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52章

清末洋流-第52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成满腹忧愁,后悔不已,暗自责怪自己得意忘形!当初为什么要贪污那点银子!谁知欲望开了头,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要别人送礼,自己是一概不拒!还炫耀似得在家中盖一座银山。
  汉王对于打了败仗的将领一向是寻根问底,如果是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汉王还会好言相慰!可是自己因为急于求功,而被清妖埋伏,被杀的大败,一连丢了三县,退到上海才站稳脚跟。
  当初汉王结拜兄弟张遂谋率军在苏州打了败仗,都被连降三级,我一个小小的军长,与汉王无亲无故,怎么会升职?
  李秀成怎么想也想不出答案,如果汉王将自己直接革职查办,那样还会安心些,因为这样一来,汉王不会杀自己,可是汉王把自己明升暗降,这不正是戏台上唱的君王骗杀那些手握重兵之人的手段!
  “陈队长,在你到上海之前,汉王有没有说过关于我的事?”
  陈玉成不明所以,停住脚步想了想,“汉王只是让末将保护大人回到南京述职,由李春发师长代理军长职位,其他的就没有了。”
  李秀成试探道:“那汉王有没有叫我一回南京就要到王府述职?”
  陈玉成笑道:“这倒没有,末将还要回王府交差,如果大人还有要事,也可以明天再到王府。”
  李秀成放下心来,反正早晚都要知道真相,早死晚死都要死,立马变得豁达起来,带头而行。
  “不用了,还是立即向汉王述职为上。”
  明天,后天全村停电,整修电路,小郎尽量保持更新,也许要到网吧码字


 第三十章 江苏都督刘秀成

  李秀成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候汉王召见,茶是喝了一杯又一杯,就是没有人前来宣见,不禁暗自嘀咕:这离天黑还有一个时辰,难道汉王这么早就睡了?还是汉王故意把我晾在这里?
  半个时辰之后,亲卫进来对坐立不安的李秀成道:“汉王召李大人觐见!”
  李秀成整理了下衣服,快速的跟着亲卫走向书房。
  “臣李秀成拜见汉王,汉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云中平静的看着他,道:“起身吧!坐!”
  “谢汉王”李秀成只坐了半个屁股,直立上身,双手放在膝盖上面,目光直视正前方。
  “李秀成啊,自从藤县认识你开始,我就对你是另眼相看,不到三年时间,就将你从一名普通士兵提拔为第一军军长!这在汉军之中是绝无仅有的!
  难道因为我这样看重你,你就得意自满了!我告诉你,如果是别的将领犯这样的错,我立马就将他革职查办!”李云中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想起历史上李秀成功绩和下场,又于心不忍!
  心想:再给他一次机会!忠心又会打仗的人实在太难找了!
  李秀成想起往事感动至极,立马离座跪在地上,带着哭腔道:“末将知错,末将本是该死之人,全靠殿下提拔重用才有今天,实在是惭愧!”
  李云中是打定主意给李秀成一个深刻教训。
  “你能知错就好了,我也明白你的心思,咱们以前都是穷苦人,一文钱还掰成两半花!如今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当然会产生占为己有的心思,只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说说你错在哪里。”
  李秀成不敢有所隐瞒,在上海时,他就感觉有人监视他,曾不动声色的捕获几人,明白汉王有一支类似明朝锦衣卫的军队在暗中活动。
  “臣不该收取上海县买办商人的贿赂,给予他们方便,打压其他商人。”
  见李云中皱眉,李秀成赶紧从袖口拿出一张纸,补充道:“臣一共受贿十七万五千八百两整,除了修建将军府所用八万三千两,剩余九万二千二百两都在臣的府中,这是向臣贿赂的人员名单,请汉王过目!”
  李云中将早已准备好的名单拿出来,“不用了,我这里也有一份,你看看有什么差错没有?”
  李秀成起身上前接过名单看了一眼,心里有所准备,还是惊出一身冷汗。
  上面不但详细列举了向他贿赂人员,还写了每人贿赂的金银数目,就连时间地点也标的很清楚,这些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只有一些零散记忆。
  李秀成咽了口唾沫,六神无主,急忙退后跪倒在地,慌乱答道:“臣贪功冒进,麻痹大意,没有查清杭州清妖情报,就率五千人偷袭嘉兴县,结果中了清妖张国梁以逸待劳之计,堕了大汉军的威风!”
  李云中见目的达到,便恩威并施,反而为李秀成开脱,“这些我都很清楚,是会党人士徐然贻误战机,先是失期到达约定地点,后是张皇失措,弃城而跑,白白让清妖得了娄县与华亭县、嘉定县,你以后要吸取教训,会党人士良莠不齐,像罗大纲这样坚贞不屈,英勇善战之人不多了!大多都是投机革命、两面三刀、贪生怕死之人!”
  李秀成俯首在地,心底暗喜,恭声答道:“末将知错,以后一定吸取教训!”
  “我已经把你从第一军军长的位子上调离了,你知道我会把你安排在那里吗?”李云中漫不经心的喝着茶。
  虽然已经知道去处,李秀成还是装作懵懂样子,“末将不知,请殿下明示!”
  李云中放下茶杯,声色俱厉道:“如果你以后再敢胡作非为,就算你再有才华也定斩不饶!”
  李秀成发誓道:“末将诚惶诚恐,保证以后绝不再犯,如违此誓!任由殿下处置,末将绝无怨言!”
  李云中接道:“蒙上升的一干亲戚因为在苏州欺男霸女、胡作非为都已被下狱,本人也被我召来南京训斥了一顿,你以后就升为江苏都督,专门处理民政事务!暂时就不要带兵了,好好反省!
  李秀成虽有不甘,但理亏在前,只能吞吞吐吐问道:“那末将以后还能在……领兵打仗吗!”
  “只要你能认清自我,不在被贪欲所迷惑,等有机会,还是可以上前线打仗的!”
  李秀成放下心来,见汉王面有疲色,躬身道:“末……臣告退!”
  北京
  一般轿夫闲下来都会到‘大酒缸’喝酒聊天,一边饮着二锅头,一边吹嘘着自己所见所闻,不时还哈哈哈大笑几声,他们已经把这些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子,听说你今天给一位山西来的大人抬轿,打听到什么事没有?我可是听说长毛正在山西闹着。”一位脚夫打扮的人,问道
  那个叫三子的轿夫四处看了看,确定都是熟人,神秘的说道:“清哥,你们还不知道吧!长毛已经打到河北涿州了,就离京城不到100里!”
  清哥脸色阴晴不定,小声道:“你们说这官兵是怎么了,南边短毛占了南京、苏州,西边长毛都打到北京了,这大清是不是要……”
  “这大清亡不了!长毛三天前就被僧格林沁率领丰台大营的禁军击溃,如今正被围在霸州,南方的短毛也在上海吃了个大败仗!听说被斩首十余万人!”
  众轿夫四处查看是谁在说话,就见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年轻人,一边饮酒一边看着众人。
  三子嘲笑道:“我说小洽啊,你小子装什么大爷!这些消息你是从哪听来的,如今京城人心惶惶,如有打胜仗的消息,还不立马传遍整个四九城!”
  “各位乡亲们!官军大捷!长毛来犯之敌已被斩杀干净!详情都在布告上面!”一个骑马的差役喊完话,迅速从此地路过。
  轿夫全都惊奇的看着这个面目白净的新成员,清哥道:“小洽,你不是轿夫吧!我在京城当了二十余年轿夫,就从来没看见过你。”
  三子却不耐烦起来,“管他是谁,难道咱们还有什么能让人家觊觎的东西?来!喝酒,既然长毛被打跑了,咱们还是安心当轿夫吧!”
  …………
  “王爷!您这样太危险了!万一有个闪失,万岁爷怪罪下来,奴才可承担不起!”一个小厮在僻静处为他的主子换衣服。
  刚才发言的小洽就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爱新觉罗·奕誴道光帝五子,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生于道光十一年辛卯六月十五日辰时,仅比咸丰帝奕裕沓錾臁>┏敲窦涑莆∥逡
  惇王奕誴赋性粗荒,书读得也不好,但是却有着很多优点,对外不摆王爷的架子。夏天一件粗葛布的短褂子,拿把大蒲扇,坐在什刹海纳凉,能跟不相识的人聊得很热闹。冬天也往往会裹件老羊皮袄,一个人溜到正阳楼去吃烤羊肉,甚至在“大酒缸”跟脚夫轿班一起喝“二锅头”。所以阛阓间的动态,在天潢贵胄之中,谁都没有他知道得多。
  奕誴边穿衣服边回头笑道:“你不要小看这些市井小民,往往就是他们决定着王朝的兴衰,提前了解他们的动向,也有助于皇上处理政事!”
  小厮皱眉,为自己主子打抱不平道:“可是每一次您都被皇上训斥!说有失体统!”
  奕誴对咸丰的训斥并不放在心上,“走回府换上官府,我又想到一个剿灭反贼的方法!”


 第三十一章 清廷办团练(求收藏求推荐)

  载垣、瑞华、穆荫等军机大臣早早的到达军机处等候咸丰,悠闲的品茶闲聊,相互说些恭维话。
  瑞华想起前几天胆战心惊的等着涿州战报,心有余悸的道:“幸亏短毛的大军被挡在徐州,否则他们与长毛在河北汇合,我们可没现在这样清闲喽!”
  穆荫却高兴道:“短毛在浙江被和春打的大败,怎么会有兵力北伐?我看短毛是自身难保,说不定和春过一些时日就可攻灭南京,到时长毛独力难支,大清还是不会亡的额!”
  肃顺倒有些不同看法,这几个月与这些上官混熟了,也就大着胆子说了出来。
  “卑职认为长毛不足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听说洪杨逆匪在四川搞得天怒人怨,官绅都被屠戮一空,又是杀地主又是分田地,还鼓励妇女休夫!长此以往岂不乾坤倒转、阴阳错乱?
  反而短毛在南京开科取士、轻摇赋税来收揽人心,虽然和春取得嘉兴大捷,但还是攻不下上海,反而迅速退回嘉兴县固守。”
  载垣认为肃顺说的有理,问道:“老六,那你说这反贼什么时候才能镇压下去,我们作为奴才,整天看着万岁爷愁眉苦脸处理政事也不是办法啊!况且现在万岁爷越来越留恋美色,身体日益消瘦,长此以往,大清岂不危矣!”
  肃顺几人见他说此大逆不道之语,也不惊讶,这种诛心之语自从咸丰宠爱颐和园四美以来,他们私下里说了不止一次。
  “唉!我大清用武力征服中原,当时所用仅为八旗劲旅而已,没想到如今八旗劲旅、六十万绿营还让反贼如此嚣张,几欲攻到北京!”
  瑞华见肃顺危言耸听,皱眉道:“哼!你说八旗绿营皆不足用,我大清岂不亡于反贼之手?”
  载垣放下茶杯,慎重问道:“老六,我们几人都不是外人,大家也承认你有真才实学,你说说大清应该怎么办才好?总不能让我们这些亲王贝勒跑到关外荒凉之地过下辈子吧!”
  穆荫自嘲道:“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关外都不安稳了,早晚都要为反贼所擒!
  肃顺见三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暗喜不已,只要说服这几个,皇上那里就容易多了。
  “办法不是没有,江西来的奏折你们看过没有?”
  穆荫见肃顺左顾而言他,不高兴说道:“肃大人,你就别绕弯子了,江西不就是保住了南昌城,这关大清兴亡有什么关系?”
  肃顺努力让自己表现得从容一些,“江西巡抚江岷樵到达南昌城第二天,就解了南昌之围,反贼引兵退走,你们想想为什么这大清单单只有江岷樵可以屡次挫败反贼!”
  瑞华也不笨,大喜道:“你是说,如果我大清多几个向江岷樵这样的忠诚猛将,自然能平灭反贼!”
  肃顺微笑点头,“不错,蓑衣渡大捷就是江岷樵率领一帮乡勇取得的,当时他只是赛尚阿麾下的一名乡勇头目!”
  载垣想了又想也想不出上哪里找出像江岷樵这样的人物,期盼的看向肃顺,“老六,哥几个知道你机灵,快告诉我们上哪找这些忠臣良将,也好让万岁爷高兴高兴!”
  肃顺回道:“其实不难找,就在湖南,曾涤生在衡阳已经训练出六千乡勇,与江岷樵所部一脉相承!”
  载垣摇头,失望道:“可是曾国藩一介书生怎能与江岷樵相比,况且听说他不容于长沙官场,像这样的愣头青顶什么用!”
  瑞华也反对道:“我也听说这曾国藩口号喊得震天响,就是不敢与贼作战,湖广总督吴文熔在荆州与长毛血战连天,也不见他出兵支援,亏他还以吴文熔门生自居。”
  肃顺耐心解释道:“曾涤生能顶着这样的压力兴办团练,这正说明曾涤生决心之坚强不可动摇!再说江西巡抚江岷樵是他的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