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125章

重生1978-第125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鞯较乩铩T偎怠!袄贰鄙弦踩肥等绱恕K尤琳虻厥榧侵缶捅坏鞯较乩锏绷司殖ぁ:罄匆徊揭徊降赝献摺W詈蟪闪薙县地县太爷。

“这事还没确定,变数太大娈数太大。再说了,调到县里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不是有句话是,宁当鸡头不为牛后,我在三塘镇是书记,如果到县里任副职,那还不如在这里当这个书记呢。”林锋说道,他现在就是怕像周强那样,虽然成了副县级,可是他窝在县蔬菜公司也一直没法动,照这样子下去,没有个十年八年的,他根本就动不了。

“看来林书记得活动活动才行。”王小明笑道,他知道林锋找自己来地目的了,只是这样的事他找自己有用吗?对县里的领导,自己可不太熟悉。

“所以才想找你来商量商量,你的主意多,能不能给我想想办法?”林锋问道,虽然王小明年纪小,可是林锋早就没把他当成小孩来看,而且王小明的主意从来就没有失算过,再说,他跟自己并没有利益冲突,让他给自己出主意想办法绝对不会坑害自己。

“不知道林书记自己有什么打算?”王小明问道。

“县里已经有人给我传过消息,明年可能会调到我县里担任一个局的局长,但是具体是哪个局暂时还没有定。但是……”

“但是林书记恐怕有点不满意吧?”王小明说道,到县里当局长可是平调,除非是工商、税务、公安等大局,否则林锋还不如在这里当这个书记呢。只是那些局的局长都是县里主要领导的关系,林锋如果没有硬的关系是不可能调任的。

“这没有什么不满意不满意的,只要是组织的任命,我们就服从嘛。”虽然表面上林锋说是要服从组织领导,但是他那股不满意的表情任何人都能看清。

“这事你应该去找找李书记、杜县长啊,只要他们一点头,你还不就能称心如意了?”王小明说道。

“哪有这么容易啊,这次的人事调动听说县里的主要领导也要调整,李书记、杜县长以后还是不是我们S县的书记、县长还不知道呢,现在找他们不一定有用。”林锋说道,明年S县的主要领导都要调整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所以现在去找他们只能是肉包子打狗,所以林锋这才着急呢。

“原来如此,不知道谁是我们县新的县长、书记?”王小明问道,一个县的两名主官全部被调走这可不多见,一般也就是调一个人上去,剩下的那人当一把手,可是现在县长书记全部调走,明年的人事大调整可就变数太大了。

“就是不知道啊,所以这件事才麻烦。现在消息是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林锋叹道,现在镇里的事又这么忙,自己忙得连脚跟都不能着地,哪有时间去给自己跑路。

“那你只能以静制动,等着新来的县领导到了之后再说吧。再说了,你调到了县里,跟县时的领导见面的机会就多了,到时什么都好说了嘛。”王小明说道,林锋让自己给他跑官这可难办得很,现说了,现在情况不明,连林锋都觉得这事不好办,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帮他?

“小明,这官面上的事不比做生意,有时一步走错了就会永远的错下去,虽然明年我能调到县里去,但要是调到一个清水衙门呢?那我这一辈子都能完。”林锋说道。

“那你想让我怎么帮你?”王小明说道。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可是我们却需要名声,特别是在这样关键时候,一个好名声能让事半功倍。”林锋笑道。

“你林书记在全县可是名声远扬啊,我们三塘镇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是谁都抹杀不了的,在全县所有的乡镇书记中,有谁的名声比你响比你好?”王小明说道。

“话虽如此,可是你也知道,在各个乡镇的汇报总结上,谁不是成绩卓著?再说了,民间的名声只是空传,得领导知道才行。”林锋说道。

“我知道了,这件事我帮你想想办法可以,但是我不能保证一定能行。”王小明说道,林锋需要官场名声这好办,但是王小明不是真正的十三岁,在事情没有做成之前他是不会夸下这个海口的。

“只要你愿意帮忙那就十拿九稳,我相信你。”林锋高兴的道,虽然跟王小明说这事有点绕口,可是王小明最终还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并且愿意帮忙,这件事就算是成了一半。

但是王小明回去之后却没有马上给林锋办那件事,他得马上去上海。这件事如果自己不参与,那可是一辈子都会睡不着觉啊。多好的机会啊,赚钱跟捡钱似的。

以前在收国库券的时候王求就改装了两辆货车,在车上装了两个保险柜,但是这次王小明让他把整个车厢全部用钢板密封起来,做个货柜车。除了用来把小小电器商行所有的现金全部用这两辆车运到上海之后,还准备用这两辆车用来装新股认购证。要知道这次王小明所买的认购证绝对需要用车来装!

一到上海,王小明就召集四方的人开会,首先是要统计一下现在手头上有多少钱,“你们各自先说说吧,这次都带了多少钱来?”

  第二百零五章 红包

因为王小明对上海之行的异常重视,莫斯科的何东带着尼托金率领的二十名红星突击队队员来了上海,北京的余梁与杨鑫磊也带着自己的财务到了,省城C市的王求就不用说了,王家村的邹援朝是跟王小明一起到的。

王小明现在分布在四个地方的主要成员是第一次集会,虽然他们经常会能电话,但是很多人并不认识对方。像邹援朝就只认识王求,对于周敏、何东、杨鑫磊和余梁都不认识。这其中也许只有王求和王小明认识所有的人。

为了好好的招待自己手下的几员大将,王小明让周敏找了家上海最高档的酒店,包了最顶上这层半个月,既为这次认购证的事可以统一行动,也为了今年的总结大会。

“大家都说一下各自带了多少钱过来吧?”王小明笑道,他们专门拿出一间房充作会议室,他们所有的人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多人,但是这一层的房间却有四十多间,除了每人一间房之外,其他的房间暂时都空着。

王小明的这四个地方成立最早的是C市的小小电器商行,这里也为他赚到了第一桶金,至于S县县城的振华电器行,那里每年产生的利润已经入不了王小明的法眼。之后就是自己的薯片厂、北京办事处、蔬菜加工厂、莫斯科办事处,每多一个企业,小明的财富就要增加一个等级,到现在如果不看财务报表,王小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资产到底有多少。

“怎么?都不好意思?”王小明看到这些人都有点扭扭捏捏,好像生怕自己带来的资金比别人少而被人笑话似的。

“还是我先说吧。”王求看到大家都不说话,只好拿出小小电器商行的财务报表,开会之前财务已经把数字交给了他,“这次我们小小电器商行一共带来六百五十万。”

“六百五十万?好。足买二十多万张认购证的了。”王小明记下了这个数字。

“我们的薯片厂和蔬菜加工厂一共带来一千五十万,至于王家村水泥厂地分红还没有核算,可能还要十来天才能拿到手,但是我已经跟家里打好招呼了,只要水泥厂的钱一到,马上就汇到上海来,估计今年水泥厂只有五百万左右。”邹援朝说道,这一千五百万里。光是薯片厂就提供了一千二百万,蔬菜加工厂只提供了薯片厂的四分之一。但是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要知道现在的一千万比后世的一亿只多不少。

“好,那现在就有二千一百五十万了,何东,你们莫斯科办事处呢?”王小明问道,莫斯科办事处虽然成立还不足一年,但是所有的产品出口到莫斯科之后。利润是相当惊人的。

“我们能提供三千五百万!”何东说道。

“二千五百万!”所有地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办事处是七月份建立地。到现在还不足半年地时间。每个月地利润都在四百万元以上。一年至少能有五千万。这是一个什么样地数字?听到地人只感觉震撼!

王求望着王小明地眼神更加地佩服了。做贸易是王小明最先跟他商量地。当时他只觉得这是小明给自己多找地一条路。一开始他还觉得投资二千万有点过于冒险。但是现在看来王小明地眼光又再一次证明是准确无误地。不到半年时间就完全收回了成本。这要是再做地几年。小明地钱还数得过来吗?

“好。二千五百万。那我手里资金就有四千六百五十万了。北京办事处呢?”王小明问道。

“一千一百五十万。”杨鑫磊说道。北京办事处地开销比邹援朝那边要大一些。所以利润也就比邹援朝要少一些。

“好。五千八百万。这是一个很大地数目。这次我们在上海可以好好地干一场。”王小明说道。

“王总。你地意思是要把这些钱全部用来购买新股认购证?”何东问道。

“当然。”王小明说道。

“可是据我所知,今年也就十几只新股发行。我们这么一大笔资金注入,势必让认购证地中签率更加降低。这样会不会有点太过冒险?”何东担心的道,其实他的担心也是其他人的担心,虽然王小明赚的钱多,但是他的钱都不是凭白而来的,要不是王小明犀利的眼光和精准的判断,也不可能有这么大一笔资金。但是现在王小明却要把这些钱全部用来投资办一件事,这确实有点冒险。要知道认购证虽然只要三十元一张,但是如果你没中签,那这三十元就等于是打了水漂。何况就算你中了签,这钱也是不会退给你地,你还得准备钱来买股票,现在把钱全部用来买了认购证,到时没钱买股票怎么办?那不是眼睁睁地看着股票从自己的手里溜走吗?

“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有风险,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这一次我就是准备赌一把,让我们从此进入一个新地纪元。”王小明说道。

“那以后如何解决购买股票的资金问题?我们买认购证都要花五千多万,那么买股票也不会低于这个数目,甚至还会高出几倍,如果时间长一些我们还可以办到,但是听说不会超过半年,在今年就会摇签,我怕我们到时地资金不足,只能拿着中签的认购证眼睁睁的看着而没钱买啊。”杨鑫磊也担心的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王小明将遭受最为惨重的损失,元气大伤,也许以后将一蹶不振。

“你们认为我会没有考虑过些问题吗?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认购证的价值,我这次的投资,不仅仅是投资中签后认购证的股票,而且还有认购证。”王小明说道。

“认购证?”

“对,你们别看现在认购证要三十元一张好像不便宜,但是一旦过了二月一号,那认购证就不可能再卖出一张,市场上的认购证的数目就确定了下来,而且以后不可能再增加。我们手里拿着近二百万张认购证,就可以奇货可居,到时只要抛出一部分认购证就足以让我们凑足所有的资金。”王小明说道。

“王总,你的意思是我们不但要炒股,而且还要炒认购证?”周敏问道,虽然她在这样的会议上只赅负责记录,但是她实在没有想到,王小明竟然把认购证当成了一件投资商品来看待。

“不错,大家跟着我有的时间长,好几年了,有的时间短,只有几个月。但是大家对我都很支持,对待工作也很认真。本来快到年底了,应该给大家准备一个红包,但是今年我却不准备发现金,每个人收到的都是认购证,经理级的每人一万张认购证,其余以下按级别发放。当然,这只针对现在在上海的,至于没来上海的,他们可以选择是要认购证还是现金,但是在座的你们没有选择,每人都只能领认购证。”王小明看着所有的人说道。

大家听到王小明的这番话表情各异,但是王小明看得出来,大部分人是不满意王小明这次的独裁的。要知道一万张认购证可就是三十万啊,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要多久才能赚到三十万?而现在换成一万张认购证,先不说这一万张认购证有多少会中签,就是中到了,到时还得自己掏钱买股票啊。

“怎么?大家觉得不满意?”王小明靠在椅背上笑道。

“我愿意。”王求首先表态,他从王小明五岁开始就跟着他跟广州做生意了,从小到大,王求就从来没有见过王小明失手,现在王小明几乎把自己所有能动用的资金全部投到了上海,这说明认购证的事他极有把握,而且王小明从来不做亏本生意,虽然他说有风险,但是王求却从来没有见过王小明做生意有过什么风险,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如果只是一次两次那还罢了,可是这么长时间王小明却一次也没有失过手,所以王求对他非常有信心,而且他凭直觉断定,这次是王小明送给大家的一场财富,如果此时不要,恐怕会后悔一辈子。

“我也愿意,反正我拿着钱也没地方用,就用来投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