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古代轩科 >

第28章

古代轩科-第28章

小说: 古代轩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子一般,急促的喘息让他没办法顺畅呼吸,只能张着大口,不断喘动。这模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真的背过气去。

“怎么回事?”蓝乔顾不得招呼什么,上前就急急问道。

赵大夫抬头看见蓝乔,好似看到了救星一般,擦擦头上的汗珠,急忙拉着蓝乔道:“这小儿前日来此诊治,我观其腹胀,带有丝喘息,判定为实者腹胀。遂用紫霜丸、白饼子,攻而下之。当日这小儿气机畅通,本以为痊愈。不料昨日竟开始水肿……”

“如有水肿,那必定为虚者!”

赵大夫连忙点头,“我原以为前日诊断失误,昨日便加入补脾之物,只用温补的塌气丸。不料今日水肿加剧,喘息亦愈发剧烈!”

蓝乔点点头,这诊断并无错!药物也无开错。那这小孩儿目前这副模样却又是为何原因?

蓝乔蹲下身来,握住了小孩儿的左手。也不答话,闭了眼开始用心感应。

赵大夫本来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怎的见到了蓝乔竟然平静了许多,许是蓝乔前两次的诊断让他清楚蓝乔的本事。

见到外面围观的众人悉悉索索小声议论,小孩儿的母亲啜泣声不断,不由皱起眉头瞪了眼外面众人。

伙计们见状,知道赵大夫的意思,顿时就把这些人往外面请,有人不愿意,摆明了要看热闹。那伙计无法,只得无奈道:“你们吵吵闹闹,大夫怎可以静心就诊?误了诊治,你们谁担当得起?”

这么说来,那些人顿时就噤了声,只齐齐把目光往里面探去。

蓝乔的心神早就不再这些人身上,至于什么时候安静下来,什么时候整个回春药房中就只有了小孩母亲的啜泣声,什么时候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自己身上,她,一概不知!

是细脉么?脉象形体细小,而明显易见,浮沉中皆可见到,但以沉下时候为多。

还是微脉?

不对,细脉宽度较微脉要大一点,微脉不但细小,脉力也很微弱,所以应该为细脉!

可是细脉的话,该是气血两虚的情形,可脉搏跳动次数不少,又兼而有数脉。

数脉表明体内有热,这小儿全身水肿,必然是脾虚,这热又从何而来,不停喘息,难道是肺热?肺热必有咳嗽,听其喘息,并无杂音,到底是何种原因?

八九岁的小孩儿手臂已经和大人相差不远,蓝乔三指按下,在寸关尺三处细细感受,探过左边又探右边,最后又转到左边。

脉力浮动主要在左关、左尺。蓝乔不断斟酌,左尺的跳动似乎更宏大!

左尺,该是主腰肾部位,莫非是肾热?

蓝乔突然之间有了一丝明悟!

古人认为肾主水,脾主土,按照五行观点,肾大甚而克脾,既水太过就会克土,水汽内泛,流溢于四肢皮肤,所以全身四肢皆会水肿。现在喘息严重,应该就是肾水上溢,因而引起了喘咳。

所以说起来,病因并不在于脾,而在于肾!

如果肾有虚热,那必然小便不畅通,一问既知!

蓝乔睁开眼来,陡然发现赵大夫正盯着她看,一双小眼儿此时瞪得牛大,她这才发现周围静悄悄的,就连小孩儿的母亲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了哭泣。

看着一双双急切的眼,蓝乔轻咳了声,认真望向小孩儿母亲道:“他这几日的小便是否很不通畅?”

小孩儿母亲连忙点头,对于蓝乔能够诊断出来这点,顿时就觉得有了希望。

“蓝大夫,您可要治好我儿,我就这一个儿子!”女子苦苦哀求,说完竟在蓝乔面前叩起头来。

……………………

清江杜撰居多,不可考证。

正文 第五十六章 银针(二)

那男人也“噗通”跪下,对着蓝乔不断叩头。

蓝乔手忙脚乱,急忙道:“快快请起,我一定会尽力!”转头看向赵大夫。

赵大夫知道蓝乔意图,此时此刻也没那么多顾忌,请蓝乔过去一旁的桌面,看了眼侍立一旁的一个少年道:“袁立,速速铺好纸张研墨。”

叫做袁立的少年赶忙准备,蓝乔想了想,提笔写下:延胡索、川苦楝各等分,同时研为细末,每服一钱,捻头汤调下。【1】

写完了,赵大夫凑过来看了看,眉头皱了皱,想说什么,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对着袁立道:“袁立,速速抓了药来,即刻去外面煎好!”

袁立微微有些惊讶,师傅竟然对这个蓝大夫的医术如此信服么?手上却没有停歇,即刻出了内堂,开始抓药煎药。

蓝乔写完了药方,却低头沉思起来,根源在于肾部,但是现在已经水肿喘息,治标虽可,但是效果却缓慢,当务之急还要止了喘息,缓解了病人的痛苦。

蓝乔手握成拳,看着那小孩儿急促浮动的胸口,觉得自己的手中湿漉漉的。

试,还是不试?

手已经在袖袋中摩挲,转瞬就已经捏住了一个小小锦囊,里面有什么?

没有人比蓝乔更清楚了,九根银晃晃的——银针!

“乔儿!”贞大夫已经匆匆赶来。

“师傅!”蓝乔抬起头,不知什么时候,她的额头上也出现了薄薄的汗渍。

贞大夫低头看了眼病人,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全身水肿,气喘不息。危重!”贞大夫此言一出,本来已经止住了哭泣的妇人即刻嚎啕大哭,那男人浑身颤抖,死死盯着赵大夫,好似一只瞬间就要扑上来的豹子!

“如我所料不差,该是肾部热甚,达于肺部!”贞大夫蹲下来,皱眉诊断,抬头见着那男人的模样,也不由语塞。

赵大夫诊断并无完全错误,只能说没有看出根源。误了几日时间,错过了最佳疗程。现在病人造成这样,赵大夫确实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师傅,我有一法!可暂解喘息。等药煎好,退了肾部热度,再徐徐图之!”蓝乔深呼吸一口气,看着贞大夫平静道。

此言一出,赵大夫欣喜若狂,贞大夫诧异万分。

小孩儿的母亲顿时就扑上来抓着蓝乔腿部衣衫道:“还求蓝大夫行行好,快快给我儿诊治!”

蓝乔盯着那小孩儿母亲的双眼,正色道:“婶子,我这法子有一定的危险,以前我也未曾试过,如果出了纰漏……”

“如果出了纰漏,那也是你个老匹夫的错……”那男人接口,恨恨盯着赵大夫。

“你说什么呢!”一旁的袁立怒道。

赵大夫拉住了袁立,微咳一声,掩饰尴尬,心中却很有点惶惑,作为一个大夫,他也一直兢兢业业,诊断起来万分谨慎,可这疏忽,也确实是自己的不是。

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自己看了病状,并未曾问及过其他情状,如果早早问了他母亲,知道了他小便异常,保不准就不会出现今日这番情形。

说起来也是悔之晚矣!

赵大夫后悔,心知自己这一世名声,只怕要被今日这件事所累,但是名声与人命,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在自己立誓做个行医济世的大夫之时,二十几年过去,师傅的教诲还言犹在耳:行医济世,当以病人为重!

赵大夫低着头,心中已经瀚海翻波,决然抬起头来,看着蓝乔道:“蓝大夫,你只管治来,今日这事情是我诊断失误,如有过失,由我一力承担!”

蓝乔看着这神情决然的男人,突然之间升起了一丝的敬佩,高傲如他,在自己的错误面前竟然也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蓝乔点点头,转头看看贞大夫。贞大夫惊奇地看着她,道:“既然现在有一线希望,乔儿就不要放弃,试试也是好的!”

蓝乔伸出左手,那巴掌大小的锦囊就呈现在众人眼前。

贞大夫、赵大夫都张大了眼,看着蓝乔小心翼翼打开锦囊,从中间拿出一跟包裹成长条形的物体,再看着蓝乔慢慢解开。赫然是几根银针!

只是却和一般的缝衣针不同,十公分左右,上端比较粗,下端比较细长。

贞大夫疑惑道:“乔儿,这针可有什么用?”

蓝乔道:“师傅可还记得上次给林嫂的小孩儿放了点血治疗惊厥?”

贞大夫点点头,蓝乔道:“师傅恕罪,当日不曾言明,其实这方法是我以前在父亲身边的一本书上看到,并非取自于民间。而在其中就讲述了一种特殊治疗方法,银针刺入人体内特殊地方,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此言一出,不单贞大夫,一旁的赵大夫,围观的一些群众也都露出惊异之色,把针刺入人体内,也可以治病?这可是闻所未闻的方子!

蓝乔闭了眼,深呼吸一口气,再睁开眼的时候,本来紧张的情绪已经被压制下去,流露在眼中只有坚定。

她蹲下身子,看着眼前的小孩儿,拿出一根银针,握在手中,让小孩儿的母亲把小孩扶起坐正,靠在她的身上,这小孩儿不断喘息,身子随着一颠一颠。

本来强自压下紧张的蓝乔,此时觉得手也有些颤抖了。

这可不行,这样如何找得准位置。

蓝乔让袁立搬来张扶手椅,让小孩儿母亲坐了上去,侧身抱着小孩儿,让他靠着母亲,这样喘息情形才缓解少许。

蓝乔仔细回忆大椎、陶道两个穴位的位置。手在小孩儿的脊椎上摸过,让小孩儿低下头。大椎,陶道位于颈椎和胸椎的交界处。

蓝乔拿着针的手迟迟不曾下落。

病人为大,病人为大!

蓝乔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周围的一切喧嚣都仿佛在瞬间离她远去。她拿起银针,慢慢抬起手来,顺着四十五度角,斜向头部方向,坚定地刺去。

周围的人一声惊呼!

………………………………

【1】《小儿药证直诀》捻头散:治小便不通方。

正文 第五十七章 银针(三)

长长的针尖入体四五公分,小孩儿的母亲不自觉哆嗦了下。

惊呼声过后,众人更惊异了,没有流血!

这小孩儿喘息中精神不济,随着蓝乔摆弄,神志却还是清醒的。

蓝乔微微捻了捻针头,询问道:“可有酸麻胀的感觉!”

小孩儿顿了顿,迟疑了一阵才喘着粗气道:“似乎有一点胀。”

蓝乔闻言,又在针上捻了捻,入体又稍稍深了少许。

“唔!”小孩儿一声闷哼。

“如何?”

“好,好酸胀!”

蓝乔心知找对了地方,第一次的成功,让她信心大增。一时间手仿佛也稳定了许多。

又拿出第二根银针来,摸了摸脊椎,寻找到陶道的大概位置,再次扎了下去。

蓝乔并没有多扎穴位,一则是第一次实验,自然要谨慎些,二来,其实这两个穴位对于定喘就有很好的功效。

众人都被这神奇的技艺震惊住了,针刺下去,竟然不曾见到血液流出,这是怎么回事?这又是什么样的手段?

一时看着蓝乔的眼中都多了几分惊异与尊重。虽说蓝乔是贞大夫的弟子,贞大夫的名头在瑞华国内万分响亮,可怎么说起来,蓝乔毕竟是一介女流之辈。

因为贞大夫的原因,相信贞大夫的眼光,信服的有,可怀疑的也不少,如今一见蓝乔的手段,尽管结果还未曾出来,这神奇的做法却随着众人的谈论,慢慢传扬出去。

至于传扬的结果好歹与否,现在要看的就是这小孩儿的愈后情况了。

盏茶功夫过去,蓝乔依旧不紧不慢立于一旁,只是时不时用手捻一捻那两根银针。

远远望去,脖子处脊背上两根明晃晃的针头特别耀眼。

守着外面的众人渐渐没了耐性,谈论声此起彼伏,却也不敢过于大声,只是却声声入耳起来。

“别不是骗人的把戏?”

“胡说,这蓝大夫前几日才治好我娘亲的病,医术高着呢!”

“我没说蓝大夫的医术不好,我说得是她这法子只怕也失效了吧!”

“……你说这怎么这么奇怪?针入体内竟然不会流血……”

蓝乔恍若未闻,一旁的贞大夫、赵大夫却是一直认真地研究那几根剩下的银针,并且仔细观察病者的情况。

又是盏茶功夫过去,小病人的呼吸渐渐舒缓。

贞大夫和赵大夫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诧异与震惊!

半个时辰过去,蓝乔拔下针来,小孩儿已经靠着自己的母亲睡熟。

听着孩儿平缓许多的呼吸,那母亲一时间激动得热泪盈眶,等拔了针,看着蓝乔的眼中尽是感激。

“师傅,药已经煎好!”袁立在一旁轻唤了声,赵大夫急忙把药端过来,唤醒小孩儿,中药要趁热喝,药力才足。

小孩儿睁开惺忪的睡眼,仿佛睡了很久一般,喝了药物,又沉沉睡去。

“明日一早去妙手堂中寻我!”蓝乔嘱咐一句,看着一家人坐上了马车离去。

热闹看完,众人散去,嘴中津津乐道地就是蓝乔的银针治疗法。

一夕之间,蓝乔的名声就扬遍了吴岩城。

赵姨娘的事情告一段落,宋辙昂出了口恶气,心中也舒坦很多,蓝乔蓝宇劝导他多休息,蓝乔更是拿了大话来吓唬,如今不休息好,留下了病根就不得了,以后的听力都会受损。

宋辙昂这才同意,院试的事情缓上一缓。其实宋辙昂也不过是一时之气,也知道自己水平不够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