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百年往事 >

第26章

百年往事-第26章

小说: 百年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幼林:这段日子,我瞒着您和庄掌柜的说好了,我想在松鹤斋学徒。

张李氏惊讶地:学徒?咱们这种人家,哪儿有让孩子去铺子里学徒的?你这不是瞎闹吗?幼林,听话,你给我老老实实读书,将来……

张幼林:妈,实话跟您说吧,本来我也是想混碗饭吃,因为我不想让秋月姐养活我,等在铺子里干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行儿的学问还挺深。妈,这样吧,我读书之余去铺子里帮忙,这总可以吧?

张李氏叹道:唉,你要实在想去,就去吧,只是别耽误了读书。

张幼林:行,还有件事儿,我想去报考新式学堂。

张李氏:新式学堂和私塾先生授课有什么不同吗?

张幼林:新式学堂教的东西,比私塾先生讲的有意思多了,您瞧,都什么年月了,这私塾先生还是老一套经史子集的,多少年都没有变化。听说,人家新式学堂教各国史略、数理启蒙、翻译公文,还有天文测算、万国公法、地理金石……

张李氏:那倒是好事儿啊,难怪继林也跟我商量,要去报考新式学堂呢,儿子啊,你去吧,妈同意。

总理衙门办公处。

王雨轩正在埋首办公。

一个笔贴式走进来,呈给王雨轩一个装潢精美的册子:大人,这是松鹤斋的人送来的。

王雨轩很是诧异:我没跟松鹤斋订什么呀……说着,王雨轩接过了册子,瞟了一眼,就随手扔到了一边儿,继续埋首办公。

松鹤斋送来的册子,静静地躺在王雨轩的桌子上,被其他的文件盖住了一半儿。

数日后,杨宪基的官轿在大门前停下,身穿官服的杨宪基从轿子上下来,走进总理衙门。

杨宪基坐在王雨轩对面:王大人,这个案子涉及洋人,我们刑部不好独断,特意来跟您商量。

王雨轩的手下意识地轻轻敲着桌子,思忖着:这涉及洋人的事儿,不好办啊!杨大人,这事儿容我想想。说罢,王雨轩装了一袋烟,用火石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没有理会杨宪基。

屋里一阵沉默。

杨宪基顺手拿起了王雨轩桌子上被公文盖住一半儿的册子翻看起来。

王雨轩很好奇:杨大人,您看什么呢?

杨宪基没抬头,挥了挥手里的册子:你案子上的缙绅。

王雨轩不解地:我哪儿来的缙绅呀?

杨宪基把缙绅递给了王雨轩。

缙绅的封面是黄底儿红字儿,印刷精美,右下角刻着一行小字儿:松鹤斋制。

王雨轩:这是哪儿来的呀?过了一小会儿,王雨轩一拍脑袋:噢,想起来了,松鹤斋的人前天送来的。

杨宪基:这上面的官员名录可都是最新的。

王雨轩:是吗?我看看。

杨宪基翻到其中一页:你看,赵维刚,赵大人被免职;周武言,周大人顶替,这可都是乾清门外,五、六天以前才张榜公布的呀。

王雨轩看了看:是啊,真是最新的。

送走了杨宪基,王雨轩回到办公室里,自言自语:一本过了时的缙绅,到了松鹤斋,可就旧貌换新颜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百年往事》第四部分

百年往事 三十一

秋月家北屋。

杨宪基在屋里乱翻。

秋月:您找什么?

杨宪基很是着急的样子:看见我那本缙绅了吗?我记不清是否带回来了。

秋月:没见到,您放在衙门里了吧?是不是有人拿错了?别着急。秋月也帮着找。

杨宪基:这缙绅的用处妙不可言,就拿我来说,刚调到京城没多少日子,除了以前的故旧,别的人,上上下下都不熟悉,不熟悉就不好办事儿啊,这官场上,你不知道谁跟谁是什么关系,哪句话说不对付了,就把人得罪了。

秋月:哪,缙绅能告诉您话该怎么说吗?

杨宪基:缙绅虽不能告诉我话该怎么说,可是从松鹤斋出的这本缙绅上,谁和谁是老乡,谁做过谁的上级,谁在这个位子上没待多长时间就调任了,还有,某个职位,最新任命的是谁……总之,有关现任官员的各种详细材料,上面可是应有尽有,你想,这做官儿的,不但想着官儿要继续做下去,还得想方设法寻找升迁的机会,手里有一本缙绅,多方便啊。

秋月想了想:您肯定没带回来,恐怕是在衙门里丢的。

杨宪基垂头丧气地:唉!

松鹤斋。

铺子里的显著位置竖起一块牌子,上面用工整的隶书写着:本店隆重推出 ──最新缙绅。

几位官员进了铺子,直奔卖缙绅的柜台。

杨宪基急匆匆地走进来,他一见铺子里竖的广告牌,立刻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张幼林:杨大人,您也买缙绅?

杨宪基:是幼林啊,你还在当伙计?听秋月说,你已经回家了嘛。

张幼林:跟我妈说好了,我一边读书一边学徒,早着呢,还有三年才能出师呢。

杨宪基和各位官员点头打招呼:呦,您几位都来啦?

官员甲:杨大人,您也消息灵通啊,是来买缙绅的?

杨宪基随口附和着:真是好东西啊,管大事儿了。

官员乙:这玩意儿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以前别的铺子里也有,松鹤斋的缙绅一出来就不一样了,先是卖价儿不一样,好嘛,价儿高得离谱儿,比别的铺子里的缙绅贵好几倍……

杨宪基:贵是贵了些,可这东西管用啊,你们看,这都是最新消息,要这么比,我看琉璃厂哪家铺子也比不上松鹤斋,人家还真是消息灵通。

张幼林:各位放心,我们松鹤斋的缙绅随时会更换,永远是最新的,打个比方,要是今天下午杨大人接到升职的任书,您瞧着,明天早晨,新的缙绅就出来了,杨大人的新官职是什么,哪位官员顶了杨大人的缺,谁又继任了这位官员的原职,那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

杨宪基:我再来一本。

张幼林又拿出一本递给了杨宪基,杨宪基和那几位官员点点头,付了银子,心满意足地走了。

庄虎臣从铺子后门推门进来,走到几位官员面前:各位大人,还满意吗?

官员甲:满意,满意!

官员乙:这别的铺子里的缙绅靠不住,怕都是道听途说来的,您这个是正经真东西。

庄虎臣喜笑颜开:各位大人满意就好,满意就好!

临出门,官员甲羡慕地指着庄虎臣:瞧您,多方便,到了铺子里就把官服换了。

庄虎臣:要不然,您也到后院儿……

官员甲:那敢情好,今儿个就不必了,没带着可换的衣裳。

各位官员上了轿子,庄虎臣和张幼林目送着几顶轿子远去。

庄虎臣:幼林啊,听见那位大人的话了吗,你有什么想法?

张幼林:师傅,咱们得给这些官员布置个歇脚喝茶的地方。

庄虎臣:为什么呀?

张幼林:这些官员从衙门里办完公事,想顺便逛逛琉璃厂,可穿着官服不太方便,回家换完便装再来又不值当,松鹤斋给他们提供个既能换便装又能歇脚喝茶的地方,以后三院六部衙门的官员会越来越多。

庄虎臣:咱们搭着时间陪他们,搭着银子为他们提供歇脚喝茶的地方,又不收费用,这不是赔本儿赚吆喝吗?

张幼林:这就是人气,这种聚拢人气的机会可不是每个店家都有的,有了人气还怕没有生意?况且这都是些什么人?大清国的骨头架子呀!

庄虎臣:幼林啊,你小子算上道儿喽。

庄虎臣指导着两个新来的学徒张喜儿、宋栓腾东屋的房子。

张喜儿把没用的东西往外搬。

宋栓往墙上糊了干净的白色糊墙纸,窗户换上了新的高丽纸。

庄虎臣手里拿着一排挂衣裳的钩子,上、下比划了一下儿,整齐地钉在墙上。

张喜儿、宋栓摆好了桌椅板凳儿,这间屋子整个儿换了一个样儿。

庄虎臣满意地点点头儿:差不离儿了。

来来往往的客人比以前更多了。

几位官员进了门,张幼林迎上去:张大人、李大人,二位来啦?里面请。

张幼林直接把他们送到后院。

几位官员将官服脱下来,换上随身带着的便装,从屋里出来,没在松鹤斋停留,直接出了铺子。

得子失望地:白在这儿换衣裳啊?敢情到别的铺子买东西去了。

庄虎臣笑道 :得子,你怎么这么不明白啊,他们把朝服搁在了咱这儿,不是还得回来呢吗!

得子恍然大悟:噢,掌柜的,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张幼林在门口向下轿的官员抱拳行礼:于大人、朱大人,二位里面请。

张幼林脸上露出了职业性的微笑……

百年往事 三十二

三年以后。

张幼林少年的脸倏地变成青年的脸。

张幼林在门口向下轿的官员抱拳行礼:于大人、朱大人,二位里面请。

两个官员客气地抱拳回礼:张先生,我们又来打扰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两个官员被张喜儿引到铺子里……

几个叫花子从门口走过,纷纷和张幼林打招呼:张先生,您早啊,恭喜发财了!

张幼林抱拳:谢谢!谢谢弟兄们!你们杆儿上的还好吗?我可是有日子没见着他啦。

花子甲:他挺好,昨儿还念叨您呢。

张幼林:替我带好儿!张喜儿,到柜上拿两吊钱给弟兄们分分,好歹是个意思,弟兄们别嫌少。

花子甲:嗨!您瞧这事儿闹的,我们杆儿上嘱咐过,叫我们平常少从松鹤斋门前过,省得给您添麻烦,结果今儿个一不留神,给忘了……

张幼林:哪儿的话?四海之内皆兄弟,我和弟兄们在一条街混,怎么着也是个缘分啊。

张喜儿拿来铜钱分给叫花子们。

张幼林:弟兄们走好,回见!

张山林拎着鸟笼子走来。

张幼林:叔儿,您这是溜鸟儿呢,还是奔您那黄鸟儿座儿?

张山林哭丧着脸:幼林啊,你叔儿我是遇上坎儿啦,今儿个过不去喽,你可不能不管啊。

张幼林:怎么啦?

张山林:我那儿“活虫儿”没了,家里那几只鸟儿没得吃啊,你瞧我这嘴,都急出燎泡来啦。

张幼林笑道:叔儿啊,我看出来了,您是奔着我养的“活虫儿”来的,这好说呀,一会儿我打发人给您送去,耽误不了您喂鸟儿。

张山林眉开眼笑:这就对喽,到底是我侄子。

张幼林:叔儿啊,拜托您老人家了,以后别老吓唬我成不成?好家伙,刚才瞅您那样儿,我还以为咱家房子着火了呢。

张山林:那是小事么?鸟儿都快饿死了,比房子着火可心疼!幼林啊,报国寺那边新开了一家饭庄,正经的鲁菜,晚上我做东,别忘了。

张幼林:行,忘不了,叔儿您慢走!

皇宫。

黎明中,众官员等着皇上上朝。

庄虎臣直奔公告栏。

新公布的官员任免名单贴在公告栏上。

庄虎臣一边看,嘴里一边念叨着:刘步云,任代州左参将;何世文,任保定副总兵;额尔庆尼,任内务府御用品监管……念到这儿,庄虎臣停顿了一下:御用品监管?

这时,有一位官员——内务府新任御用品监管额尔庆尼踱过来,喜滋滋地看着官员任免名单,嘴里哼着京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人马乱纷纷……

庄虎臣展开宣纸,把公告栏上的官员任免名单写在纸上。

额尔庆尼走进来,经过庄虎臣身边时随便看了一眼,嘴里念着:官员任免名录,您抄这个干吗呀?

庄虎臣抬起头来:出缙绅。

额尔庆尼:什么缙绅?

庄虎臣:您是刚到京城上任的吧?

额尔庆尼:京城是早就到了,就是还没上任呢,这不,皇上赏的职位,圣旨昨儿个才到。

庄虎臣来了精神:那您是哪一位啊?

额尔庆尼:名单上的第三位──额尔庆尼,任内务府御用品监管!

庄虎臣一听就乐了,忙点头儿哈腰地:呦,瞧瞧,额大人,我这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您多担待,多担待!额大人,等缙绅印得了我给您送到府上,您记好了,我叫庄虎臣,松鹤斋的掌柜……

额尔庆尼:那我可就等着了啊!

同文馆。

一个外国教习正在给学生上课:无线电报,是意大利人马可尼在前年的夏天,成功研究的,它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电流越浓,感应越远……

张幼林左手托着腮帮子,右手在随时做着记录。

外国教习提问:谁能告诉我,从法国到英国,直线距离有多长?

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三十多公里,合成我们的华里,大约有六七十里。〖Zei8。Com电子书下载:。 〗

外国教习:对,从法国到英国只有三十多公里,这三十多公里不用架电线,就可以通电报……

这时,“当,当……”,下课的钟声响了。

外国教习:今天的课,先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们在校园里活动。

张幼林独自在草坪上漫步,他在思考着什么……

作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开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