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130章

重生1978-第130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舞公司光碟技术所有的设备和人员全部、马上、立刻迁到H省,就在王小明在C市郊外的那三座大山里,那里暂时将成为王小明新的光碟机研究中心。

而第二件事王小明却是找的那些律师,他要求他们马上给自己这刚到手还没摸热的技术申请专利。而且王小明还给布莱尔去了个电话,给了他一笔非常大的生意,他让布莱尔在美国也给这份技术申请专利,而且必须是国际专利!为此王小明愿意付给他十万美元,条件只有一个,要快,要对这项专利进行全面保护。

国际专利申请是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创造在《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缔约国获得专利保护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某一缔约国的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的专利申请。

过去要在数国获得专利保护,必须向每个国家逐一办理专利申请,程序和手续都十分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1970年6月19日由美、英、法、德、日等国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外交会议,签订了《专利合作条约》。截至今年,其成员国已达65个。也就是说,申请人提交一项国际申请,在65国均有效。PCT的宗旨是通过简化国际专利申请的手续、程序,强化对发明的法律保护,促进国际间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王小明还要求他对那些没有签订《专利合作条约》国家也马上申请这项专利,每多申请一个国家,王小明愿意付给他一万美元,而布莱尔在听完这句话之后就挂了电话,他马上拿着王小明传真过去的资料,甚至都没来得及看,带上自己律师事务所精通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方面的人员就奔向了离自己律师事务所最近的专利局,他要在今天就递交申请。

“小明,我们的庆祝会都已经开了,你可是今天的主角,就算不喜欢也要给我一个面子嘛。”苗正刚找到王小明的时候,看到他正在传真机那里忙碌。

“好,我马上就完了,今天真是不好意思,刚刚接手,要处理的事情真是太多了。”王小明说道。

“你这干嘛呢,这技术刚一到手就传给别人?”苗正刚看到王小明拿的正是由燕舞公司整理出来的技术资料,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完全属于王小明,他难道连一点保密的观念也没有?

  第二百一十二章 配套

“给别人?我花了四千多万就是为了把这项技术给别人的吗?”王小明笑道,这项技术到了自己手里,就等于是又抓住了一个聚宝盆,自己怎么可能还会把这技术交给别人呢?

“那你这是?”苗正刚指着传真机问道。

“申请专利,马上申请专利,而且还要申请国际专利。”王小明说道,现在虽然加入《专利合作条约》只有65个国家,但是这已经包括了世界上大部分知名国家,像美、俄、日、德、英都加入了,其实只要申请国际专利也基本上足够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王小明还是决定尽可能的多申请专利。

在历史上,世界上第一台VCD也是由中国生产的,但是刚开始生产的一千台,一上市就被各大厂家买回去拆开研究,而当时他们却没有防备,只想着快点占领市场,可能最后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多,舍本逐末,真是可惜。

而现在这一技术到了王小明手里,他是绝对不会再让自己犯这个低级错误的。所以王小明才刚一签署合同马上就安排申请专利的事,他生怕晚了一步,要不然也不会给布莱尔开出那么高的价钱。

“你倒真是心急,现在你也办完了,是不是得去参加庆祝会了?”苗正刚道。

“好,苗经理,你没有有兴趣到我这个新组建的大可电器公司来做事?”王小明把资料交给周敏之后就和苗正刚一起去了庆祝会会场,在路上王小明问道。

“你还真是会找时机,我现在在这里干的好好的,再说了,我熟悉收录机,对你们那个光碟机又得从头再来,好像有点太过吃亏。”苗正刚笑道。

“你觉得你们燕舞公司以后还有什么发展前程吗?我告诉你,别看你们燕舞公司现在的摊子铺得很大。但是说句不客气的,只要我的VCD一上市,就是你们的收录机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可笑这一点你们公司却好像视若无睹。”王小明说道。

“这一切都只是你地猜想,你怎么就能知道VCD一上市就能占领市场呢?对了,你管这个光碟机叫VCD?”苗正刚问道。

VCD即VidopactDisc的缩写:视频压缩盘片。VCD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可现在还只是1992年,王小明不可能再让这些公司染指这项技术,当然。他们也可以购买这项技术的使用权,但价格会很贵,贵得让他们与自己没有丝毫价格优势可言。

“对。你觉得这个名字好不好听?既简单又洋气。”王小明说道。

“这个名字不错。好记又好听。”虽然如此。但是苗正刚却没有答应王小明地要求。虽然光碟机。不。VCD地前程能看得见。但是一开始肯定是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地。而这个过程也许是一年半载。也许是三年五年。自己现在在燕舞公司当销售经理。有滋有味地。没必要去拼这个老命。

可是苗正刚却不知道。他已经失去了一个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永远也不会再眷恋他……

王小明去盐城地时候特意调了五辆货车。当然。货车不可能空载。载了五车大可薯片过去。回来地时候却没料到不到三车就全部装完。只好又拉了两车收录机回来。

两车收录机直接拉到了小小电器商行地仓库。而另外地三车就去了三座大山。那里已经正在建房子。这次除了三车地设备之外。还有十几位技术员也一起跟了过来。这新建地房子就是给他们建地。

设备直接送进了防空洞。而人却被暂时安排市里面地宾馆。

“王总,这些人以后就去三座大山吗?”周敏把人和设备都安排好之后才给王小明打电话请示,王小明一回来就去了学校。

“不管去不去暂时都先安排到那里再说,他们这些人没有什么情绪吧?”王小明问道他们的工资,现在没事干,这工资也不知道算不算。”周敏问道。

“饮食好办,让宾馆里地厨师注意点就行。至于工资。合同上不是都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么?至于工资,从我签了合同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的工资就开始算了,一分钱也不会少。”王小明说道。

“那我们的研究中心就放在三座大山?”周敏问道。

“暂时先这样吧。我得考虑一下这个生产基地放在哪里。”王小明说道,他以前考虑的都是技术资料的问题,至于生产基地放在哪里,王小明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要不就放在三座大山那里得了,那里地盘够大,防空洞当仓库,还可以省不少事。”周敏提议道。

“那里不适合,不说那里交通不发达,原材料和货物一进一出太费时间,何况那里的电、水以及配套的生活设施都不完善,生产基地可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配套设施一时半会可不是那么容易建好地。”王小明说道。

“市里不是有一个工业园吗?要不我们就在工业园里找个地方就行了。”周敏说道。

“不行,这件事不急,等到我们的专利通过之后再来决定这事吧。”王小明说道,这可是一个投资两个亿的企业,不管放在哪里都绝对能引起当地部门的重视。

王小明的推测还真没错,当星期六下午一回到家的时候,堂堂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周国强亲自登门拜访。

“周大副主任,你找我有何贵干?”王小明笑道,周国强来找自己可还是头一回。

“你小子还是这么贫,我这次来找你有点事,听说你老板当大了,竟然从盐城花了几千万买了项技术?”周国强也是偶然听说的,这事在省城地小范围内已经传开,大可公司的老板亲自到盐城,花了四千多万买了人家一项技术回来,而且是连人带设备全部都运了回来,并且立马就申请了专利。

“你的消息还挺的,这事你是听谁说的?我知道了,肯定是我找的那几个律师,没想到这些人一点专业素质也没有,下次我得跟他们先签保密协定。”王小明说道。

“你不管是谁传出来的,这么说这件事是真的?”周国强问道。

“没错,但这事跟你这个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应该没什么关系吧?”王小明说道。

“你小子注意点,别以为你跟我爸关系好就是我的长辈似地,上次你们村专线铁路我可是帮你们说了不少好话,难道你就是这么感谢我地?”周国强说道。

“我哪敢啊,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你啊。其实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你不都知道了吗?”王小明说道。

“你可真是财大气粗,光买技术就花了四千多万,这建厂房买设备搞生产肯定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吧?”周国强问道。

“当然,计划是至少两个亿。”王小明说道,VCD生产出来之后还得生产VCD光盘,否则就像有枪而没有子弹一样,而光盘地内容又需要向音像出版社购买版权制成卡拉OK光盘,另外还有那些电影、电视剧什么的,这可都要付版权费地。用在这方面的钱也许不会比建一家VCD工厂少多少。

“两个亿?你王小明还真是有钱。怪不得你们村的铁路你随手就是一千多万,说说吧,你准备把这个厂办在哪里?”周国强问道。

“还没最好决定呢,怎么,你有什么好地方?”王小明说道,他以前周国强是代表哪个部门来跟自己做工作,要把VCD工厂设在工厂,哪知道这其实只是周国强的好奇心罢了。

“我哪有什么好地方,你难道不想把它办在你们王家村吗?”周国强问道,他现在还沉浸于刚才王小明所说的两个亿这个消息里,把王小明和两个亿等同起来,这让周国强的脑袋有些短路。虽然他以前也知道王小明有钱,可是没想到会有钱到这个程度,四千多万去买技术已经让很多人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着,现在又要投资两个亿办工厂,难道他的钱是自己印的?

周国强哪知道王小明在上海的认购证操作赚的钱比自己用机器印还来得快,也许这两个亿王小明需要卖掉一些股票才能凑足,但是也不会动他的根本,只需要卖掉十分之一的股票就行了。

“办在我们王家村?”王小明以前还真没考虑过王家村,因为他下意识的认为,王家村并不合适办这样的企业,因为一家电器公司需要很多配套的供应商,就像燕舞电器公司一样,收录机里的很多零配件其实并不是燕舞公司自己生产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外面加工,而如果自己把工厂办在王家村,那除了包装之外,也许所有的零配件都得自己生产。

“是啊,这样的好事你不造福家乡人民难道你还想便宜外面的人?”周国强问道。

“但是我们S县的电子工业实在太薄弱,光是我一家,那也许两个亿的投资也不够。”王小明担心的道,也许王家村所有的条件都够,水、电、运输、政策,但就是这个配套供应商难以跟上。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公开

“王小明,你怎么就敢投这么巨额的资金来搞这个光碟机?难道你就不怕这笔钱打了水漂?”周国强问道。

“当然不会,小*平同志不是说过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这个产品赚的就是科学技术的钱。”王小明说道。

1992年中国市场上组合音响的销售量是142万台,录像机的销售量是170余万台,LD影碟机100万台,CD激光唱机是160余万台。现在的LD光盘是四五百元一张,而VCD机的光盘价格却只有它的1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VCD机每年的销售量将会达到200万台左右。

而现在这些电器的利润之高绝对无法想像,在前两年收录机卖得最疯狂的时候,广州那边竟然出现拿两个木箱子,在外面包层铁丝网就当收录机卖的,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何况一张VCD光盘就能卖个好几十元,这也是一笔巨额利润的生意啊。所以对于利润,王小明从来就没有担心过,他担心的是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

王小明很知道这个东西以后的市场以及一开始的利润,所以不要说只有两个亿,哪怕是让他拿出全部的家当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我有个朋友是C市的经济开发区的主任,你能不能考虑把这个企业放在那里?”周国强问道,他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如果没有人故意告诉他王小明花几千万买技术的事,他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

“经济开发区?”王小明没想到周国强也来帮别人当说客,但是想想也就释然,投资两个亿的企业不是随便哪家企业都可以的。何况以后税收以及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不管是什么部门都会喜欢。何况还有一个最重要地。王小明的钱不需要银行贷款。这也是很吸引人地地方。这年头很多人把银行贷款直接当成利润处理,造成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