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第366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66章

小说: 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对大帅忠心不二,恐怕国民党人会对属下万分猜忌,不让我接触到他们的核心机密,反而会乘机使用各种手段,离间属下与大帅的关系。到那时候——”

袁世凯道:“你我交往多年,关系莫逆,岂是国民党所能离间得了的?至于国民党人的猜忌,你无须担心。如果是共和党或新中国党如此作态,确实需要仔细斟酌一番,但对于国民党却不必多虑,因为黄克强之前曾说过,不论以前与同盟会为敌为友,只要今天肯加入国民党,就应当成为同志而不必怀疑其诚意。上犹如此,其下肯定更加松懈。”

赵秉钧点点头:“大帅洞烛机微,所言极是!既然大帅对属下如此信任,属下唯有肝脑涂地,誓死以报。”旋即又有些担心:“不过黄克强此次是建议内阁全体成员全都加入国民党,属下有大帅的指示,自然没有问题,只怕内阁中其他同仁未必愿意,尤其像孙百熙、张季直、汤蛰先等三位新中国党人,因为新中国党的党纲规定严禁党员跨党。”

袁世凯问道:“智庵,目前国内有多少党团是禁止成员跨党的?新中国党是不是当今唯一禁止成员跨党的党派?”

赵秉钧道:“据之前的统计,在内务部登记在册的党派团体已经三百有奇,各党派的政纲党章难以尽窥,不知具体有多少是禁止成员跨党的。不过属下可以肯定的是,新中国党是成员过万的党派中唯一禁止成员跨党的!”

“那他们有多少党员?”袁世凯又问道。

赵秉钧答道:“因为新中国党组织严谨、防范周密,真实详细数目不得而知,据估计应该在八到十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孙系势力盘踞的川、陕、甘、晋四省以及原预备立宪公会立足的京、沪、江、浙等地。人数不仅远少于国民党和共和党,甚至不及中国社会党和新近成立的民主党。”

根据民国政府刚刚颁布的《选举法》,国会选举的具体步骤分为两步,即先选省议员,再选国会的参众议员。每一次选举又都分为两步:第一步为初选,即具有该次选举选举权的民众投票,海选出五十倍于限定名额的初选当选人;第二步为复选,即由初选当选人投票选出正式的议员。

正因为有着初选海选这一步,所以各个党派都拼命发展党员,好让自己党派的人选在海选中能够杀出重围。像同盟会,在年初改组之后便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立支部,大力发展会员,数月之间会员就增至五十多万人,号称民初第一大党。而纠合民社、统一党、国民协进会、民国公会和帝国宪政会改组的“国民党”等5个党派而组成的共和党,截止至1912年9月,仅在上海交通事务所办理的党员证就达到6万个,其余可以想见。

而赵秉钧提到的中国社会党,成立于1911年11月,创始人和首领都是江亢虎。提起江亢虎这个名字或许大家有些陌生,但提起社会主义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江亢虎就是在中国第一个公开打出“社会主义”旗号的牛人。不过他宣扬的社会主义与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差别巨大,因为他提倡的是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的早期原生态共产主义。

中国社会党本部设在上海,随着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在全国大部分省区相继成立了支部。该党的组织和该党宗旨一样非常散漫,无论什么人,不需要任何介绍,只要亲自到社会党支部填写一份申请书,便可成为该党党员,故而短时间内便党员遍天下。据他们自己宣称,目前已有支部四百九十多处,党员达五十二万三千多人!

民主党则是个烂大街的名字,不仅美国有、日本有,几乎世界各地都曾有过。不过赵秉钧提及的那个民主党成立于1912年8月,系联合国民协会、共和统一会、共和促进会、共和俱乐部、共和建设讨论会、民国新政社等六个团体改组而成,——从组成成分上看,六个党团至少有4个名字中带有“共和”二字,新成立的党派应该叫共和党才是。不过“共和党”这个商标数月之前已经被黎元洪注册了,他们只好委委屈屈改叫“民主党”。

虽然组成民主党的6个党团都很寂寂无闻,不过蚁多咬死象,改组之后立即声势大涨,很快就在全国拢集了十多万党员。而且民主党的志向也很奇特,那就是不汲汲于争夺政权,甘愿居于“第三党”的位置,普及政治常识,传播政治信条,巩固国家根基,作为政体保障。然而人所共知的是,在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之后,新中国党就是名符其实的“第三党”。民主党此举无疑是向新中国党挑衅。

袁世凯听罢微微摇头:“其实国民党如此冒进,导致成员流品猥杂,虽可博取一时之利,却非长久之策。一旦以后形势不利或政局变动,必然树倒猢狲散,整个政党四分五裂无法收拾,故而不足为大患。最可忧虑者反而是新中国党这样组织严密、成员忠诚的党团,虽然眼下风平浪静,一副柔弱可狎的模样;但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横绝四海呼风唤雨!而且新近颁布的《选举法》也对新中国党极为有利,由不得我们不多加小心。”

赵秉钧马上就明白了袁世凯的意思:“大帅说的是选举人的教育资格限制?”

民初颁布的《选举法》对投票人有严格的限定,比如必须具有中华民国国籍;必须是男子;必须年龄在21岁以上;必须在选区内居住满两年以上;必须每年纳直接税在两块银元以上,或者拥有价值五百元以上的不动产……除此以外,还有教育资格的限制,即投票人必须小学以上毕业,或者有与小学毕业相等的资历,比如秀才、举人等。

袁世凯点头道:“正是!自光绪末年以来,全国学校自小学至中学、自中学至大学,几乎无人不用孙百熙编纂的教材,这相对于所有全国数百万学生都遵奉孙百熙为师。从小到大每日熏陶,自然而然会对孙百熙与新中国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信赖,他们的投票自然也会投给新中国党的候选人。

“而且这些年来孙百熙一直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对入读学生予以免费资助,受惠学生不知凡几,学生之父兄伯叔又不可凡几。一旦学生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全家境遇得以改变,无疑都会成为孙百熙与新中国党的忠实拥护者,是长久的稳固票仓。这些还不值得我们多加小心?”

赵秉钧眼睛凶光一闪,低声说道:“大帅,为了防范于未然,我们现在就对他们下手?”

三八〇、眼底尘埃百斛强

袁世凯沉吟道:“下手是迟早要下手的,不过我们当前要务是维持南北和平大局,渐次抚平南方各省,不可骤然树敌太多。而且川陕甘晋等省偏在一隅,无关大局,孙百熙又无甚大志,可以待南方平定后再徐徐图之。当然,现在应该做些准备。”

赵秉钧道:“大帅的意思是我们答应黄克强所请,让内阁全体成员加入国民党,从而迫使孙百熙等三位新中国党总长退出内阁?”

袁世凯道:“此事不宜我们出面,免得担上恶名,与新中国党结下仇怨;不过也无须我们出面,只需下次黄克强找你的时候稍稍露点口风,保证国民党会大肆宣传报道,主动去做这个恶人。”

赵秉钧思忖片刻,有些犹豫地说道:“张季直、汤蛰先二人去留应该均无大碍,但孙百熙要是解职,只怕影响匪小!因为按照之前大帅与孙百熙的约定,自今而后国内所有教育事务全由他一言而决,中央政府不得插手;他则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赋税全部用作学部教育经费,无论盈余还是不足,中央概不过问。如今全国义务教育刚刚铺开,若是孙百熙解职,谁人能够接手辞职?一旦川、陕、甘三省截留税款,国库又无力贴补,巨大缺额又该如何填堵?”

袁世凯似乎胸有成竹:“就老夫多年阅人的经验来看,孙百熙应该颇识大体,不会因为个人去就而故意截留川、陕、甘三省税款,造成教育经费短缺的。至于谁人接手教育总长之职,不妨听听孙百熙的意见,让他推荐人选;孙百熙去职后,老夫会委任他为大总统府高等顾问、国立中华科学院院长,负责全国教育科研事业。

“再者,眼下距离国会大选只有两三个月时间,国民党来势汹汹咄咄逼人,大有先取参众两院,再占国务院、总统府之势,而且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很有可能在选战中获胜。要想阻止他们入阁,除了我们要多多襄助共和党外,还必须未虑胜先虑败,力争让新中国党与共和党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同盟会。此时黄克强建议的内阁全体成员加入国民党,无疑是我们向新中国党晓以利害的最佳时机。”

赵秉钧赞道:“大帅高瞻远瞩、思虑周密,属下佩服至极!”

袁世凯又道:“如果可能,不妨再委婉地让黄克强去劝劝张季直、汤蛰先,看看能不能说动他们。虽然新中国党未来可期,毕竟眼下还是弱了点,严禁跨党也有些不合时宜。他们如今做了将近一年的内阁总长,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应该是很难骤然割舍吧?”

赵秉钧躬身答道:“属下明白!”

稍后不过一两天时间,国民党激进派报纸《民权报》、稳健派报纸《民立报》等便先后刊登内阁成员拟全体加入国民党的消息,为“政党内阁”大造舆论声势。

消息刚一刊布,共和党、新中国党等马上强烈反弹,在所属的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对国民党所作所为予以猛烈抨击,认为之前皇权政治是家天下,现在国民党又想搞党天下,狼子野心简直昭然若揭!孙元起则在中华广播、《政经日报》、《独立评论》(梁启超主编的政治评论杂志)上明确表示,新中国党严禁党员跨党,从普通党员到委员长概莫能外,一旦内阁决定全体加入国民党,自己将马上辞职,绝不会有任何妥协。

经过全国教育系统七、八个月艰苦卓绝的调查、研究、核实、调整,孙元起改良版的义务教育终于在民国元年下半年在全国大部分省区的县级中小学校开始全面实施。这项被后世称为“民国初年最伟大”的举措,预计将惠及全国250万以上的少年儿童。也就是说,今年9月1日入学的中小学生不仅无需缴纳任何费用,而且还可以享受免费教材、免费校服、免费午餐等福利。目前,首批教育补贴300万元已经拨付到各省教育司的账上,预计将于期中考试前后发放给每位在校学生。

就在全社会都在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的时候,突然传来孙元起可能要被国民党逼迫辞职的消息,舆论顿时为之大哗,纷纷指责国民党此举是将政见强加于人,妄图实现党国一体。全国各地随即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游行示威活动,一时间各学校、团体及民众抗议的电报雪片似的飞往北京国民党本部,差点将宋教仁等人活埋。像在湖南、贵州、广西等贫困地区,义愤填膺的师生甚至组织起来捣毁了国民党在各府县的支部,殴打驱逐县里的国民党党员。

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内阁总理赵秉钧、接替赵秉钧出任内务总长的梁士诒、接替段祺瑞出任陆军总长的段芝贵、海军总长刘冠雄以及财政总长熊希龄突然相继宣布接受黄克强的建议,加入了国民党。此时内阁中除了新中国党的三个人外,只剩下一直信奉天主教的外交总长陆徵祥。

毫无疑问,这些人此时突然加入国民党,就是在向新中国党逼宫!

眼下的局势发展明显不同于中学历史课本对这段时期的描述,这让孙元起有些惊慌,赶紧召集府中的智囊过来共同商议。孙元起道:“以前局势虽然扑朔迷离,却有草蛇灰线可寻,仔细思量便可明白。眼下的情形倒让人看不懂了。你们都是聪明人,又是旁观者,说说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杨杰不答反问道:“先生说的是赵智庵、梁燕荪、段香岩(段芝贵)、刘子英(刘冠雄)等铁杆袁系加入国民党之事吧?”

孙元起点点头:“照理说,袁项城的北洋系和宋遁初的国民党才是死对头,应该乘着国民党初建,羽翼未丰,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才是,怎么他们反而联起手来?我们新中国党虽然一直未向袁项城输诚,但在内阁中素来不偏不倚,而且行事低调,党员人数也不及国民党的八分之一,算得上是温良恭俭让,怎么如今成为众矢之的了呢?”

杨杰道:“简要来说,此次北洋系内阁成员加入国民党有黄克强、宋遁初游说之功,更多是袁项城顺水推舟之举。”

“哦?耿光你不妨说得详细些。”孙元起道。

杨杰接着解释道:“宋遁初和黄克强历来主张实行纯粹政党内阁,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前不久国民党刚刚成立,为了吸引党员、扩大影响,争取赢得年底的国会大选,他们极有可能游说赵秉钧等北洋系内阁成员加入国民党。而且此举还可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