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琉球之谜 >

第13章

琉球之谜-第13章

小说: 琉球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料。这份材料第六条提到了琉球问题:

六、日本应将以下所列归还中国:甲、旅顺、大连(两地公有财产及建设一并无偿交与中国);乙、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无偿交还中国);丙、台湾及澎湖列岛(两处一切公有财产及建设一并无偿交与中国);丁、琉球群岛(或划归国际管理或划为非武装区域)。

这里面说琉球群岛应划归国际管理或划为非武装区域,反正不管怎么样,这名下属建议蒋介石开会的时候提到琉球,可下属不能决定领导,蒋介石在日记里说还是不提。就这样,蒋介石在之后考虑会谈方案时就没有再提及琉球。在11月17日的日记中这样记载:

此次与罗、丘会谈,应注重于最大之问题。甲、国际政治组织;乙、远东委员会组织;丙、中英美联合参谋团之组织;丁、占领地管理方案;戊、反攻缅甸之总计划;己、朝鲜独立;庚、东北与台湾应归还我国。

11月17日,就是在他启程到开罗的前一天,他说此次开会还是要侧重大问题,比如说什么国际政治组织、远东委员会组织等等,就是没有提及琉球。就带着这样的决议,18日蒋介石一行飞往了开罗,就有了当罗斯福提出将琉球交还中国时的罗蒋问答。而这次问答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也有详细记载,时间是1943年11月23日。

七时半应罗总统之宴,直谈到深夜十一时后告辞,尚未谈完,相约明日续谈,而今晚所谈之要旨,一、日本未来之国体问题;二、共产主义与帝国主义问题为重心,余甚赞罗对俄国共产主义之政策,亦能运用成功以解放世界被压迫之人类,方能报酬于美国此次对世界战争之贡献也;三、谈领土问题、东北四省与台湾、澎湖群岛应皆归还中国。惟琉球可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此由余提议,一以安美国之心;二以琉球在甲午以前已属日本;三以此区由美国共管比为我专有为妥也;四、日本对华赔偿问题;五、新疆及其投资问题;六、俄国对倭参战问题;七、朝鲜独立问题,余特别注重引起罗之重视,要求其赞助余之主张;八、中美联合参谋会议;九、安南问题,余极端主张战后由中美扶助其独立并要求英国赞成;十、日本投降后,对其三岛联军监视问题。余首言此应由美国主持,如需要中国派兵协助亦可,但他坚主由中国为主体,此其有深意存也。余亦未明白表示可否也。今晚所谈者尽此而已。

在这天的日记里,蒋介石回顾了他与罗斯福会谈的详细过程以及他个人的详细考虑。就说我今天跟罗斯福见面商议了,在谈到琉球问题时,我提议琉球可以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为什么这么说?有三个理由:第一,为了安美国之心;第二,因为琉球在甲午以前就已经属于日本;第三,琉球由中美共管比我们自己专有更合适。这里提到一个为了安美国之心,蒋介石担心提出将琉球与台湾、澎湖列岛一并交还中国会引起美国不安,也许他想,美国主动提出将琉球归还是不是试探我们?他们是不是真心的?他们是出于什么动机呢?我可不能不清不楚地瞎表态,我也得试探试探他们的目的。这样双方就相互试探。

第29节 蒋介石二拒琉球

开罗会议第三天后的25日,罗斯福与蒋介石再次举行会谈,罗斯福又提到琉球群岛,并再次建议说:

我反复考虑,琉球群岛在台湾的东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们的东部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你们得到了台湾,如不得到琉球,台湾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岛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长期占领。是不是与台湾及澎湖列岛一并交与你们管辖?

据记载,蒋介石当时听到罗斯福再次建议将琉球交与中国管辖时,还是犹豫不决,半天不说话。罗斯福以为蒋未听清楚他的话,又再次明确地说:“贵国要不要琉球?如果想要,战争结束了,就将琉球群岛交给贵国。”蒋犹豫再三才答道:“琉球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是那个意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蒋介石的回答令罗斯福也很感到意外,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及琉球问题。这样在此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谈到日本应归还中国之领土时,只说到“日本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即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并没有明确提及琉球群岛。那么,蒋介石为什么再次拒绝琉球呢?

其中之一可能是为了讨好美国,这个时候蒋介石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

蒋介石早就意识到琉球地位与台湾不同,他在会谈中也意识到美国对于这一区域的战后安排、尤其是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存在有着长远的规划,而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规划明显是针对苏联的,从蒋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态度看,他显然准备积极配合美国的安排。另外,在会谈期间,罗斯福还提出中国应该在军事占领日本问题上扮演主要角色,蒋介石表示中国没有足够能力承担这一责任,中国愿意在美国的领导下参与行动。

这也表明蒋对美国的态度。另外一个原因是:

蒋心底一直有恐日情绪,他怕琉球归还中国,中日又结新怨。这从蒋在抗战胜利后对日本采取的“以德报怨”政策来看可谓一脉相承。

罗斯福总统提出中国未来应该作为四大国(美、苏、英、中)之一参与这一机制的一切决定;二、关于未来日本的国体,蒋介石提出应由日本人民决定,在这一问题上不能留下影响国际关系的持久后患。(中文档案原文:“至于他国体如何,最好待日本新进的觉悟分子自己来解决。”)“因为战争胜利,便去过问一个国家的国体,实在并非上策。而且,日本的天皇制在其民族的精神构造上自有地位,西方人未必会有认识,而同为东方人的中国人则是比较了解的。”

第30节 蒋介石后悔

蒋介石未采纳罗斯福的建议,实属下策。事过之后,王宠惠对蒋介石说:“琉球群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从军事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要。”蒋介石就说:“将来日本与我们扯皮怎么办?”王说:“琉球在历史上就是我们的附属国,日本扯皮是没有道理的。再说,日本是战败国,即使扯皮又能怎样?”听了王宠惠的一番话,蒋介石似乎有些后悔,说:“你当时为什么不提醒我?”王说:“你是委员长,我是下属当然要和你保持一致了。”蒋这时候大梦初醒,就后悔了,说:“这事过去了,就不要向外人说了。如果有人问到,就说没有条约根据,没有理由提出。”他怕此事泄露有损“领袖”形象,故叮嘱王宠惠不要“往外说”,万一有人问及,就以“无条约根据”解释。而且蒋对王叮嘱了不止一次,可见蒋自己对如此重大事件的草率处理亦有所忌讳。蒋介石是个不肯认错的人。可王宠惠回到国内,还是忍不住向极少数国民党高层人士透露了。但传开之后很多人欲详加了解,王宠惠深知蒋的性格,绝不讲出实情。此后,国民党政府在所有文档,甚至图书、报刊中凡遇及琉球问题,均统一口径:因无根据,中国在开罗会议上才未提及琉球归属问题。因而,除极少数人外,都不知是因为蒋介石连拒罗斯福两次建议而未收回琉球。1962年3月19日,台湾《联合报》记者司马桑敦知悉美国政府私自欲承认日本对琉球拥有主权,立即撰文抨击国民党政府不负责任,在开罗会议上不提琉球问题,致使本该归还中国的琉球终落日本之口,使中国东部海防“被撕开一道大裂口”。当时作者只是激于义愤,他还不知蒋在开罗会议上竟然执意不要琉球,丧失了大好良机。此文引起舆论及台湾最高当局的关注,蒋为了遮掩颜面,在出席一次国民党高层会议时自我辩解云:“实际上,琉球与台湾,在我国历史上地位不同。我们当时认为琉球是我东海的屏障,军事重要性较大。我们同意,应由中美两国经过联合国之委托程序,实行共管,又以为此非当时紧急之事,故曾表示将来再说。”这番谈话有轻描淡写、推脱责任之嫌,第一,他未承认是他两次拒绝罗斯福让中国收回琉球。第二,东海屏障及军事重要性之类是罗斯福的分析与谋略,而不是“我们”!第三,“将来”已近十年,要延至何日“再说”?又有何机会“再说”?

第31节 二战后琉球群岛划归美国管理

历史真是没有给蒋介石“再说”的机会。《开罗宣言》规定,琉球群岛本不是日本历史之固有领土,乃依武力及贪欲攫取之土地,理应将日本驱逐出境,还其本来之面目。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21号决议,决定剥夺日本依据国际联盟《盟约》第二十二条受委任统治之太平洋各岛屿,改为战略防区,并将置于联合国宪章所制定的托管制度之下,并指定美国为托管领土之管理当局。4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琉球群岛列为托管地,划归美国管理。这里要说明的是,琉球群岛划归美国管理,是置于联合国的托管制度之下的。这是1947年,这时候中国正在进行解放战争;4月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南京大屠杀的首犯谷寿夫在南京雨花台被执行枪决。从1947年6月开始,国民党开始江河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国民党政权则退台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1月中国抗美援朝,入朝作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从冷战需要考虑,决定扶植日本以牵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第32节 美国“归还”日本冲绳

1951年9月,美国一边侵略朝鲜,一边召集48个同盟国与日本签订《对日旧金山合约》,其中第二章“领土”中第三条规定了琉球群岛的地位:

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29度以南之西南诸岛(包括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婿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硫磺群岛)及冲之鸟岛与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之任何提议,将予以同意。在提出此种建议,并对此种建议采取肯定措施之前,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及领土之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一切及任何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利。

1969年,美国又与日本单独签订了《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即《归还冲绳协定》),私相授受琉球群岛,此事立即遭到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为了缓和事态,美国政府在1971年10月发表声明:

美国认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它们将这些岛屿行政权移交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权利。……对此等岛屿的任何争议的要求均为当事者所应彼此解决的事项。

无论你怎样说,中国是非常气愤、坚决反对的,但有高兴的,谁呢?日本最高兴,可算又来机会了,我得吸取以前的教训,仅仅依靠暴力不能征服别人。日本为消除中华文化的影响,强制推行“国民义务教育”、穿日本服装、吃日本食品。每一个孩子必须进入只能讲日语、学日本文化的学校,接受至少十年的“免费教育”。而为消灭汉语方言,从小学起便在每个班级都制作三张“方言卡”,谁讲方言谁就会领到卡,持卡者直到发现其他讲方言的人,才能传给下一个,直到这位持卡人发现另一个。而每到放学以后,持卡的这三个学生则必须留下来打扫教室。因此,许多拿到卡的小学生,不惜和同学打架,逼同学用方言脱口说出“好痛”或“混蛋”,以转移卡片,逃避扫除。即使采取这样的方法使琉球“日本化”,但到现在依然没有使琉球人忘记历史,忘记祖先。许多冲绳人至今也不承认他们是日本人。至今琉球人最爱引以为证据的是:日本人总是在客厅摆一把武士刀作为装饰,而琉球人则是摆类似中国琵琶的三弦琴,以此来对比日本的凶残好武,琉球人的爱好和平。因为琉球人的汉化很深,虽然经过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未变。日本空欢喜一场,它想,哎呀,琉球可算又归我了,我得完完全全让它归我,企图彻底扼杀琉球原有的文化,它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另外,琉球真的是又重新归日本了吗?条约签了很多,琉球到底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呢?

第33节 琉球法律地位的国际法分析

1。宗主权

我们追本溯源说一说琉球的法律地位。前面讲了,在明朝朱元璋时期,中国与琉球就确立了宗藩关系,中国成为琉球的宗主国,享有宗主权。那么,什么是宗主关系?什么是宗主权?我们再明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