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6章

重生1978-第6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小明下行回到家之后,发现家里的气氛突然变得非常特别。爸爸也早就回来了,坐在堂屋里,当看到自己时,王小明发现他的眼光非常复杂。而母亲则不同,一副喜气洋洋的表情,好像家里出了件大喜事似的。

“哥,家里出什么事了?”现在王小明每天放学后要王宇给他写作业,而且还得讲故事,所以他回来之后王大明都已经回来了。

“我也不知道,我问妈了,但她说要等你回来再说这件事。”王大明也感觉到了家里气氛的诡异,但是看到妈妈在切肉,就表示肯定不是什么坏事。

“妈,什么事啊这么高兴?”王小明放下书包,走到陈淑珍身旁问道。看到母亲在切那一大块肉,王小明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好久没有尝过肉的滋味了。

在前世的时候王小明不太喜欢吃肉,而且因为他经常坐在电脑前,身体也有点走形。可是到了这个年代,王小明才知道,原来猪肉确实是最好吃的东西,香、甜、嫩,也许是物以稀为贵,也许是这个年代的猪都是纯天然无公害喂出来的。

“当然是好事了。”陈淑珍眼角含笑的说道。

“什么好事,妈,你就告诉我嘛。”王小明道,心想,难道是爸升了官?可是他不是党员,当到村会计已经是他的最高成就了,他想再往上升,除非能入党还有可能。可是除此以后,家里难道还有其他的事吗?

“等吃饭的时候再说。”陈淑珍不理王小明的撒娇。

看到这招百试百灵的招式没用,王小明知道,如果父母不主动说出来,自己是不可能问到的。

可是到了真的吃晚饭的时候,三兄妹看到桌上带肉的菜时,马上就把先前的疑云抛于脑后。他们三个就像三条饿狼一样,两只眼睛里只有肉、肉、肉。

因为陈淑珍割了一斤肉,一大部都下了锅,剩下的明天还得吃一顿。但是对这一家人来说还是足够了,因为在当时,不管什么菜,只要放了肉,那就是美味佳肴,何况今天晚上的菜,肉非常的充足。

王小明是吃撑了,他好久没有吃的这么饱过。她二姐和大哥也差不多,只有王坤和陈淑珍还属正常,他们尽量把肉留给孩子,看到孩子们吃的那么高兴,两人也是非常的开心。

王小明的饭量最小,他也最先放下筷子,当他发现父母尽量不去夹那些带肉的菜,而且就算有,也要把肉找出来夹给哥哥,姐姐和自己的时候,他的眼睛湿润了。在前世的时候,王小明一事无成,不要说结婚,连女朋友也没有一个。唯一让他回味的就是中学时期的一位同学,但是自己上大学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

所以对子女,他没有概念,也不知道为人父母的胸襟到底有多大,但是今天他感受到了。

“爸,妈,你们也吃肉啊。”王小明夹了两个肉丸放到爸妈的碗里。

“我们吃饱了,你们吃吧。”王坤和陈淑珍几乎是同时拒绝,他们非常默契的把碗里的肉丸分别夹给王大明和王梅。

“爸,妈,以后我有钱了,肯定要让我们一家顿顿吃肉。”王小明说道。

“好,那妈就等着。”陈淑珍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还真的懂事,虽然刚才吃饭的时候,他也是忘乎所以,但是他也不过才五岁啊。

可是她却忘了,五岁的儿子已经写了部十万字的小说。

等到三个小孩都吃饱了之后,王坤等陈淑珍收拾碗筷的时候才开始说道:“今天我们家确实有一件喜事……”

PS:继续更新求票……

  第十一章 奖励

“但是这件喜事到底是什么你们就不要知道了,这是大人们的事,你们只要知道我们家里有了一件喜事就行了。”本来王坤是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孩子们,但是话到嘴边他却改口了,自己可是希望三毛向理科发展的,如果他现在就能写小说的事让别人知道了,那不还得把他往文科方向领?这是他最愿意看到的,再说了,让外人知道自己家里突然凭空赚了几百块钱也不是件什么事了,中国人都讲究钱不露白,所以王坤最后还是决定,这件事先不要告诉孩子们。

但是王坤这件事瞒得了王大明和王梅,却瞒不过王小明。他在吃完饭后到父母的房间里转了一下,发现父亲的那堆书里夹了一本新书,他抽出来一看,是一本这个月的小说月刊,他翻了翻,很快就找到了忠侠恩仇,小说的作者正是小可。

“也不知道有多少稿费?”王小明自言自语道。

“五百。”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坤已经站在了王小明的身后。

“这么多?”前世的时候王小明一个月也能赚个一千多块,但是现在的钱和那时怎么能比?现在的五百块,至少相当于三十年后的五万,这对王家来说绝对是笔巨款。

“你能赚钱是好事,但是心思还要在学习上,这是那里的编辑给你的回信,你看一下。”王坤轻声说道,此时王大明和王梅就在另外一间房里,他可不想这件事让他们都知道。

“爸,那你看这后面的小说是写还是不写?”王小明故意问道。

“我的意思是你不要写了,但是你妈说不能食言,再说家里的情况也确实紧,你的钱正好补贴家用。”王坤道。

“那钱我还……”

“你一个小孩子要这么多钱干什么,这是五块钱,是对你的奖励,其他的钱就由我和你妈帮你保管。”王坤打断他道。

其实王小明拿着这钱还真的有钱,他在听到有五百元的时候马上就在琢磨这钱该如何用,可是没想到,转眼之间,五百元就变成了五元了。

拿着手里的五元钱,王小明只能苦笑。除非自己表明身份,否则那钱看样子是不可能要回来了。当然,表露身份的话,王小明相信,十有八九家里会把自己家到医院,也许还可能是神经病医院。而且就算没有检查出神经病,那要是被那些医生知道了,自己以后的路可能就由不得自己怎么走了,也许这辈子就是一个当实验小白鼠的事了。

可是按大人们的说法,帮自己保管钱,其实就是把钱拿走。如果自己以后问,那他们还给自己的时候也是遥遥无期,或者说是永远无期。至少在成年以前是不要想!可是现在王小明差的就是时间。

“爸,那钱你准备怎么用?”王小明道。

“这是大人的事,你小孩子问什么?”王坤轻笑道,这钱他准备用来入股村里准备新办的铸管厂。

此时王小明真恨不能自己马上就变成一个大人,因为他知道村里现在正在筹办一个铸管厂,就是生产那种地下水管和下水道的铁管。从前世的记忆中,王小明也知道,家里当时把所有的钱全部入股了这个铸管了,因为这是一个村办集体企业,全村所有的人都入了股,有剩余劳力的还可以安排进厂工作。

但是王小明却知道一个结果,那就是这个铸管厂在十几年之后就倒闭了。因为管理不善,厂里的工人除了外面请来的技术员之外就都是村里的村民,太过严格的管理根本没人能接受得了。再加上销路也不好,在十几年后,PVC管就把铁管挤得没有了容身之地。

而村民们最后投进去的钱连本钱也没拿回来,据王小明记忆,好像只能拿回八成。也就是说,入股的钱越多,到最好亏的也更多。王小明肯定,这钱家里肯定也会投入到铸管厂入股。

“爸,我想……,算了,没事了。”王小明本来想让爸爸把那五百块钱交给自己来使用,但是想想,就算自己提出来,他也不会答应,看来这钱的用途已经定了。

躺在床上,王小明一直无法睡着,现在他已经没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了,三兄妹挤了一张大床上睡。五百块,十年后打八折,变成四百块,不但没有升值,而且还贬值了。而且是贬值的相当厉害。十年之后的四百块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块不到,虽然是返回了八成,其实只有二成左右。

对铸管厂的事,在前世的时候王小明也并不很了解。他只记得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才建厂,当时自己每次放学之后就去铸管厂玩。因为运输的缘故,铸管厂需要很多草绳,自己和一些小孩就用草绳来做秋千玩。

至于铸管厂的效益,以及为什么会倒闭,他是一点也不清楚。甚至具体是哪一年倒闭的,他也说不上来。因为自从自己上高中之后就住在学校里,对村里的情况就了解的很少了。每次周末回来,也就是母亲对自己说说村里的事。

按王小明的意思,这五百块钱应该让母亲到镇上甚至是在县里开一家店铺,八十年代什么最好赚钱?广东的电子产品和音像产品。现在改革开放已经有五年了,在广东那边的电子厂非常多,在那边几块钱一块的电子表,拿回家里就能卖几十块钱。十倍的利益,这年头还有能比这个更好赚钱的生意吗?可惜……

“爸,我想订几份报纸。”第二早上起床之后,王小明向王坤提出要求,现在自己既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也不能向他们表露自己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事,那就引导他们吧。

在这个没有百度没有GOOGLE的年代,搜集信息靠什么渠道?除了报纸杂志就是电视,可是现在电视还是一个稀罕的东西,报纸杂志现在才是一统江山。虽然到了二十一世纪,绝大部分的报纸杂志举步维艰,但在现在,报纸既能给人知识,也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

“你一个小孩子订什么报纸?”王坤对自己的这个儿子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他在镇中学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以及领悟能力就让他吃惊,而这次他写的这部小说更是让他意外。而且最意外的是他还赚到了一笔高额的稿费,有时王坤想想,自己对儿子根本就不了解,他表现得太过成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我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增强自己的视野,而且这也能提高我的学习。”王小明振振有词的道,其实他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帮助村里的铸管厂!

PS:继续深夜求票……

  第十二章 订报

王小明的理由冠冕堂皇,王坤也一时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再说,他对于书籍和报纸之类的东西本身也感兴趣,虽然知道王小明有可能是想增加自己的文字功底,但是只要是能提高学习水平的事,他都愿意支持。

如果是其他的家长可能不会支持王小明的举动,要知道像报纸和杂志这些东西对这个年代的学生来说都是课外读物,在学校里基本上都是明令禁止的。很多现在的人听了都可能会好笑,但是这样的事确实在当时发生了,直到过几年的高考作文是一篇光明日报的文章,才引发全社会和传统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但是王坤自己毕竟是教师出生,相对于其他家长而言在读书这方面也较为开明,要不然他也不会让王小明在二岁的时候就“玩”书,而且还把全校所有老师的书基本上都“玩”了一遍。

王坤又交给王小明十块钱,让他在母亲的带领下自己去邮局选定报纸。

“钱是不是多了点?这可以订好几份报纸的了。”陈淑珍看到王坤这么大方的给儿子十块钱之后,有点心痛的问道,这可是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呢。

“没事,只要他想看书,而且是正书,我都支持。对了,人民日报和H省日报不需要订,村里就有,如果你想看,我给你每天带回来就是。”王坤大手一挥,算是盖棺定论。

“好的。”王小明才不会订这样的机关报,不过能看看上面的国家政策也是好的。要知道现在国家的形势每一年都不一样,而中央的新政策也不时就会出来,老百姓从这方面了解信息是最好的了。

下午王小明特意请了半天的假,跟着母亲去了镇上的邮局订报纸。这个年代的报纸数量并不多,选择的余地也不大。但是王小明对那些自己熟知能详的报纸杂志还是心里有数的,他很快定了几种报纸杂志。

“三毛,是不是订的太多了,你能看得过来吗?”陈淑珍看到王小明连考虑也不考虑一下,拿着征订表就填了“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和“文汇月刊”。本来王小明还想订小说月刊,但是上次和编辑胡言通信时,他告诉王小明,以后只要王小明在小说月刊上报纸的文章,就可以免费送他杂志,所以他才没订了。王小明知道,自己的这部忠侠恩仇至少可连载两年,在两年之内自己是不需要订这份杂志的。

“不多,羊城晚报和中国青年报是一周六份,我每天花半个小时就能看完,而文汇月刊是一个月才有一份,我抽个星期天不就行了?”王小明知道母亲是心痛钱,在她的眼里,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书可以买,但是一次最好不要买这么多。

三份报纸花了十三块五毛八分钱,除了王坤给了十元之外,王小明还垫进去三块五毛八,他身上就只剩下一块多钱了。

“妈,我还想逛逛书店。”出了邮局之后,王小明拉着陈淑珍进了隔壁的新华书店。

“我告诉你,妈身上可没带钱,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