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风流知青人生 >

第356章

风流知青人生-第356章

小说: 风流知青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青们都跟在杨楚生后面,虽然长眠着的知青,他不认识,现在所有的知青们也不认识,但每年的清明节,知青们都会来到这里,为他们敬献上用鲜花扎成的花圈。

“我们走了,但有你们在,每当看见你们,人们就会想起知青!”杨楚生站在坟墓前说。

一位女知青捧起一把土,轻轻地洒在一座坟墓上面。知青们都弯腰,同样也捧起土,慢慢地往几座坟墓上撒。

突然,几声的哽咽,让知表们都回过头。是农场那个养蜂人,他也是知青,是最早来到这里的知青。

“我不走,我离不开她,也离水开他们,他们我都认识。”这位老知青站在一座女知青的墓前,沉声地说。

杨楚生也在点头,当时他也有听说过,这位养蜂人站着的坟墓里,那位女知青是他已经结婚的妻子。

“好吧,你不走也好!”杨楚生也小声说。

“知青是不会消失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都消失了,但知青两个字还会永远存在。”这老知青说完了看着杨楚生,抬手往他的肩膀拍几下又说“有你带着知青们在,我在这里能听见你们的笑声。”说完了,自己也往养蜂的地方走。

杨楚生看着这位老知青的背影,心里就跟堵着块石头似的,他们的知青时代终于结束了,但还有知青离不开这片燃烧过他们青春的土地。有这养蜂人,也有马琼珊这种嫁给当地农民的女知青,总之被青春燃烧过的土地,就有燃烧了青春的知青身影。

第477章 舌战众常委

第477章舌战众常委

虽然知青时代在红山公社已经终结,但红光大队的知青们,却依旧称自己为知青。他们都将红光大队当成知青农场了,当然了,场长换成了杨楚生。

杨楚生也没心事当这个场长,元旦一过,县里那个忙,他这个经发办主任忙的就是开会。

元旦一过,春节未来,新一年的经济要怎么发展,柳书记也没个谱。这美妇元旦前还跟杨楚生谈过一次话,这家伙一整年,就自己搞了两个工厂,还为滨海市又介绍了一个港商,本县的他就是不鸟,这跟经发办主任不相符的嘛。

杨楚生有他的理由,为滨海市介绍港商,是有条件的,人家市长不是说了嘛,这一年,就要让他的爸当市机械厂党委书记。

今天这个会议,也是一九八一年的第一个常委扩大会议。

杨楚生从车里出来,边往会议室走,还边跟碰上的人打招呼,这哥们那个办公室都熟悉。曾经他创造了串门的记录至今没人能破,一个上午没事,就串了十三个办公室的门。没事嘛,就随便闯,喝杯茶说几句就走。

还好,不是最慢的。杨楚生走进会议室,人是来了不少,还没开会,坐着的人却还不少都在小声讨论。讨论的话题,就是新年的经济要怎样发展。

“别的沿海地方,放走私进去,一下子就富起来了。”财政局长正跟人大副主任在小声说。

“哎呀,我们这里,那有走私船愿意进来,谁有这么多钱走私呀?”人大副主任也小声说,然后朝着杨楚生点头笑。

眼红了,杨楚生听了也在笑,这时候报纸上也登出了,社会流行红眼病这话题。这种病流行起来也不奇怪,一部人可以先富起来嘛。一部分地方也是各施手段,能有大的走私船进去,当地也是睁只眼闭着眼,反正能让当地富起来就行。

这时候吧也有点乱,各地都是各自为政制定土政策。平县相邻的一个县,只许外地客户到他们县内买东西,如果是县外运进去的东西,队了本县的单位,查到了就是投机倒把,东西没收,要领回东西罚款也可以。

“嘿嘿,杨主任,你对别的地方放任走私怎么看?”财政局长因为杨楚生坐在他身边,还笑着小声问。

“怎么说呢,走私是犯法的,但也有好处。”杨楚生笑一下又说“我们还不能生产的东西,人家走私进来,也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咱们国人聪明,走私的先进东西,也能让我们的工厂照着人家的样子做,对我们的轻工业,说不定还有点好处。”

“嘿嘿,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人大副主任也笑着说。

杨楚生才不管啥的,省里第一季度给各县的拨款已经下来了,平县财政局进账两百多万,他为什么坐在财政局长身边,就是向他讨债的,因为财政局还欠他五十万。

财政局长一听这家伙开口要钱,差点翻白眼,还叫冤“本来省里是拔给我们县四百万,结果地区截掉了一百多万,你们的钱不是一年嘛,时间还早着呢。”

“哦,那行,就这一次,以后千万别跟我们开口借钱。”杨楚生不爽了,站起来往刚进来的农行行长那边走。

“杨主任哪,嘿嘿!”这行长挺热情地招呼。

杨楚生也嘿嘿,请他一根香烟,坐下了就满脸堆着笑,话也说得特别小声,就是要贷款。

“喂,你们那十五万才还了不到两个月。”行长苦着脸说。

“有还有借嘛,能不能给我们二十万?我们正在发展期。”杨楚生也说。

“嘿嘿,看看吧。”行长也笑着小声说。

这行长的神气啥意思,杨楚生能不明白嘛,暗自在想,他妈的春节我拿着一台收录机往你们家扔,二十万一到手,以后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他也笑着才要说话,却见柳书记已经走进来了。

柳书记的双眼皮,进门最先看的是杨楚生,见他跟农行的行长亲热,本来是想将眼睛移开的了,可是他的眼睛也往她瞄,这美妇的嘴角很明显往里凹一点,做出个想微笑的表情。

这会议有点乱,柳书记一进来就有这感觉。

开会了,反正吧,这年头除了常委会,所有的会议都是台上台下的安排,也只有常委们才可以跟柳书记一起坐在台上。

这会议还是孙县长先说话,这老哥们开口就是改革开放的形势,上面的政策是更为宽松,最后是平县的经济发展还起不来。现在国家的货币政策更加宽松,省里也加大对各地方的财政投入,今年的第一季度平县得到的拨款有两百多万,其中一百万是扶持老企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抓住国家货币宽松政策的机遇,财政方面,要争取多点贷款……”

孙县长说得太全面了,就是杨楚生听了也点混,那里是重点啊。

孙县长在说话,台下的人听得特别认真,反正听到有一百万是扶持老企业的,经委主任和县工交主任一共四只眼睛都开始在变红。

“新年全县要加大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孙县长终于说完了,然后一些常委也说话。

柳书记双手就放在桌子上,就跟小学生在听讲课一样还挺直身子,眼睛嘛,有时候也会往杨楚生溜一下,也有时能看到她的嘴角在动。是看这经发办主任的样子有点滑稽,这家伙就跟孙悟空似的,一会挠脑袋,一会挠大腿,一付不安定的模样。

怎么安定啊,老是开会,坐得杨楚生的屁股都感觉疼。孙县长的话还好,最少能听出点县政府新一年准备怎样发展的意思,其他的常委说什么,他根本就不用听。

柳书记也终于说话了“刚才孙县长说的,全县要加大建设的事,就是要先改建县城,我们的县城太落后,所以各种资金,都要向这一项工程倾斜。”

县委书记的话,当然是先在常委会通过的,只是经委主任和工交主任听了,眼睛里的红光立马不见,所有的资金都向改建县城倾斜,那一百万发展老企业的资金也被利用了。

杨楚生的手没有再往那里挠,抬起眼睛看了柳书记一下。这个发展,经发办公可没有提过什么建议。

“对于建设县城,这是一个初步的方案,经发办要多调查,各部门也要一致配合这个重点建设项目。”柳书记最后就这样。

柳书记已经说到经发办了,杨楚生也开口了“这改造县城,力度是有多大?”

“就是县委对面的街道,在沿街两面都建起三层楼的商铺。”孙县长说话还带笑。

“这要多大的资金?而且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起来,还是改造县城,这样子,会不会把血都抽空?而且沿街的住户,那有这个钱买回他们以前的屋子。”杨楚生又说。

这家伙又来了!那位常委副县长看着杨楚生,这事常委会都通过了的,这小子凑什么热闹。

也不止这副县长在这样想,这个改造县城的计划,常委们都是巴不得呢,就是利益呗。这改建的建筑承包,还有将来沿街商铺的分配这些,都是利益。

“资金倒不用担心,我们手头有两百多万,一旦建设,想要买回的住户,动员他们先交钱。”这是那位副县长说的。

“问题是他们有没有钱?如果这样,没有钱的住户要怎么办?而且改造完成了,也是表面的繁荣,这样就能吸引港商来我们这里投资?”杨楚生说了就干脆说完。

人大主任也说话“可以在县城边划一个地方,给那些没有钱买屋的住户。”

这些家伙平时说发展就会说空话,在这事上却个个都说出实在的。杨楚生又来“如果这样子改造了,经济发展要从那里来?靠卖那些铺子,最多也就让我们的财政暂时增加收入,但却把居民的家底都掏空,百姓没有钱,能叫发展经济吗?”

好家伙!台下的人没有一个开口说话,杨楚生一下子对上了几个常委。

这些家伙像什么?杨楚生看着几个跟他对过的常委,瞧他们一脸不爽的表情,就跟传说中的吸血鬼似。

柳书记的眼睛又在看这家伙,她的想法吧,可能这家伙是怕他们那个超市,也被列入改造之列。也说话了“桥头那地方,因为有农行和红光大队的超市,暂时没有改造的安排。”

“不是这样子,县城的居民,这一两年好不容易也能有点积蓄,县城肯定要改造,但为什么不能等几年后?我还是那句话,不管财政多有钱,百姓口袋里没钱,那不叫发展。”

杨楚生身边的农行行长轻轻碰他一下,想让他别说了,操什么心,一个人对上几个常委,何必呢。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嘛。”这话是县城建主任说的。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等于让一部分人被强迫丢弃。”杨楚生也接上嘴。

台上的余部长一直就没开口,他还在微笑,笑这些常委,跟这家伙费这么多口舌干嘛,一句话,不鸟他,他能跳什么。

“如果真要发展,为什么不搞个专门给外商投资的开发区?土地是我们县里的,不用钱,搞起来了,又省资金。如果吸引不到外商,土地还可以复耕,也不会对百姓的收入有影响。”杨楚生忍不住又说。

“这些都是建议,但是刚才说过的,改造县城的计划,也要进行规划。”柳书记这样说,这会议也可以结束了。

第478章 还是小角色

第478章还是小角色

杨楚生舌战众常委,常委会的开会内容是能够保密,但扩大会议就不能。好家伙,这县大院里的人们,看见这哥们了,又有人赠送给他某种异样的目光。

经发办里,别的人怎么想的先不说,林文红真心地又在为杨主任担心。她是听老公说的,她老公就在县政府办,虽然是一船的工作人员,但消息就比经发办灵通。

“他们还没来呀?”杨楚生走进经发办,见只有林文红一个就问。

“还没,可能星期一的原因。”林文红已经扫完地了,边说边将扫把放好,看杨楚生坐在他办公桌的椅子上,身子往他的办公桌趴,小声说“听说你跟常委们吵起来了?”

“嘿嘿,你的消息挺灵的。”杨楚生也笑。

林文红瞪一眼“你还能笑,你不知道呀?这县大院里,奉行的是自扫门前雪,你抄这心干嘛,还一心为百姓所想。跟你说吧,现在谁要说是在为百姓说话,会让人暗地里笑话的。”

“喂,你的脸别凑这样近,搞不好有人进来了,以为……”

杨楚生还说没完,真的有人进来了,是另一位女的。这姐们一进来就叫“哎呀,你们俩……”

林文红也吓一跳,站起身子说“没有啦,我是跟他说起他跟常委吵起来的事,说得小声而已嘛。”

“哦,对呀,这事会怎样?”这成熟点的姐们也来,学着刚才林文红的样子。

一个人趴了是不大正常,两个趴了就不怕啥。杨楚生看着两张白皙的办公脸,也笑着说“不该操心的,你们也别操心。”

“哎呀行了,你想死心眼是你的事,被赶下去一次了,还不开窍。你以为你这经发办主任是什么?充其量也就是参谋,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成熟的姐们一顿说,从手里提着的袋子里掏出一件还没织完的羊毛衫,往椅子上一坐就开工。

“嘿嘿,咱们的杨主任,要当个好官。”进来的那位三十多的哥们也凑起热闹。

“行了,别给我扣高帽,我不是官,干部和官是两个概念。”杨楚生也笑着说,接过这哥们的香烟,拿起报纸夹,开始消磨时间。

林文红在准备泡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