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大明朝的死弯儿 >

第3章

大明朝的死弯儿-第3章

小说: 大明朝的死弯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罪行看得满朝文武大臣哭声一片,一个个痛不欲生,几乎只要崇祯一声令下,他们会马上上前摁住魏忠贤灭了他。

但崇祯还是低头不语,不置可否。

魏忠贤真切地知道崇祯的两难选择,如果没有先帝临死前有所托的话,他崇祯早就拿魏忠贤开刀了。现在,他必须给崇祯内心波涛起伏的情感世界加加温了。

午夜时分,崇祯没睡,魏忠贤也没睡。

他们两人站在了一起。

旁边没有第三人。

怎么样,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吧。

我对先帝是忠心一片,对您是一片忠心。

那这满朝官员为什么对你非议这么多啊?给我一个理由先。

忠心需要理由吗?

非议需要理由。

这世上人无完人。只要做事,就有非议。

若有非议,必有难服人心之处。

可皇上您也被臣子们非议啊!

非议什么?

说您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你希望我硬起心肠吗?

皇上圣明!

皇上……

做人难,做臣子难,做皇上难,做不被非议的皇上,更难!皇上!

你走吧。

皇上!!

住嘴!你马上走……

午夜时分,崇祯没睡,魏忠贤也没睡。

他们两人再也不可能入睡了。

崇祯的问题是下不下手的问题。

有一千个理由可以下手,只有一个理由不能下手。

那就是先帝注视他的眼睛。

死者为大。

心灵知己云云,崇祯宁可相信那是呓语。

但是以孝治天下,却是崇祯不可突破的底线。

是继续养虎为患以循孝道,还是石破天惊你死我活,做一个背负千古骂名我行我素的皇帝?崇祯首鼠两端,茫茫然不知所措。

而魏忠贤的问题是要不要反了他娘的问题。

作为大明帝国网站唯一的总CEO,魏忠贤可以下达摧毁的指令。浪奔浪流梦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但是且慢!

崇祯如果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因为军队不在手中,崇祯刚刚任命了他的兵部尚书。

特务系统虽然可以逞一时之勇,但比不上军队的厚重扎实、后发制人。

再忍忍吧,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真正成大事儿。

只是,魏忠贤不知道他还有多少时间。这将决定他的等待有没有价值。

官员们进一步给他施压了,倒魏运动此伏彼起。

十月二十六,继刑部员外郎史躬盛贴出了大字报后,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员——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揭发魏忠贤之十大罪状。与史躬盛动用众多形容词来指责魏忠贤有罪的议论文不同,钱嘉征写的是说明文:什么罪,哪年犯下的,人证、物证以及对国家造成的危害一一罗列其中。唯其冷静的文风,方显其理性、公正;唯其翔实的披露,方显其真实、有说服力。崇祯看完奏疏后,下了一道旨:把魏忠贤叫来,念给他听听。

魏忠贤面如死灰地听完之后,半天说不出话了。

崇祯火了:说说吧,不会都默认了吧。

魏忠贤说他无话可说。

崇祯把玩着奏疏:你知道这奏疏里面哪一句话让我最忍无可忍吗?

厂臣不知。

崇祯咬牙切齿地念道:……奉谕旨,必云“朕与厂臣”,从来有此奏体乎?

厂臣不敢。

什么不敢!你敢得很!

那是先帝这么称呼厂臣,厂臣受之有愧。

崇祯把奏疏扔给魏忠贤:回去好好读读吧,读个明白,明白什么叫为人臣子。

魏忠贤抱着奏疏毕恭毕敬地往后退,一边退,心里一边窃喜:为人臣子、为人臣子,看来我还是继续可以为人臣子的。

你要明白,你是先帝的心灵知己,不是我的什么心灵知己;你更要明白,朕与厂臣是绝对不可以并列的,绝对!

这是魏忠贤出门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崇祯的语调已经可以用“咆哮”来形容了。魏忠贤不确定这场风暴是不是就此结束了。也许该写一份检讨书了。就让一切开始于文字,结束于文字吧。

第五节 大明朝的脸不能不要

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

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所谓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万别看走眼了。

怎么办?凉拌!赶快称病走人吧……走快了,还能全身而退;要走慢了,您老人家也就别走了。

魏忠贤还在犹豫。他还想写检讨书,还想以最小的代价以图自保。

到底怎么办,您老人家回府自个儿慢慢琢磨,出了这个门,千万别说你来过我这儿。

不至于吧?

不至于?我告您,就这世道,也就我徐某人还有古道热肠,还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多少人现在是上赶着插朋友两刀啊。要不信您往这大明的官场走走,还有第二家府第为您洞开大门吗?出了这门您也就孤孤单单一个人往回奔吧!

徐应元说的没错,现在整个大明官场那是处处鸦雀无声、人人关门谢客。魏忠贤形单影只地在长安街上一路狂奔,路人避之唯恐不及。一切都结束了,人生也就这样了。谁说风景总是在远方?远方无风景,远方是荆棘遍地的陷阱。世事变幻莫测、繁华转眼成空,魏忠贤收拾旧行囊,倦鸟思归地跪在崇祯面前,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

崇祯闭上眼睛。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个老东西,现在开始思退了。

给不给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退一步会不会放虎归山?

崇祯:你真想还乡?

魏忠贤:是。

崇祯:你一个太监,还什么乡?!

魏忠贤:……【wWw。Zei8。Com电子书】

崇祯:你恶事做尽,还了乡,以后死了还能进祖坟吗?

魏忠贤:请求皇上给魏某指一条生路。

崇祯:这样吧,你到凤阳去看管我们朱家的祖坟吧。这辈子,就别再回宫里了。

魏忠贤整个人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谢主隆恩!

两天以后,明白过来的崇祯愤怒地出手了:徐应元被贬到显陵去当差,紧接着魏忠贤被勒令必须在十一月初一离开北京火速前往凤阳祖陵。崇祯还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谕旨,严辞呵斥魏忠贤:朕思忠贤等不止窥攘名器、紊乱刑章,将我祖宗蓄积贮库、传国奇珍异宝、金银等朋比侵盗几空;本当寸磔,念梓宫(先帝棺材)在殡,姑置凤阳。(客、魏)二犯家产,籍没入官。其冒滥宗戚倶烟瘴永戍。崇祯还下令,把魏忠贤的生祠全都拆了,折价变卖资助辽饷。

本当寸磔……本当寸磔……魏忠贤突然觉得崇祯有些过了。作为先帝爷力保的人,崇祯不给我面子那就是不给先帝爷面子啊。什么以孝治天下,说到底人人都是心藏大恶。魏忠贤在万历十七年自阉后入宫,见识了宫中的人事春秋,领略了人心的最黑暗、最无耻处,知道高手过招,讲究的就是以势易势。魏忠贤的势是什么,崇祯的势是什么,这都是要火拼以后才知道结果的。如今,火拼尚未开始,崇祯就来了个黑虎掏心,也太不把他魏某人放在眼里了。

魏忠贤出手了。这是迟到的出手,也是最具有挑衅意味的出手。拜托,在庙堂混,大家都要讲面子的。你是皇帝了不起啊?我是太监头子我怕谁?乞丐急了抱成团,太监急了也不含糊!

魏忠贤出京了,浩浩荡荡地出京了。紫禁城里上万名太监如丧考妣,匍匐在地号啕大哭;一千多个卫队随从全副武装、鸣锣开道,魏忠贤面无表情地坐在轿子里高昂着头,脸色铁青铁青的;身后,四十辆大车拉着他的全部身家缓缓地碾过长安街。北京城当时看魏忠贤出京的几乎占了这个城市的一半人口。有野史说那一天一共走失小孩十三名,发生偷盗事件六十五起,一百六十八名妇女受到性骚扰,二千三百七十六名失意男子被河东狮吼。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结果是有一个人动怒了。

这个人就是崇祯。

如此的“籍没入官”?我大明朝的官员为什么执法尺度就这么宽呢?

如此的浩浩荡荡,他魏忠贤不仅是在打我的脸,而且是在打大明朝的脸啊。

我的脸可以不要,大明朝的脸不能不要。

曾经有一个本当寸磔的人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寸磔他,直到他溜走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苍能给我再选择一次的机会,我要说:魏忠贤,我寸磔你;如果一定要在寸磔前面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马上!

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庞大的队伍走到阜城县南关的时候,崇祯的谕旨已经是如影随形地跟到了:……岂巨恶不思自改,辄敢将畜亡命,自带凶刃,环拥随护,势若叛然。朕心甚恶……但是,崇祯终究没有等到寸磔魏忠贤的机会,魏忠贤抢先一步自缢了。尽管在此后的岁月里崇祯寸磔过袁崇焕等人,但没有机会寸磔魏忠贤,竟成了他终生的隐痛。

第六节 一本书挡住了去路

大明的天忽然亮了不少。

十八岁的崇祯觉得青春真好。虽然边事隐约有不和谐的声音传进来,但是边事纵有天大的麻烦,它大得过魏忠贤的狼子野心吗?大明的江山只要朝廷不出问题,那就没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崇祯长叹一声,缘分哪,大明朝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我出山了。同样都是皇帝,我和我大哥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当然,干掉魏忠贤,只是崇祯帝业的第一步。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政治清算风潮被操盘手崇祯整得是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已被罢官回家的崔呈秀又被热炒。一个传说在朝廷上下被传得有鼻子有眼:先帝刚死,众大臣进宫哭祭,魏忠贤单独召见崔呈秀,两人关起门来嘀嘀咕咕半天。魏忠贤说兄弟反了吧,崔呈秀说大哥再等等,恐外有义兵。就因为崔呈秀态度不坚决,魏忠贤才把他抛出来当替死鬼。不过话是这么说,崔呈秀也不是什么好鸟,这种人留着实在是个祸害。他当过兵部的头,别看他下野了,在军队里还是有影响力的。

十一月初九,魏忠贤上吊身亡仅三天,户部员外郎王守履上奏折揭发崔呈秀可杀罪状N种。什么借口铸钱,假传圣旨,那罪行多了去了。崇祯来不及看完就下谕旨:给我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于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紧急行动起来,在崇祯的眼神示意下,大明国家机器成了爱国者导弹,精确而不容置疑地砸向崔呈秀。崔呈秀也深深地明白,什么叫唇亡齿寒。人生……人生说到底也就那么回事,起承转合水到渠成峰回路转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自己总以为花好月圆会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唉,看来该认命时还得认命。十一月十一,崔呈秀吃了他人生中最豪华的一顿盛宴,死死抱着他极欲挣扎而去的二奶萧灵犀,双双喝下砒霜,一起往西方极乐世界而去。

当然了,客氏也别想逃过爱国者导弹的追击。六天后,客氏被押回宫内浣衣局隔离审查。审查结果是触目惊心的:除生活作风问题外,客氏还犯有叛逆罪,她采用不正当手段令八名宫女在短时间内怀孕,试图抢在先帝过世之前生出一个男婴来,然后来个吕不韦的故事之明朝版,使大明江山不知不觉间变了色而众人却浑然不觉。幸好先帝英明,抢在男婴生出来之前果断先断了气,这才使得大明江山一死永固。

客氏很快就恶有恶报了。明史载:(客氏)招供后,立时被笞死,其子侯国兴逮人锦衣卫诏狱。几天后,侯国兴也被处死了。

毫无疑问,崇祯的雷霆手段显示了一个血气方刚青年人的决绝。他深深地以为自己无坚不摧,以为中兴大明指日可待。但是他错了,一本书在最关键的时候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本书叫《三朝要典》。

《三朝要典》是魏忠贤的作品,以魏氏眼光点评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发生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曾经在这三案中受到非议的人被魏忠贤一一表扬,结果这些人多投奔魏忠贤门下。相反的,当年主持审查三案的高官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被重重打击,活得那叫一个生不如死,有的索性就死掉了。

现在,魏忠贤已死,按照崇祯的雷霆手段,拨乱反正的工作那是势在必行,但是要命的是《三朝要典》的身份有点特殊。他虽然是魏忠贤的作品,可是先帝在上面写了个序,是为“御制序”。如何对待先帝钦定的这部著作,崇祯颇有投鼠忌器的感觉。

他已经违背先帝遗愿拿下了魏忠贤,现在还要进一步违背先帝遗愿拿下先帝钦定的这部著作吗?崇祯颇费踌踏。整个大明王朝一时间也人人忌谈《三朝要典》,人人心头都有一层窗户纸。

1628年,也就是崇祯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