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本草王 >

第154章

本草王-第154章

小说: 本草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妙菡蹲下身,对那汉子道:“你就让我师兄看看吧。他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那汉子望着她,又看看叶知秋,犹豫不定。

范妙菡急道:“大哥!与其让大嫂这样等死,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放心,治不好,一文不要!我若不是看着这位大嫂是个好心人,我才不会管呢!”

那汉子终于动心了,站起身,感激地笑了笑,道:“那就请这位小兄弟给看看呗。可说好了,看不好,我一文钱都不给的!”

叶知秋也没搭理他,径直进了屋子。来到床边。弯腰问那妇人现在的主要病症。妇人神志不太清楚,不能如实回答问题。旁边她男人帮说了。得知妇人头痛如裂,全身高热,肚子绞痛。下体流出不少的黄臭带,还夹有血水。

叶知秋随即诊脉望舌,发现脉滑数搏指,苔黄厚腻,口中还有恶臭。

叶知秋又问了月事情况,得知在泡澡的前一天,月事刚完。先前已经听范妙菡说了在澡堂的事情,略一沉吟,便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对那汉子道:“你家娘子这的病,是经后泡澡,秽物侵入前阴,湿热化毒,结于胞宫血室,热极动风,上犯神明所至。我能治。而且,只要你严格按照我说的方子用药,明天上午就能基本痊愈!”

那汉子半信半疑瞧着他,到底只是一个铃医,而铃医最善于的就是说大话。也由不得他不肯轻易相信。

叶知秋知道他想什么,道:“我现在先用针灸给她治,我用完针之后,她就应该能完全清醒,而且不呕吐了,不然,汤药下去全都吐了出来。那还治什么。你先看我针灸情况,再看我是不是吹牛。”

说罢,叶知秋取出二棱针,重刺十宣出血,双尺泽抽取黑血,针泻合谷等穴。不一会,这妇人果然患者全身出了一身毛汗,人也慢慢清醒了,只是还是抱着肚子痛苦地呻吟。但是已经不呕吐了。

那汉子见的果然了得,只用了针灸就能止吐,赶紧连声赔罪,请叶知秋继续医治。

叶知秋便提笔写了一个方子,让那汉子马上去买药回来,然后按照他的方法熬药,完了给病人服下。

服药之后,到了天黑的时候,妇人排泄出一大通恶臭的大便,小腹绞痛便慢慢好了。再接着服药,到了三更,全身高热已经明显下降,下体恶臭黄带也变得稀薄不臭了。过了子夜,体温已经恢复正常,头一夜因为剧烈疼痛而一夜无眠的夫妻两,终于都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到了天蒙蒙亮,又服了一次药。天完全大亮的时候,妇人已经可能下床慢慢走动了。

叶知秋他们起床后,过来复诊。妇人感激地拉着范妙菡的手,说她命大,遇到了他们这样的神医。

范妙菡笑了,道:“我也是看你是个好心人,所以才一再说服你丈夫让我师哥给你医治。要不然,对不相信我们的病人,我们才不会为了钱三番五次地主动要求医治呢。”

那汉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旁边客栈掌柜的呵呵笑道:“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啊!”

在随后的行医日子里,他们骑着毛驴往前走,每到一个稍大一点的集镇,便停留半天一天的,走街串巷的吆喝卖药丸。叶知秋的药丸大都是现代的常用中成药配方配制的。见效快,自从会开口夸赞自己的药丸之后,生意就好了起来。每天能赚到三四百文。够他们吃喝住的盘缠了,还有剩余。

于是乎,这一路上,他们不仅吃住不愁,到了大理的时候,甚至还攒下了将近十两的积蓄。

范妙菡笑着说,想不到叶知秋还有这本事,便是流落江湖,也饿不死他们了。

进入大理境内,果然不需要通关文蹀,大理国那边的边境兵士,甚至都不检查盘问。看来,大理国很欢迎大宋的百姓到他们那里去。

他们到了大理境内时,已经是冬天了。不过,大理四季如春。在这里也不觉得有什么太寒冷之处。

他们继续往大理国的国都羊苴咩城进发。

沿途,叶知秋开始在山上寻找马钱子。这不是什么特别难找的东西,而且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它的妙用。所以几乎没有人才采摘。很快他就采摘到了足够的药材。

叶知秋他们继续往羊苴咩城进发。进入大理之后,他们就没有在接着卖药,因为现在的钱已经够他们赶到大理京城羊苴咩城了。

这天,他们来到大理的一个城,城里吃饭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件事情。

在他们吃饭的饭庄对面,是一家药铺。在等着饭菜上来的时候,对面药铺来了几个人,用门板抬着一个白发苍苍的病人进了药铺,那几个人急得是满头大汗,说他们老父一直素有咳痰痼疾,今天咳嗽中就昏倒了,赶紧给救救。那花白胡子坐堂大夫弯腰察看了一下门板上的老人,不停地摇头,说已经死了,还抬来作什么。

那几个人蹲在地上号啕大哭。

叶知秋仔细观察那个直挺挺躺在门板上那位老人,片刻,突然站了起来,道:“走,去看看那个病人!”

范妙菡奇道:“哪个病人?”

先前叶知秋在观察对面那个病人的时候,范妙菡没有注意,她饿坏了,东张西望看着人家都吃什么好菜。所以现在叶知秋说这话,她便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叶知秋朝对面药铺努努嘴,道:“诺,那个,病人躺在门板上,大夫说死了,我瞧着或许没死!”说罢,拎着药箱出了门。

范妙菡立即就来了兴趣,要知道,如果别的郎中说死了,他们能把死人救活,那该是怎样的令人兴奋!当即蹦了起来,跟着叶知秋冲出了饭庄。

门口的店伙计急忙招呼道:“喂喂!两位客官,这你们上哪里去啊?这饭菜可马上就上来了!”

范妙菡给了他一个白眼道:“你说马上,都说了多少回了?到现在都还没有上来!哼!”

伙计赶紧赔笑道:“这次是真的,真的马上就上来了!”

“等等!我和师兄到对面药铺救人!那个人死了,我师兄能把她救活了!”

“什么?”那小二眼珠子都瞪圆了,探头探脑望着,见范妙菡他们果然去了对面药铺,果然有个病人躺在大堂里一块门板上,一动不动。他很是好奇,想过去看看,回头瞧见柜台里掌柜的正盯着他,忙哈着腰赔笑道:“掌柜的,他们说那个人死了,他们去救,能把死人救活了……”

掌柜的瞪了他一眼道:“我又不是死人,刚才你们说的我听不到吗?还不赶紧干活去!”

那小二赶紧哈着腰进去招呼客人去了。可是心中还惦记着刚才的事情,又回头瞧只见掌柜的正探头往那边瞧,好象被人挡住了,看不见。很是着急,想了想,招手把自己媳妇叫来,让她看着,让后从柜台里出来,到对面药铺瞧热闹。

这店小二心想,好啊你,不让我看,你自己倒跑过去看,这样的热闹如何能放过,便走到叶知秋他们先前的那个位子,从窗户上看。

第219章吃饭不着急

第219章吃饭不着急

其他伙计很好奇,问他看什么呢,听他说了,有两个在这吃饭的跑江湖的郎中,说能把对面药铺大夫已经说死了的病人给救活了,到对面医治去了,连掌柜的都去看去了。那些伙计便都过来窗边瞧热闹,老板娘性子活善,也不说什么,听伙计这么说了,自己也垫脚张望。

店里吃饭的客人听说了,很是新奇,也都跟着过来观瞧。

叶知秋来到对面那家药铺,站在门口,低头看看门板上躺着的病人。对那蹲在地上哭泣的病人家属道:“能让我试试抢救一下吗?我是大宋来的铃医。”

那几个病人家属抬头看着他,所谓外来和尚会念经,既然是大宋来的,兴许就有本事,再说了,偏方治大病而铃医就是最擅长用偏方的,现在正儿八经的郎中已经宣告不治,只有看铃医的了。

不过,这个铃医看着太年轻,甚至没到弱冠,不太容易给人以信任,所以尽管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理,还是很勉强地点了点头。

叶知秋蹲下身,伸手诊脉,果然,已经脉息全无,探探呼吸,也没有任何感觉,没有呼吸没有脉搏,这在古代,就已经可以断定人已经死亡。

叶知秋从自己的药箱里取出一小白瓷瓶,扒开塞子,

但是,叶知秋从刚才双方的谈话中知道,这个病人先前得的病是咳痰。又是个老人,一手托住病人的后脖颈,使他的头往后仰,然后将瓷瓶里的粉末轻轻倒了一些在病人的两个鼻孔里。

叶知秋站起身,将瓶子放好,拍拍手,道:“有没有效果,在此一举。”

那老郎中、几个病人家属,还有门口瞧热闹的人们,都瞪大眼睛瞧着,静等着奇迹的发生。

果然,片刻之后,那门板上白发苍苍的老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猛烈地咳嗽起来。

所有人都发出一阵的欢呼。病人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扶着老人,轻轻替他捶背。老人咳出了一大口浓痰。呼吸立即就顺畅了。

那药铺老郎中瞪着一双小绿豆眼,瞧着叶知秋,半晌,才拱手道:“佩服!不愧是大宋来的,佩服!”

叶知秋忙拱手还礼,谦逊了几句。

老郎中又拱手道:“不知先生这个方子,能否割爱?老朽愿意出纹银十两!”

叶知秋笑道:“行啊!”

老郎中想不到叶知秋这么快就答应了,大喜过望,长揖一礼,道:“多谢先生。请先生到里面说话。”

叶知秋让范妙菡外面等着,自己跟那老郎中迈步走进了后面内室。老郎中吩咐帐房那来十两纹银,双手捧给叶知秋,赞道:“先生如此年少,医术便已经如此高明,当真令人敬佩。”

叶知秋又谦逊的几句,道:“其实这个方子很简单,只需两味药,半夏和姜。将半夏研成粉,放入姜汁中泡三日,然后把水沥去,晒干,就可能了。”

老郎中十分惊异,拱手道:“但凡神医,才能用一两味药就治好病,只有老朽这等庸医,一大堆药用了,也没有效果,惭愧!”

叶知秋笑了笑,道:“这个关键是找准病人的病。病人其实没有死,而是痰壅气结所致。用炮制的半夏粉纳入鼻中,半夏散逆气、结气,出烦呕。以半夏的辛开逆气,燥除痰结,病人就能苏醒了,不过,他这个病必须好生医治,要不然,还会痰厥的。”

老郎中连声赞叹。

两人从里屋出来,门外那老人已经能站起来了,也听子女们说了经过,知道是眼前这位少年铃医救了自己的性命,十分的感激。拉着叶知秋的手道:“我老汉这条老命,多亏了公子!老汉感激不尽,请问公子尊姓大名?老汉要给公子立一个牌坊,感谢公子救命之恩!”

“老人家客气了,救急扶伤,本来就是我们医者的本份。你这病还需要进一步治疗,要不然,还会发病。”

“好的,那就麻烦公子给开个方子吧,谢谢!”

刚说到这,一直在门口看热闹的对面饭庄的掌柜,笑呵呵过来,拱手道:“这位铃医大哥,你的酒菜已经上齐了。”

叶知秋点点头,对老汉道:“你随我来,我在好好给你诊察一下,你是老病,需得好好诊察之后才能下方。”

“多谢多谢!公子,这顿饭,就由老朽来请吧,聊表心意。

叶知秋忙道:“不用了。”

那老汉道:“那是一定要的,公子是老朽的救命恩人。一顿饭算不得什么。”

进了饭庄,满屋子的人都朝他投来钦佩好奇的目光,啧啧连声。也不知道是谁领头鼓掌,一时之间,掌声雷动。

叶知秋倒有也不好意思起来,忙拱手致谢。走到酒桌前,只见满满一桌都是精美的菜肴,不由一愣,望向范妙菡道:“你点了这么多?”

“没有啊!”范妙菡。

掌柜的忙赔笑道:“这是鄙人的一点心意,公子医术如此高明,有起死回生之术,能光临小店,那是小店的容幸。所以,鄙人吩咐备了这桌酒席,算是鄙人的一点心意。”

“不用,不用!”叶知秋忙道。

先前那好汉道:“说好了老汉请客的,掌柜的怎么这样啊!”

掌柜的道:“其实,鄙人请客,也是有不情之请的。”

范妙菡笑道:“原来如此,想必也是请我师哥看病吧?”

“正是,正是,嘿嘿。”

范妙菡对叶知秋道:“那就不用跟他们客气了,先吃,我可饿坏了!”

“对对!”掌柜的道,“大家一起吃吧!老人家,你们也请坐,一起吃。”

老汉客气两句之后,便也坐下了,让自己子女另外要了一桌饭菜在旁边吃。

当下各自报了姓名。这掌柜的姓高,那老汉姓蒲,是大理城里开粮店的。这次是带着儿子到大宋进货去了,没想到到了这里,突然发生痰厥。要不是叶知秋,这条老命就完蛋了。

因为还要赶路,所以吃饭也简短,没怎么喝酒。

吃完饭,叶知秋先这个蒲老汉给看了病,开了方子,因为这个病是的痼疾,所以不可能一次看好,由于蒲老汉他们有货物,没有办法跟叶知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