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人脑使用手册 >

第7章

人脑使用手册-第7章

小说: 人脑使用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那么,这些能够给人类提供智慧、警告和预言的梦境就不足为奇了。

右脑司感情 左脑司理性(2)

由此可见,左脑作为一种“意识脑”,它的主要功能,除了应变今生今世的遭遇外,还要把 在各种生活体验中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想方设法传递给右脑,由右脑储存起来并一代又一代 传递下去。

因此说,有些人虽然表面上很聪明,其实在人类遗传基因的差别上,却没有那么天差地远, 所不同的仅仅是每个人的处境与性格差别而已。

开发右脑能量的最佳途径是强化记忆

当人的身体进入睡眠状态以后,人的身体虽然进入了休息状态,而人的大脑 却依然在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左脑把自己在白天的生活体验告诉右脑:“这个东西很重要 ,请你记下来。”而右脑也在向左脑传递着祖先的信息:“这件事应该这样做。”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了右脑对人生成败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发右脑 ,让它释放其无比的能量呢?

据医学研究发现,“强化记忆”是开发右脑能量的最有效途径。至于“强化记忆”的手段, 医学界提出了很多方法,但最简单易学的有效方法,就是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 命》一书中所倡导的“发出声音”与“制造形象”。

所谓“发出声音”,就是不管一个人是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还是想强化某方面的记忆,只 要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一定要大声地把它说出来,有时还要经常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在局外人看来,这种训练法似乎有点儿像神经质一样的发作,但对大脑来说,却是一种十 分有效的强制性训练。这就像我们学外语一样,只要我们嘴里不停地念叨它,它就会像某 种 物质一样在我们的脑海中不停地复现,使我们的脑部神经不仅能够很快地熟悉它、接纳它, 并且还能够促使大脑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如果假以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人的右脑就会在无意 识中把它牢固地记录下来,之后只要我们再想用它时,根本用不着再去思索,张嘴就可以把 它说出来。

所谓“制造形象”,就是不管我们想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把这件事情想象出一种可描可画的 物质形象,并仔细想象如何操作这种物质的全过程。譬如学骑自行车,在实践之前,你要仔 细地“想象”骑自行车需要怎样跨上去、怎样坐得稳、怎样握住把、遇到拐弯时需要怎样转 动手中的车把等等。只要你把这个过程都想象到了,那么等你真正骑上自行车之后,不管遇 到什么情况,你都更容易应对自如,因为你已经“实践”过了。有些人之所以学骑自行车时 一学 就会,而有的人学了很长时间仍然不能上路,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它的医学原理就是 ,当一个人进入形象练习时,尽管是模拟体验,但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属于以右脑为中心的行 为,此时右脑会把自己收到的各种信息不断地传递给左脑,而左脑又会逐渐积累与真实骑车 一样的体验记忆,所以在一个人真实地骑上自行车以后,自然就变成了一个早已“熟练”的 老骑手。

与此同时,想象力的好处还在于,当某种信息在左右脑之间相互传递的时候,就已经直接记 忆在了右脑里,从而使右脑的信息储存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飞跃性的增长,进而使人的大脑 细胞变得越来越活跃,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清醒的知道,人的右脑虽然储存的是人类500万年的基因,记录 的也都是一些“历史故事”,但只要我们训练得法,依然能够使它按照人类的意志来服务于 当今的人生。

但对右脑的训练,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更有效的训练方法,那就是睡眠 。根据多年的医学观察发现,当人的身体进入睡眠状态以后,大多数时间是属于身体的睡眠 阶段,而不是大脑的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身体虽然进入了休息状态,而人的大脑 却依然在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左脑把自己在白天的生活体验告诉右脑:“这个东西很重要 ,请你记下来。”而右脑也在向左脑传递着祖先的信息:“这件事情应该这样做。”

这种似梦非梦的大脑对话,虽然貌似荒诞不经,但许多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发明家、大 艺术家的伟大创造,往往都与这种“梦的对话”有关。也有人把这种创造的天赋称之为“灵 感”,而灵感作为一种“物质”,又无一不是来自于右脑的记忆储存与提示。爱因斯坦就曾 经坦言:“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都不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思考,而是以跳跃式的形状和形 象来思考,等完成了这种思考之后,我再努力将其置换成语言。”这一坦言告诉我们,爱因 斯坦不仅是一个善于使用左脑的人,而且更是一个善于使用右脑的高手。

开发右脑能量的最佳途径是强化记忆

因为从左右脑的工作状态上来看,它们是时而协调、时而对立的,而对立的结果,往往是左 脑取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右脑没有语言,不能像左脑那样具有强大的斗争能力和计算能 力,因此它常常都是以默默忍受的方式来接受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但右脑又是一种具有巨大 潜在力量的东西,如果我们经常听听它的声音,无异于是在倾听亿万年前的历史老人在告诉 我们“什么是事物的规律、什么是生命的本质、什么是人类的本源”。这个“规律、本质、 本源”就是“人应该这样活着”的理想,这是人类遗传因子所教给我们的最佳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宇宙都会按照自然的规律和真理而运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遗传因子应该记载的就是这种无法更变的方向性。

因此,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有所作为,就不能仅仅依靠左脑的力量来决定对所有事物的 攻防取予手段,而应该多听听右脑的声音。特别在对人类健康的保护方面,右脑更是存在着 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有些人之所以功名盖世、财富敌国,但健康状况却极其糟糕,其根本 原因,就是他们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左右脑的功能发挥失去了平衡。

所以,当我们把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作为一个重大社会命题来讨论的时候,右脑的开发价值 无疑就成了我们的中心议题。虽然这个议题的核心不能像成功学那样,告诉人们采取什么样 的招数才能够出奇制胜,而是告诉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自己的思维活动以右脑为中 心,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既可以赢得财富和功名,又可以不用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名誉。

快乐的脑神经A10(1)

脑神经A10又叫“快乐神经”,反映在人体的描述中,就是人类生命 中 的性欲快感、食欲快感,或者是人生事业中成功快感、荣誉快感,都是由这种神经提供的。

在我们积极探讨如何开发右脑功能的同时,不能不把脑神经A10这个最能够发挥积极 作用的物质,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上单独加以阐释。

A10神经在人体中是一根无髓神经,它就像一根裸露的导线一样,在大脑的新皮质中 参与着 人的精神活动。从大脑的神经结构上来说,无髓的A10神经虽然是一根比较原始的神 经,但 也是人脑中一根最粗的神经,它在人体中四通八达,并积极参与着运动、学习、记忆以及最 具高尚风格的人的精神活动。

应该说,在人的大脑神经系中,从A1~A16都属于脑神经系列,但脑神经A10的作用,却远非 其他神经能够比拟。脑A10神经的发现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工 科大学的詹姆 斯·奥 尔兹教授,他在大鼠脑部埋入电极进行电刺激后发现,刺激下丘脑的上部就会出现快感,所 以人们又习惯把A10神经称作“快感神经”。这种快感神经反映在人体的描述中,就 是人类 生命中的性欲快感、食欲快感,或者是人生事业中成功快感、荣誉快感,都是由这种神经提 供的。

当然,爬虫类脑和猫狗类脑中也有这根神经,也同样可以从这根神经中获得快感,但因为它 们不具备人的高级脑(大脑新皮质),所以它们无法对这根神经进行控制,这也是人脑区别 于其他动物脑的本质所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A10神经是影响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唯一一 条全线 贯通下丘脑、边缘系统、大脑新皮质三部分的神经,所以一旦它被激活,人就会情绪高涨, 干劲十足,思维敏捷,记忆力明显增强,产生无比的快感。当我们心情愉快地从事某项工作 时,肯定就是这根神经在起作用。

当我们谈到脑A10神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有关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分歧 :传统 的疾病观认为,疾病是“发生在个人肉体上的一种现象”,然而关于精神状态紧张的最新研 究结果表明,疾病与心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更为确切地说,一个人的心灵虽然属于个体所有,但却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 的影响,特别是社会环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它带给人类健康与 寿命的影响常常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所以,当一个医生根据心电图、验血报告、B超结果来断定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的时候,往 往是不科学的。因为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不能仅仅靠已经显形的数据来说话,真正能够 证明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是他的心态。

脑A10神经作为一种快乐神经,虽然能够给人类的生活快乐提供最大的支持,但它却 不是无 缘无故产生的。也就是说,脑A10神经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一个人快乐的心境,当 一个人心境恶劣的时候,脑A10神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发挥作用的。

譬如帕金森氏病,这是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性疾病,它的主要表现症状是手指 头及四肢无意识震颤,使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这种疾病的得名,是起因 于一个名叫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种疾病的症状,患上这种疾病的人,通常在50~ 65岁之间,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

对于帕金森氏疾病的病因,虽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有一个公认的理由是,这种疾病肯定与 脑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有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情绪受到某种刺激时,体内一种叫多 巴胺的物质就会减少,从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脑内革命》,作者是日本的一位医学博士春山茂雄,他 在1996年出版的《脑内革命》一书中,以“右脑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以预防为主”的理 论学说,科学地阐释了“身心合一”的医疗设想,特别是他的“脑内吗啡”论,更是把人类 对健康与长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高潮。

快乐的脑神经A10(2)

严格说来,春山茂雄先生的学术观点并不复杂,其核心就是教导人们,一个人不管身处什么 样的环境,也不管面临着多么大的灾难,一定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面对,只有这样,我们 的健康才不至于受到伤害。只要我们的健康不受到伤害,再大失败也可以从头再来;如果健 康受到伤害,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病从心起”不容质疑(1)

人的周身上下都布满了神经和气道,它们相互交错,密织如网,在人心情舒 畅的时候,它们各行其道,互不相扰,推动新陈代谢而无穷;而一旦当人的情绪恶化时,便 会出现气逆行、血错轨,错轨之血相撞在一起,便是病灶。

一天,某城市中医院来了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患者,手里拿着一个专家号直接奔专家门诊。 他一身的西服革履,满脸的财大气粗,只是精神十分颓唐,脸色焦黄,神情沮丧,一看就知 道 最近遇上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轮到他就医时,坐诊的老专家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浑身没有一个舒服的地方。

“你从前得过什么病吗?”老专家问。

中年患者说:“没有。我的身体一直很好。特别是近10年来,我每年都做一次体检,不 管是 血压、心脏,还是体内的总胆固醇、血糖值等等都很正常,饭也吃得香,觉也睡得稳,工作 虽然劳累了一点,但从来没有感到过没精神。可最近不行了,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着,工 作起来更是无精打采,嘴又苦,肋又疼,头又晕,浑身上下没有一个舒服的地方。半个月前 到医院一检查,差点没把我吓死!什么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甘油三酯等等,没有一项 指标是正常的。于是,住院、吃药、输液、打针,所有的治疗手段都用过了,但就是不管用 。昨天有人告诉我你们中医也许有点什么特殊的办法,于是我就请人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