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风流知青人生 >

第263章

风流知青人生-第263章

小说: 风流知青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316 110554351。第351章 吹,尽管吹

0316110554351。第351章吹,尽管吹

回来了!杨楚生是晚上从省城回来,还好是晚上,不用在县委又得搞得太隆重。只是村里的社员们就不同,昨晚就乐了个大半夜。

好家伙!祠堂上面的高音喇叭,连续嚷嚷了好几天了,县广播站那个声音特别柔美的女播音员,那声音整天都在念叨杨楚生同志,就是播放他的事迹。

确实风光,公社那叫隆重,罗书记抢在县委的前面,就为杨楚生举行一个隆重的欢迎会。真的是新鲜,公社里面的工作人员们,都跑出来看个新鲜。这哥们跟省委书记站一起的报纸,还有人看了好几遍。

这欢迎会,杨楚生当然是主角了,罗书记虽然对这家伙很不爽,但这是事不是人,出了个省级劳模,这当上劳模的脸上贴了金,公社也能被金光闪到的嘛。

全公社所有工作人员,都集中起来,听杨楚生同志的讲话。所有人的眼睛,都往他胸前的那个奖章瞧。

五一节一到,这天气也就热起来,那些女工作人员,有短袖衫的,老早就穿在身上了。那个专门开会的小会堂,可容不下这么多人,大家就得在露天坐着。

“下面,请杨楚生同志讲话。”罗书记亲自主持,他一说,“哗哗哗”掌声就起。农办的那位女工作人员鼓得最凶,总之是张英红最先响起掌声,大家都静了,这女工作人员却还在独奏。

杨楚生就是笑,眼睛看着下面,一张张被阳光晒得皱起眉头的脸,感觉一股可怜。其实用不着这样的嘛,大家听了他的事迹,就会被他的事迹所感动呀?就会学习他呀?眼睛看一下张英红,她也看着他在笑。

张英红是感觉好笑,这省级劳模的评选,是评选事迹还是评选思想?她也搞不懂。总之要说事迹,这家伙干的事,其中有些是违背政策的。要说思想嘛,这家伙其实比一切反动派还反动,怎么就能当劳模呢?反正她就笑。

“说呀?”罗书记见这家伙站在台上,只笑就老不开口,还怕他这是激动得脑袋发晕,急忙来个小声提醒。

杨楚生挺为难的嘛,这说到事迹吧,总得说到水稻,这是农村中必不可少的,可这下面坐着的,那个不知道就是这家伙,带头搞的联产承包。这很难办,要忽悠也得忽悠不知道的,吹牛最怕的就是碰上熟人。

“嘿嘿嘿!”杨楚生有点傻,搞得下面已经有人笑出声了。

“对……不起,我很……”杨楚生先忽悠点时间,时间能让他考虑怎么忽悠得圆满点。

“嘻嘻嘻!”张英红捂着嘴巴也笑出声,这家伙还挺腼腆的,比一个大姑娘还害羞。

罗书记也站起来,打个圆场,大声说“杨楚生同志,你这是谦虚。”

“咳咳”杨楚生咳两声,感觉在这公社里忽悠,比在县委难多了,他们不是承包,就是股份制,总之都跟资产阶级粘点边。

“不是,罗书记,真难说。”杨楚生还探过身子,小声跟罗书记交流,下面的笑声已经更响了。笑也不要紧,大家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了。

罗书记看着这家伙,他就不相信,这家伙除了杀人放火下不了手之外,还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的。小声也说“别老想真实的,你就想着,先进者都是吹出来的,这样你就能说了。”

人才啊!杨楚生暗自也佩服,那他就心一横,无中生有也好,黑说成红的也行,最后听着下面“哗哗哗”掌声特别热烈,终于让他喘了一口气。感觉吧,这公社给他一个演练的机会也好,到了县委,他保管吹起来脸也不会红,心跳也很正常。

张英红紧紧咬着嘴巴,也跟着鼓掌。最少吧,她这掌鼓得是真心的。

“向杨主任致敬!”杨楚生报告会一完,才走进农办,那位女的就笑着大声喊。

“行了,我还活得好好的,致什么敬。”杨楚生才一说就走,因为这几天,他可借机不用上班。

“喂,要跑了?”张英红站在派出所门外,拿着扇子在扇风,看杨楚生骑着自行车就喊。

杨楚生看她的样子还笑,车子一拐往她面前溜,还得朝着派出所的几个家伙笑。

“太热了是不是?”杨楚生跟那些家伙招呼完,朝着张英红又笑着说。

“要没有你,我能晒得满头大汗呀?”张英红边扇风边说。然后看一下派出所里面,笑着小声说“张所长要调到公安局了。”

杨楚生眨着眼睛,也小声问“那谁来当正所长?”

张英红就是笑,还抬下巴,扇子也扇得更快。

杨楚的嘴角往上翘,感觉她不说只是笑,而且这神气。小声又问“是你?”

这张大美女一只手往腰间插,看着他还是笑。

“嘿嘿,以后我们成双成对,共同进步。”

“啪”一声,杨楚生才一说完,张英红的扇子也往他手臂拍。她的丹凤眼因为职业的关系,就喜欢翻白眼。

“嘿嘿,我走了,等我开会回来,然后再到香港回来,再然后将要处理的事处理完了,请你喝茅台,庆祝一下。”说完了,也不管张英红在瞪,赶紧走。

张英红又翻白眼了,这家伙两个然后和两个再,这时间可能得等到元旦。

杨楚生还真乐,自行车没出公社的大门,又跟一位革委会副主任打招呼。这位副主任年岁也是公社里面最老的,战争年代还是游击队的干活,身体也不大好,刚从医院回来,就参加上他的欢迎会,也真的积极。

这公社也只抢先半天,下午杨楚生就接到县委办公室的电话,县委也得搞个欢迎会。

县委的欢迎会,那场面可不是一般的热闹,这叫欢迎会,然后还得再来几场报告会,总之县五套班子股级以上干部都参加。

杨楚生还没走进开会的那个地方,就先笑着,将手伸向地区报社的那位金记者。

“杨楚生,我可是专程来采访你的。”金记者笑着,手伸得比杨楚生还长。

“行,你来了,我能说不嘛?”杨楚生握着这美女娇嫩的手,笑着说。

“杨楚生呀,来了?祝贺你!”柳书记也从她的办公室走过来,大声笑着说,同样也是伸出手。

杨楚生一转脸,两眼先看柳书记的脸,然后也往她粉粉的手臂溜。这柳书记也穿起的确凉短袖衫,笑着跟他握手,丰腴的手臂,也抖出一阵白。

柳书记就是高兴,眼镜后面的双眼皮,那种笑,也让杨楚生的眼睛不好意思跟她老对视。跟杨楚生握完手,这县委书记还以为他跟金记者不认识,介绍起来了。

好家伙,杨楚生才走到会场的外面,立马就有两位他认识,是从县委招待所叫来的美女,笑盈盈朝着他笑。每人手里还拿着一个盘子,上面都是红的。

亲娘的,一位美女先笑着,给他绑上写着“省级劳动模范”的红布条。另一位也笑意盈盈,娇手拿起一颗大红花,往他的胸前挂。挂好了,这美女的脸也离他的胸前不远,又抬起头,朝着他再笑。

嘿嘿,够鲜活的,看起来就跟电影里的新郎一样。

“哗哗哗……”会议厅里面已经坐满人,谁不认识杨楚生呀,见他跟柳书记一同走进来,胸口挂着闪闪发光的劳模奖章,那红布和红花,其实没有人看。也不知道是为他还是为柳书记鼓掌,热烈得不行就是。

县委排场大,但废话也多。主持会议的是县委办公室主任,然后就是柳书记一阵有着女性温柔语气的讲话。二十分钟过后,杨楚生的屁股换成另一边作为着力点,感觉柳书记这一场讲话,要是缠脚布的话,披开了足达两公里。

“下面,请省劳动模范杨楚生同志,给大家讲话!”办公室主任一说,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天花乱坠啊!杨楚生真的不用打稿,他打的是腹稿。而且也放心,这县委他爱怎么吹就吹,你不吹,柳书记听了还可能不舒服。

这不就成了嘛,杨楚生吹不久,也就不到半个小时,不过在柳书记听来,却是很值得在全县搞起一个学习运动。

这欢迎会一结束,台下的听众们都陆续走了,台上的人还得再开个会,就是安排杨楚生到什么地方做报告的事。

“哎呀别,柳书记,我还得马上到香港,准备再找港商,再建一家工厂。”杨楚生赶紧说,他真的没时间这样玩。

“好呀!”柳书记听了更爽,这县里的工业就是半死不活的,杨楚生搞的制衣厂,那是最活的工厂,要能再搞一个,她当然高兴。

杨楚生也是先跟柳书记说,他们第一个厂,也才搞了五万块钱贷款,这个厂,他们也真的没有资金建厂,只有靠贷款。柳书记高兴了,不就好办了嘛,最少他们有第一个厂给银行当抵押。

“你们现有的制衣厂,盈利怎样?”县革委会主任也问。

“到现在,已经完成了四批货,除了工人的工资,工厂也还能赚四万多美元。”杨楚生一说,金记者“唰唰唰”就写。

“很好,我们国家正是需要外汇的时候,多建设一个厂,就能给国家多挣外汇。”柳书记又笑着说。

“但我们建厂的资金不够,只能又向社员集资,又得搞成股份制。”杨楚生又来。

“想办法吧,一定要办起来。”柳书记说得很坚决。

嘿嘿!杨楚生就傻笑,总之银行的贷款一定要,股份制也照样要实行。

“不过,这报告会也肯定得举行。”柳书记却又说。

杨楚生想不行也得行,什么事都没有报告会重要,其实他的过港手续,是不是批了,他也不知道。

0316 200525352。第352章 夜黑却不静

0316200525352。第352章夜黑却不静

杨楚生又要往香港跑了,当了劳模也烦,单就报告会,排了一个月还排没完。县直什么单位都在等着他的报告,最多的是学校。

反正杨楚生前两天到公室局吹了一个上午,顺便也拿了赴港手续,然后跑到柳书记跟前,亮出到香港的手续。还好这县委书记终于准行,就冲她这样开明,杨楚生准备回来了,就送她一件半透明的夏衣。

“小心点呀?”桂香嫂还是这句话,前不久她还帮他打点到省城的行装,现在又得再一次。这俏少妇,才一吃完晚饭,就往他这边跑,每次他要是出远门,她的心底里,也有一种日子缺少了什么的感觉。

现在吧,桂香嫂在制衣厂里住着,好像跟吴拥军一家不相干了,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现在也敢。

“放心,丢不了。”杨楚生吃完最后一口饭,笑着说。

“切!”桂香嫂挺不满地出声,带水的双眼还带嗔,看他吃好了,放下几件要往袋子里装的衣服,走到桌子边就说“我来收拾吧。”

“哇,桂香嫂,你还真早呀?”三位新来的女知青,嬉笑着走到竹寮边,看桂香嫂端着洗碗水走出来,就笑着喊。

“进去坐呀。”桂香嫂也笑着说。

听说杨楚生又要到香港,天一黑,来的人可是越来越多。没有到过香港的村姑们,都往他的竹寮跑,因为那七个到过香港的村姑,这夏天一到,亮出她们在香港买的夏衣,那真的是羡慕死村姑们了,就连在制衣厂里的女知青们,看了也上心。

“杨书记,嘻嘻!”村姑们就只有这样了,她们也不敢明着说,因为那七个村姑,最里面的一小件,让她们看起来,觉着肯定很舒适。所以,想让他买,又不好意思说。

“哎呀,他一个人,怎么能包你们这么多人的内裤。”桂香嫂就是白天听她们说过的,所以也知道她们的心事,这一说,村姑和女知青都是嘻嘻变成了哈哈。

“哎呀,杨书记,你看什么呀?”一位刚来不久的女知青小声说。因为这家伙听了桂香嫂说的,眼睛就往她们的下边瞧,这样看,也不止她一个感觉不自在。

杨楚生也不知道是趁机揩油还是真的瞧,看这些村姑和女知青,都是十多到二十几岁的年纪,虽然后面弧度不相同,有大有小,但都是带着青春的翘。也笑着说“要我带,我怎么记得你们的尺寸啊?”

“扑!”刚刚走进来的秋月嫂一听,立马就笑,然后也说“给我带几个碗。”

“什么碗?你让我从香港带几个碗回来呀?你这吃饭也太高级了。”杨楚生看着秋月嫂,感觉她是脑子短路了还是啥。

“嘻嘻,就是那位香港女老板,挂这里的那种碗。”秋月嫂笑着说,然后手往她有点豪放的胸前比划。

笑成一团了,杨楚生也觉得太乐了,确实,十四娘来的时候,洗的东西让村妇们看到,是有点像碗。

“那不叫碗,那叫奶……”杨楚生就说呗,要不然,以后县城有这种东西卖了,村妇们到百货公司就老是说要买碗,那不笑话。

“哎呀,不管碗和罩,给我带七八个过来。”秋月嫂大咧咧地说,然后村姑们更笑大。

秋月嫂还是挺聪明的,就是看了十四娘晒着的那些,她也能无师自通,知道还有这种东西,可以减轻她这种豪放型的负担。就她们这些整天在田里劳动的,七八个一天有时还不够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