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妾大不如妻 >

第306章

妾大不如妻-第306章

小说: 妾大不如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仆从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钧也不作解释,等众人分开后,于钧一摆手,“来人,有赏!”

那些跪下示忠的人。一人得到了六百大钱。

这下那些没有跪下的人都抢着跪了下去,口称老爷。先赚了那六百大钱再说。

于钧却带着一丝冷笑看着跪在地上的人:“你们是不是想先赚了我的赏钱再说?一会儿你们旧主子来了,如果占了上风。你们在重新去巴结旧主子,我说的可对?”

跪在地上的仆从们尴尬的很,不知道应该如果回答,于家的大公子好厉害,同原来在于府时十分的不同。

于钧却已经冷冷的道:“来人,唤人牙子速速来一趟,这些人今儿通通发卖!”自由杨家的长随答应着去了,

跪倒在地上的众仆从一下子哭喊起来,求于钧开恩,绕过他们这一次。

于钧理也不理,开始看向另外一边,他赏了钱的仆从们:“可有识字的么?上来读下花名册。读到哪个人的名字,就上前来报一下所当何差。”

这些留下的仆从们看到现在。知道于家的大公子已经完全变了,极为精明而且有手段又雷厉风行。不过好在他赏罚分明,在他家手下混口饭吃只要本分应该不难,所以众人倒并不很紧张。

当下有人站了出来,开始读花名册。

一旁也有那极长眼色的机灵人,看于钧站在廊前听人回事儿,便搬来了椅子来请新家主入座。,

于钧当然不客气的坐下了。

因为留下了人不多,所以不时便点完了名字。

于钧看了众仆从一眼,“不管你们原来如何,自今日起开始便是我的仆从了,是不是?”

众人没有迟疑,一起跪下齐声应道:“是”

于钧轻轻道:“规矩呢,要重新订一下,所以大家行事不要说原来如何如何了,我会依着我母亲的规矩来行事,所以,只要你们忠心待主,本分当差,自然不会领罚而且还有赏。”

于钧说完,抬头看向还在惨叫的大管家和二管家,回头对着众人沉声说道:“不过,如果哪一位敢出尔反尔,背主,叛主的话——”

随着于钧的话,杨家的从人甩鞭子时更加用了力气,两位管家的惨叫也就更加凄厉,众仆从心下都是一凛,明白心主人话中的意思。齐齐叩了一个头又言明了各自的忠心。

人牙子这时也到了。

于钧一挥手,让杨家的从人住手不必再鞭打下去。

三十六章 路边大闹丢老脸

于均对人牙子一指那些要卖的仆从:“这些都卖于你;不过,我却有个要求,银子你给多给少我无所谓,只是这些人你七日之内不能发卖,七日之后也不能卖到京城之外去,而且卖到了何处,我要知道。”

众仆从听到后有些人的脸色便变了:于家的大公子话中有深意啊,不会是他知道了什么吧?不少人都不敢抬头再看向于均。

人牙子有些为难。不过银子给多给少无所谓还是很让他心动的,最后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成交了。

于均又道:“今日没有时间了,明日你们再送一些老实本分的人过来,我要买一些内外院的奴仆。”

人牙子听到当然高兴的答应了:这笔买卖实在是赚头不少啊/人牙子千恩万谢的把人带走了。于府一下子空旷了许多。

于均便对留下来的人道:“你们先各司其职吧,人手虽然紧张些,不过明日我就会添加人手。恩,你叫什么名字?”于均手指的是主动出来聚集仆众的那几人中第一个出来的人。

“小人名叫于安。”

“于安是吧?府中的事情暂时由你打理吧。”于均还要慢慢物色个好管家才成。

于安却迟疑了一下跪倒说道:“老爷,小人勉强打理几日或许还能应对,时日一长小人是不成的,小人不长于此。”

于均闻言倒是多看了于安两眼:这人不错,有自知之明。于均点了点头,让于安放心,只是让他暂管几日;于安方才放下心来退下去安排众人的事情了。

于均刚回转厅内,于安便飞奔回来:“老太爷回来了,正和人牙子在大门不远的地方吵闹呢,快要打起来了。”

族长和宗老们吓了一跳,然后老脸上又是一红:于府的人已经有人跑出去给于老太爷送信了,所以他现在当然已经知道自己这些人对于府的处置是什么,可他们依然不管不顾的在府门外大闹,当真是不把自己这些人放在眼里啊。

于均一面站了起来,一面淡笑着看向于安:“怪不得你说你不是管家的料,真是一点稳重劲儿也没有。”

于安脸上一红,不过立刻便站好了:“人牙子正在同老太爷他们理论,那里已经围了不少人,老太太正在哭诉您的不孝。”他一沉下心,说起来话那是条理分明。

于均赞赏的拍了拍于安的肩膀:“孺子可教啊!各位伯父,舅兄,我们一起出去看看?”

族长等人站了起来:“去,当然要去。我要看看这个畜生还能做出什么无耻的事情来;再说也不能由着他们胡闹,他们不要脸,可是我们于氏一族还要脸面的!”

杨守德待族长等人迈步后,他才落后两步走到于均身边道:“一鸣应该也快到了,我想你那个畜生不如的父亲,今天又打错了算盘。”

于老太爷和于鹏兄弟正揪住人牙子不放手,非要人家还他家的仆众不可;而于老太太在一旁拿着一方手帕,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在那向围观的路人,讲述他们一家人被不孝子逼迫的事情;那些仆众更是流泪的流泪,哭喊的哭喊,为于老太太做证;场面不是一般的热闹。

仆人们在车子上站得高一些,所以比于老太爷他们早一步看到于均等人,不少人想到那柱子上的两位管家,一下子停了哭声以袖子抹了把脸,蹲下的蹲下,掩面的掩面,不敢再胡说八道了;如果于家老太爷能压得住大公子,他们当然会落井下石再哭闹一把,现在嘛他们要看看情形再说了。

等于均一行人快步走到近前时,路人中便有人注意到了于均和族长宗老等人;而于老太太这时也发现了他们,立时指着于均大哭起来,似乎她才是那个受了千般委屈的人一般;于老太太一面哭一面向众人指认,于均就是那个大逆不道的不孝子。

路人听到于老太太的话,便对于均这行人指指点点起来;看来于老太太的一犯哭诉还是极有作用的,众路人看于均这些人的目光十分不友善。

族长和宗老们挤到了圈子中间,这几位老人自然明白路人对于均的误会;所以族长一开口便呵斥于老太爷:“你闹够了没有?是不是要丢尽我们于氏宗族的脸,你才罢手?我以族长的身份命令你放手,听到没有?”

于老太爷看到族长和宗老们,才不情不愿的放开了人牙子,草草施了一礼:“兄长们什么时候来京中了?”一面说一面恨恨的瞪了眼于均,他没有敢看杨守德。

于老太爷没有想到前来同自己说话的人会是族长,不是于均或是杨守德;他一面同族长答话,一面心下思索:想如何同于均面对面的说上话嫩?只要同于均在这里吵起来,那么也许可以把局面扭转过来。

这个主意自然不是于老太爷和于老太太想出来的,是在后面车子里没有出来的于金英想出来的;她不是不想出来,只是云英未嫁不能出来罢了。

但是于均和杨守德在族长等人的身后,根本没有上前来给于老太爷请安的意思;这让于老太爷又恨有恼。

于鹏兄弟却还是不管不顾的同人牙子纠缠不休,他们二人不想同族长等人说话。

族长看到于鹏兄弟还在胡闹,便一指他们对于老太爷喝道:“就算我们于氏宗族是小族,但一样有族有族规,这由于家法的;你现在看到我们,还是不管你名下的这两个儿子,由着他们如此无视我们几人吗?还是你的眼中根本没有我们几个老家伙了?”

路人们看到于鹏兄弟对族长等人视而不见,对于老太太刚刚的话多多少少有了一定的怀疑,这就是知书达理的人吗?见了族中长辈也不请安,对长辈的话听而不闻,和于老太太的话极不相符啊。而且,他们族长怎么会同不孝的大儿子一起过来呢?

于老太爷听了族长的话后,不得不喝斥了于鹏兄弟;于鹏兄弟这才放过了人牙子,带着十二分的不情愿过来给族长等人请安:“侄儿见过几位伯父。”

族长和宗老们都避开了:“不敢当你们的一声伯父!你们连我们于氏的宗祠都没拜过,伯父两字千万莫要再提。”族长是一点儿面子都没有给于老太爷和于鹏兄弟留。

路人们闻言一下子议论纷纷起来:怎么事情越来越听不明白了呢?这两个孝顺的儿子怎么连祠堂也进不起———这可是大事!古人最重祖宗家法的,不能进祠堂的儿孙不是有大错,就是根本不是本族的血脉。

孝顺的儿子不可能进不了祠堂的。

路人们因为不明白,所以对于家人的事情更加有兴趣了。

于鹏兄弟被族长一句话噎的一张脸涨的通红,却又发作不得,只能低下头恨恨的咬牙不再说话了。

于老太太听到路人们开始不相信自己了,也不耐烦再做戏;而且族长呵斥她儿子的话,她也听到了,心下十分的不满;当初自己做好作歹,也只逼得这几个老顽固给于鹏兄弟上了家谱,但这几个老不死的就是不他们进祠堂!现如今在大街上又拿这事来刺于鹏兄弟,于老太太听了当然心中有气。

于老太太便走到了于老太爷身旁,对族长几个人草草一福:“兄长们,于鹏兄弟当初可是入了家谱的,至于其他的,还不是有人作梗?我们鹏儿兄弟刊物是没有做错过什么事情,您这么说,让他们兄弟日后如何做人?有您这样做长辈的吗?”

族长却懒得同她一般见识:“他们是没有做错事,做错事情的人是他们的母亲!于家的血脉岂能不纯?!”

于老太太被族长一句话也噎住了,红着一张脸说不出话来了。

族长不再理会于老太太,直接盯着于老太爷:“我们在府上等你良久了,你为什么在这里胡闹,却不回府见我们呢?你们府上可是有人通报了你吧?你们午饭后要去上香,府上的人追上你们后,你们赶回来慢了我们不怪你,但你到了家门前却不进,只一味同人胡搅却是什么道理?”

路人们同到午饭后于家的人去上香一说,人人都看于家人的眼光都变了,哪有人下午去上香的?

于老太爷听到上香一句脸上又是一红,不过他还是一指车上的仆众们:“这是我府中的奴仆,没有我的允许这些人牙子便说买了去,我自然不能放他们走。”

族长哼了一声儿:“你做得好事你还不明白嘛?你那府已经由我们做主给了于均,他要卖几个奴仆有什么不对?就算没有我们做主,他是你的长子,卖几个奴仆有什么不成嘛,值得你如此不顾体面的在外同人争执?几辈子的老脸都让你丢光了。

三十七章 于老太爷的成竹在胸

三十七章 于老太爷的成竹在胸

如果不是顾忌到整个宗族的脸面,族长真想破口大骂于老太爷一番;问问他知道自己的所为连畜生也不如嘛?亲女要毒害,亲子要逼婚———娶一个有了身孕的

女子,还是他另外的儿子所为!他还知道不知道良知何写?

只是这些事情族长不能说,就像于老太太所为的事情一样,虽然他们极为不齿她,但却不能提及;不然丢人的不止是于府,还有他们于氏宗族。

于均和杨守德都没有说话:这个时候他们不说话为好。只要他们开口,于家的人一定会纠缠过来,他们巴不得同于均在外面闹将起来呢。

路人什么也不知道,于家的人硬要把黑的说成白的也极容易;反正他们是长辈,于均和杨守德只要一开口说他们不好,在世人眼中几是不孝了,于老太太等人的目的也达到了;于均不说于家二老的不好,以儿女之礼待之?那还不是由着于老太爷和于老太太辱骂,把事情颠倒过来说嘛?

所以,由族长等人出面搭话便不同了。

族长的身份在这里摆着,路人会更相信族人和宗老们的话。

于老太爷听到族长真的把于府已经给了于均,立时头上的青筋都跳了起来:“兄长,我还活着!就算要把家业给哪个儿子,也应该问过我的意思才对!”而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让长子继承家业。

让于家的人没有想到的就是,于均和杨守德对门房说的话居然是真的!他们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他们在听到门房的话后及时赶了回来。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一句古训,对于老太爷来说,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中;他就是想把家业给于鹏。

族长冷冷看着他:“问过你的意思?你还真是忘了你做过的好事;你还有脸说这种话,我呸————!现在哪里还有你说话的份儿!”族长卒了于老太爷一口,因为于老太爷的无耻,让这位老人家实在是无法表达他的愤怒。

于老太太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