想来会有一场不小的风波,

赵一鸣闻言对红裳摇头,并重重一握红裳的手,我来承担,我是赵府的长子。此事,并不是红裳能担的起的,他也不能再让红裳受苦。

红裳没有同赵一鸣争论,只催促道:宵儿,快去。这事儿,她已经不能脱身事外了,只是等莲姨娘事了后,再同赵一鸣好好说,眼下却没有时间说这些。

宵儿叩了一个头,然后转身跑了回去,泪水一颗颗落在了地上:太太慈心,她一定要求祖父和稳婆们再想想法子,不能让太太对面对老太爷的怒火。

红裳和赵一鸣看着宵儿进去后,都退后几步坐倒在椅子上,要了大人,老太爷和老太太回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而那些别有居心的人,会不会利用这一点对付他们夫妇?

想起老太爷对赵氏子嗣的重视,红裳长长的叹了一句气:这一场风暴能不能避得过,全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红裳不能对身为古人的老太爷要求什么:妾,通买卖!在古人眼里,妾不过是货物一件,让老太爷拿子孙后代的性命,去换一件货物的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