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207章

清末洋流-第207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俾斯麦还当真起来,认真考虑了会,缓缓摇头道:“首先我要谢谢陛下的好意,这样说来,这批步枪确实更适合运往俄罗斯前线,可是普鲁士王国却不能轻举妄动,现在欧洲局势微妙,任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引发大战,我们陛下是不会冒险徳”
  见俾斯麦一副可惜模样,李云中叹道:“那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白白错过,恐怕还要再等几十年才才能再次遇到。”
  俾斯麦反而安慰起李云中:“多谢陛下,只要能削弱法国实力,就是对普鲁士王国最好的交代,我想陛下也赞成这么做。”
  就是脸皮再厚,李云中也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保证道:“尊使请放心,大汉现有五间大型兵工厂,每月可生产连珠枪几千支,不出十年,就可运十万支步枪支援普鲁士王国陆军,有了这批步枪,普鲁士对外战争胜算最少提高三成。”
  俾斯麦摸了摸大胡子,欣然道:“多谢陛下美意,我代表普鲁士王国向您致敬。”
  李云中谦逊的笑了笑,端起茶杯,意思是:事谈完了,你可以走了。
  俾斯麦还不了解中国这些潜规则,犹豫了会继续问道:“不知陛下今后对外关系是如何?”
  李云中假装懵然,将端茶碗的动作做的扩张一些,这些都是大汉机密,岂能轻易告诉你,你还是快走吧。
  俾斯麦还以为面前这位年轻的陛下听不懂,又重复似的解释:“陛下是打算与英国、美国交好,还是与俄罗斯交好。”
  李云中暗道可惜,如果殿内有个太监一定会阻止俾斯麦,并将他请下去,如今只能装傻了。
  “尊使有什么建议?”
  俾斯麦到是当仁不让,回道:“美国奉行独立政策,目前没有扩张的意思,所以美国对汉国没有威胁,汉国应该与美国维持友好关系,可是英国不一样,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他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地,包括中国香港,我想他们的野心还不止于此,陛下应当保持戒心,法兰西帝国也是一样,请陛下三思。”
  李云中琢磨出点味道,这俾斯麦似乎并不是单纯的分析局势,似乎还有什么重要的目的,朕倒是想看看他绕了那么弯子,是想说什么?
  “你说的不错,对比美国,英国、法国的威胁更大一些,我们应当把他们分开对待,你接着所。”
  俾斯麦大受鼓舞,继续说道:“俄罗斯地处北段,他的主要利益在欧洲,陛下既然与俄罗斯冰释前嫌,那么就不应当重复交恶,我们普鲁士王国同样如此。”
  李云中有点明白了,试探道:“你的意思是汉国、俄罗斯、美国、普鲁士王国四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以英国、法国主导的势力。”
  俾斯麦兴奋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汉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义务,只要四国结盟,无论是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可以占据绝对上风。”
  李云中有点心动,仔细想了一下,摇头道:“俄罗斯帝国还可以争取一下,不过美国那是不可能的。”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全都站在英国、法国一边,这一定有必然性,英国是他的母国,法国是美国的恩人,根据他的经验,美国最多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俾斯麦笑道:“就是三国结盟也不惧英国、法国,如果陛下同意,俄罗斯帝国那边由再下联系。”
  俄罗斯帝国打完克里米亚战争也就废了,还要几十年才可以恢复元气,不过有了他,还可以让英国忌惮一二。
  李云中点头答应。
  PS:大家支持下新书,新书是娱乐明星分类


 第二百八十三章 成都光复

  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明洪武四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以成都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陕南以两湖为主。
  1855年6月,汉军兵分三路攻入四川,第二路由曾国藩率领由云南北部入川,兵锋直指重庆,第二路由赵雅丽率领河南、山东民兵从陕西南部入川,一路上势如破竹,不但逼近成都,成都守将韦俊数次请洪秀全派兵支援,反而被洪秀全免职。第三路由曾水源、林启容率领江西、安徽守军由贵州入川,不到一个月就兵临重庆。
  这几年洪秀全穷奢极欲,不但征发百姓修建王宫,还每年一次都选拔美女,禁止全川百姓婚育,百姓稍有反抗就被平灭全族,不但百姓深恨之,就连不少将士也是敢怒不敢言,天府之国竟然被洪秀全一人享受。自从汉军出兵的消息传开之后,四川百姓空前活跃,除了部分大城市有重兵驻守,其他小城乡镇都有百姓起事,配合汉军攻城。
  成都。这座石达开曾经驻守的城市,成立不少兵士还是石达开旧部,听闻洪秀全逼走石达开,全都义愤填膺,以致后来的守将韦俊根本指挥不动他们,平时还相安无事。可是听闻汉军攻来,一打败仗,大家就相互埋怨,继而争吵,毫不将中军主将韦俊放在眼中,洪秀全听到这个消息。趁机将韦俊免职,派了亲信卢贤拔镇守。
  汉军就驻扎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卢贤拔进驻第一件事就是找韦俊详谈。
  卢贤拔着急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听到有人主张投降?这种事你也不管管,到底是谁?你说出来,我去处理。”
  韦俊无官一身轻,况且他的哥哥韦昌辉也没有得罪过当年的汉王,所以他对于投降派是将心比心。只要做的不过分,他就假装不知道。
  “有吗?我不知道啊,卢丞相乃是左军主将,节制成都所有兵马,哪个敢在卢丞相面前放肆。”
  卢贤拔对于韦俊的暧昧态度一阵失望,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军阀制,每个王爷丞相都有自己私军,韦俊虽然被免职,城中还有上万亲信听命于他,而他卢贤拔只从天京带来了三千天兵。没有韦俊的支持,三千人马能有什么用?
  卢贤拔索性撕破脸,大声道:“我知道是石镇吉那个小鬼!他联合几个翼王旧部图谋不轨,韦兄弟,当年北王可是被翼王逼死的。而翼王全家又是被北王殿下杀害,两家早已经结下血海深仇,如今听闻翼王投降汉王,汉王破城,咱们两个还有救吗!”
  一提起韦昌辉,韦俊就联想起当初大家共同反杨秀清的往事,虽然那件事的确是做错了,天国从此一蹶不振,但是毕竟结下了生死情谊。
  “卢丞相,听我一句劝,咱们降了吧,天王实在是……扶不起,只知在王府享乐,朝官也不接见,任由他那两个哥哥胡闹,言尽于此,卢丞相请便,如果不降,你可自行离去,我一力担保你没事,如果投降,咱们杀尽城中终于天王的人马,这是城外汉军提出的要求,你看怎么样?”
  卢贤拔又惊又怒,沉思一会后只剩下惶恐,降也不是,战也不是,如要投降,当初他可是狠狠的罪过汉王殿下,不但当初在紫荆山追杀汉王,期间在永安、桂林主张袭杀汉王以并其军,更在长沙城下亲自算计汉王,差点要了汉王性命,如果要战,以城中这点人马,肯定是打不过的。
  “你让我在想想。”
  韦俊那会上当,当初他的哥哥就是这样放过石达开,最后被石达开逼死,轻拍了几下手掌,从左右屏风之外闯出数十卫兵,刀光剑影,狠狠的看着卢贤拔。
  卢贤拔结结巴巴的问道:“韦兄弟这是何意?”
  韦俊轻笑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你卢贤拔回去不是想率兵袭杀我吧?如果你不降,我亲自送你出城,大家以后全当不认识,毕竟各为其主。”
  卢贤拔权衡再三,决定还是投降,先保住小命再说,他可不相信韦俊真会送他出城,八成会把他乱刀分尸,对比现在的危险,得罪汉王的事反而有很大的生机。
  想到这里,卢贤拔不再犹豫,狠狠的说道:“降!降了!”
  “哈哈哈……”韦俊一不做二不休,上前狰狞的说道:“我这里有一份名单,卢丞相按照上面的人名,召集他们前往王府议事,我派兵在外埋伏。”
  说完,韦俊狠狠的挥了下手,嘴里蹦出个‘杀’字!
  看着纸上名单,卢贤拔咽了口唾沫,小声说道:“忠贞候、福天义、承天义等人都是广西老弟兄,这样做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些。”
  “不近人情?卢兄弟说笑了。”韦俊冷冷一笑,要是别人说不近人情,他会觉得羞愧,可是卢贤拔是谁,当年在天京城中,专门捕杀广西老弟兄,死在他手上的不知有多少亲朋好友。
  卢贤拔无奈的点了点头,两人商量一会,各自依计行事。
  见卢贤拔走后,赵雅丽从屏风后面出来,对韦俊笑道:“这卢贤拔果然如同皇上说的那样,贪生怕死,见利忘义。”
  韦俊笑道:“将军有所不知,这卢贤拔还与皇上陛下有一段渊源。”
  听到李云中的轶事,赵雅丽来了兴趣,她也很想弄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宅男转变为事业型的男人。
  “你快仔细道来!”
  韦俊接着说道:“当初还没有起义,南王冯先生就被清军抓走,大家都没办法,还是汉王殿下主张用银子赎回冯先生。”
  赵雅丽微微一笑,李云中先知先觉,想到这点应该不难,他还不知道这是韦俊故意讨好李云中而临时改编的。
  韦俊笑道:“当时卢贤拔就是与皇上同行,听说两人交情甚深,后来卢贤拔听从杨秀清吩咐,数次加害皇上,皇上大人大量,也没有和他计较。”
  赵雅丽讥讽道:“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姓卢的精明若此,如果一直忠于皇上,说不定现在早已经入阁了。”
  韦俊叹息一声,谁说不是,大家都押错了宝,当初汉王用兵如神,大家就应该有所预见,可偏偏笃信洪秀全上帝下凡那一套,白白错过了大好机缘。
  “将军说的是,姓卢的虽然不会打仗,但是处理内政是一把好手,连东王杨秀清都很赏识他,委以重任。”
  看着面前的年轻人,韦俊是很信服的,年纪轻轻就位列高位在天国多的是,特别最近天王宠幸年轻人,提拔的统兵将领多是双十左右,能打仗是不假,可是他们身上弥漫一股傲气,而面前这位年轻人不同,单身进入成都不说,思虑周全,不几日就将城中大部分将领劝服,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赵雅丽还在想着当初李云中的处境,成都将领多是广西人,她最近打听了不少事情,有的将领还亲自目睹李云中被追杀的往事。
  韦俊见赵雅丽入神,提醒道:“将军,明日成都就可易帜,不知将军有什么打算?”
  赵雅丽问道:“韦将军认为该如何呢?”
  韦俊迫不及待的说道:“攻下成都还不足以让将军功成名就,如果将军再打下重庆,皇上必然高兴,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赵雅丽目光一定,又问道:“将军认为我应该出兵重庆?可是这样一来,成都怎么办?”
  韦俊认真的回道:“将军不必担忧,挑选城中将领随行,成都将军可派亲信留守,此消彼长,成都必定无恙,将军也可对攻下重庆的大功分一杯羹。”
  赵雅丽缓缓点了点头,最近她可深刻体会到大汉重军功到了什么程度,身为大臣如果没有军功,势必不能融入武官的圈子,而朝中武官占了大部分职位。
  晚上,待忠于洪秀全的几名将领依约赶到王府,迎接他们的不是卢贤拔,而是一队队伏兵,连话都不说,直接将他们杀的干干净净,第二天,成都就四门大开,迎接城外汉军入城,就这样成都不声不响的被汉军占领。
  对比成都顺利光复,重庆就显得顽固许多,派去城中劝降的使者,全都被杀害,人头就挂在城门楼上。
  PS:关注新书,都市娱乐


 第二百八十四章 强攻与抢功

  砍杀汉军使者的事情,洪秀全是知道的,他有一点想不明白汉军为什么会打他,他是上帝之子,来到人间就是消灭邪魔的,现在邪魔消灭掉了,李云中理当来到天京朝拜,毕竟他是自己的下属,可是李云中没来,却派来了几十万大军。
  “这个叛徒,他才是最大的邪魔!”洪秀全狠狠的说道。
  右军主将兼天京总管陈德才上前劝道:“天王息怒,城内尚有十万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