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

第4章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第4章

小说: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刚到9月,天气还热,陈言的妈妈披着一件橙色羊绒披肩,看上去既光彩照人又虚弱不堪。

她曾经是个真正的美人,80年代的电影演员,美得像从老挂历上走下来的人。我小时候曾经这样赞美她,她笑着说:“我拍过挂历呀。”

她给我看保存了二十年的挂历,纸张上贴着膜,因此丝毫没有泛黄的痕迹,但那烫得高高的刘海和毫不矜持的笑容完全是80年代的。照片上她穿着高叉泳衣,双腿修长,脸颊饱满,和眼前瘦弱的贵妇判若两人。

那时候她还未婚,刚刚从表演系毕业分配到电影制片厂,野心满满, 一心要做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也许是时运不济,也许是演技不如人 —— 我没有看过她的作品,所以无法下结论 ——总之她昙花一现。年龄过了二十五岁,走红已经没有希望,她嫁人生子,大概过了两年太平日子, 然后轰轰烈烈地闹离婚,一闹就是二十年。

付师傅

小时候我家有一个很棒的厨师,姓付,粤菜和北方菜系都做得很好, 能一手做桂花炒瑶柱一手做宫保鸡丁,长了广东胃的我爸妈和长了北京胃的我对他都很满意。我家搬到广州后,付师傅也要跟去,但我爸爸妈妈一方面决意生活得低调节俭些,另一方面觉得他应该有更好的前途, 于是我爸爸推荐他去了一家高级餐厅。他手艺好,人又聪明,很快有了些名气,我们在广州的时候,常在电视上看到他担任烹饪比赛的评委。 付师傅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去广州工作,是我妈妈帮她解决的户口,付师傅一家人视我父母如恩人,大学四年里每次我在家里开party,他都亲自来掌勺。

但我对这种报恩的方法并不感激。我希望朋友们在一起开心地聚会, 吃什么并不重要 ——点一些外卖比萨,超市里拖两箱啤酒,只要音乐够合心,朋友够知心,就足够了。可是付师傅像一只热情的蛾子,不管不顾地往上扑。如果我拒绝,他就像影帝一样三秒钟之内双目含泪,脸涨得通红,拉着我的手说:“没有先生提携就没有我今天!”

太肉麻了。 我心里想,那你就快点儿去做事业啊,快去上电视点评节目、收徒弟、出养生书,跟我磨叽什么呀。 可是我很害怕和他讲话。他的脸总是刮得很光,有时候还刮破了皮,露出触目惊心的红肉;他的精神总是很亢奋,情绪又容易激动(我怀疑他有甲亢),脸上混合着精于世故和随时准备提名“感动中国”的天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让我想起清代的太监。

我不喜欢过于热心的人,尤其这热心里还带着奴颜婢膝的感觉。我希望人和人之间是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而不是像付师傅这样,永远感激涕零, 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报恩,这有意放低的姿态令我心生戒备,好像《鹿鼎记》里的海公公,随时能从老瞎子变成武林高手,冷不丁给你一招什么的。

我也不是无缘无故地诋毁他。我爸爸妈妈远在广州,我年龄又小, 也许他因此觉得我糊涂好蒙骗?反正每次他帮我张罗完聚会,我一定要他把花费都列出来好照数给他;他推辞一番,然后交给我一个单子,从荤素蛋奶到油盐酱醋都一一罗列,看似诚实透明,但每一样都有水分 —— 一万元的花胶和三千元的花胶我吃不出区别?可笑。

可我从来不揭穿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钱买清净。 但他报假账的事使我对他有了提防——虽然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提防 ——除了厨房,我不想在任何地方见到他。因此在我的生日聚会上, 他频繁地穿梭在客厅和卧室里,又是倒水,又是捧茶,旁听我们聊天, 有时候还接话茬,这使我很心烦。他那颗光溜睿智的大脑门每在我面前出现一次,都仿佛在提醒我他黑了我多少钱。

我不在乎钱,但不喜欢别人以为我是个傻到家的二世祖。

路雯珊

路雯珊。 我讨厌路雯珊,我的聚会从来没有请过她,一次也没有。但她常常出现在我家。她仿佛长了一副顺风耳,哪里有聚会她都第一个知道,并且不分场合和主题地盛装出席。她的衣服都是大牌当季新款,而且几乎不会穿第二次,它们总让我有一种拿放大镜看走线和面料的冲动,好鉴定是不是真品 ——其实无须鉴定,路雯珊家有不止一座煤矿,她几乎是我们中间最富有的女孩,每季都飞到巴黎做高定,但她混乱的搭配总是让那些血统纯正的华服看起来像地摊货。

有一次在梦会所的聚会上,她在我们两米开外的地方给几个女孩展示身上的新衣,陈白露和我低声交谈:“我告诉你一件事——”

陈白露说了一半,抬头看看面前的人群,没有人注意到我们,但路雯珊的眼神是从来都不安分的,永远左顾右盼,一丁点儿风吹草动都能把她吸引过来。

果然,路雯珊的目光和陈白露对接了,她像猫闻到鱼腥一样朝我们走来。 “说什么呢?”路雯珊硬在我和陈白露中间坐下,挤眉弄眼地说[·]。她那缀满珍珠碎粒的长裙摩擦着陈白露的小腿,陈白露立刻摆出一个厌恶的表情,起身走开了。

“学校里的事。”我搪塞她。 “什么事?谁和谁好了?” “没有谁和谁好。” “谁和谁分手了?”

“没有什么分手。”

“那还能有什么事?”路雯珊惊讶地看着我。 “关于期末考试的事。”我想快点儿让她住嘴。 路雯珊果然立刻失去了兴趣,眼睛紧紧盯着陈白露瘦削的背影,陈白露正在不远处掰开一块小点心,把沾着糖的一半递给杨宽,剩下的丢进嘴里;杨宽伸手替她抹抹嘴唇,似乎上面沾了碎屑。

“你瞧!”路雯珊突然很激动,尽管我紧贴着她坐着,她还是用又长又尖的指甲戳我的腿,我疼得直躲。“她又在勾引杨宽。”

“那不是勾引。”我再好脾气也忍不住了,“她天性比别人活泼。” “咳——”路雯珊回过头,惊骇地看着我,那表情绝对不是一个教养良好的淑女,更像胡同里热衷打听邻里八卦的大妈:“亏你还是她的好朋友,你不知道吧?她现在连showgirl都做,早就不属于这个圈子了,还硬要往里钻,不就是凭着长得还不错,靠嫁人再投一次胎吗?你也不傻呀, 怎么看不出她这点儿小心思?”

路雯珊朝我眨巴眼睛,好像期待从我嘴里听到热烈的回应。但我把嘴唇闭紧。

“陈白露这个人不简单,在野模圈混了这几年,指不定学了多少你我不知道的本事。”

我深吸一口气:“我觉得做showgirl挺好的。自食其力,劳动所得, 比我强。”我笑,我隐下的后半句是:“也比你强。”

不知道路雯珊是否领会到了这层意思,因为陈白露转身走回我们身边,她从前坐的位子现在被路雯珊占据着。

“走开。”陈白露冷淡地说。

这句话像命令一样,路雯珊几乎是本能地站起来,起身后才意识到自己太听话了,但陈白露已经坐下。 路雯珊撇着嘴走了。 我有些尴尬,她刚才虽然和我们隔了一段距离,但音乐声刚好停了,大厅里也没什么人交谈,我不确定她是否听到了路雯珊刻薄的话。 她坐在我身旁,低头点上雪茄,一只手撑住额头,眼神虚空地一晃。 “你累了?”

她摇摇头不说话。

“这不是老首长给你的烟。”我看了看她手里的雪茄说。换了牌子, 不过也是市面上最好的。

她点头,“抽完了,这是自己买的。” “习惯吗?”天,我怎么会聊烟。还不是为了让她别去想刚才的对话。 她突然垂下眼睛笑了,浓密的睫毛在脸上一扫,“习惯,只是不如以前舍得抽——自食其力,劳动所得。” 我也笑了,她果然耳朵尖。 “别跟路雯珊计较。”

“你也太小看我的心理素质。这算什么,这几年,这些话我听得多了,骂我‘高级鸡’我都不生气。”

“有这种人?”我吓一跳。

“就是上次做showgirl,有一个人缠着我不放,说只要做他女朋友, 要什么给什么,我不理他,他就一直尾随我,那天正好老首长的司机接我去吃晚饭,他见我上了车,看看车牌号,特别气愤地说‘原来你就是个高级鸡’,哈哈。”

“你怎么说?”

“我说,‘你买不起。’” 太狠毒了,我笑得仪态尽失,杨宽隔着几丛人好笑地看着我。 她不再说话,把后背往下缩了缩,像个婴儿一样蜷在椅子里,嘴角颓丧地垂着。 “陈白露,”我想了想说,“你看上去太操劳了。” 她瞥了我一眼,没说话。 “相由心生,你的眉心有竖纹了。”

“我没办法不操劳。”她烦躁地说:“从一个阶层到另一个阶层,太难了, 真的太难了——我是说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她撇撇嘴“倒是一夜之间。”

“这很重要吗?”我问出了我很久以来的困惑,“也许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不是你如此辛苦地逆流而上,而是干脆忘了你十二岁以前的生活, 重新开始?”

“你倒试试!”她突然大声地反击我:“有过就是有过,记得就是记得, 我怎么能假装从一出生就住在电路都老化了的小房子里?我见过纸醉金迷,就回不到连喝进口牛奶都要从别的地方俭省的生活里。”她悲伤地环顾杨宽的客厅:房间布置得如同凡尔赛宫,奇楠香在她手边不分昼夜地点着,大把的钞票从雕着龙头的香炉里烧掉。

“我的意思是——”我软弱地说:“生活有很多种方式,毕竟大部分人都过着——”

“我不是‘大部分人’,等你变成‘大部分人’的那一天,再来教训我。”她刻薄地说,然后又宽容地笑了,“但我不希望有那一天,因为你一定受不了。‘由奢入俭难’,这句话是谁说的?”她把白腻的手指插进头发里抓着,“想不起来了,但这人一定遭遇过大变故。”

“司马光。”我说,“他才没有大变故,连贬官也是贬到二品,死的时候是宰相。”

“那他就是个在书房里憋人生感悟的书呆子。” “别这么刻薄。有些道理靠读书也能读明白。” “书?我宁愿这世界上的人都是文盲,也好过有这些书读多了又没读透、一辈子生活在一条街上、还以为真能在历史书里看到未来的老糊涂蛋。除了骂人没有别的本事,搞政治的骂体制,搞艺术的骂好莱坞,自己有二十年的房贷没还清,还要抽空教别人怎么活得更不痛快。什么时候这帮王八蛋死光了世界才能清净。照他们的道理活着,我还不如回我妈的肚子里再造一回。”

我憋不住笑:“回炉再造,也还要生出来,没准儿这回生得丑了,连靠脸翻盘的机会也没了。”

“本来就没有。”她咧嘴一笑,“你好天真。你看我结交这些人,就当真以为我想嫁给哪一位?只不过是因为认识的年头长,更能谈得来些 ——就算再纨绔再混蛋,也比外面那些眼界只有三尺宽的小男孩强。 可是要结婚呢 ——图事业的要找门当户对的,图幸福的要找贤妻良母, 我是哪个?我都不是。”

故事篇

2009年秋

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我办了一个女生party,邀请了至少二十个女孩。

那天路雯珊戴了一串帝王绿福豆项链,水头好到要溢出来,即使我这个对翡翠只懂皮毛的人也看得出是顶级的货色。路雯珊说这是一个国民党姨太太的东西,1949年初这军官同正房太太连夜逃去台湾,姨太太得到消息的时候,飞机已经起飞了。但是这人也不是完全没有良心,给姨太太留下这颗福豆,说是当年孙殿英从慈禧墓里挖出来的,价值连城, 如果姨太太在新中国过得不好,把福豆卖掉,够吃一辈子。

可惜姨太太连新中国成立都没有等到,军官走后没几天,她就戴着福豆项链上吊了。遗书里写明了福豆的来历和价值,姨太太的意思是把她草草收殓就好,福豆留给在乡下务农的老爹老娘。老爹老娘应该是当时中国最普通的农民,文盲,上不懂民族大义,下不懂儿女情长,但他们在祖宗墓上点了一个穴安葬了女儿,项链依旧戴在她的脖子上。

1966年,这位姨太太被掘了坟墓,据说包裹尸体的草席已经烂光, 白骨陷在泥土里,这翡翠就挂在白骨上,被军代表扣下了。

至于这颗福豆是怎么到了路雯珊手里,她似乎也讲了,但我被那黑泥、白骨、翡翠的场景吓到了,那一幕在我心里定格了很久,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路雯珊已经在手舞足蹈地炫耀另一件东西了。

陈白露把脚搭在一只矮凳上,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用她惯有的轻蔑眼神看着路雯珊。

”你也不怕慈禧半夜来找你,三寸金莲,樱桃小口,就站在你床边——”陈白露笑着说。

“慈禧丢的东西海了去了,且找不到我这儿呢。”路雯珊也笑着朝她翻了个白眼。

在路雯珊讲故事的时候,付师傅至少进出了五次,不是给烟灰缸添咖啡沫,就是拿着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