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70章

清末洋流-第170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莲摇着银牙,问道:“他们走了多久,可有骑兵?”
  “当时小人防守北门,亲眼见他们身上装满金银珠宝,少数骑马的也将财宝放在马上,自己牵马而行。”
  叶莲回头,对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说道:“你立即带领三千兵马追击,务必将此伙败类斩尽杀绝。”
  “遵命!”说完,大胡子将领就招呼部下原路出城。
  街道上的清兵早就逃散一空,只剩下呼天唤地的百姓,他们见汉军纪律严明,全都跪倒在路两旁,也没有人逃跑。
  想起此行目的,叶莲一惊,又问道:“可有溃兵劫掠皇宫?”
  小兵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回道:“小的不知,小的只在这一带抢劫,并没有去过皇宫。”
  这是开城投降的官员已经赶了上来。听叶莲问起,答道:“皇宫有王爷坐镇。并没有溃兵抢劫,请将军速速前去,以防溃兵作乱。”
  叶莲深以为然,千万不能让皇宫被溃兵烧坏,立即命卫士牵来一匹马,对这个官员道:“你在前面带路!”
  刘铭传刷了个小聪明,见叶莲从永定门而入,他就率兵从西面广安门进了城。让熟悉北京路况的士卒带路,一路上不管溃兵、百姓,直奔内城宣武门而去,不到半个时辰就赶到了皇城天安门处。
  刘铭传刚想叫城内守军投降,就感觉地面一阵震动,不用想也知道叶莲的骑兵到了,暗骂晦气。只得先行迎接。
  皇城守军早就得了命令,遇见汉军就打开城门投降,见下面雄赳赳的队伍,确信无疑,忐忑不安的打开城门,迎接未知的审判。
  看着缓缓打开的城门。刘铭传热血上涌,双手颤抖,这一次立了大功!瞥见前方的一道倩影也不觉得碍眼了。
  叶莲吩咐兵马控制皇城要害,一路上都是冷冷清清的,与她想象中的皇宫完全不符。忍着疑惑与刘铭传一齐来到皇极殿,只见此地跪满了人头。乍看之下还以为他们在迎接什么重要人物。
  跪在最前面的奕誴对这叶莲等人磕了个头,大声道:“罪人奕誴拜见大汉将军!”
  叶莲也不啰嗦,将满官也汉官分开,又让满人回家待命,让汉官帮忙维持城中秩序,一再保证不会杀他们性命。
  刘铭传与叶莲处理完皇宫事务,为了避嫌,只分别派了一千人在宫里巡逻,他们二人却不敢在里面多呆一刻,出了皇宫,两人分头而去。
  叶莲带着几个侍卫沿着不知名的胡同巡逻,一路上再也没有看见溃兵抢劫,暗自欣慰,忽然听见前方有打斗声,急忙拍马上前查看。
  “抓住他!抓住他!”离得老远,就看见十几名汉军,围着一个五十余岁的汉子争斗,地上还躺了几名汉军,看样子只是被卸了关节。
  叶莲看了几眼,就知道此人无意伤人性命,反而己方士卒招招都冲他要害招呼,立即喊道:“住手!”
  汉军见自家军长到了,全都住手,一个头目上前说道:“军长,此人乃是清军奸细!”
  那汉子分辩道:“你们无缘无故就要搜人房屋,看见漂亮女人就上前调戏,听说汉军纪律严明,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叶莲对着那头目问道:“此人是谁?你们为何争斗?”
  头目答道:“末将看见几个形迹可疑之人逃进一处屋子,就上前搜查,可是此人推三阻四,最后还出言不逊,末将见不得他侮辱皇上,这才动手。”
  叶莲一听此人侮辱李云中,立即皱眉,暗道:此时说什么也不能放过他。
  “抓住他!”
  汉军听主帅下令,全都精神振奋,有心在主帅面前表现一番,有洋枪的人也把枪放下,拾起地上大刀就一拥而上。
  杨露禅虎着脸,刚才不想惹事,才与他们慢慢周旋,没想到引来了一个大官,暗叹一声,只能施展太极武学,将冲上来的汉军一个个抓住要害甩出去,为了自保,有时不免下手狠了点。
  叶莲看着漫天而飞的士卒,又惊又怒,拔出手枪,考虑一会,又放了回去,拿起长枪下马,对着杨露禅就是一刺。
  杨露禅退后几步,不想将事情闹大,谁知叶莲得理不饶人,向前三步,一连刺了十几下,招招致命。
  “小心了,我夺你长枪!”杨露禅提醒一声,身体摇晃了几下,躲避枪头,同时对着枪杆抓了下去。
  叶莲暗自嘲笑,她这枪法是从战场之上学的,招招都是实招,刺向要害,中者立即毙命,此人竟敢只躲不攻,看着对方又躲避一枪,叶莲立即持枪横扫,同时放开门户,尽情的挥舞长枪,逼的对方一阵手忙脚乱。
  杨露禅看着横扫胸口的长枪,照着枪杆就是一掌,此次他用了内家暗劲,竟然将长枪拍断,机不可失,杨露禅欺身上前就想愣在原地的叶莲。
  “住手!”
  这时传来一声怒吼,原来是唐亮路经此地,见叶莲遇险,立即从马上一跃而下,凌空踢向杨露禅。
  感觉身后一阵劲风袭来,杨露禅不假思索,回身一拳,拳脚相接,两人各自后退。
  如果别的时候遇上如此对手,双方一定会惺惺相惜,可是唐亮恼他伤害叶莲,也不说话,立即使出看家本领八卦掌,想为叶莲逃回个公道。
  杨露禅与唐亮交手几个回合,立即跳出圈子,对唐亮喝道:“八卦掌董海川是你什么人?你为何会使出他的看家本领!”
  唐亮听对方提起师父,瞬间忘了来意,激动的问道:“你知道我师父?他现在在哪里?”
  杨露禅问道:“你是董师傅的徒弟?”
  唐亮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一阵点头。
  杨露禅这才信以为真,笑道:”原来是一场误会,令师此时就在舍下休息。“
  唐亮转身对叶莲道:”叶家妹子,他是我师父的好友,你能不能放了他?“
  叶莲刚才见心上人大发雄威,早就欢喜极了,唐亮所说,她哪有不同意的。
  几人一齐跟着杨露禅,师徒相会一场诉说是免不了的。
  PS:也没认真复查一遍,实在太急。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迁都之议

  攻占北京的消息传到南京,李云中与众位大臣终于松了口气,纷纷弹冠相庆,一连三天都在讨论、安排迁都北京的事情。
  有资格参与进来的大臣都是尚书、阁老级别的官员,其中尤以陆建瀛、常大淳最为兴奋,攻占北京,大汉就是唯一正统,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摆脱叛逆身份,就像前明洪承畴、吴三桂一样。
  陆建瀛道:“迁都北京之事刻不容缓,下月初三乃是良辰吉日,适宜搬家迁都,皇上以为如何?”
  “臣附议!”常大淳一本正经的说道。
  常大淳也有他的小心思,皇上已经答应纳常淑英为妃,只是还没有举行婚礼,如果在迁都北京之后成婚,这象征意义不同一般,到时就可以凭借‘吉祥’二字,就可以凌驾于众妃之上。
  蒙上升撇了撇嘴,凡是对手赞同的,自己就要反对!不过迁都之事是皇上亲口所说,蒙上升也不敢轻言反对,只能尽量延后,搞清楚常大淳搞什么鬼再说。
  蒙上升说道:“下月太过仓促,沿途还有城池尚未归顺,山川险要也有溃兵尚未肃清,微臣建议暂缓迁都。”
  常大淳早就防备着蒙上升等人,下意识的回道:“北京乃是龙居之所,南京格局太小,不适宜指挥全国,而且南京易攻难守,还是尽快迁都北京为上策。”
  蒙上升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你那么急的迁都北京,恐怕是别有用心吧!”
  常大淳又惊又怒。对着蒙上升吼道:“混账!我终于常大淳忠于皇上,终于大汉。有什么二心,你此言何意?我看你才是图谋不轨……”
  “放肆!这是朝阳殿!”陆建瀛实在忍无可忍,他只想维持现状,不想争斗,如果不能控制内阁,他这个首辅还有何威信。
  李云中也是头疼的看着蒙上升与常大淳二人,最近他们俩也不知吃了什么药,动辄争吵。相互倾扎,还带动了一批大臣相互斗争,长此以往,岂不是党争之祸,看着喘着粗气的两位大臣,李云中暗中决定,一定要杀鸡儆猴。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陆建瀛躬身道:“下月迁都确实太过仓促,请皇上示下。”
  李云中想了想,回道:“三月之后……迁都北京!退朝!”
  胡以晃看着愣在原地的蒙上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摇头叹气,上前拉着蒙上升边走边劝道:“大哥。你何必因意气之争就与常大淳等人作对,皇上也不希望你这样做啊!”
  蒙上升固执的回道:“江山是我们几兄弟打下来的,凭什么姓常的横加干涉,总是与我作对,他算什么东西。只是一降臣而已,他还真当自己是次辅了!”
  胡以晃见他大声嚷嚷。只能转走偏僻之路,看左右无人,才劝道:“皇上待我不薄,我们几兄弟那个没有封侯,就是三第凌十八、六第张维坤二人都已是二品高官,咱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况且你我二人已是极品……”
  蒙上升摆了摆手,回道:“二弟你不必劝了,皇上终究信任文臣降官多一些,他们立了什么功劳,凭什么居此高位,我就是不服,皇上既然不喜政事,就应该让我们几兄弟协助他,为什么非要安排陆建瀛、常大淳二人牵制,不是牵制,是疑虑……哼!”
  “你!”胡以晃见他越说越是大逆不道,暗自嘀咕,你蒙上升也没立什么功劳,要不是占了结义的情谊,几兄弟你年龄又最大,还不知会怎样!
  话说出口,蒙上升也有点后悔,几兄弟之中,他只与张遂谋最为友善,与胡以晃的关系还没到无话不谈的地步。
  胡以晃见蒙上升惶急之色,心里不知什么滋味,正好走出了宫门,最后一次劝道:“此话不要在外人面前说,哎!大哥,你还是找皇上认个错吧!”
  说完,也不等蒙上升回应,自顾的走了。
  蒙上升不以为然,暗自‘呸’了一声,他又没犯错误,为什么找皇上认错,转身向着胡以晃相反方向走去。
  苏三娘正在逗弄女儿,见李云中怒气冲冲的模样,起身迎接,劝道:“皇上怎么这么早就下朝了,难道有什么烦心事吗?”
  李云中扶着三娘坐下,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是常大淳与蒙上升二人,朕就不明白,他们二人是八字犯冲,还是怎的?什么事情都要争一争,现在更是过分,就是迁都日期都咬着不放,朕早晚收拾他们!”
  “夫君要收拾谁啊?”洪宣娇、傅善祥、许月香一齐进来,就听见李云中怒喝,急忙相询。
  李云中又复述了一遍,末了感叹:“这蒙上升是我结义大哥,我真不想因此坏了兄弟情义。”
  傅善祥见苏三娘、洪宣娇皱眉不语,知道她们担心蒙上升,想说附和李云中的话又咽了回去。
  洪宣娇柔声劝道:“不管怎么说,蒙上升是首义兄弟,就算犯错,夫君也不可杀了他,免得胡以晃等人心存疑虑。”
  李云中点了点头,当初与他们结义,纯粹是心存不良,后来形势慢慢转好,特别是贵县接囚、藤县支持他脱离洪秀全,让他感动不已,慢慢彼此之间也有了兄弟情义,
  苏三娘笑道:“夫君反感他们,就教训他们一顿,让他们得个教训。”
  李云中摆了摆手,回道:“这帮混账是铁了心了,朕暗示几次就是不听,现在更有党争的趋势,朕担心他们会发展成为晚唐牛李党争那样,为了反对而反对!”
  许月香娇声询问道:“夫君打算罢免他们?这常大淳是你岳父,蒙上升是你结义大哥,也许是仗着身份才要分个高下,两人不知好歹,真是让人头疼。”
  李云中认同的点头,又摇了摇头,回道:“常大淳顽固守旧,蒙上升心胸狭窄,都不是朕理想中的辅臣人选,到是陆建瀛变了许多,可以一用。”
  苏三娘温柔的笑了笑,说道:“皇上是一国之君,不再是以前的汉王了,要做什么就尽管做,臣子顺从君主是本分,不用再束手束脚。”
  傅善祥附和道:“皇后娘娘说得对,这帮大臣都太过分了,还当皇上是一个将军、汉王,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皇上应该立威才是。”
  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自己的不是,李云中纳闷,赶紧转移话题,笑道:“好了,咱们不说这个了,过几天我让常大淳把淑英带过来,你们认识一下。”
  傅善祥搂着李云中的肩膀,娇声道:“皇上是不是也罢臣妾的姐姐也一起娶过门?”
  李云中脸色微红,忙不迭的点头称是,他与傅鸾祥早就有夫妻之实,也应该给人接一个交代。
  洪宣娇心里吃醋,强笑道:“不知鸾祥妹妹进宫以后,谁来当皇上的秘书?”
  苏三娘也撇着李云中,对着一岁半的缘语笑道:“你爹爹又为你找来两个姨娘了,缘语高不高兴啊?”
  李云中抱过女儿,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