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李逵日记 >

第13章

李逵日记-第13章

小说: 李逵日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代更迭,礼仪不变,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五千年礼仪史。新媳妇哪条腿先下轿,人死了头朝哪个方向摆,都有讲究。

红白喜事,讲究热热闹闹,路人皆知。我问朱武,为啥要弄这么大场面?这厮苦思良久,说原因有二:第一,一个人抬不动轿子;第二,谁也不想自己好兄弟拉着自己手说村里最近来了个骚娘们一起去调戏时却发现是自己娘子。

送礼是门高深的学问,虽然人人都学过,但大部分人只知皮毛,极少有人能掌握其精髓。

送礼一定要恰到好处,十两银子办到的事,你三两,成心恶心人,送九两,功亏一篑,送二十两,明显不划算。

送礼分三个境界,最高境界:雪中送炭,中等境界:锦上添花,最下境界:适得其反。

雪中送炭,就是缺什么送什么,掉井里送绳子,掉海里送木头,他一定会铭记在心,这是最高境界,不用花钱,却能让对方感激你一辈子。据朱武说,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万中无一,他所认识的人中只有一人,那人叫高俅,现在已经是太尉,总管全国兵马调配。

锦上添花,别人送女儿红,你也送女儿红,别人送狗肉,你也送狗肉,送了等于没送,没啥新意,也就混个脸熟。大多数人只能停留在此种境界,一生难以突破。

适得其反,人家孩子前脚被狼撕了,你后脚就去送糖葫芦,老娘刚被和尚拐跑了,你就去送贞节牌坊,还特别强调是纯金的,翡翠的都没用!这就是典型的没事找抽型的,鲁智深就是这个类型,本来还想不起你这号人,自己倒主动贴上去了。

我听后大受启发,真是听君闲扯淡,胜读十年书。

送礼得趁早不趁晚,你想啊,领导一天得迎来送往多少人?又不是神仙,哪能个个记得住,但送早也有风险。

上次,晁夫人怀胎八月,晁天王天天没事就往扈三娘家跑,晁夫人气得无处发泄,跑到后山扇老黄出气,别人都是扇牛脸,她没有经验,专扇牛腚,被老黄一蹄子踢流了产。

去帮忙回来的顾大嫂在半山腰跟孙二娘说,流了,还是个大胖小子,忒可怜!杨志这厮正从旁边经过,没听到前一句,听到了当中一句,一溜烟跑了,后一句听到没听到不清楚,但从后来的事情看,应该是没听到。

这厮领了几个手下,抬着两筐鸡蛋,跑到晁天王家门口,敲锣打鼓,放起鞭炮,把晁天王气得脸都绿了。

杨志这厮名气有,武艺也有,出身也好,按说早就该升厅级干部,晁盖压着就不给他升,现在还在堂级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活该!让你再吹嘘你祖宗!

活该!让你送礼老跑我前面!

【71。出征前的闹剧】

今天山寨乱糟糟的,一大早,几个一身血污的兄弟蹲在聚义厅前哭诉,说在山下老老实实地巡逻,济州府不讲道义,派人偷袭,将他们打成重伤。

下午,葛老爷子领着几个老头子,一路哭着上山,大骂济州府衙门黑暗,鱼肉百姓,欺压良民,请梁山英雄们替天行道,解救水深火热中的济州老百姓。

鲁智深气得高声骂娘,武松牙齿咬得咯咯响,兄弟们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攻打济州府,一小兵当场咬破食指写了血书,立马被宋大哥提拔为地级干部,一时血书满天飞。

群情激愤,最后晁宋两位头领顺应民意,贴出告示,列数济州府二十大罪状,即日起兵攻打济州。

王矮虎悄悄告诉我说,那几个兄弟不是被济州府打的,是去翠红楼玩完不给钱被小喽啰打的。

还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葛老爷子不种地不经商,平日里提个鸟笼找人下下棋,吹吹牛逼,时不时地还逛逛妓院,竟然住着高宅大院,花钱如流水,哪来的银子?

晚上越想越气,这几个家伙不是忽悠众兄弟吗,我最恨这种鸟人,爬起来去找宋大哥,要拆穿他们。

路上碰到朱武,问我干啥去,我把原因讲了讲。

朱武沉默许久,反问我,你以为宋大哥就不知道吗?

我有些糊涂了,既然知道为啥还相信?

朱武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给我扯历史。

他说,自夏朝以来,历经数千年,朝廷和老百姓的关系就是忽悠和被忽悠的关系。忽悠得好,天下太平,忽悠得不好,改朝换代,换一拨人继续忽悠。

听朝廷忽悠,本本分分,埋头干活,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攒点银子,结果朝廷多征两分赋税,交上之后,发现,啥都没剩下,一年白干!!!

听叛贼忽悠,拿起锄头反他娘的,脑袋掉了大不了碗大的疤,到头来发现:我靠!除了骑在脖子上的人换了一拨,别的啥都没变!

我本来就笨,听了朱武一段鸟话,有些迷糊,难道老百姓都像鲁智深那憨货那么傻,任人忽悠?

朱武举了个例子,隋朝末年,隋炀帝移驾江都,李渊暗中勾结突厥,阴谋叛乱,怕副留守高君雅不从,倒打一耙,诬告其勾结突厥当叛贼,太原一城百姓义愤填膺,怒火中烧¨。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蜂拥到留守府,要求处死高君雅,结果,真正的忠臣被一刀砍作两半,众人欢呼万岁,殊不知真正的叛贼已经将他们的妻女许诺给突厥当起兵的条件。

最后,朱武问,懂了没?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好像懂点,又好像不懂!

这厮摇着头走了,说啥朽木不可雕也!

娘的!说我笨就直说,尽整些文明词!

【72。顾大嫂拜佛】

我琢磨了大半天,还是没搞明白啥意思!

头脑发昏,干脆不去想了,知道得越多越痛苦,别看朱武这厮天天嘲笑我笨,其实我活得比他自在多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你看他,天天哭丧着脸,像谁都欠他银子不还似的,谁见谁烦!

路过顾大嫂家,顾大嫂又在求神拜佛,这婆娘忒逗,每次有事求着神仙时,就摆个八仙桌,供个猪头,置些水果,插上三炷香。

上面挂一溜神仙,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灶王爷、财神爷、土地爷……足足有十多个,也不怕贡品不够神仙们打起来。

顾大嫂每次都特虔诚,跪倒在地,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神仙们保佑。每念叨一个神仙,磕三个响头,实打实地磕,哐哐响。

一圈下来,天灵盖都能肿成馒头。

若是灵验了,万事好说,鞭炮齐鸣,捧个猪头千恩万谢,逢人就夸老天开眼,神仙灵验,若不灵验,那可翻了天,这婆娘会跳脚大骂:你瞎了眼啊?白给你猪头吃了?咋不灵验?

【73。出征前的放纵】

又要打仗了。

在江州时,对行军打仗很是向往,做梦都想当将军,提十万虎狼师,纵横南北,青史留名。

后来跟着宋大哥上了梁山,做了头领,才发现,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领兵打仗是攻打祝家庄,宋大哥一手翻兵书,一手排兵布阵,煞有介事地将兄弟们分为三队,先锋队,中军队,弓箭队。

先锋队最危险,冲锋时在最前,逃跑时在最后,危险系数忒高,基本上都是一帮亡命徒。

弓箭队最安全,进攻时,跟在中军后面放放箭,战事不利,抬脚就溜。能进弓箭队的都是关系户,宋大哥的徒弟,花荣的外甥,吴用的侄子……

约好,先锋冲阵,中军压住阵脚,弓箭队在后面放箭。

我任先锋,领着上百号人,浩浩荡荡地杀到阵前,兄弟们原本都是流氓,没打仗经验,也不懂啥阵法,你推我挤,乱成一锅粥,队伍过处,地上一溜草鞋。

打仗总要先礼后兵,双方将领到阵前,互通姓名,讲一下为啥来打你,顺便问候一下对方老母,接着开打。

那次,我台词都想好了,本想学张飞好好吹吹牛逼,站在阵前,大喊一声:“吾乃江州黑旋风李逵是也,谁敢决一死战。”刚喊完,立马被后面拥上的人群推倒在地,摔了个嘴啃泥,脸都磕破了。

一骨碌爬起来,只好冲锋,领着兄弟们呐声喊,一窝蜂往前冲,结果,还没跟敌人照面,天上嗖嗖地往下射冷箭,全他妈的背后射的。

弓箭队那帮王八蛋压根没几个人摸过弓箭,全他妈的一帮鸟人,连弓都拉不动,箭全射自己人身上。

宋大哥戴着高帽,坐在高头大马上,举着令旗,装模作样地指挥,一支冷箭长了眼,“嗖”的一下把他帽子射个对穿,这厮趴在马上再不敢起身。

仗没法打了,败军如山崩,兄弟们四散逃跑,祝家庄的人纹丝未动,都在哈哈大笑。

事后清点,百余个兄弟阵亡,一半是被射死的,一半是被踩死的,我中了三箭,全他妈背后中的。

每次打仗前,兄弟们都很忙,先聚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呼小叫,人人似乎都很开心,其实,谁心里都明白,过了明天,很多人的牌位,都将摆在忠烈祠中。

宋大哥黑脸喝得通红,语含悲伤地对晁天王说,晁大哥,咱哥俩平常有点不对付,但今天老弟给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万一我不小心交代了,你一定要照顾我妻儿老小。

晁天王一脸仗义,兄弟,你放心去死就行,你的老父亲就是我的老父亲,你平常怎么孝顺我就怎么孝顺,你的老婆孩子就是我的老婆孩子,你平常怎么照顾,我就怎么照顾……

时迁搂着金大坚的肩膀,再三叮嘱,时是时迁的时,迁是时迁的迁,万一明天他战死了,牌位一定不能刻错了。

王矮虎拉着萧让的手,反复哀求,给他写祷文时,千万不要写他好色,切记!切记!

【74。酒后的思考】

顾大嫂拿出锭二十两的银子,“啪”地拍桌子上,让鲍旭管他叫娘,鲍旭二话不说,当即跪倒在地,脆生生喊了一声娘,顾大嫂哈哈大笑,没等她笑完,鲍旭跑到门口,抱住看门狗的后腿,大声叫爹,喊完爹到处搂人肩膀认兄弟……

吃饱喝足,有老婆的,回家腻歪,没老婆的,跑山下翠红楼腻歪。

人人都在放纵,花钱如流水。

明天,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趴在兄弟尸体上翻兄弟口袋,还是直挺挺地躺在那里被自己兄弟翻口袋。

偌大的聚义厅,刚刚还热闹非凡,转眼就空空荡荡,只剩我、鲁智深和武松。

我和鲁智深玩骰子,老规矩,赢了的扇输了的一巴掌,这厮脸肿得老高,赌气不跟我玩,跑去跟武松玩。

我心下暗笑,真他娘的笨,换个人扇你就高兴了?

我又喝多了。

酒,可以轻易改变一个人。

别看乐和这厮平日里斯斯文文,见了谁都满脸堆笑抱拳作揖,放屁都要抬屁股,但三碗酒下肚,立马换副鸟脸,腿往凳子上一跷,袖子一捋,开口就“我操”!

林冲,平日里在晁宋两位头领面前,像个裹脚小媳妇,唯唯诺诺,蚂蚁放屁的事都要请示一下,从不敢乱说话,喝醉后,脸红脖子粗,唾沫乱飞,张嘴闭嘴都是老子当教头的时候……

扈三娘,平日里自诩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兄弟们多看她两眼,就杏目圆睁,一脸不快,喝醉后,也一脸娇羞,眼神迷离,一个劲地往武松身边凑,王矮虎拉都拉不住。

我微醉时,喜欢跟鲁智深掷骰子,大醉时,喜欢思考问题,烂醉时,喜欢骑墙上看星星。

我应该是大醉了,因为我在思考,为啥今天这堵墙爬不上去?

【75。祭旗求签】

宋大哥起兵攻打济州府,出征前照例召集众兄弟祭旗,祷告天地,祈求旗开得胜。

祭旗毕,求神问卦。

这种事以前都是由小相国寺的智善长老操持,智善跟鲁智深同是智字辈师兄弟,关系不错,经常在一起喝酒讨论佛法。

智善为了揽下梁山所有祭祀业务,舍身忘佛,跟宋大哥拼过酒,陪晁天王骂过娘,请吴用去五台山旅过游。

这次清风观的一尘道长找到公孙胜,让他看在同门的分上照顾一下生意,公孙胜很讲义气,当即跟吴用打了招呼。

一尘是个二把刀,以前是个破落户,读过两年私塾,字都认不全,专职坑蒙拐骗,后来不知是混不下去还是良心发现,皈依了道教。

吴用很为难,自己虽然排名比公孙胜高,但两人级别一样,都是部级干部,说的话不能权当放屁。不过拿人手短,佛祖的面子也不能不给。

最后,这厮想了个办法,一分为二,祭祀天地由智善长老操持,解卦由一尘长老解,财物五五分。

智善长老祭祀毕,道声阿弥陀佛,退在一边。

众人单膝跪地,聆听上天告示。

一尘背着手,一脸高深莫测,一步一步踱上道坛,不是走,也不是迈,而是踱,他娘的,要是在马路上碰到他,照头就一鸟斧。

这厮闭着眼睛念念有词,念叨完,拿出卦盒请宋大哥请卦。

宋大哥双手擎着卦盒,上摇三圈,下摇三圈,左摇三圈,右摇三圈,每摇一圈都无比虔诚地念叨一番,最后往面前猛一抻。

啪!

签请出来了!

两根!

众人面面相觑,宋大哥死死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