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荣华富贵 >

第37章

荣华富贵-第37章

小说: 荣华富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信?”温玉迟迟疑疑地接过来。她都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收过“信”这么古老的东西了。

“门房传进来的,说是京城的差役送来的。”学役说完,就告辞下楼去了。

“外面送来的啊”苏叶凑了过来。“快打开瞧瞧。”

温玉想不出来会有谁给自己寄信,那信封信上也只写了“温玉小姐亲启”,而并没有落款。迟迟疑疑地拆开信,展开带着淡淡清香的信纸,只见上面只清清俊俊地写了三行字:“蒌蒿满地芦芽短。我看到了。好美。”

温玉顿时一阵心悸,拿着信纸的手抖了抖,心底暗暗呼了声:是他心底感动得,眼中禁不住有了几分湿意。原来,他也记得。

苏叶察觉到温玉的样子有些不对,连忙警觉问道:“是谁,谁的信?”

温玉连忙收起来,佯作神秘地说道:“不告诉你。”

“干嘛不告诉我?”苏叶不乐意了,鼓着腮帮子想了想,忽然恍然地“哦哦”了两声。“我知道了是你在青州老家的小情人写给你的,对不对”

温玉心中那股翻涌的悸动还没有平息下来,忙推了下她的手,嗔道:“别瞎猜。”

“我才没有瞎猜这信写得古古怪怪的,还没有写名字,肯定啊,八九不离十”

温玉捧着茶沉吟了半晌:“我现在还没有下定决心……等我决定了,一定会告诉你们的。”

“什么?”苏叶被温玉突然来这么一句给弄懵了下。

温玉淡然一笑:“信的事。”

苏叶怔了怔,感觉到温玉的郑重,也正了正色,不再说笑。

第三卷 第六十七章 爵位

温玉回了家,便心情激动地坐到窗前给宋嘉言写回信。告诉他那些花草的近况,哪株开花了,哪株长叶子了……还有游戏社的发展情况,不知不觉便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张纸。等墨迹干涸,折好收到信封里,封上朱漆之后方才想起,这信,是要往哪儿送呢?

宋嘉言在信上说看到了“蒌蒿满地”的景致,那只能说明他在南方,南方这么大……而且信从南方送过来,少说也该有大半个月了吧,如今说不定都已经不在南方了。温玉看着信哂然笑笑,自嘲地想,真是昏头了,这么大的人,居然做这么傻的事情。于是将信收到抽屉里,便不再论。

炎炎七月过去,马上就是中秋了。温如韬的那位朋友杨皓,在高中后,就派人报讯回乡。那位富家小姐收到喜讯,高兴异常,她的父亲立即派人又送了五千两银子上京。经过一番打点,杨皓终于结束了漫长的等待期,被授予明州汤城县令一职。杨皓摆了告别宴,与温如韬等人道别之后,便带着官印,锦衣还乡去了。

杨皓在金榜题名之后,曾寻了门路拜入吏部尚书门下,成了其门生。他感念温如韬对他的指导之恩,在离京之前,将温如韬举荐给了“恩师”。这位胡昌东胡尚书,是前些年的状元,近年新任了吏部尚书,所以对曾经的温家并没有什么成见。他与温如韬交谈过后,觉得此人学识渊博,心如明镜,确是可用之材,便又复推荐给了雅兰书舍。

雅兰书舍是当世几个大文豪组建的,成员无不都是当是时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大学问家,不定期地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从古到今,时势朝野,无所有谈。据说在那里,不论权势,只论学问。温如韬去了一次,回来便慨叹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学识浅薄,从而更加发奋读书了。

中秋夜,刘传耀派人邀请温家父女过府,共渡中秋。去了才知道,陈夫人还接了她娘家的一对兄妹过来。据陈夫人介绍,这一对兄妹是她叔父陈立甫的子女。哥哥名叫陈广融,今年二十二岁,已经娶了亲。本也是个读书人,但久试不第,如今据说是要放弃入仕,想到文澜书阁里谋个职务,就此从商了。妹妹叫作陈妙柔,今年十六岁。五官端正,容貌虽不特别出众,但皮肤白皙,又正值妙龄,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青春娇嫩的气息,还是分外赏心悦目的。

陈立甫在云台府出任知府,兄妹俩一直跟着父母住在任上。月前来了京城,与祖父母一道住。陈夫人多年未曾见这对堂兄妹,便趁着中秋佳节,接了兄妹俩过来,叙一叙多年的离别之情。

一起吃过晚饭,刘传耀与温如韬、陈广融去了外院,温玉便留在内苑,与陈夫人她们一道赏月品茗。陈妙柔话不多,温玉也不知道与她说什么,又逢刘朝绪一直拉着她说他最近在游戏社的积分排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也一直没顾上与她说话。

“绪儿。”直到陈夫人唤了声。“你与玉儿说什么呢,这么高兴,看娘亲和你姨都插不上话。”

刘朝绪说道:“娘亲和妙姨是大人了,你们谈你们大人的事情。我和妹妹说好玩的呢”

陈夫人笑道:“你不是常说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么,这会儿怎么又是小孩子了?”

“呃……”刘朝绪一怔,没话说了。

陈夫人笑着拍他的肩,说道:“谁说大人就不能说好玩的事了?绪儿,你不是有副纸牌么,快拿出来,教娘亲和姨也玩玩新鲜的玩意”

说起玩牌,刘朝绪也不分大人和小孩了,兴冲冲地回屋将牌取了出来。陈夫人让刘朝绪教自己,让温玉去教陈妙柔。

温玉本来便觉得陈家兄妹在,再请她父女过府来过节,是件挺诡异的事情。这会儿又提出一块儿玩牌,故意制造机会让温玉与陈妙柔亲近,温玉不由有了不好的揣测。玩的时候,也便多留了几分心,细细打量起陈妙柔来。

陈妙柔对她并不热络,或许称得上是有几分冷淡。虽然温玉与她说话,她不会不理,说话时语气也极为温和舒缓。但是每次她不知道出什么牌,温玉又没有主动提醒时,她并不会问温玉,而是自己胡乱地出。一次两次,陈夫人也没有在意。次数多了,也便察觉出来了,不由微微地蹙了蹙眉。

适时,丫环红绡进来,说大少奶奶知道温玉父女过来,便让送了些瓜果点心过来。温玉便趁机说想去看小侄子承喜,陈夫人就让刘朝绪陪她去了。去的路上,温玉问道:“绪哥哥,那位妙姨,你以前见过么?”

“见过。”刘朝绪说道。“上个月来过一趟,与娘亲在房里说了好久的话。”

“都说些什么了?”

“我没去听,不过八成是亲事。”

“为什么?”温玉好奇地问。

“因为,近来家里一直在说亲事亲事。祖母说,三姐、四姐、五姐,还有三哥的亲事,今年都要订下来”刘朝绪琢磨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娘亲可能是想把妙姨嫁给三哥”

温玉想了想,刘朝明今年十五岁,陈妙柔是十六,年纪倒也相当。“那辈份不是乱了么?”

刘朝绪一想也对,虽然年纪差不多,但是一个是姨,一个是哥哥,有些不太对劲。“呃”了一声,说道:“那我不知道了”

温玉琢磨了一下,又问道:“对了,绪哥哥,那位融舅舅已经成过亲了吧,那这回上京,有带舅母过来么?”

刘朝绪摇摇头,说没有。

温玉这下觉得问题大了。陈广融若真是要进京到文澜阁谋职,必定会带妻子同行。现在看来,却像是接到京中人的传讯,带着妹妹上京相亲的。而这个相亲的对象,十有八九就是她的父亲,温如韬。

温玉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态算不算有问题,她就是不乐意看到温如韬再娶亲。不是怕后娘会虐待她,也不是担心温如韬有了娇妻就会冷落了女儿,只是单纯地不想自己多个后娘。

刘家,尤其是刘传耀这一房,一直对他们父女诸多照拂。陈家虽然官不大,却也是书香名门,愿招温如韬这个白衣婿,又经由刘传耀开口的话,温如韬估计不会拒绝。想到只比自己大四岁的陈妙柔要成为自己的后娘,温玉心里左右不是滋味。

到了温璧处,小悦儿扑过来要抱抱。刘朝绪觉得温玉会抱不动,便说叔叔抱,把唬得小悦儿将脑袋埋在温玉怀里不敢动。丫环们见了觉得好笑,刘朝荣出来带了刘朝绪出去玩别的,让温玉进去看小喜儿。

小喜儿四个半月大,长得白白胖胖,粉粉嫩嫩的,很是可爱。还不会说话,但一逗他,他就会用那双乌溜溜的眼睛盯着你看,像是在认真地打量你似的。温玉坐在床前逗了一会,觉得喜欢,伸手想抱他起来。小悦儿忽而伸手拍掉温玉的手,说道:“姨,别抱”

“为什么?”温玉回头好奇地问。

小悦儿板着小脸,认真地说:“悦儿不喜欢弟弟,姨也不要喜欢他”

温玉抬眼看看温璧,温璧笑着说道:“悦儿看我们总是抱喜儿,他就不高兴。”温玉笑笑,回头抱小悦儿坐到膝上:“等小喜儿会叫‘哥哥’了,悦儿就不吃醋了。对不对,悦儿?以后有弟弟帮悦儿,悦儿就不怕叔叔了哦”

温璧唤了点晴和点翠进来,将两位小少爷抱出去吃东西,留下自己姐妹俩说体己话。“……近日来,你姐夫与中书省的人走得近,从参政大人那听来一个消息,只与我说了,还不敢与旁人说。”

“姐姐,是什么消息?”

温璧压低声音说道:“是说我们温家的那个爵位,安平侯,与宋家的那个盛阳侯一样,是世袭不替的。”

温玉睁了睁眼睛,不是太明白。她知道爵位是袭一世,降一级,就像现在的刘家,老爷子的时候还是丹宁侯,现在便是丹宁伯了。但有一些是特殊的,像宋家就一直是盛阳侯,不会降。可是温家的爵位都已经被夺回了,这降不降又有什么干系呢?

温璧看出温玉的疑虑,说道:“世袭不替,就是不降级,不斥夺。只要温家还有人在,不是被诛灭了九族,那个爵位迟早是要还给温家的,如今只是被暂时地收回而已。”

“就是说……爹爹有可能恢复爵位?”温玉吃了一惊。

温璧点点头:“不过这只是个消息,还不确定是真是假。我只是与你提一提,你先不要告诉叔父,怕他想些别的。如今温家这形势,还是得从科举走。至于玉儿你,可要将这事放在心头上。不要让叔父过早地给你将亲事定下来,说不定今后便是侯府的嫡小姐了,到时候便什么都不一样了。若你自己在学里遇着合意的人,那也要往家世好里找去,最好是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

“你姐夫说,就算这消息是真的,看如今皇上的态度,怕是想将这事昧了过去。爵位的事,只是老祖父知道根底。参政大人是在整理旧书案时,发现当年老祖父上报朝廷让世子也就是我爹爹袭的是安平侯,而非安平伯,所以才有此推测。可信度,有十之五六。”

“玉儿,我与你说的,你记在心里就好,对谁都不要说。”

“嗯。”温玉点点头,心中却因此翻腾了开去。

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辞婚

温玉还在温璧房里说话,外面点翠唤了声:“少奶奶,四小姐来了。”

“请四小姐进来吧。”温璧吩咐了一声,便回头与温玉说道。“是我之前让人请她过来的,今儿个中秋,她那冷冷清清的,便让她过来这边。说说话,也热闹一些。”

温玉点点头。她之前在刘府住的时候,来温璧这儿便碰到过四小姐。在伯府里,她和温璧都是孤苦伶仃,没有双亲依傍的,所以她对温璧有些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平日里,她虽与三小姐经常在一处,但三小姐天生愚钝,她有些看不上。平常有什么心底事,也多是来与温璧说的。

点翠掀了帘子,四小姐进来见着温玉在,也没说什么。几日不见,四小姐愈发得消瘦了,那清瘦的瓜子脸蛋只有巴掌大小,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还不时地用帕子掩唇轻咳着。温璧见到惊了一跳,怕她是来时路上吹了风,受了凉,赶紧让点晴去把窗子合上。

四小姐身边的大丫环燕草见状,说道:“少奶奶,没用的,小姐这是心病,不关夜风的事。”四小姐斜过眼睛看了眼燕草:“你去外面候着,我有事再唤你。”说话时声音虚飘无力,有种气若游丝的感觉,让听的人的心都不由地紧缩起来。

“是。”燕草行了一礼,走之前不忘与温璧说道。“少奶奶,你可要好好劝一劝小姐。再怎么样,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子过不去啊她再这样下去,不是让旁的人看了高兴么”

“就你话多,仔细撕了你的嘴”

燕草被四小姐责了声,抿抿嘴出去了。温璧回眸看向四小姐,不由轻叹道:“怎么又生起病来了?不是与你说了放宽心,少思虑,等过了这道槛,什么都好了。”

四小姐咳了几声,接过点晴捧上的热茶喝了两口,方才缓过气来,幽幽地说道:“嫂子,现在是什么情况,我明白……我与你不一样,你有大哥护着,还有悦儿和喜儿,我这一辈子是没指望了,就这样了……”

“别说丧气话。”温璧柔声劝道。“母亲是真疼你的,如今商议亲事,也是将最好的留给你。虽然三房那边意见很大,母亲却也是一力作主给拦了下来。”

“我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