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藏獒的精神 >

第23章

藏獒的精神-第23章

小说: 藏獒的精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镜的藏族人说:“马县长是汉民你们不认识吗?”我摇了摇头。戴眼镜的藏族人靠近了我,用半生不熟的汉话非常吃力地给我们解释了足足半个小时。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刚才一直卧倒在嘛呢石旁边的那个中年人就是马县长,马县长得了“重重的病”,县里的人认为只有念青唐古拉山神和纳木湖女神才能救他的命,所以就把他拉到了这里,由几十个藏族人替他念经祈祷。但是刚才县里又来了几个人,说是寺里的活佛说了,马县长的灵魂已经被风吹走了,念青唐古拉山神救不了他的命,只有冈日波钦山神或许能够让他死里逃生。那辆巡洋舰就是拉着马县长奔向冈日波钦的。

冈日波钦,青藏高原上的冈日波钦,比珠穆朗玛峰伟大,比念青唐古拉山神奇的冈日波钦,就这样又一次闯入了我的视野。我和一起来的几个人商量:“干脆,我们不要去林芝了(我们原定的目标),改去冈日波钦怎么样?”他们都在犹豫。我给司机使了个眼色,司机说:“我同意。”长途旅行中,司机的意志就是一切。大家都说:“好吧,那就去冈日波钦吧。”我马上向戴眼镜的藏族人打听去冈日波钦怎么走。他指着一条以车辙为标记的往西的路说:“就照着它走,它到哪里你们就到哪里,遇到第一个湖,你们不要停下来,遇到第二个湖,你们不要停下来,遇到第六个湖,你们停下来问一问湖边的牧民,冈日波钦就在离湖不远的地方。”

我们在纳木湖边的收费帐篷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开着那辆老式的北京吉普上路了。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太阳才从远方的山豁里露出了脸。金光斜射而来,汽车里装满了灿烂,暖烘烘、烫乎乎的。我们兴奋地聊着冈日波钦,兴奋地望着窗外没有人烟的荒原,路过了一个湖,又路过了一个湖。下午,我们路过了第三个湖。司机累了,停下来,趴在方向盘上扯起了鼾。我们从车座下面拿出锅盔和水壶,下车吃喝了一通,继续上路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夜都在走,颠颠簸簸,昏昏沉沉。我打着哈欠不断地提醒司机:“你看着路,别走错了。还有湖,路过了几个?”司机说:“你放心好了,坐我的车,绝对不会走错地方。”

天亮了,路过了一片有水的地方。我问道:“这是第几个湖?”司机说:“昨天半夜两点和三点连续路过了两个,这应该是第六个。”我们赶紧下车,一看,哪里是什么湖,是一条河,一条似曾相识的河。看看四周没有人,我们又往前走去。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司机一脚踩住了刹车,长喘一口气说:“他妈的。”我们说:“怎么不走了?”司机说:“公路到了。”我们看到一线漆黑的公路就在几百米以外的地方,汽车鸟儿一样在公路上飞翔;接着又看到,路的一头连接着一片灰色低矮的房屋,好像是我们来时路过的那曲镇的模样。我们很快开上了公路,开到了有房屋的地方,一看商店门口的牌子,沮丧得差点晕过去——果然是那曲镇。我冲着司机吼起来:“你是怎么搞的?”司机苦笑着:“他妈的,见鬼了,我从来没有这样开过车。”沮丧完了又是大笑,不知是戴眼镜的藏族人有意指错了路还是我们迷失了方向,这一天一夜我们居然颠簸在返回青海的路上。看来这一次进藏,别说是冈日波钦,就连原定的林芝也去不成了。

有了这次经历之后,我对冈日波钦就格外地关注起来,只要是有关它的文字,我都会认真地读,认真地记,认真地联想。

冈日波钦是一处世界上少有的超越了宗教门派的存在,是印度教、耆那教、藏族苯教、藏传佛教共同的圣地。当印度教的教徒对它遥远的姿影五体投地时,总是把它想象成湿婆大神的天堂、日月星辰的轴心、千水万河的缔造者、世间万物的恩育之地;当耆那教的教徒称它为“阿什塔婆达”时,那就意味着他们把它看成了平面宇宙的制高点,而他们的教主瑞斯哈巴正是在那里获得新生并施展法术战胜一切的;当藏族苯教徒千里迢迢前来朝拜它时,在他们的意念里,它就是天上的祖师敦巴辛饶的人间落脚地和苯教所有神灵的修行处;当藏传佛教的信徒们亲切地呼唤它的名字时,那意思就是:“我的雪山宝贝啊。”冈日波钦——雪山宝贝,坐落在西藏阿里高原普兰县境内,海拔六千七百一十四米,在它冰盖雪罩的山体上,留下了释迦牟尼示现真身弘化度生的行踪,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延寿的大法洪音,阿弥陀佛发愿解除娑婆世界轮回生死万般痛苦的无敌经声,文殊菩萨骑着狮子举着宝剑斩断一切众生烦恼的圣迹,观世音菩萨循声救苦普度众生的法门,以及弥勒佛的无量智慧、白度母的优美之形、五百罗汉的修行踪迹、空行母的吉祥风裙、大威德金刚的威仪之表、格萨尔王和他的王妃珠牡的冰身雪影、密宗大师米拉日巴的亢亮道歌。总之,藏传佛教里的众多佛尊神汉、高僧大德都曾经来到冈日波钦纯洁虚净的怀抱里修炼真法、磨砺正信,趺坐在山顶之上,向着尘间人世播撒甘露。难怪它被佛教信徒们看成是万灵之山、众神之巅。西藏著名的佛尊杰尊·达孜瓦是这样描述冈日波钦的:它的山顶直刺云霄,白云就像斑斓的冠冕戴在它的头上;山体是水晶的砌造,明光四射,透亮晶莹。清泉淙淙流淌,如同天上的仙乐,听到它的人浑身清轻爽快,似乎瞬间有了骑鼓飞行的法术。傍晚,夕阳西下,霞光照射,山顶披着彩缎,山腰裹着锦绸,山脚飘拂着草新花艳的袍襟。冈日波钦的四周,山峰肃立,如同八瓣莲花。莲花之间,碧波荡漾,绿水潋滟,来自胜乐轮宫的圣水随风起浪、潺潺湲湲,形成了马泉河、象泉河、狮泉河、孔雀河四条纯洁的河流,和一座般配着冈日波钦的神湖。神湖的名字叫玛法木措(面积四百一十二平方公里,海拔四千五百八十七米,最深七十七米),它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另外两大圣湖是藏北的纳木措和藏南的羊卓雍措),是藏族聚居区湖泊女神中至尊至贵的王后。碧蓝的湖面之上,成百上千吉祥的空行母守护和管理着王后的宫殿;湖水透明澄澈,能看到五丈以下的鱼群,还能洗掉人心的五大毒素:贪、嗔、痴、怠、嫉,能祛除人身的病魔污垢和一切晦气,使人福寿康宁、财源广进。因为玛法木措王后的存在,冈日波钦拥有了无数儿女,那就是冈底斯山区所有的山峰、所有的湖泊、所有的河溪,它们百鸟朝凤似的环绕着冈日波钦,成了冈日波钦神明家族永远兴旺发达的象征。

在古老的佛教典籍里,冈日波钦又是妙高光明、金银琉璃的须弥山,以它为核心,形成了著名的七金山、七香水海和大咸海,形成了北俱卢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形成了一小世界中最外围的铁围山。冈日波钦虽然不是地球之上最高的山,但却连接着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每天从宝瓶里取一滴水滴向冈日波钦,人间就有了河流和海水,就有了受用无穷、利益无限的幸福时光,真正是水因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据说,围绕冈日波钦转一圈,可以洗清此次轮回中的全部罪孽;转十圈,可以避免五百轮回的苦难;转一百圈,就可以升天成佛了。成佛,这应该是佛教信徒的最高目的,能达到这个目的的人当然是稀世之珍。所以又有人说,佛境自然是高不可攀的,但一个智者如果能够站在这雪山冰壁之前独自沉思一分钟,哪怕是在不远万里的路途上经历世界上所有的艰辛也是值得的。当所有的烦恼和苦痛因为我们的独立和沉思,而被来自山顶的清凉之风一吹而尽的时候,觉悟也将随之而生,奇迹也将随之而显了。

这是一座人类精神的理想之山,是信仰缔造的真实之山,是佛教用超现实的存在最大范围内造福于民众的成功范例,是艺术和文学借助想象的力量和流传的故事率真地表达宇宙真理和宗教历史的天然宝库——尤其是在口述艺术非常发达的广袤的藏族聚居区农村和草原。对于神圣的冈日波钦和他的妻子玛法木措,你问一百个人就会听到一百种故事,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听闻创造着符合内心需要的人物和事件,并且试图让听故事的人相信他说的便是正宗的历史,是唯一的真实。有时候,两个人甚至会为了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故事而争吵起来,不可开交的情况下,还会请出第三者来调停。但调停者往往会说出第三种故事来,并声明自己讲的才是符合实际的。于是他们又和调停者嚷嚷起来。冈日波钦的膜拜者,就是如此地让人迷恋,如此地具有孩童般的纯真和可爱。这样的情形让我鼓舞也让我惭愧,毕竟我还没有一次站在冈日波钦的雪山冰壁之前独自沉思,毕竟我还没有因为达到它而在不远万里的路途上经历世界上所有的艰辛。我算不上是一个智者,但我绝对是智者的候选,我期待着这样一次朝圣,期待着来自冈日波钦的清凉之风吹尽我的全部烦恼和苦痛,期待着觉悟的产生、奇迹的显现。

再一次奔向冈日波钦的日子是1985年夏天。我和两个朋友来到位于柴达木冷湖镇的青海石油管理局,又通过朋友关系,以采访石油人的名义,敲定了前往冈日波钦的专车——一辆红色的沙漠王。我们的路线是从冷湖到西部油田,再到盛产石棉的茫崖,从这里进入新疆,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边缘一路向西,过若羌,过且末,过民丰,过于田,过和田,到达叶城,然后往南往东,沿着新藏公路穿越昆仑山,从铁隆滩进入西藏阿里,过日土,到达狮泉河。我们听说从狮泉河往东走向冈日波钦,就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了。遗憾的是,我们的壮行正应了那句说烂了的俗话: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是在若羌县加油站出现的——那时候的汽油供应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跨省必须要有全国统一油票,否则汽车就别想加油,花钱也不行。我们出发时在西宁搞到几百公斤可以代替全国统一油票的军用油票,以为是万无一失的。到了冷湖油田,朋友要帮我们到石油管理局局长那里特批五百公斤全国统一油票,我们谢绝了:“带的有,带的有,派了车就已经感激不尽了,还能让你们再出汽油?”不成想一到新疆若羌县,加油站的人就告诉我们:“军用油票我们不收。”“为什么?”回答是:“新规定的。”“是新疆的规定,还是你们县上的规定?”“不知道。”不知道就好,就说明很可能是若羌县的土政策。我们继续走下去,第二天到了且末加油站,加了油,给他们军用油票,他们二话没说,收下了。我们庆幸地喘口气,兴高采烈地往前赶,赶了几百公里,到了民丰后,唯一的一家加油站又有了跟若羌加油站一样的口径:“新规定的,地方加油站不收军用油票。”“是你们县上的规定?”“这种事情县上怎么能规定?全新疆的规定。”红色沙漠王的司机说:“完蛋了,离开青海已经将近两千公里了,到达西藏的狮泉河可能还有三千多公里。”怎么办?几个人商量的结果是,再往前走一走,走到于田,要是于田加油站跟民丰一个样,那就只有打道回府了,车上还有一桶自带的汽油,看能不能凑合着跑到青海境内。我们奔向于田。真是让人愤怒而又无奈,于田的加油政策和民丰完全一样。我们愣怔在加油站的窗口前,半晌无语。这一刻,我的感觉就像死去活来,活来又要死去一样难受,想喊,想哭,想骂,但最终什么也没做,只是乏力地沉默着。司机说:“走吧,又不是不能再来了。下次吧,下次你们准备充分一点,各种困难都考虑到,长途跋涉不容易。”

冈日波钦,遥遥远远的冈日波钦,就这样,又一次成了我寒凉无声的梦寐,成了我虚旷无影的思念。

还是司机说得对,又不是不能再来了,下次吧,下次一定把油票的事情解决好。返回的路上,我一再地说:“明年,明年我一定要达到目的。”司机也说:“要是明年你们还让石油局派车,我一定争取再跟你们出来。”我们几个人都说:“那就一言为定。”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遗憾大概就是人说话往往是不算数的,算数的总是一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到了第二年,我们的“一言为定”就不知不觉被风吹散了。大家都忙啊忙啊,也不知都忙些什么,忙得都把冈日波钦忘掉了。直到四年以后的那个夏天,我去北京办事,事情没办成又匆匆赶回来,突然就觉得该是放弃一切杂事、蠢事、无聊之事的时候了,突然意识到了城市的糟糕,也再次意识到了冈日波钦对我的重要,突然就行动起来,到处打电话,到处找人:“去不去?去西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