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制服系列 >

第484章

制服系列-第484章

小说: 制服系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颜局会有这种下场的。
他只是不知道会这么快到来,且死的还是那样的惨。
他一早就预见颜如玉会有这样的下场,不过,他也不看好蒋辰龙。
蒋辰龙一向是不甘于屈人之后,心怀忿愤;颜如玉则太过求好心切,她的工作压力太大,而她又太过投入。无论是颜如玉还是蒋辰龙,这样子的个性,都很难一辈子平安无事的活下去。
因为平安无事不是他们的冀求。这次行动的“出事”看似“意外”;其实,远早在颜如玉扶摇直上,青云得志之时就已埋下了隐患。
颜如玉是跟蒋辰龙一起“出身”的,甚至可以说,是蒋辰龙“带”颜如玉“人行”的,故此,颜如玉窜起得越快,对蒋辰龙而言,就越是对自己没了信心。
人一旦失去了信心,便容易自暴自弃。蒋辰龙的处事最近被新接触他的人说成“木纳”侦缉时被认为“犹豫不决”便很可能是因为这种“自甘堕落”的心态。
杨寅虎很了解这种心情。
凭他多年“治警”的经验和名气,居然斗不过一个搞政工出身而后转向刑侦的副政委冼兴艾,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杨寅虎早在警校任教之时就已在替好几位局长打江山了,每一次刑事案件的破获,都使得那些局长名利双收,青云得志。很多人都说,是杨寅虎“成就”了这些局长。
借杨寅虎之力窜起的不只是在任的局长们,也有超过二十位的刑侦警务人员,这些警员不论功底根基如何,一旦成为杨寅虎的助手,经过磨练后都能脱胎换骨,成为警察里的佼佼者,他们不是已经扶摇直上,步步高升。就是如他般在警界享有着盛名。
就连颜如玉,也可以说是杨寅虎一手栽培出来的。虽然是领导们赏识颜如玉,让她有机会挑大梁,但颜如玉的刑侦手段,几乎全是杨寅虎一手培训出来的。
杨寅虎手下本就没有多少女学员,他看出颜如玉的反应机敏,头脑灵活,而且底子好,善琢磨,且勤奋,又有人缘,便细心教学,重点培养,希望她将来能成大器。
他成功了。
颜如玉也成功了。
他参与了那么多案件的侦破,创造了那么多刑侦案例,栽培了那么多警界精英,却要以颜如玉的破案作风最让他满意,与他在侦案合作时也最默契。
但却在他最重要的关头里……由“教员”转为“局长”的第一次侦案……成为他的克星。冼兴艾与颜如玉的合作,使他遭受了一次滑铁卢。
其实,他在从教期间,所做的工作,简直超过了应负的职责: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实案的堪察,甚至法规条例的制定,和人员的考核,还有司法的鉴定,他都参与指导,指挥若定,不过,教员始终是教员,尽管警衔级别很高,但在身分上,似仍比各合作部门的主管领导低,杨寅虎因而经不起友人的怂恿:栽培了那么多的局长和警员,难道自己不想独当一面,也过过大局长的瘾?于是婉辞了市委对他司法鉴定中心主任的任命,正式请命要求领导侦破市局的一号要案。
这一来,的确风光了一段时候。
由于他没有接受任命而去自行请命,得罪了市委的一些领导,所以在组织任命上就形成了分岐,在侦案的人事任命上便同时起用了一个冼兴艾,来跟自己打对台。
颜如玉是警局的重案组组长,在人事管理上,当然要服从组织安排。作为“恩师”的杨寅虎只能暗地里“要求”颜如玉婉辞,而不能明着下令颜如玉拒职。
颜如玉表面上唯唯诺诺,却在一次政法委书记主持的7。16专案会上,明确表示她会跟冼副局全力以赴,务必侦破此案。杨寅虎本来就知道官场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害关系,只有成王败寇;但他仍以为人虽在官场,但这班行武出身的人,毕竟还讲义气。
颜如玉的这些作为,顿使他绝了望,灰了心,所以后来的蒋辰龙曾一再向他保证,日后不会忘记他培植之恩,杨副局也只是“姑妄听之”而已。
杨寅虎决定舍颜如玉而取蒋辰龙,是因为他知道:颜如玉并不是实践自已理想的最佳人选。以蒋辰龙的侦缉能力,比颜如玉只强不弱。而且,蒋辰龙和自已有很多相似这处,可以说是同一类人。他要借这个案子来实践自已的理念的最佳人选只有蒋辰龙。
日后杨寅虎自己回想起来,不免要归咎于自己太过追求完美。他那次侦案的失败,不是败在侦案方向,也不是败在破案技能,而是败在他的“理念”上。他的“理念”、一则尚未圆熟,二则在当时可说是逆势而行。
天下大势不可造。事难莫过于逆势,聪明人善于把握潮流,顺应时势,迎合上意,尤其是官场仕途,逆势而行,当如仰天自睡。一旦失势,即只有捱打的分儿。
杨寅虎有感于西方司法的完备与侦案技法,认为严谨刑侦会是必然趋势。司法体制在变,一味的刑训逼供已不能做为侦案的主要手段。现行的以案发率来判定一个辖区的治安好坏,就如同过去以离婚率来判定人民是否生活的幸福、安定一样的可笑。所谓民不举官不究,被辖区警官施压私了或匿而不报的又有多少呢!
而匿不住的案件也只是躺在卷宗里无人问津罢了。政府对惊动了他们的大案采取的姿态是到案发现场和警局里巡视一圈以示重视,施压限期破案是政治介入的唯一作为。
限期破案,对杨寅虎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悲哀的作法了。那些侦破无果的案件仅只是无为而已,但限期破案的结局就意味着冤假错案在政治的外衣下变成了铁案。真是悲哀的为民负责呀!
为此,杨副局想通过这次侦案为警局的发展树一个里程碑,他出身法警,所以能设身处地,为干警和犯罪嫌疑人着想。他原受过正统的刑侦训练与警德教育,不但重警德,也有素质函养,他有鉴于潮流的趋向,便想在日后任局长时,在局里奠定一种新的以侦缉破案为主,讲求物证,注重实据,严束和尊重司法,崇尚警德情操和侠义精神的气象。
可惜他眼高手低,无法得尝所愿,侦案所获的证据一直不能达到他所想要的满意成度,随着破案限期的临近,这一役成了他刑侦生涯的一个低潮。对于冼兴艾组的破案证据他虽心存疑惑,但迫于市委的压力也只好作罢。
杨寅虎从此几乎“一撅不振”他不能晋身局长,退才副局,但噩运似乎缠上了他,工作上的吃力不讨好使他费心劳神,耗损甚巨,与市政领导关系的不洽更让他如坐针毡,寡欲难欢。不得已而托人情调任司法局任副局,所以一度过得很不得志。
直至这次7。16大案的发生。颜如玉需要一个经验丰富、惯于合作断案的司法鉴定专家来鉴定此案为纵火,她想到了杨寅虎。书记兼局长冼兴艾认为这是化敌为友的好时机,同时也是寻求鉴案的好途径,而且这“合作”是意味着他事业向上的又一契机,他也乐意向市委请调杨寅虎回来协助鉴案。
杨寅虎回到警局,发现人人都只听令于颜如玉,当年他的统制力已不存在。
颜如玉在表面上似乎还很“尊敬”他,但却完全没把他的意见“放在心上”而且常常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一种“戏谚”仿佛在向他强调:“看!杨寅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看我颜如玉的了!”
杨寅虎觉得内心的受伤与愤怒是无以言语的,因为这个人可是他一手培植的啊!
所以他分外了解蒋辰龙的感受。
他和蒋辰龙都只是在强充门面的失意人。
他更了解的是:颜如玉是警坛里以“真材实料”来领导干警们断案任副局兼刑警队长的“典范”只要有她在的一天,局里的干警人人都会“奋不顾身”只为那前程的远大。
在颜如玉统领刑警队之后,刑警们虽没有常允在任时的张狂霸道,却有着更深的难以言表的乖张之气。为了控制发案率,调节各方面的关系,警匪俨然已成一家。但社会何其复杂,各色人物不等,可谓是众口难调,发生磨擦就成必然。
于是,颜大队长就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各式的抓捕现场冲锋陷阵,运筹指挥,不论多危险的现场都可见到她的身影。
杨寅虎知道颜如玉为何“不怕死”其实她是怕的。
可是为了成就与资本,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换一句话说,颜如玉是为了她个人的“仕途资本”而奋不顾身的。
所以杨寅虎并不佩服她。
杨寅虎也不希望这种警匪和流的局面再发展下去:再这样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警员堕落,多少侦察员会伤亡,那么多高官的腐败下场还不足为训,只怕要生另一场悲剧才令人惕省。
而颜如玉在洋洋得意中,绝不会听劝。
除非是颜如玉死了。
杨寅虎虽是副局兼政委,但在局里,其实只是一个闲角,他发现甚至连书记兼局长的冼兴艾都只是一位陪衬,重点全在颜如玉一人身上,光芒全教他一人占去。
在一次局常委会散会时偶然的一瞥,他发现冼兴艾看颜如玉背影的眼神,那是充满恨意的、嫉妒的,杨政委只看了那么一眼,忽然顿悟了一件事:……冼兴艾只怕要比自己更恨颜如玉!
外面一向盛传冼兴艾是靠颜如玉才当上局长的;没有颜如玉,冼兴艾就连书记都当不上!
杨政委经此一留意,就发现在制定抓捕7。16要案犯罪嫌疑人的方案时,冼兴艾总是有意无意的乎视犯罪嫌疑人藏匿地点的第四个出口,那是一个暗门,而犯罪嫌疑人身藏炸药,极具危险性,只要一出意外,结果往往不只是伤,而是死!
而在警力布置最弱的那个暗门处进行指挥的正是颜如玉。
杨政委自己也不知为了什么,他没有提出来。
虽然他负责事前的安全保障工作,但有些毛病,他可以看见,也可以看不见,无需要负上什么责任。毕竟准备不力造成的后果与行动不当发生的事故是不一样的。
他当时只在脑中闪过一个意念:他明白了冼兴艾的用意,也明白了他积极参与领导此案的原因。
在政坛即将洗牌之时,一位竞争对手的出局,是最恰合时宜的事了。
他当时有一个想法:就算他没有发现这个“疏忽”或许,颜如玉她自己也会发现,至少,同在东组与她一起行动的蒋辰龙也必然不会全无所觉。
可是一切都好像是命中注定似的,昨天晚上,颜如玉在市委官书记那里汇报工作,在凌晨接到警局要抓捕罪犯的报告后,便立即赶赴抓捕现场。而此时抓捕方案已经制定完毕,行动也已展开,急于完成抓捕任务的颜如玉不加留意,就投入到了抓捕工作中。
而蒋辰龙却似全无所觉。
于是,这个意外便毫不留情的发生了。
在炸弹爆炸,颜如玉发出惨叫的那一刻,杨寅虎的心头似被螫了一下,他注意到两个人的神色。
蒋辰龙伏在墙角,整个人似浸在寒窖里,颤抖着干呕。
冼兴艾尽管脸上充满了悲愤的表情,但眼神却是炽热的。
杨寅虎忽然觉得:颜如玉与冼兴艾的争斗虽已分出了胜负,但是有一场戏,却要冼兴艾、蒋辰龙,甚至自己演下去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戏呢?
打从接获侦察员的情报,制定抓捕方案时开始,冼兴艾就打算把这次行动当成自己的新生,颜局的结束。
他不能再忍受颜如玉了。
包括她的优秀,她的胆色,她的苛求,她的自大,她的美貌,她的人缘。
甚至她那满不在乎,虽死无惧的神态!
他本是一个主抓意识形态的政工文人,他的生死无悔是用口诛笔伐的政论思想报告来体现的,突破思路历程里的各种障碍,他本来应该很佩服把生命发挥至极限的人,可是他并不。
其实,人人都会为他自己的成就付出代价,只是大家的兴趣不同,手法不一,所以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为了得到成功所付出一定的牺牲,有什么了不起?
冼书记觉得自己是其中之一,他也在不断的追寻目标,同时也在不停的付出代价。
家境贫寒,只有技校学历的冼兴艾如同那些盲目返城的知青一样面临着就业的困难。在父亲老战友的照顾下成为了一名户籍警的他只有小心谨慎,任劳任怨,阿谀奉迎,努力表现。由于字漂亮,写的一手好报告,他被调进机关成了一名内勤政工人员。
在未攀附局阀派系之前,他所付出的努力,完全被人漠视,不被认可,使他感觉到一种生死寂寞,冼兴艾受不了这种寂寞,最后逼使他丢下自尊,投入这竞争强烈、动荡多变、五花八门的权力斗争中来。
初时,他也不能取乐上意,成其心腹,只能靠自己的一技笔,编写着与事实不符,面目全非的报告。毕竟警察们开完枪或预审时的刑训逼供都要用报告来入档。
要不是他把握了一个重要时机;在常允即将失势时与局常务副书记阴显阳合力给市纪委写接发检举信……事前约定若事败则后果由他冼兴艾个人一力承担而争取到阴书记的信任,结果,如心所愿的常局倒了。他也开始了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先当指导员,后而宣传科长、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11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