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91章

重生1978-第91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刘雅静是吧?”王小明想起了那个假小子,在刘振海以前给自己的介绍中,王小明一直以为她是刘振海的儿子,但是一旦见到她时才知道原来是个姑娘。

“王小明,我听说你的英语很好,我们学校有个英语兴趣小组,你有没有时间跟我们一起参加一次活动?”陈梦洁多次想到见到王小明之后如何跟他建立联系,这也是她想了好久才找到一个理由。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变化

三塘镇今年与其他时间有着明显的变化,特别是通往王家村后山的那条公路,每天都有各种农用车辆满载着各种青菜、黄瓜、茄子、辣椒,都是往王小明的大可食品公司送。

还好在王小明刚开始让王坤帮他申请地皮的时候是尽可能的往大里申请,厂区的地盘有一万多平米,薯片工厂的车间跟工人的生活区、办公区以及其他的一些区域也不过占用了不到一半,现在空出来的地方正好可以做蔬菜加工,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最为有利的条件:有足够的水。要知道王小明在山腰打了两口井,而且在筹备蔬菜公司的时候,他又让邹援朝安排人打了一口深水井,这样就算碰到干旱也不怕断水。

“邹厂长,你们这里大是大,就是一条,上山的路太峭,三轮车跟拖拉机都得倒着才能开上来。”南山村的江波说道,他今年跟大可公司签了收购合同,一开始还诚惶诚恐,生怕收成不好,但是没想到现在每个星期才能往大可公司送一车菜,一车菜随便就是一百多块,如果用四轮车送,得有二百出头,只要一送到这里,马上就能拿到硬邦邦的票子,比种水稻一年只能收成两次强多了,而且现在一个月的收成已经堪比从前从田里的收成,虽然现在到了夏季各种蔬菜的价格都在下跌,但是每个星期也有几十块钱“现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们每次只要不装的太多,一般是不会出什么问题。”邹援朝笑着道,今年王家村山下就要开始修水泥路,而山顶上这条路,以后炼铁厂跟铸管厂都很少会再使用,这条路也就不会再被压坏,只要大可公司再出点钱修整一下,这条路会慢慢好起来的。

“家里的菜每个星期都能摘不少,我只怕装不够。哪怕少装,这一斤菜就是几分钱啊。”江波说道,只要有可能,不管是什么车,一个星期一次的车子总会把车装得满满的。

“你们啊,每次都贪多。难道不知道细水长流,如果出现一次什么意外那损失不更大?以后小心点。”邹援朝说道,前几天就有一车三轮车翻了个四脚朝天,上山的路太峭,后面装的太重,头轻脚重,加上路峭,特别容易出事。

“哪那么容易出事。”江波说道,但是他这句话落音还没有多久。在回去的时候,因为他雇地那辆车因为刹车有点不灵,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如果不是司机技术还算过硬,这车可能翻了,吓得江波一头的冷汗。

从此以后江波再也不敢把车装满,而且在去大可公司的这条上山的路上,他都不敢再坐在车上,每次都是下来徒步上下山。

但是这条路上每天来往的车辆太多,邹援朝担心如果碰到下雨天会更加麻烦,要知道来大可公司送菜的车大多都是农用车辆,安全性能并不高。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一旦出事就麻烦了。

所以邹援朝跟王小明商量之后决定先把路面整平加固,等到村里地水泥路修好之后再把这条路的坡度降低,到时也打上水泥。

但是今年起变化的不仅仅是通向大可公司的那条路,三塘镇今年很多人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那些今年搞了大棚种植的人家,因为王小明跟三塘电视台合作搞的技术培训效果不错,再加上了王小明家的大棚技术早就经过了多次的实践,有他现场地经验传授。虽然是通过电视台,但是只要是家里种植了大棚的那绝对是对电视上的知识求知若渴。

就拿江波来说,今年他家已经添置了两件最重要地家用电器,一是把那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彩色的,另外就是给孩子买了一部燕舞牌收录机,这要是换在去年,那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就算那台黑白电视机也是多年的积攒才能买下来,而现在。这才送了两个月的菜。家里就添置了两大件电器。

“江波。回来啦?”

因为回来地路上车子差点翻车。江波一路上失魂落魄地。直到家门口都没有注意到有人在叫自己。

“是啊。回来了。”江波一看原来是隔壁地赵一青。他们南山村主要以江姓和赵姓为主。赵一青正是自己地隔壁邻居。

“菜卖了?怎么一另无精打采地样子?”赵一青问道。今年他并没有搞大棚种植。搞了双抢之后就无事可干。虽然地里也种了些菜。但是跟江波这些专业蔬菜种植地相比。那可就差得远了。就算把家里所有地菜人全部摘下来也就几百斤。还不够半车。就算送到大可公司。扣掉运费就没什么了。所以他现在除了后悔跟羡慕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是现在并不是大棚地种植季节。看来只好等到下半年了。赵一青已经决定。下半年不管是借钱还是要钱。自己也要搞大棚种植。哪怕是抢钱。到时也要去试一试。

“刚才送菜回来地时候因为太峭。车子没刹住车。差点冲到了边上地沟中。我这算是捡回了一条命。”江波说道。

“那条路确实峭。上次我挑了一担菜去大可公司。走上去地时候也是累得够呛。也不知道大可公司怎么会把厂建在山上。”赵一青看到别人用车送几百斤菜不划算。所以就自己挑了一担菜去了大可公司。虽然来回走了一天。但是一天大可公司。人家把菜一称直接给钱。一点也不含糊。“你下次如果想把家里地菜送大可公司跟我说一声就成。你那几百斤菜不过是附带地事。”江波说道。

“好地,我上次去了可是一天,哪像你,早上去送菜中午就可以赶回来吃饭,今天又是加菜?”赵一青看到江波手里提了块肉,看来今天他的收入不错,不像自己,挑一担菜走了一天才几块钱。

“这可不能怪我,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可是劝你好几回,让你跟我一起搞大棚种植,可是你呢?硬要守着那几亩田,现在知道后悔了吧?”江波说道。

“你别说了,我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你没看到现在快吃饭了我却在外面?一回到家我家那个婆娘就唠唠叨叨,说得我心烦意乱。”赵一青叹道,刚过完年几个月还没什么事,那时大棚刚刚才建起来还没到收成的时候,但是就在两个月前,赵一青的日子就开始难过了,每天都要面对老婆的唠骚。

其实就算没有老婆每天的唠叨,赵一青心里也觉得不好过,每天看着别人一车一车的往外运菜,然后一把一把的票子带回来,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地。只是搞大棚种植并不是一蹴而就,先不说大棚种植地技术赵一青还没有掌握,就算他掌握了,现在也不是搞大棚的季节。

“那行,我以后就不跟你说这件事,但是我想,你恐怕以后也会搞大棚吧?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来问我,不是我吹,电视培训地时候我可是天天守在电视机前,还做了笔记。”江波说道。

“这敢情好,只是下半年还会统一培训吗?”赵一青担心的道,上半年已经有二千多户搞了大棚,下半年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么多,如果没有,那镇上的电视培训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搞,可恨自己,在上半年搞电视培训的时候连去看都懒得看,当时认为那些东西跟自己无关,现在想来,当时自己是吃屎吃多了。

“肯定会,我今天问了邹厂长,现在每天大可公司只发两个车皮去北京,这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所以下半年肯定会加大大棚的种植范围,不要说我们三塘镇,也许周围的几个乡镇都会大面积种植,我听说县里已经有专门的县领导到了镇上。”江波说道。

“真的?那种的人多了价格会不会降下来?”赵一青问道。

“不会的,我们都签了合同,大可公司实行保护价格,这个价格只会高而不会低,每年都会按一定的比例提高价格。”江波肯定的道,一开始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疑问,但是大可公司的收购合同上写的很清楚,以后收购的价格只会比现在高,而绝对不会比现在低,每年都会在今年的价格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五,这一点是有法律效力的。

“那就好,那就好,江波,你说我是不是先提前准备,要不再等几个月,那些塑料薄膜不但难买,而且价格也贵。”赵一青又担心的道。

“这倒也是,我们搞大棚的时候,那时天不亮就得去县百货大楼排队,甚至是要去市里。”江波说道。

但是赵一青发现,与自己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很多,多得他自己都始料不及。第二天赵一青先到镇上,可是他被镇上供销社外面排队的人吓了一跳,足足排了上百米,也许轮到他时供销社已经关门了。

而赵一青去县里的情况跟三塘镇也差不多,最后他想,除非在县城住下来,明天一早排个早队,否则这些塑料薄膜是很难买到手的。

其实赵一青不知道,现在三塘镇的大棚种植蔬菜不但S县引起了轰动,而且在L市,甚至是省都有了名气。这蔬菜种植的利润大家都是看得到的,大可公司现在的供应量根本就不能满意北京的需求,何况除了北京之外还有其他的大城市呢?要知道,能给北京送菜,不但是大可公司的荣誉,也是三塘镇的荣誉,更是S县的荣誉,这名利两收之事,政府和农户都会抢着来干。

  第一百五十七章 能力

今年S县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已经从农田灌溉改为大棚种植,三塘镇的大棚种植已经上了省电视台,不但省委领导在有关会上表扬了S县的三塘镇,甚至有中央首长也知道了H省有个三塘镇,他们现在也能听到提前上市的新鲜蔬菜了。

所以S县已经不把大棚蔬菜当成三塘镇自己的事,县里专门派了一个副县长下来考察这件事,今年下半年不但要使三塘镇变成一个真正的大棚镇,而且有可能,要把S县也变成一个大棚蔬菜县。要知道S县现在是国家级的穷困县,每年的税收还不足以维持县里的财政开支,每年都需要国家拨款扶持,但就算是这样,每年还是会经常出现干部的工资发不出来,至于教师的工资也是经常会被拖欠。但是今年上半年三塘镇的情况却大有改观,今年上半年光凭王家村的两家集体企业就上缴利税上百万元,更不要说王小明的那两家工厂,他们的利税也已经追上了村里的两家企业,特别是在蔬菜公司开业之后,甚至还超过了村里的利税。

在王家村的炼铁厂刚刚正常生产,马子默跟冯文博果然不愧是高级工程师,他们经过辛苦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炼铁厂生产不正常的原因,除了焦煤质量不合格之外,铁矿石的含铁量也不稳定,再加上炼铁厂的工人都是王家村的村民,他们的操作当然不可能规范化,这也是导致生产不正常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在马、冯两位高级工程师的考察下,炼铁厂就没有一处是正常的,他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进行技术改造和人员培训之后,炼铁厂刚刚走上了正轨,现在每天可生产白铁五百吨。

三塘镇今年不但各种税收走在了全县各镇的前列,最重要是,全镇有二千多户搞了大棚种植的农户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比往年要高出好几倍,农民的口袋鼓了起来。他们的日子好过了,那整个三塘镇地日子也就好过了,今年三塘镇已经补发了全镇所有干部职工的工资以及教师大部分的拖欠工资,这让其他乡镇的干部可是眼红不已。

“老林、老周,今天我可是来你们三塘镇打秋风了,今年你们三塘镇大获丰收。现在不要说县里,连省里、中央也都知道了你们三塘镇,这次来,如果没接待好我,那我可是不干的。”周桥山作为S县的副县长,这次县里就派他来三塘镇,以前他只是主管工业地副县长,但是过年之后的人大会他已经第三副县长改为常务副县长,这也是县里对三塘镇的重视。

“没问题。我们现在什么菜都有,现在只要是市面上有的菜,我们三塘镇保证就有。”周强笑道。周桥山的话可是第一句都说到他心里去了,今年三塘镇的形势一片大好,上半年才二千多户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下半年全镇都搞大棚种植,那形势将会比上半年更好,到明年,自己跟林锋都会动一动了。

“我是说笑呢,你们只要把今年全镇的大棚种植任务完成了,就是对我最好的招待。另外,周围几个乡镇今年下半年也要把大棚搞起来,而且明年初,最迟到明年下半年,全县至少有一半土地要搞大棚种植,而你们三塘镇走在了全县地前列,你们也就有了这方面丰富的经验,如果能把你们的这些经验传授给全县地农户,这也算是为县里干了一件大实事。”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